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

2022-12-02 古籍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 篇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通 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 】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ōng】。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yí),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选自《左传》)

  注:①雉( zhi):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②不义不昵( ni):对君不义,对兄不亲。

  阅读训练一: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制也,君将不堪/堪:承受。

  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所:处所。

  C.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D.大叔完聚,缮甲兵/缮:包裹。

  2.下列语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不如早为之所

  B.①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②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②姜氏何厌之有

  D.①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②段入于鄢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庄公对共叔段“欲擒故纵”的一项是( )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②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④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⑤公曰:“无庸,将自及。”

  ⑥不义不昵,厚将崩。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制邑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没有得到允许。

  B.当祭仲提出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等到祭仲再次提醒他时,他才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

  C.庄公设下的陷阱,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 到自我毁灭。可见庄公既狠毒又狡猾。

  D.庄公直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做内应的时间之后,才万不得已下令让子封讨伐共叔段。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答案:

  1.D

  2.A

  3.D

  4.D

  5.(1)现在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乎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将有所不利。

  (2)不道德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栽跟斗,你姑且等着瞧吧。

  (3)段没有恪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弟;兄弟间如同两个国家的国君争斗,所以用“克”字。

  阅读训练二:

  13、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亟请于武公 亟:急切 B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法度、规定

  C缮甲兵,具卒乘 具:准备D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予

  14、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郑武公娶于申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B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君何患焉

  C其谁曰不然 其乐也融融

  D为之请制 闻之,有献于公

  1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从正面表现庄公有孝心的一组是()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②姜氏欲之,焉辟害。③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④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⑤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

  16、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17、将《郑伯克段于鄢》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3)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参考答案:

  13、A(亟:多次、屡次。)14、B(A两个“于”均为介词,但前者表处所,后者表对象。B两个“焉”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C前者为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后者代词它。D均为代词,但前者代共叔段,后者代这件事。)15、D16、D(“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17、(1)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2)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3)他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玉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叙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庄又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计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造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水远不再见面。”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

  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后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我冒昧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后悔。颖考叔说;“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项考叔的话,照着做了。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中快乐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舒畅!”于是。母于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

  君子说;“颖考叔真是个孝子。爱自己的母亲,还扩大影响了郑庄公。《诗·大雅·既醉》说‘孝子德行无穷个永久能分给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

  阅读训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寤生,惊姜氏惊:使……受了惊吓

  B、亟请于武公亟:急切

  C、缮甲兵,具卒乘具:准备

  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语:告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公入而赋太山崩于前而不见

  D、其是之谓乎其孰能讥之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分)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庄公有孝心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况,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B

  (亟:多次、屡次。)

  6、A(各选项第2出自必修5或选修2课本)

  (均为助词,“的”。B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用来”。C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D前者表推测,“大概”;后者表反问,“难道”。)

  7、A

  8、D

  (“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9、(1)①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且”1分,大意2分)

  ②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何患”,宾语前置,1分;“隧”作动词,1分;大意2分)

  (2)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②姜氏欲之,焉避害。③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相关推荐

【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05-26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08-03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08-10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译及赏析07-31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01-21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赏析01-05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翻译及注解02-28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特殊句式10-06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赏析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