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为大家分享了太极图说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太极图说》全文如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 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又曰:原始反终。 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原文解释
上篇
第一节:自无极而太极。
周子原书有‘自’,朱熹删订之。是知无极无自故。
极,言对待之极至也。与‘仪’类同,然仪以用身外易知,极乃天地造化之极,有自于其中,难以言也,故异之。
无极,极化谓太极,去极化达无极。两极并举,对立之成也。两极调和谓中,然中庸,非此无极也,中庸之尽也必以此,故以异乎彼者言之于道源也。道者万物玄同圆觉之修,尽归者此无极也。所谓无极,即非无极,是谓无极,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谓凡夫。
梁武帝问李兴业“太极”有无,李以“易有太极”对曰:“是有”。邵雍曰:“太极既分,两仪立焉。”“一气分而阴阳判。”(《观物外篇》),刘牧曰:“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是曰两仪。”(《易数钩隐图》)
无极而太极,不明此而修者,必不得至易之门,谨此。
第二节: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动而生阳,是本自非动也。本自非动不谓静,有以别于后之谓静也。
一动一静,各一其性而言之也,以象观之谓一阴一阳。若非一之,则其一体而运,非相,非非相。为以一之,故得互为其根,成就两仪。两仪立,阳变阴合,化中偏正,万象成焉。
第三节: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阳变阴合,化中偏正有差,万象成焉。如于道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乃阴阳归极中也,偏正出万象。
五气(气):水、火、木、金、土。
四时(质):木、火、土、金、水。
气质并行,是生万化也。
五行一阴阳也,……:此明于生化之道,破五形相归阴阳,阴阳非相即归太极,极亦非,是则无极。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一其性者是取定相而定之,故有以分之;所谓定相,即非定相,故得五行之周行也。
第四节: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无极之真者,非动,非非动之体也。
二五者,五气、四时也。二五之精者,精微稽极,感化之体也。
妙,玄玄所成也。通书之言‘几’者,当谓于此。
凝,凝滞,是成相体也。
乾坤、男女,分列《周易》上、下篇。序卦传有以述焉,是明于此四者,非二也。
道,乃述于此图上下通达之行也。故‘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明其行行之谓也。
第五节: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二气者:乾坤,天地之气也;男女,阴阳之气也。
化生万物之理,乃二气变合之道也。
生生之谓,乃各为阴阳、天地之效而变化也,是得无穷。所谓天地、男女者,即非天地、男女,是谓天地、男女。
第六虚节:
上述五节,可列五行欤?下亦一五节,其亦可列一五行欤?存之。
下篇
第一节: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上篇言大象,此处究小宇也,形异理同。
惟人者,自居故成万执。灵秀为人,得者可造化,可成归。
一形一神,神变形合。善恶秉阴阳,万事类万物。
感动者,‘非幡非风,仁者心动’也。
此可谓‘生生’。
第二节: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人极类太极。人极之先,不惟人得之。
中正,何非中庸,法于无极。仁义乃成生生之易, 法于阴阳。非动,非非动之体,有似于静,故主静焉。
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圣人合之,成三之蕴也。调和之,尽象穷理。
此可谓之‘离明’。
第三节: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吉凶生大业。
定吉凶者,明悖逆顺成也,以之一人性。
此可谓‘顺逆’。
第四节: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天地人三才立矣,行于大化。
言道者,乃以明道之所成与归欤?!
原始,还原本始。反终,返终也。终始本一,至矣。
死生之说,历死生修者知之,吾等不知也。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此谓‘修道’。
第五节: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大者达也。易者死生反类之变也。本立而道生。
斯,化道也。其,通途。至,一行也。矣,止于至善。
此谓‘无形’。
第六虚节:
全书二百五十字,去一自,二百四十九字。
图与书: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
余续博注
原图本是“动阳”与“静阴”,而“阳动”、“阴静”则为朱熹所改。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庄子》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系辞》
“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朱文公易说》)。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
明曹端,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基本介绍
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事物间的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它以后又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如“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都是这种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组成生动优美的吉祥图案,极受民间喜爱。
《太极图说》则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哲学著作,全文只有249字。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释了其宇宙观,“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全文249字。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
太极解说
太:初始、宗源、无上。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争议
陆九渊详细论述了自己对无极太极的看法。他主要反驳朱熹对“无极”的两条解说:一是针对朱熹说的“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认为《易大传》、《洪范》上均不言“无极”,因此他认为“太极者,实有是理……其为万化根本固自素定,其足不足,能不能,岂以人言不言之故耶?”二是针对朱熹说的“无极”即“无形”,“太极”即“有理”,“周先生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故着无极二字以明之”。认为:“《易》之《大传》日:‘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日:‘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阴阳就已经是形而上,哪里还会把至高无上的太极误认为形而下之物呢?他于是把“极”训解为“中”,进一步驳斥说:“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是奚可哉?”陆九渊多少也抓到了朱熹逻辑上的漏洞,但很显然,两人在以“太极”为宇宙本体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分歧只在于对“太极”的理论表述上:能不能用“无极”的概念来表述“太极”(理),也就是说,朱熹与陆九渊这场争论的焦点是在“太极”能不能加以“无极”之名,而不是在“太极”之前有没有“无极”,这就同朱熹与洪迈等反道学派的太极之辩便有根本性质的不同。
社会影响
发展演变
据说程氏兄弟正是受到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影响,才无意于科举,专心学问的。易分为象、数,象早已失传,数也只剩下残缺不全的枝节了。人类求道的历程不知有多少万年,有多少代?据说太极图是求道者脑中所浮现,小太极与大太极二者相同而且相通,共为一体,这就是古求道者对于宇宙的整体认识,是先求诸于人类自身的。
易的形成就是远取星辰天象,近取山川河谷,世间万物,综合人体内外,详察其共同运动规律所衍化出来的。伏羲是人类的始祖,在上天的启示下,用龙尾画出了八卦,开启了人类文明,是人类开智之初。太极图与太极说并非后人的捏造,而是与人类的出现同时出现的,与河图、洛书相类。
现代科学已经承认整个宇宙的最初形成源于一个原子,是逐步分裂膨胀扩大的。古哲人将宇宙形成的过程分为五个过程,就是五运终始。无极状态是宇宙的原始状态,就是什么都没有,连气都没有,处于真空状态,古人称之为太易。无极而太极,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宇宙远远没有达到太极的状态,也就是大极了的极点。人类所见到的宇宙不过分裂了短短一百八十多亿年,我们所说的是人类年,不是宇宙年。人类年的一百八十多亿年也许只是宇宙年的十八年,宇宙不成熟就不会产生智慧生命,僵死物是不能产生智慧生命的。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在无极状态,却有道在其中,理在其中,神在其中,无影无形,遵循自然规律,使宇宙有序的出现,有序的形成,不乱方寸。物极必反,出现了阴阳二气,这就是太初,起初阴阳二气是极其微弱的。阳动而阴静,这就是自然之道。随着阳动的增强,阴静也相对的加大,阴阳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的。当阴阳两仪形成时,宇宙呈混沌状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是从混沌之中而生的。在混沌之中,生出了五气,金,木,水,火,土,宇宙五气顺布,各含一性,万事万物都源自于五行。这样就进入了太始阶段,星云等形成了,云气之中含有五行,尚未形成有形状的元素。但已经分出了阴阳,分出了五行,给物质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太素阶段是物质出现并且迅速形成的阶段,各类元素均来自于气,为浊物,古哲人称之为阴阳二气磨来磨去磨出的渣滓。清气上浮,浊气下沉,阴阳二气的分离是在混沌中进行的。古哲人所认为的;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在宇宙出现的初始阶段就是那样,一个原素的形成来自于大于它千百倍的阴阳二气。
乾道为男,坤道为女,万物都是乾坤交感而生。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父,坤为母。乾为精气神,坤为形体。天地含精,万物化生。任何生命最初都源自于乾坤交感而成,常生常化,循自然之道。某些生命的出现,并非源自于已经存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功能无可测量。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
在向太极转化的进程中,人类的产生以及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人是万物之灵,人体的一切都合乎天数,天象出现变化,人类就会有所感觉,这就是天人感应。成熟女子的月经最为明显,是随着月亮周期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每当月圆之时,正是人类情绪亢奋之时。无论阴晴雨雪,还是节令时气,都会在人体与情绪上有所反应。
形既生焉,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人类既然属乎气血,有着动物性的形体,存有动物性的原始欲望是不奇怪的。天心至公,任何事物都保持平衡,如同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一样。善是顺畅,恶是堵塞。人类是阴阳混合体,善恶混合体,人性与动物性的混合体,天性与动物形体的混合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道法自然,就是合乎天道。天地人三位一体,人类中和阴阳二气,使神鬼有所归附,成为灵魂,人类是天地之精华,是乾坤之子,是太极之子。是作为灵所存在的阳神,作为气所存在的阴鬼,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有机形体,可以有效的表达神鬼的意志,人就是天地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天地外在形体。
太极是无形的,在人类头脑中太极图只是个影象,并没有实体存在。出现了人类之后,天地的形象才变为实体,可以从人类的形体直观的观察太极的演变过程,常生常化的过程。人类胚胎的形成,人类生与死的过程,就是太极宇宙的演化的全过程,缩短到了人类可以进行探讨。现代科学不过百年,还很肤浅,不能与万年乃至于数万年古人类求道者代代相承,知微见著的学问相提并论,后人应当向古求道者进行学习。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易是从无极向太极转化的过程,是太极向无极的转化过程,世间万事万物都包含于易理之中了。太极的运动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万物皆太极,太极形式是生命实体的基本形式。太极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太极是形与神的结合体,二者缺一不可,太极图是必须阴阳并存的。
哲学地位
《太极图说》这种宇宙观成为朱熹的理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盛推《太极图说》,他整理注解《太极图说》时,将当时《国史》中的《周敦颐传》引作“自无极而为太极”一句,删去了“自”“为”二字,改成“无极而太极”,认为无极只是形容太极 ,说明它之上没有更高的本原。同时,朱熹对图也有个别改动。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陆九韶致信朱熹,认为,《太极图说》成作于周氏学术未成之时,或非周氏所作。朱熹覆信否定其说,讥其“妄以己意,增饰其所无,破坏其所有”;还说“子静似亦未免此病”。陆九渊则不认同《太极图说》中无极的概念,象山(陆九渊)相信朱震讲法:“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淳熙十五年(1188年)九渊致函朱熹,提出诘辩。双方往还通信,围绕“无极”问题展开激烈论争。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四年之后,又爆发了“皇极之辨”。
- 相关推荐
【太极图说全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太极图说原文翻译06-29
《大学》的全文及译文11-17
心术全文及译文09-24
花影全文及译文05-25
大学全文及译文04-02
中庸全文及译文09-24
《孝经》的全文及译文04-09
鹊巢全文译文09-24
尚书全文及译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