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原文翻译及注释

2021-06-11 古籍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作品介绍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4卷第21首。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原文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作者:唐·李白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歧。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乌江:指得阳江,在今江西九江市北。宗璟:李白妻宗氏之弟。

  ②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为台鼎,言其职位显要,犹星有三台,鼎足而立。陆离:美盛貌。宗爆的祖父宗楚客在武则天和中宗时,曾三次拜相。

  ③翼:辅佐。娲皇:女蜗,喻指武则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一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④日月:喻指武则天和中宗。“三入”句:谓三次为相。唐中书省长官,即宰相。

  ⑤“失势”二句:借秦末邵平事写宗氏之失势。

  ⑥“皇恩”二句:谓宗氏失势后复被起用。

  ⑦齐眉:喻夫妇和合。《后汉书·梁鸿传》:“(鸿)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⑧“浪迹”二句:指李白天宝初应诏入京,供奉翰林事。

  ⑨云罗:谓罗网严密。

  ⑩从:安旗等注:“诗题既曰留别,宗璟断不会相送千里。从疑为送,以音近而误,是宗壕远道来乌江相送也。”

  ⑩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黄牛:黄牛山,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八十里,亦称黄牛峡。

  11、明月峡:在今四川巴县西北。因峡前南岸峭壁上有圆孔,形若满月,故名。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译文

  你家全盛的时候,祖宗高居相位,何等气派绚丽!

  助女娲斩除鳌鳖,也是炼石补天手。

  日月光辉频顾,三次招为宰相。

  一旦失势,就隐居在青门傍种瓜自保。

  仍然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三千光路歧。

  皇恩浩荡,雪洗愤懑,松柏也再次欣欣向荣。

  我不是王羲之那样潇洒的东床快婿,很惭愧与你姐姐举案齐眉。

  浪迹江湖,并未出世,只有空名震动京都。

  恰好遇到天罗地网的陷害,我被贬谪到几千里以外的夜郎,悲哀无比。

  你姐姐是莫邪剑那样的能干女子,与我紧紧相随。

  你远送我千里之外,真的让我很感动,很惭愧。

  我们一起渡过白帝城和黄牛峡,水流湍急,猿声哀愁。

  遥望前面的.明月峡,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西去的路还遥远,更惹相思。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74_21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李白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陸離。

  斬鳌翼娲皇,煉石補天維。

  壹回日月顧,三入鳳凰池。

  失勢青門傍,種瓜複幾時。

  猶會匈e客,三千光路歧。

  皇恩雪憤懑,松柏含榮滋。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動京師。

  適遭雲羅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劍,及此二龍隨。

  慚君湍波苦,千裏遠從之。

  白帝曉猿斷,黃牛過客遲。

  遙瞻明月峽,西去益相思。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原文翻译及注释】相关文章: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翻译赏析02-08

李白《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全诗翻译11-29

又呈吴郎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4-02

《春夜喜雨》原文注释及翻译04-07

乌江自刎原文翻译04-09

乌江自刎原文及翻译03-01

《乌江自刎》原文及翻译06-13

留侯论苏轼原文翻译注释03-10

题乌江亭原文翻译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