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原文及翻译

2024-05-17 古籍

  人穷志不短。蜀鄙的穷僧能只身到南海,凭的就是“志”。相反,人富了却能丧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吗?看来,决定事物成败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下面小编带来的《蜀鄙二僧》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翻译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词句注释

  1、资:天资,天分。之:助词。

  2、倍人:“倍于人”的省略。

  3、屏:同“摒”,除去、排除。

  4、圣人:指孔子。卒:终于。鲁:迟钝、不聪明。

  5、鄙:边远的地方。

  6、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7、何恃:“恃何”的倒装。恃,凭借、依靠。

  8、钵:和尚用的饭碗。

  9、买舟:租船。买,租、雇的意思。

  10、顾不如:难道还不如。顾,难道,反而。

  11、自败者也:那是自毁前程的人。

  评析

  需要凭借的东西越多,就越多地被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么外在的东西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也便更大程度上地获得了行动的自由。当初不知电脑为何物时,人脑的记忆力强得惊人,一旦发明了电脑,人们把信息一股脑地存在电脑里,又整天在那里担心,电脑什么时候会“卡壳”、“会生病”。物质的极大丰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实际上正在远离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人穷志不短。蜀鄙的穷僧能只身到南海,凭的就是“志”。相反,人富了却能丧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吗?看来,决定事物成败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

  现实生活是,我们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头脑却空空的富僧,而要学习穷僧矢志不移、不畏难艰的精神。

  创作背景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品鉴赏

  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作十分困难。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智愚的问题。天资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摆脱昏与庸的境地;而天资聪敏,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相传孔子的学说由智能鲁钝的曾参传给了子思,再由子思之徒传给了孟子。所以作者说:“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因而作者认为昏庸与聪敏是相对的,关键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

  文章的第二段则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标走去,必定是可以达到终点的。四川的贫僧和富僧都想去普陀山朝圣,贫者凭着一瓶一钵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富者虽有足够的钱可雇船前往,但由于自己的犹豫畏缩,终未能达到目的。作者由此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所谓“立志”,不仅是要树立奋斗的目标,而且要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正是学习中第一可贵的。这一段通过具体生动的记叙,设想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形象地揭示出立志的重要,犹如一则寓言故事,虽然平易简单,却寓有深刻的道理。

  最后一段结论,还是归结到聪敏与昏庸的问题:聪敏不可恃,昏庸也不可限,关键在于能否力学不倦。作者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作用。他对聪敏“可恃而不可恃”,对昏庸“可限而不可限”的辩证认识无疑都是很有见地的。

  全文始终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难”与“易”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可变的。接下来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反复辨难,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蜀僧的一贫一富,贫者仅恃一瓶一钵,富者可以买船而下,结果贫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始终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说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文中多用偶句,如:“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以及“吾资之昏”与“吾资之聪”两段,“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与“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两段等在句法上都两两相对,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文中并没有艰深的文词,只是娓娓道来,如一篇师长对晚辈的劝勉之词,语重心长,切合题旨。

  作者介绍

  彭端淑(1699年-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

  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他与弟彭肇诛、彭遵泅于紫云山下"相为师友",同窗苦读六年。他后来的成就并不是靠先天的才气,而主要是得力于后天的踏实勤学。他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说四川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前去?"穷和尚回答说:"我带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说:"几年来我想雇船去,还未能实现呢,你凭什么去得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去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这个故事,生动扼要地论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难与易、主观与客观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特别强调它们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人们主观上刻苦努力、顽强奋斗的精神。彭端淑正是从立志苦行的僧人那里,敏悟到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从而工苦力学。他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一生著作较多,可惜不少已经散佚。他与其弟彭肇殊、彭遵泅曾共性于京师,俱以文知名于当时,一时有"丹棱三彭"之称。当然,在"三彭"中,以彭端淑最为著名,影响 也最大。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彭端淑活了八十一岁,死后葬于彭山县公义场罗家山,至今尚有坟台遗址。

  题解《为学一首示子侄》作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彭端淑已经四十六岁了。查彭氏家谱,彭端淑同族的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的就达69人之众,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可见绝大多数子侄不好学,不管天资能力好坏的人都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作者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文章虽可针对所有的晚辈,然其用语严肃,故只点子侄。

  《为学一首示子侄》:这里的"为"可当"求"、"做"解;为学,求学,求知识,做学问。求学的途径主要是在校读书。求学包括识文字,断句读的初级阶段,也包括考取功名,做学问,出著作的高级阶段。从"不逮人"看,应指求学的初级阶段,而"迄乎成",又应指高级阶段。所以为学,求学,应为泛指。一首,一篇。示,训示。题意为:写一篇读书求学的文章来训示子侄。题目告诉我们:(一)内容很明确,是读书求学(指文的方面);(二)对象明确,是"子侄",是晚辈;(三)语气很强,是长辈的训示,很庄重严肃,全文无一句轻松的话。

  文章主题:通过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为学存在难与易,但由于学与不学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文章选材的角度新颖。历史上劝学的文章甚多,但要结合实际,从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来训示劝学,还是前无古人的。

  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蜀鄙二僧》阅读理解及答案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山北之塞

  ②明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

  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

  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

  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

  (4)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8、【分析】【参考译文】

  【甲】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惩:苦于;

  ②句意:到了第二年。越:到了。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遂,于是,就。荷,扛。句意: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②重点词: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顾,难道。鄙,边远的地方。之,结构助词,的。句意: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A.有误,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是提出疑问,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阻止移山;智叟“笑而止之”是嘲笑愚公并阻止移山,坚决反对移山。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愚公移山》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为学》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南辕北辙》中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是因为他的目标错了,所以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目标。这个故事告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答案:

  (1)①苦于;②到了。

  (2)①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3)A;

  (4)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蜀鄙二僧》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朗读文言文。

  2. 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3. 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4. 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学会朗读文言文。

  (2) 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 理解句义、文义。

  2. 难点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 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恃(shǐ语(yù钵(bō哉(zā)鄙(bì)

  2.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 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这篇文章虽是写给作者的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面说的。但对我们学习也有所启发。

  三、正课

  1. 交流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清代四川人。雍正提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写给子侄们看的。

  2. 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要辨别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人物说话在的情态,有表情的朗读。如两处“子保恃而往?”第一次应读出疑问的语气;第二处则要读出反诘的语气。

  3. 请学生对讲文字、词后质疑提问。然后翻译。

  四、课堂小结

  (一) 一字多义

  其:其一贫其中

  其:为其来也他指橘

  其:其这味不同它指橘

  而:子何恃而往表修饰不译

  而:僧富者不能至百贫者至焉表转折却

  之:吾欲这南海动词去

  之:西蜀之去南海助词位于主渭之间不译

  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助词位于主渭之间不译

  之:楚王闻之代词这件事

  (2)古今异义

  鄙:古义: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今义:卑鄙

  顾:古义:反而,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今义:照顾

  去:古义: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今义:往

  (3)多音多义词

  语:(yu)不言不语

  (yu)不以语人

  数:(shu)数落

  (shu)次数

  (shu)数不见鲜

  板书:

  贫僧:一瓶一钵,自面海还

  富僧:欲买舟而下,有惭色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立志当如蜀鄙之贫僧

  五、作业

  1. 完成

  2. 课后理解与探究三、四题。0。000

  3. 选项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 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二、导语

  天下的事情有因难的也有容易的,但是看你去不去干,不去干容易的也变困难,努力去干困难的也变容易的。课文中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三、正课

  1. 朗读课文。

  2. 质疑: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穷和尚凭借什么去的?

  讨论并归纳:凭借一个水瓶和一个碗。

  3.质疑:课文中有两处写道:“子何恃而往?”的语气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第一处是疑问的语气,是富和尚对穷尚询问。第二处是的反问,是富和尚认为穷和尚没有钱根本去不成。

  4.质疑:富和尚为什么去不成?

  讨论并归纳:富和尚几年来想雇船顺流而下,都没有成功。

  5.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穷和尚立下了目标能不怕辛苦,有顽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6.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做什么事情,只要立下了志向,不怕辛苦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

  7.质疑:作者从蜀鄙之僧的故事发出“人之立志”的感想,请你讲一则小故事,并生发感想,在小组中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对话形式展开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情节。运用地比,寓含深刻的道理。两僧比较,一劳一逸,一勤一懒,结果自有一易一难、一成一败之别。以事喻理。叙述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虽然讲的不是学习,但在道理上与学悄类似。通过设喻,生动地说明了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蜀鄙二僧》教学反思

  《蜀鄙二僧》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备课时,我结合此课内容上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本文说明道理的作用。

  3.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其中,

  1作为任何一篇文言文都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目标而定,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预习。

  2是我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也针对此核心目标设置了两道思考题。

  3是这节课的达成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此课体会这个道理,我在教学设计时也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再次领悟这点。

  本着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提升、置疑交流的方式达成高效课堂的原则,我把整堂课大致规划六个部分,依次是:明确目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课堂测试以及领悟提升。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教学目标的第二点,即能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本文说明道理的作用,我还特意邀请了2位同学带来了2分钟的现场版蜀鄙二僧的演绎。事实证明,收到的效果很不错。整堂课下来,有优点也有不足,下面我做个简单的总结。

  1.教学目标明确且凸显核心目标,但基础目标的操作环节有欠缺。

  我的教学目标划分得非常明确,并且教学案的设计也是按照这3个目标逐次展开。为了锻炼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的文意疏通以及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全都交给组内同学以团体作战、组队PK的方式展示。但我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初一的学生,由于对文言文比较生疏,没注释本完全吃透文章,就需要老师的提点和对难点的讲解,我考虑到要重点解决核心目标,就忽略了这点,殊不知唯有掌握好基础目标,才能有所大获,才能为之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好底子。

  2.核心目标能完成,但没有方法做支撑

  学生们基本能通过教学案的设计中的题目,体会到对比手法对本人说明的事理的作用。但是,我在教学中出示的目标链接关于对比手法的介绍,并没有给学生指出,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去预习。因为设计的目标仅仅是让学生体会,而不是运用,所以差了方法指导。后来一想,这点确实做得不够好,一堂课的核心目标是要给学生一些方法的指引的,让他们通过此课能灵活运用对比手法达成自己要说明的事理未尝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核心目标,我分别运用了提取关键字的语言对比和学生演绎的动画对比,达到不错的课堂效果。

  3.展示及评价方式多样,但课堂测试和领悟提升环节做得不够好。

  我针对不同的环节设计,结合不同的目标,精心设计了不同的展示方式及评价方式。比如自主预习环节是小组为单位共同展示,评价方式则是后边展示的小组给前面一组集体评分。小组合作环节的展示方式则是以组内代表发言,适当安排组员配合展示的方式,而评分方式变成了邀请评分,无邀请无评分。课堂测试环节则是组内交换评分的方式。由于评价和展示的方式多变,还有学生预习的不充分,导致在实施的时候开展得不够流畅,同学们的“争分”意识还有待提高。课堂测试环节我给的时间太少了,领悟提升环节设计得不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个环节有待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在深刻反思本次公开课的基础上,更多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使自己在教学上尽快成长起来。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督促和检查,并且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特色鲜明学生欢迎的专家型的老师。

  《蜀鄙二僧》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六课。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节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通过讲述蜀地边境的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结果穷和尚去成了,而富和尚没去成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读准字音,学习注释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词语“其、之、买船”的意思。

  2、能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点词句分析穷和尚去成南海的原因,并从中悟出: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学习注释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词语“其、之、买船”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点词句分析穷和尚去成南海的原因,并从中悟出: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教学难点: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说学生。

  文言文学习,在小学阶段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而且从词义和表达方式上都与现代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读通、读懂文章上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了了。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设计本课时,我在传统的古文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多媒体课件和“按按按”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以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故事,板书:蜀僧。蜀,由三部分组成,注意观察字形。僧,可以按照什么规律记忆?齐读课题,课题是什么意思?课文以“蜀僧”为题,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两遍课文:

  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第二遍,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反馈:

  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课文?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

  重点强调:“语”

  提示:语于(语读四声)在这里语是什么意思?看来,在这里“语”是词(四声),在读三声时,我们可以组什么词?这些词都是名词。看来词性不同,读音就可能发生改变。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小规律,大家要记住它。

  1、指名读,齐读。

  三、自学文意:

  1、这篇文章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在学习文章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助手来学习呢?注释、译文、字典。

  自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反馈:

  1、使用“按按按”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出示: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A他,他们;B他的,他们的C其中

  在这里,“其”当什么讲?请选择。

  若正确,解释词义,句意。

  若错误,引导学生将词义带入进行检验,得出正确答案。

  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吾欲之南海,何如?

  A它,它的B的C去,往

  这句话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请选择。

  若正确,解释词义,句意。

  若错误,引导学生将词义带入进行检验,得出正确答案。

  文中曾两次出现“之”字,意思一样吗?

  谁来说说?一个词有这么多意思,我们怎么来确定到底选择哪个意思?根据上下文选择。

  出示: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A买船B雇船

  在这里买舟的意思是?选择。

  若正确,追问:你为什么这么选?

  若错误,查注释。

  点拨:看来,“买”字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说词义,句意

  2、看来,大家真的理解了古文的意思。

  3、自己出声读读课文,试着读出古文的韵味,注意抑扬顿挫。

  指名配乐读。

  (初步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章的意思。在这个阶段,主要运用“按按按”的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选择器选择重点词义,以此来检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五、研读古文: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蜀鄙二僧皆欲之南海,结果呢?贫者:越明年,自南海还;富者:犹未能也。板书。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疑问:为什么富和尚没去成南海,穷和尚反而去成了?

  富僧为什么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而且用的标点不同?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通过质疑,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二)两个和尚都“欲之南海”,为什么“贫者自南海还”而“富者犹未能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1、读句子: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1)体会出:穷和尚信心十足:从“一瓶一钵”,“足矣”看出来的。

  什么是“一瓶一钵”?贫僧认为有这二者就“足矣”了。

  同学们,你们认为凭借这两样东西从西蜀去南海真的就“足矣”了吗?

  出示选择题,用“按按按”进行选择:

  A足矣B不足

  讨论:

  ①说“不足”的一方,先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结合资料说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出入困难。出示中国地图

  (四川,古称蜀地,本是与世隔绝的世外仙源,非常富庶,但是由于地形复杂,出入非常困难。

  ②同学们,这些困难和危险,穷和尚是不是都没想到啊?那他为什么还说“吾一瓶一钵足矣。”

  选“足矣”的同学们,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穷和尚表面上看来依靠的只是“一瓶一钵”,这只是外在的条件,其实他内心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支持他。穷和尚有坚定的决心、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十足的信心、坚强的毅力。他相信有了这些,他不需要更多的外在条件,就是“一瓶一钵”就足矣了。

  你们说得真好,这正是穷和尚取得成功的关键!

  (2)同学们,你们想怎么读这句话?

  指名读。

  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多想读,那老师就是那富有的和尚,你们就是穷和尚,我们来配合着读读,行吗?演示多媒体课件。

  (利用“按按按”选择从蜀地去千里之外的南海,穷和尚凭借一瓶一钵到底够不够?引发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通过想象穷和尚一路将面对怎样的困难,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并通过问答读,体会穷和尚的信心、毅力、勇气。)

  2、作者在写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描写了两个和尚的对话来对比他们态度的不同。想像当时的情景,你想怎么读他们的对话?自己试着读读。

  富和尚说了两次“子何恃而往”,读法相同吗?为什么?点红两句话。

  是啊,同样一句话,包含的感情却大不相同,难怪这标点也不同呢!

  那我们该怎么读出不同的.语气呢?谁来试试?

  4、就带着这样的理解,分角色完整读读第一段。

  (通过讨论,体会富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指导读出不同语气。)

  (三)、出示: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点红: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读过这寥寥数语,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与穷和尚一起,再一同静静地回味这一路的艰辛吧!

  出示图片配乐欣赏。

  出示文字: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想像课文中的空白: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有惭色,富和尚会想些什么呢?

  写下来。

  学生读,教师适时评论、升华。

  (通过配乐图片播放,再次创设情境,回顾穷和尚的千辛万苦,从而引发对课文中的空白的想象:穷和尚在回来后对富和尚说些什么?富和尚为什么面露惭色?深化对中心的理解。)

  此时,相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再完整地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这个故事,节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告诉子侄求学做事的道理。几百年后的今天,它又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说一说。

  最后,出示原文,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自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读读原文,品味这篇文章的妙处,在这里,老师想把彭端淑原文中开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出示文字: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说说从故事中受到的启迪,教师送给学生名言,提升认识。)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

  6、蜀僧

  贫者自南海还

  富者犹未能

  信心+勇气+实践=成功

  (再现两个和尚的不同结局,从而得出文章所要精明的道理,红字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蜀鄙二僧》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蜀鄙二僧原文及翻译10-05

蜀之鄙有二僧原文译文09-24

蜀鄙二僧教学反思07-09

蜀鄙之僧文言文翻译05-10

《愚公移山》《蜀鄙二僧》阅读答案08-08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阅读答案与翻译01-15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翻译07-22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05-25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