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原文及翻译

2022-09-01 古籍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换一种思维,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田忌赛马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田忌赛马

  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④梁⑤,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⑥。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⑦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⑧,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注释]

  ①孙膑: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②庞涓:战国时将领。 ③黥(qíng):在脸上刺字并涂墨,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④如:往,到……去。 ⑤梁:魏国的都城。

  ⑥驰逐重射:赛马赌博。重射,赌注很大。 ⑦第:只管。 ⑧临质:临场比赛。

  参考译文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又)得以被惠王封为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叫人把孙膑叫来。孙膑来了后,庞涓担心他的贤能高于自己,嫉妒孙膑,就用刑法将孙膑的膝盖割掉,并在脸上刻字,想把他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

  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阅读训练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②庞涓既事魏,

  ③田忌信然之 ④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6.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②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8.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字仿照事例,运用批注的方式,作简要赏析。

  批注示例:“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的“阴”是偷偷的、暗地里的意思。一个“阴”字可以看出庞涓的卑鄙无耻和心狠手辣。

  参考答案

  5.① 曾经; ② 已经;③ 对的; ④ 两次。

  6.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7. ①齐国的使者认为他是个奇才,偷偷用车载着他到了齐国。②于是田忌向齐威王举荐孙膑。

  8.示例:“田忌信然之”中一个“信”字反映齐将田忌对孙膑的信任和器重。还有“疾”“善”“黥”“卒”等。

  9.示例:做事要扬长避短,才能成功。不管从什么角度,紧扣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田忌赛马解析

  《田忌骞马》一文,选自《幼儿寓言百篇》,叙述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教大将军田忌骞马,胜了齐威王的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课文最后充满哲理的一句,点明了寓意,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析形象、解难点、体会感情呢?

  一、初读课文,分析形象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浅显,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赛马的经过。为此,可让学生初读课文,弄懂生字新词,而后试着分段和概括段意,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并分析人物的形象:

  ⒈不动脑筋的田忌。田忌与齐威王比赛,连输三场。他虽不甘心失败,但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考虑下一步对策,只是垂头丧气。在孙膑必胜话语的鼓舞下,才向齐威王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⒉足智多谋的孙膑。正当田忌初战失利时,孙膑把他招呼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一个“拍”,表现了对朋友的亲切、真诚。“从刚才的情况看”,表明他的智慧来自对实际的调查研究。接着孙膑满怀信心地鼓励田忌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他在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早已筹划好取胜的策略。可见孙膑足智多谋。

  ⒊骄傲自满的齐威王。初战胜利他便“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对田忌进行讽刺。当田忌要求再赛一次,他便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一个“轻蔑”把他骄傲自满、麻痹轻敌写得活灵活现。

  二、再读课文,解决难点

  课文最后一句话——“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其寓含的深意。第一次赛马,田忌和齐威王各自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对等地进行三场比赛,结果以0:3失败。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每一等马都比田忌的每一等强。第二次赛马,齐威王还是采用老办法,摆出上、中、下的阵容,而田忌却采用孙膑的主意摆出下、上、中的阵容(以最弱对最强,抵消其优势),用上等马对其中等马,用中等马对其下等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比赛结果,田忌以2:1获胜,使得齐威王目瞪口呆。这就告诉我们:“各个部分在全局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如果事关全局的部分发生质变,就势必引起全局的根本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这个统领全文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读、讲、思、议,并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使其具体明白:事物各部分间的连接顺序非常重要,排列恰当,就会发挥整体功效,以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以己之长攻其之短,以己之短消其之长”的辩证哲理。这样,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哲理,不但解决了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

  三、总结课文,体会感情

  ⒈总结谈话,引导思考:①除了孙膑所排第二次比赛的阵容外,还可排出别的阵容吗?启发学生试排,然后进行比较:“所有阵容中哪一种对田忌最有利?”②从田忌骞马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实际情况,统筹全局,运用智谋,就能取胜。

  ⒉指导朗读,体会感情。课文中的三个人物,每个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都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读出各自说话的语气,表达出他们的内心和个性特征(田忌的不动脑筋,孙膑的足智多谋,齐威王的骄傲自满),从中体会感情。

  为使学生更好地明哲理,悟品格,突出形象,可设计以下板书:

  初 赛 再 赛

  田 忌 垂头丧气 上中下 转败为胜 下上中

  ↓↓↓ ↓↓↓

  齐威王 得意夸耀 上中下 目瞪口呆 上中下

  0:3(田忌败) 2:1(田忌胜)

  孙 膑 认真观察分析 调换顺序 运用智谋

【田忌赛马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田忌赛马原文加翻译07-10

田忌赛马课文翻译11-14

公输原文及翻译原文翻译06-11

师说翻译原文及翻译07-07

咏雪翻译及原文及翻译07-11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3

《南史》的原文内容及原文翻译01-03

寒食原文及翻译06-12

盘庚原文及翻译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