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善游讲述的是古代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善游》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释:
1.善:擅长
2.岂:难道
3.这:的人
4.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5.遽急:立即。
6.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任,对待。任物:对待事物。以:用。
7.悖:违反。
8.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9.引:带着,抱着。
10.之:代词,指婴儿
创作背景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家、法家、道家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作者介绍: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作品翻译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作品含义
1.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对待,否则就会犯错。
2.无论做什么事情,对待事物如果不做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必定会犯错误。
3.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4.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改变了,相对应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改变。
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话是: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 相关推荐
【《父善游》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父善游原文及注释07-09
父善游原文及赏析10-15
《父善游》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父善游《吕氏春秋》原文注释07-09
《祈父》原文及翻译05-11
祈父原文,翻译,赏析03-03
农父原文翻译及赏析07-27
祈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2-25
《祈父》原文翻译及赏析05-16
祈父原文翻译及赏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