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

2024-03-25 古籍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目录▼
【1】从军行原文【5】作者简介
【2】译文注释【6】名家评价
【3】创作背景【7】从军行教学设计
【4】作品鉴赏【8】从军行教学反思

  【1】从军行原文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译文注释

  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而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词句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9、独上:一作“独坐”。

  10、海风:从边地沙漠瀚海吹来当风。

  11、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12、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13、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14、金闺:对女子闺阁当美称,借指家庭。

  15、新声:新制的乐曲。

  16、关山:边塞。

  17、旧别:一作“离别”。

  18、撩乱:心里烦乱。

  19、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20、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21、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2、榆叶:榆树叶。嫩者可食,亦可入药。

  23、疏黄:指叶子稀疏枯黄。

  24、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25、表请回军:上表请求撤军。表,上表,上书。

  26、掩尘骨:掩埋阵亡将士的遗骨。掩,埋。

  27、龙荒:荒原。后泛指荒漠之地或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龙,指匈奴祭天处龙城。荒,谓荒服。

  28、破:一作“斩”。

  29、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30、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31、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32、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33、吐谷(yù)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这里泛指来犯之敌。

  34、胡瓶:唐代西域、吐蕃等地制作的一种金属瓶子,似为工艺品,亦可作贮水器。

  35、落:指缠络于肩膊。

  36、紫薄汗:紫色蕃马

  37、明敕: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此指接到皇帝的命令。

  38、星驰:像流星一般飞驰.,形客速度很快。

  39、封宝剑:指帝王将宝剑赐给有功的边将,即“尚方宝剑”。

  40、山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1、依:倚靠。

  42、远戍:远方边防驻军的营垒。

  43、火:边防报警的烽火。

  返回目录>>>

  【3】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4】作品鉴赏

  (一)

  第一首诗主要写戍边将士浓郁的思乡怀亲之情。前两句叙事兼写景,但情含其中。“百尺楼”突兀于沙漠戈壁中,四顾无垠,再兼秋日“黄昏独上”,“海风”凛冽,已有空寂孤独,悲风袭人之感。第三句再以闻“羌笛”吹奏述征戍之苦的《关山月》名曲,以声写情,句首冠一“更”字,使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倍增不堪,故逼出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此结语之妙,不仅不着痕迹地由景入情,而且宕开一笔,反以妻子思“万里”外亲人之语,衬出自己之愁情,两面俱到,更显二人心心相印之深情。此诗虽写愁绪,但融景于情,境界壮阔。在诗人笔下,“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无不尽染愁绪,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悲塞天地的巨大张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第二首诗亦写戍边将士辞家别亲的怨愁,但末句翻以豪语结之,表现了戍边将士忠勇报国的坦荡胸怀。前三句极写边愁。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奏出新的曲调,但不管怎么变换,在内心充满思亲怀故愁绪的人听来,似乎“总是”在弹奏出“关山”别离的悲歌苦调,徒增心中纷乱的“边愁”和“不尽”的“别情”。诗歌至此,已将愁说尽,不能自已,再深掘愁思,已无余地。如何作结,更见功力。王昌龄不愧是“七绝圣手”,结语施以奇笔,突奏异响,以“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伟壮阔之景,将征人浓郁的边愁一笔撇开,而翻出豪宕情怀。此句虽为景语,但诗人融情于景,在秋风朗月的广漠背景下,遥望长城万里的壮丽河山,使征人由对其热爱而意识到自己保卫河山的神圣职责,个人的区区“边愁”就不足挂齿了,从而使征人忠勇爱国的高旷情怀在壮丽之景的展示中得到完美体现。此诗构思新颖,多次转折,前三句与结句是一大转折,其中“换新声”与“旧别情”为一小转折,“总是”二字状愁绪的强烈,亦颇传神。这不仅使诗歌奇想层出,亦表现出诗人“绪密而思清”(《新唐书·王昌龄传》)的艺术特色。

  第三首诗通过对冷寂荒凉的古战场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反对过度开边之战,对广大士卒的悲惨境遇表示了深刻同情。前两句以“榆叶早疏黄”写塞外之寒。一个“早”字,突出了塞外物候与内地的不同,内地榆叶尚青,而塞外却“早”已枯黄凋落。再加之“日暮”昏暗,“云沙”弥漫的战场苦景的渲染,它折射出战况的惨烈和士卒的巨大牺牲。故三、四句请求撤军掩骨,“莫教兵士”在遥远的“龙荒”之地作无谓的牺牲。“龙荒”二字含意颇深,它说明战场已深入千里,远远超出自卫范围,可见其反对开边战争的态度和人道关怀精神的鲜明和强烈,感情悲愤至诚。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说理,但以“掩尘骨”“哭龙荒”两个生动情节的描绘,使反对开边之理显得有据可依,理直气壮,而诗人的关爱之情亦潺潺流出,从而达到“情理兼至,声意两峻”(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的境界。

  第四首诗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前两句以“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等塞外相距遥远的地名和壮阔意象,勾画出气势恢宏的边塞场景。其中再以“暗”“孤城”“遥望”等词语,点出苍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征,使人不难体会到一股悲慨之气已扑面而来。第三句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征战,语言极为精练、刚健。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丧,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作结,就显得水到渠成,满篇生辉。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第五首诗写唐军前后齐出,夜战歼敌的过程,颂扬了唐军所向无敌的声威。首句写景。“大漠风尘”遮天蔽日,故白昼“昏”暗,这雄浑苍茫之景,既展示出战场恶劣的气候,又衬托出军情的紧急。第二句写人。在这飞沙走石的天气里,唐军不畏风沙之烈,挥师疾进。“红旗半卷”,状风沙肆虐,四面横吹,致使旗难全张,形象十分生动。诗思之奇在第三句的突转,诗人放下顶风疾进之旅不说,一下跳跃到传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战斗捷报,结果干净利落,出人意料。至此乃知前两句所写为后出之增援部队,诗人正面写增援部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乃为“前军夜战”“生擒”敌首张目,三、四句写“前军”虽是侧面着笔,但有前两句后军形象的烘托,表现出了“前军”高昂的士气,战斗的激烈和决战决胜的勇猛。将一场大战压缩到一首绝句之中,写得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摇曳多姿,如此含蕴深厚,真不愧为“千秋绝调”(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第六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征战万里,不辱使命,一战成功的英雄形象,讴歌了唐朝将士的神勇无敌。首句以洗练之笔,勾画出一个肩背胡瓶,身跨战马的将军形象,第二句虽为景语,但人在景中。将军在一轮“秋月”的照耀下,巡行在遥远的“碎叶城西”,碧空如洗,月华晶莹,信马而行中透出几分镇定悠然。第三句气氛急转,皇帝开战的诏书和授予军权的“尚方宝剑”如流星一样迅疾送达前方。第四句写将军辞谢君王的信任,连夜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楼兰”,果不辱使命。此诗弛张有度,前两句节奏舒缓,有闲庭信步之感;后两句写轻松天,有星流击之威,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使“始如处女”“后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篇》)的人物形象特征十分生动鲜明。

  第七首诗写玉门关一带辽阔荒远的博大之景,衬托出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征战生活。前两句以“几千重””总是烽”大笔勾勒出玉门关一带重密叠嶂,烽火遍布的自然环境。“几千重”的山上”总是烽”,即除了烽火台之外,别无它物,荒凉之景中又透射出战场的肃杀之气。后两句写将士们的戍边生活。“人依远戍须看火”,写战士们驻守在烽火台上,但由于关山阻隔,相距遥远,一有敌情,只能举火报警。“马踏深山不见踪”写将士们一见烽火,马上出发迎敌,但由于“深山”林密,峰回路转,很快就隐没在峰谷之间,不见踪迹。此诗写景的突出特点是大小对比,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将塞外的博大浑浩之景展现得无以复加。写山动辄“几千重”,写烽则“山北山南总是烽”,写人却十分渺小,甚至隐晦。要么凭着烽火的升起,依稀可见“远戍”之人,要么一进“深山”便踪迹全无,既是对比,又兼反衬。以小衬大,则境界愈大;以大衬小,则人物更显。诗中征人的艰苦生活,对敌斗争的神速果敢,纵横驰骋的英雄之态,尽在这大小之辨中放射出奕奕神采,故其“山高月小”的美学效果十分震人。

  (二)

  少伯(王昌龄字少伯)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所作七绝边塞诗,气格高古,雄浑劲健,昂扬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诗中既有对大漠边塞风光和残酷环境的描写,也有对边疆战士舍生忘死保卫家国的歌颂,更有对战士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入发掘,其《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更被人们授予“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美誉。

  《从军行》为七首七言绝句组诗,此为其中第五首。“从军行”,乃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大漠风尘日色昏”,起句直言大漠风沙弥漫,连天蔽日,光线昏暗。“红旗半卷出辕门”,“辕门”,“辕”本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因古代行军安营时用车环卫,出入口将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以此为门,故谓之“辕门”。此句用半卷的红旗从辕门出发,代指队伍出征。“洮河”,即洮水,发源于甘肃省临潭县西北的北倾山,属于黄河上游支流。“吐谷浑(音土欲魂)”,原指晋时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此诗中泛指敌人。三四句并不接着写正在出发的队伍,而是笔锋一转,写在此之前夜战洮河的队伍,已经将敌方打败,捷报于此时传来。本来是一幕充满着紧张气氛的行军增援的图景,此时前方捷报突至,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化为胜利的喜悦之情,节奏亦大落大起,明净爽利。

  对于从军行(其五)的创作意图,向来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言战功事,有献凯之意,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谓:“江宁《从军》诸首,大都戍卒旅情,独此有献凯意。亦乐府所不可少。”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亦谓:“战捷凯歌之词。末即歼厥巨魁之意。谓大寇既擒,余不足论矣。横溢之气,壮烈之志,合并而出。”其解诗重点皆在“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从军行(其五)表面上是献凯,实际上是讥刺主将昏庸。清人潘德舆云:“曩只爱其雄伟,不知其用意深至,殊不易测。盖讥主将于日昏之时,始出辕门,而前军已夜战而擒大敌也,较中唐人‘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二语,浑成多矣。粗中人阅之,直以为雄快之凯歌而已者,未尝于‘日昏’、‘夜战’、‘半卷’、‘生擒’等字,痛下两眼看也。”(《养一斋诗话》)注意到了全诗遣词用语的另一层可能性,亦可备一说。

  一诗两解甚至多解的情况,虽然带给诗歌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也增加了其文学魅力,给了读者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启发。如杜少陵《赠花卿》诗云:“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面上是极力称赞花卿府中乐曲的动听高妙,而明杨慎《升庵诗话》解之曰:“花卿在晋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清沈潜德亦曰:“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是个中意味,自有领会,《从军行》即此类也。作诗者未必有此深意,然解诗者却不可不多做推敲,能合于情理者,可择善而从之。

  返回目录>>>

  【5】名家评价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龙标《从军》诸篇,静摹动勘,顺吐逆吸,真有脉可按、无迹可象者。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从军》诸作,皆盛唐高调,极爽朗,却无一直致语。

  朱宝莹《诗式》:自第一至第四章(指其一、其二、其四、其五),章法要自井然。(品)雄浑。

  其一

  敖英、凌云《唐诗绝句类选》:桂天祥曰:起处壮逸,断句伤神。

  陆时雍《唐诗镜》:“烽火城西百尺楼”一绝,“黄昏独坐”一绝,“海风秋”一绝,“更吹羌笛关山月”一绝,“无那金闺万里愁”一绝,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黄白山《唐诗摘钞》:当黄昏蚀坐之时,乡思已自“无那”,岂意羌笛更吹《关山月》之曲,闻之使人倍难为情矣。

  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

  黄叔灿《唐诗笺注》:曰“更吹”,曰“无那”,形出黄昏独上之情,极缠绵悱恻。

  李锳《诗法易简录》: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之思几,正深于思家者。

  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气骨高古,末转从金闺说边思,两面俱到,妙。只有轻笔,便有馀味。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诗之妙,全以先天神运,不在后天迹象。如王龙标“烽火城西百尺楼”云云。此诗前二句便是笛声之神,不至“更吹羌笛”句矣。

  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高响,是绝句正格。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诗之佳处,在末句“无那”二字,用提笔以结全篇。海风山月,都化绮愁矣。

  其二

  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总是”二字转接得有力。忽说月妙。

  唐汝询《唐诗解》:末句景中含情,更惨。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奇想层出。周敬曰:意调酸楚。

  黄白山《唐诗摘钞》:前首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

  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首句言琵琶当起舞时换新声也,是缩脉句法。下“总是”字,见得非独于琵琶也,故三句云“听不尽”。听已不堪,况所见又是秋月,其愁为何如乎?末句是进步法。

  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有凄绝之音。

  黄叔灿《唐诗笺注》:跟上首来,故曰“换”,曰“总是关山离别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说。“缭乱边愁”而结之以“听不尽”三字,下无语可续,言情已到尽头处矣。“高高秋月照长城”,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诗之最上乘也。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首第二句已斩绝矣,第三句转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叹其妙。

  王闿运《湘绮楼说诗》:此篇声调高响,明七子皆为之时不厌人意者。《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以“新”、“旧”二字相起,有无限情韵,俗本作“离别”,便索然矣。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第二首琵琶之新声,亦撩人之怨曲,满腹离绪之人何堪听此,故有第三句。末句忽接写月,正以见边愁不尽者,对此“高高秋月”但“照长城”,愈觉难堪也。句似不接,而意实相连,此之谓暗接。

  其四

  唐汝询《唐诗解》:(末句)言冒风沙而苦战苦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耶?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李梦阳曰:语亦悲壮。

  沈德潜《唐诗别裁》:“不破楼兰终不还”句,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

  黄白山《唐诗笺注》:玉关在望,生入无由,青海雪山,黄沙百战,悲从军之多苦,冀克敌以何年。“不破楼兰终不还”,愤激之词也。

  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首二句乃逆挽法,从青海回望孤城,见去国之远也。后二句谓确斗无前,黄沙可战,金甲都穿,见胜概英风。

  朱宝莹《诗式》:首句长云迷漫,雪山亦暗,有不甚明见之意。二句惟见有孤城,遥而望之,系玉门关云,起势远甚。三句在黄沙之地已经百战,终穿上金甲,转得突兀。四句不破楼兰不还,如顺流之舟矣,结句壮甚。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第三首(指其四)又换一意,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

  其五

  唐汝询《唐诗解》:江宁《从军》诸首,大都戍卒旅情,独此有献凯意。亦乐府所不可少。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战捷凯歌之词。末即歼厥巨魁之意,谓大寇既擒,馀不足论矣。横逸之气,壮烈之志,合并而出。旲山民曰:健。陆士鈨曰:跌宕。

  朱宝莹《诗式》:首句大漠之乡,风尘迷霾,日色欲昏,盖已近暮天。先写塞外情境,此为凌空盘旋起法。二句言风起尘扬,红旗难以全张,故半卷也。出辕门,出战也。前军所指,连夜接战,地在洮河以北,先已擒得吐谷浑。曰“前军”,则全军尚未齐至。曰“已报”,有不待全军至而己获胜者。“夜”字应上“昏”字,“已报”应上“前军”二字。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诗总结前数章,故言扫老上之庭,饮黄龙之府,以告武成。为塞下曲之凄调悲歌别开面目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第四首(指其五)但写边军战胜之事。

  【6】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返回目录>>>

  【7】从军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2、重视边塞诗中的意象运用

  3、学习诗歌比较,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 注意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 边塞诗歌中音乐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3,王昌龄的背景介绍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 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总体感知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描写边塞将士久戍思归的边塞诗歌。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5,重难点分析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达。

  注: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秋时节,一个守着边境的士兵独自在城市的忧伤中吹着悠扬的竹笛,思念着竹笛的笛声。

  2)这首诗写相思相思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抒情的风景,抒情的音乐,3)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烽火城市(重要的边城,遥远)黄昏(黄昏思乡是苍白和悲伤)

  秋天的海风(秋风萧瑟的情节)(不是留恋和怨恨羌笛)

  关山月(堡山距离)

  摘要:环境描写在人物心理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4)抒情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雪山)的特点比较分析,环境描写与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5) 比较分析同一个诗人不同风格的诗句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

  比较两首诗同样写“愁”,但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提示:《从军行》(其一)愁中带有苦的意味,因为戍守边疆的环境凄凉,带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情感更深一层。

  《闺怨》只是单纯的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心情。

  6,板书

  烽火城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 伤春悲秋(衬托人物心理)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愁 点明主题

  7,教学后记

  在这节课中学生朗读诗歌流畅,咬准了字“羌”的音,在复述学过诗歌的时候,古诗再次复述的能力较好。学生在掌握“借景抒情”时,能较快分析出诗歌中景物描写对于主人公内心的烘托作用。学生在比较《从军行》(其一)和(其四)时,比较两首诗表达主题,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都回答反应较好。

  【8】从军行教学反思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谈谈我的收获和不足: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语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所学古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积极诵读、理解古诗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由于古诗短小精悍,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去想象,想象画面、声音,丰富诗的内涵。所以我放手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所看到的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此外还通过适当课外资料的补充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比如出示诗句中出现的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等地方的地形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边塞辽阔苍凉的地域特点,感受到了战士们遥望思乡之情。还比如古代战争的残酷,战士生活的痛苦,现在的学生显然很难理解,我通过播放了一段古战场的视频,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的古代,学生瞬间被古战场上的战争惨烈、壮观的场景所震撼,仿佛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可见利用适当的课程资料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文所表达的情感。

  但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本节课诗意的理解上,学生在上台分享时拿着书将预习时补充的诗意读了下来,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后汇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诗句,学生会理解的更加透彻,诗意的理解也会学的更扎实。

  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我会多鼓励学生抛开工具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让学习真正发生。

  返回目录>>>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相关文章:

王昌龄的从军行原文及翻译08-15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11-21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实用)01-25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原文翻译及赏析11-08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2-08

王昌龄从军行翻译10-08

从军行王昌龄的翻译12-05

王昌龄从军行原文05-30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