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急诊工作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急诊工作制度 1
一、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技术操作,医护配合协调,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二、医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必须离开时应交待去向,参加抢救时必须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医生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先急处理,根据病情及时给合理卧位、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路,初步止血处理及复苏措施。
三、严密观察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做好各项记录,用药处理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方可移动。
四、有健全抢救工作组织及各种疾病抢救程序。
五、抢救室必备八大件器械(氧气、吸引器、洗胃器、气管切开包、同步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器、心脏起搏器)要定时检查保养,保持良好性能以备急用。
六、遇重大抢救需要立即报科主任、院领导。院领导亲自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抢救室物品、器械应放在醒目易取的地方,做到专人管理、定量、抢救药品、物品不能加锁,但应贴封条以备急用。
八、抢救时一般要求有文字医嘱,但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酌情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次,医生认许方可执行,留空瓶待查。抢救完毕应督促医师补开医嘱,写好抢救记录和小结,物品应清洁消毒处理。
九、抢救处方,各种化验单、检查单要盖“急”字章,优先执行。
十、危重病人做各种检查、收入院、手术转院途中需护士护送,并设护送病人登记簿,做好交接班记录。
十一、抢救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桌椅一次,湿拖地板二次,随脏随洗,每日彻底大搞卫生一次,保持室内整齐卫生,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发现传染病应及时隔离消毒处理。
急诊工作制度 2
1.医院设置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并能为急诊患者提供药房、检验、医学影像等及时连贯的服务。
2.医院业务副院长负责与协调医院急诊工作,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急诊科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3.急诊科配有经急诊专业培训的专职医师、护士,实习期医师与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至少应经科主任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4.医务科、护理部应加强急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协调工作。
5.急诊科-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6.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须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7.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8.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9.急诊科应设立留院观察病床,病员由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认真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留院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72小时)。
10.对危重病人适合转移者要及时转入ICU病房,由专职医师与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规范管理。
11.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和无名氏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工作制度 3
一、急诊工作必须建立合理的流程,包括:院前急诊、分诊、接诊、检查、处理、抢救、会诊、转诊等环节。急诊室严格执行24小时应诊,要求建立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做到通讯、人员、器械、设备、车辆五落实,急诊出诊10分钟内出车,急诊病人5分钟内得到处置,检验、药房、影像等辅助科室应提供24小时服务,并及时出具相关报告,保证急诊医疗工作及时、安全、便捷、有效。
二、急诊室观察的病人,由各专业急诊医师决定,由急诊室统一安排。病员的诊治、病历、医嘱和病情观察由急诊室医师负责。急诊医师必须认真书写急诊病历、急诊登记及急诊观察记录。观察时间一般不超72小时。超过72小时应动员病员住院治疗。
三、急诊室应建立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对疑难危重病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涉及多科病员应及时组织专科会诊。对不宜搬动的危重病员,应在急诊抢救室内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住院。
四、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先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经同意后方可联系转院,并与接收医院及家属联系共同做好安全转运工作。
五、需急诊手术的病员,急诊室医生应与有关科室和手术室联系,说明病情,并尽可能做好术前准备及安全搬运和交接工作。
六、重大医疗抢救,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院总值班,以便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人员进行抢救。对涉及法律、交通事故、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作好各种记录和交接班,防止差错事故。
八、急诊室医护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急诊室医师执业范围应为临床类别。医生轮转期不得少于半年,护士相对固定。各临床科室选派三年以上、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责任心强的医生、护士担任急诊科工作。进修医师由科主任同意后报院长批准方可参加急诊值班。见习医生、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不得安排中医类别医师(中西医结合专业除外)承担急诊室诊疗。
九、急诊室医护人员要及时、有序、敏捷地实施抢救工作,抢救危重病人。值班医师切实负责,加强请示报告,及时会诊,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抢救记录。杜绝粗、疏、漏,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急诊工作制度 4
1、值班医师必须准时接班,和交班医师及其它医师认真做好病人的交接班工作,对于危重病人需在床边进行,并做好每日交接班记录。
2、对于重危病人,交接班医师必须及时完成书面交接班的记录,做到每班职责分明,有据可查。
3、接班医师需检查科内各项抢救器械及通讯工具工作状况,以免出现故障,影响抢救。
4、值班医师接班后须全面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尤其对危重病人更应做到心中有数。
5、值班医师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及时作书面记录,并根据病情需要,可通过医务科、总值班、科主任组织非值班本科或相关专科医师协同抢救。
6、对于其它科室的会诊要求,必须及时会诊,并有相应记录。
7、各科值班医师不得擅自离岗,必须离开时须告知去向,保持通讯通畅,接到呼叫后5分钟内到岗。
8、值班员在值班期间禁止干与医疗业务无关的私活。
9、各科轮转由科主任确定,在轮换前一工作日完成交接班工作,对于危重、疑难病人应在床边进行。
急诊工作制度 5
第一条
为做到场站生产岗位的认真交接,工作清晰,责任明确,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平稳、高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交班要求:总结本班内及前班生产情况和需跟踪协调的'相关问题,整理好文件、工具、物品,清洁责任区域内卫生,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第三条
接班要求: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到达岗位准备接班。认真听取交班人说明的生产情况和问题,对现场和资料进行确认,认真查看值班记录、传阅文件,存在疑问时,要与当班人认真核对清楚并加以确认,对遗留的问题,必要时要求其处理完成。接班人员同意接班后,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交班人员方可离开值班室。
第四条
交接班严格执行“六交”和“六不接”,具体内容如下:
一、“六交”是指:
交运行方式、设备状况;交资料、报表;交内外联系、上级指令;交工具、用具、通讯、消防器具;交岗位卫生;交存在问题。
二、“六不接”是指:
生产情况不清不接;报表、资料不清不全不接;内外联系不明确不接;岗位卫生不好不接;该处理的问题不处理不接;工具、用具、通讯、消防器具不全不接。
急诊工作制度 6
1、会诊者必须是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
2、危重抢救病人会诊医师接到电话通知后10分钟内到达,记录会诊时间并签字。
3、会诊者必须做出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
4、分诊护士或主班护士做好时间记录。
5、急诊值班医生接诊危重患者需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总值班,由上级医师主持抢救工作。
6、对违反以上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者由卫生院相关部门作出相应处理。
急诊工作制度 7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急诊工作制度 8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
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
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工作制度 9
1、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2、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被邀科室医师须于10分钟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情有所缓解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3会诊时,急诊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会诊记录。
4、会诊后需入院治疗者,接诊或会诊医师开出入院证,值班护士电话联系住院床位,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入院。
5、应邀参加急诊会诊的医师,应在安排好本科室工作后前去参加会诊;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急诊会诊时,应及时委派相应专科资质的医师参加。
急诊工作制度 10
一、抢救工作须组织健全,分工周密,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分秒必争。
二、在抢救中应由急诊科主任、护士或在场的'最高职称的医生担任组织抢救工作,参加抢救的人员应服从指挥,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抢救过程应严格执行正规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
三、必要时由医院组织抢救组进行抢救,在听到抢救的呼叫讯号后,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奔赴急诊科参加抢救工作。
四、经抢救后病情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监护室或病房。如需继续抢救或进行手术者,应预先通知病房或手术室做好准备。不能搬动而急需手术者,应在急诊室进行。留监护室继续抢救治疗者,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入病区。
五、凡经抢救的患者,应有详细病案及抢救记录,抢救工作告一段落时,应作小结。
急诊工作制度 11
一、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已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死因之一,急救管理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非医疗工程救险后现场医疗救护”。
二、在发生车祸事故后首先要将伤员从车内救出,燃烧或毒气等因素都会继续进一步威胁伤员,其原则是尽快将伤员从车内救出,这是抢救的`第一环,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
三、第二环是现场急救,着重处理伤员的出血、窒息、休克等严重问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
四、在保护生命和减轻伤残的原则下尽快进入第三环节,即医疗运输。借助救护车运送,有条件的还可采用直升飞机等,以使救护工作速度快、颠簸少、较平稳。
急诊工作制度 12
(一)主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儿科急诊医师需掌握小儿急病和创伤的早期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理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常见急症的诊治原创;了解常用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CT及MRI等基本原理和诊断知识。
(3)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
2、工作经历和能力
(1)医疗
1、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在内科、外科主要专业轮转至少,其中在内科轮转,在CCU和EICU分别工作3个月,在普通外科和骨科轮转各半年,在本专业工作至少,其中任住院总医师至少半年。在急诊门诊、EICU、急诊病房工作不少于。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包括病房和门诊不少于44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各种急危重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急腹痛、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血尿、抽搐、眩晕、头痛等),掌握心肺复苏术、昏迷、各种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法,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对暂时未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给予适当的抢救治疗。能判断、诊断尚未明确的疾病及危重程度;能协助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进行科室及观察病房的管理工作。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能开展以下抢救工作:基础和加强生命支持,基础和加强创伤生命支持、后续生命支持、氧疗、气管插管、电除颤、电转复、急诊起搏、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闭式胸腔引流、导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能熟练使用输液泵、呼吸器、多种生理监护仪、分析血气报告等。担任急诊住院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至少诊治病例400例,至少抢救危重病例50例(包括各种休克,急性心衰,急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肺脑综合症,急性中毒,癫痫持续状态,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脑血管意外及各类创伤等)。
(2)教学:能独立带教实习医师,并能正确指导进修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处理常见的危重症病例,有带教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至少的经验。
(3)科研: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选题、设计及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在临床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病例总结,撰写综述或论文。
(二)副主任医师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理论及治疗原则;熟练掌握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灾害医学的知识;掌握复苏学、临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生化检查、临床影像学、核医学、临床药理学、毒理学及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应于临床实践。
3、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医疗实践。
4、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担任急诊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担任观察病房主治医师工作2次,每次不少于4个月;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5、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熟练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如休克、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急性心衰、急性心率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肺脑综合征、急性中毒、严重感染、多发性创伤;能组织和指挥抢救群体的急、重伤患着;能协调组织救灾医疗队;理解并能宣传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独立承担院内会诊任务,能指导下级医师解决常见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急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
6、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担任急诊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能熟练进行一下的抢救工作:心肺复苏和心脏临时起搏,能进行常见创伤的紧急救治,能熟练操作各种急救器械,并进行保养和初步维修。平均每年诊治病例至少400例,抢救危重病例至少25例。诊断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1-2名住院医师。
(3)科研: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和科研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
(三)主任医师
(1)基本理论知识:在本专业副主任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在急诊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其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1、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担任急诊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工作(包括抢救、急诊病房及EICU查房时间)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在诊断、治疗急危重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解决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及重大技术问题;能独立指挥本专业院内大型抢救;能积极宣传和推动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能组织院外抢救医疗队;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任务;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担任急诊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一定数量的急诊患者并指导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担任急诊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急诊工作制度 13
为了强化全科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科室"三大安全"管理工作,健全科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以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相关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制定本科医疗安全、生产、治安安全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负责本科医疗设备运转安全;协助总务科做好本科的供电供水、暖气供应、空调运行、氧气供应、库房等安全管理工作;协助保卫科做好本科消防、治安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预案,监督检查落实情况,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分工:李美清为科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科安全管理工作。冯家银协助科主任工作,具体负责制定本科安全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相关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并考核,负责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护士长邓高梅为科室安全管理具体责任人,负责本科护理安全及医疗设备运行、空调运行、水电供应、氧气供应、库房安全管理工作。鄢恋梅协助护士长工作,负责本科消防、治安安全管理工作。肖昌玉、刘勇分别负责急诊科、120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王洪军负责120 救护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袁艺、王洪军分别为急诊科、120 安全管理员,协助做好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监督执行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2、严格执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操作规范。
3、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制定安全防范预案。
5、科室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查找安全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
急诊工作制度 14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
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4院前急救内容: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搏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急诊工作制度 15
一、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
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科等职能部门对急诊科有实时监管职责。
二、急诊质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急诊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三)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
(四)按照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急诊质量与安全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急诊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对急诊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持续改进。
(五)提高急诊病历及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急诊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六)对住院医师按照医院要求,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等。
三、医疗安全管理
(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按照急诊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安排患者的急诊就诊工作。
(三)充分做好抢救前准备,严格检查各种急诊器械设备,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急诊期间所用药物及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名称、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须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易混淆的药物。用过的安瓿等物品应保留到患者出手术室后丢弃,以备复查。
(六)新技术的开展和新方法的使用,应按照医院新技术准入及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经医院批准后实施。
(七)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病情不稳定时一律不准交班。交班内容应包括患者情况、急诊经过,特殊用药、输液等。
(八)各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及时按照医院要求上报,必要时应进行全科讨论,认真整改落实。
急诊工作制度 16
一、目的
通过对急诊患者接诊过程进行控制,使急诊患者及时、准确得到诊治,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抢救,避免多科转诊,延误救治时机。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患者的接诊服务。
三、职责
(一)急诊护士负责急诊患者接诊、分诊工作,按医嘱及时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服务。
(二)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指导接诊、分诊工作,协调解决急诊患者接诊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意外。
(三)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负责协调解决特大意外、灾难事件及大的纠纷。
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专门设立一急诊班护士,负责接待来诊急诊患者,24小时值班。
(二)接诊护士应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安排坐姿或卧位,并介绍环境,交待注意事项及患者须知。
(2)对外伤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动等。
(3)高热患者按医嘱予以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历上做相应的记录,并按医嘱给予治疗及护理。
(4)急诊护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并参加抢救工作,开通各种抢救通道,准备各种抢救仪器。遇到因科内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急诊患者(如心脏破裂、股动脉破裂等)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如开通静脉通道等)。
(5)遇到由路人送来的无名氏,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向患者询问他的地址、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联系其家人或朋友。
(6)对神志不清而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接诊护士和医生同时检查、清点患者的物品并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随身物品所提供的资料,设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急诊工作制度 17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配置,规范操作程序,利于急救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院内急救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对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的过程控制。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人员日常工作安排。
(二)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领用急诊科急救所需设施及器材。
(三)由护士长、质控护士负责对急诊科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进行控制。
(四)急诊科各级医护人员实施院内急救接诊、诊疗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国家对急诊科设施的.规定要求配置所需的设施及器材。(详见《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二)日常工作安排: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制定一定时间内的医、护人员值班表,并对医护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急诊科24小时开诊。
(三)急诊就诊范围:
为了急诊患者方便就医,及时得到救治,故制定急诊就诊范围:
1、急性外伤;
2、急性腹痛;
3、突发性高热;
4、各类休克;
5、各类大出血;
6、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7、昏迷、抽搐、呕吐;
8、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
9、中毒、中暑、自缢、淹溺、触电;
10、急性过敏;
11、其他急性病症。
急诊患者往往比较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因而不要死卡条文贻误病情。
(四)院内急救患者的接诊:
1、急诊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要严肃、认真、迅速、敏捷地救护患者,对患者态度和蔼、热情负责。
2、当遇有急、危、重患者时,分诊护士应立即将其送往急诊专科诊室进行救治,后补挂号手续。
(五)院内急救患者的诊断、治疗:
1、首诊医师对就诊患者认真负责,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各种急诊疾病的诊疗常规。
2、如果首诊医师发现就诊患者的病情涉及其他专科或确系他科诊治范围时,在完成各项检查并作了必要的处置、写好病历后,再请有关专科会诊。危重患者应由首诊医师陪送。
3、病情较重的患者,当值医师应决定是否收急诊留观或收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或手术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及报告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自杀或有伤情异议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况时,由值班人员报告总值班,通知有关单位。
6、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完好、充足,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8、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当值医师要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白天应向急诊科主任及医务科主任报告,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请求处理意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急诊工作制度 18
一、值班人员负责处理全日急诊工作,必须严守岗位,态度热情,工作细心,认真履行职责。实习人员参加值班时,应有专人指导。
二、各科室派责任心强,毕业3年以上的'人员来急诊科工作,应将名单送医务科和急诊科。值班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三、值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一切急救用品的性能、数量及其放置位置,如有缺损或不适用时,应立即补充更换。放置位置有误时,立即改正。担任急诊医护人员如需出诊,必须有人代替工作。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及查对制度。急诊及观察患者,应床旁交班,避免将处理未毕的事项交他人处理。
急诊工作制度 19
一、目的
使科室的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急诊科室。
三、职责
(一)病区设施配置不完善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及时向院领导及设备科报告申请。
(二)病区的设施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
(三)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护士每班当面清点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请维修工修理,发现遗失,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然后向院领导汇报。
(四)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向设备科申请报废、更新。
四、工作程序
(一)病区设施策划及配置,按国家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
(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收集设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设施、器材,填写购买申请单,送医院领导审批。
(三)护士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进行建账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醒目的位置。
(四)护士长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五)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
(六)每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七)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
(八)病区的急救设施不准挪用、外借,非急救设施原则上也不准挪用,若其他科室要作短暂的借用,也要有登记,杜绝以私人的名义借用。
(九)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科室所有设施、器械,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急诊工作制度 20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合理利用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灾害事故急救能力,密切配合消防、公安、交通、人防、物资等部门进行抢险,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二、适用范围
本院急诊科及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所。
三、职责
(一)由院领导组织成立灾害事故急救方案及领导小组。
(二)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院前(灾害事故)急救工作制度。
(三)以急诊科医护人员为核心,各临床科室辅助完成灾害事故的救护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医院加强急诊科建设,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充实技术骨干,配备必需的`抢救设备,提高应急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医疗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急诊规章制度。
(二)设立灾害事故急救领导小组:详见本医院《对急救和救治突发性灾害的应急方案》、《接纳成批伤病患者的应急方案》。
(三)院前灾害事故急救范围: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如:暴雨、洪水、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火灾、车船飞机事故、矿山塌陷、爆炸、毒气泄漏、武装暴力等人为灾害。
(四)急救过程:
(1)医院遇有灾害事故急救时应立即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2)科主任及时通知医院急救领导小组,组织足够力量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3)遇灾害事故急救要严格实行就近、就地抢救原则,急、重、危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时不得转院,首诊医院因病床、设备、技术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而病情又允许条件下,由专人护送至目的医院,并进行详细病情交接。
(4)急救的内容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同《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5)院内临床科室及相应科室积极做好增援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患者。
急诊工作制度 21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工作制度 22
一、目的
防止科室或私人随意使用救护车,避免影响急诊出车。保证救护车处于备用应急状态,随时接受急救中心指挥。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救护车的管理。
三、职责
(一)护士长、救护车司机每天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二)急诊班护士每班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做到及时更换和补充并做好登记。
(三)护理部每月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四)科主任、护士长对救护车进行严格管理,救护车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做他用。
(五)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接到电话5分钟内必须出车。并设有出车登记本,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四、工作程序
(一)当医务人员接到120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及值班医生、护士,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5分钟内出发(用物见“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由接120电话医生在出车登记本上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行人员等。
(二)药品、器材、物品用后均由出诊护士及时补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护士长每天检查,急诊班、上夜、下夜三班要每班检查,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各种登记。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请维修工修理。
(三)救护车离开本院执行任务,须报本院医务科同意,并上报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室,以便指挥中心随时掌握救护车动向。
(四)出车执行120急救任务返回医院时,出诊医生须向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报告出车情况并做好登记。
(五)车内禁止吸烟、摆放杂物。
(六)救护车司机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好,安全行驶。
救护车使用规定
一、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签发派车单。司机接到通知后,应在5分钟内做好出车准备,及时出车。
二、使用救护车一律按标准交费,一般情况先收费后出车。如情况紧急或通过电话呼救者,可先出车,出车费由司机负责督促患者补交。
三、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诊、检查或请外院医生会诊、手术者,均按上述收费标准,交纳出车费。
四、每月末由救护车司机将每次派车单和收费单据校对后交财务科审查收支情况,按医院出车补助标准,结算出车补助费。
五、非医疗用车,必须经业务院长签发派车单。私自派车、私自出车和出车不收费,查明责任者,按出车地点收费标准加倍罚款。
急诊工作制度 23
一、如遇需其他科室处理的危重病人,首诊科室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口头交接班。
二、紧急情况下,经治人员或科室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被邀科室人员须于5分钟内到达邀请科室。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大批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再补写会诊单及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卡注以“请XX科会诊”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嘱其及时到达会诊地。
四、会诊时,急诊经管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好会诊记录。
五、会诊后需入院治疗者,由医师开出入院证,值班护士电话联系住院床位。
六、病区间的紧急会诊可参照第2条执行。
-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急诊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11-09
急诊室工作制度(精选10篇)05-19
督导工作制度06-20
药房工作制度08-30
学校的工作制度11-26
局工作制度12-20
有关工作制度12-15
安全工作制度07-01
食堂工作制度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