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2-03-29 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1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潜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初中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到达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潜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心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明白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到达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4、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使自我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潜力。正确看待自我身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独立思考潜力,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控制自我的情绪,多参与群众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务必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卫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2

  为了更好服务本学期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讲授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世卫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础和中介,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承担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还必须把握好“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让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加有趣、更加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处于青春期后期,正由幼稚走向成熟,虽有“成人感”,但在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些幼稚,看问题还会存在偏激的倾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易受到媒体等的影响。刚刚走上高中生活的高一新生,还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学习内容等压力。

  而我校高一学生来自三亚市内以及周边市县,其中还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层次丰富,存在着各种的差异。不少的学生是第一次过上集体宿舍的生活。

  在成长的过程中,高一学生会在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困惑,如能顺利地帮助其解决这成长的障碍,将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其更积极地学习、生活。

  本学期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新环境适应、学习方式的调整以及人际交往。

  三、目标设定

  结合《中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中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我校学生的实际,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为:

  1、适应新的校园环境,新的学习生活,能与新同学建立新的友谊

  2、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对心理学产生一定的兴趣

  3、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学会欣赏,培养自信的品质

  4、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体会人际沟通的乐趣

  5、克服考试交流,积极面对考试

  6、客观评价考试成绩,积极面对考试结果

  7、理解生命的美好与可贵,珍惜生命的重要事物。

  四、方法与途径

  1、认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课。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采用讨论、分享、游戏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开设心理咨询室,为个别心理存在困挠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支持。

  3、开讲座,利用讲座为高二、高三的学生服务。

  4、做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5、进行心理委员培训,使心理委员发挥同辈督导的作用。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二、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考核,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4、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讲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利用红领巾板报办好健康教育专栏。

  2、利用校园宣传栏开展专题卫生教育,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

  3、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和健康实际操作能力竞赛。

  4、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四、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

  1、教导处要加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教研活动、考核等方面的检查,并计入量化考核和奖惩。

  2、总务处督导、检查教工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大队部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搞好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五、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在新学期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的有关精神,积极配合院阳光心理工作部的各项工作,推动我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思路

  以扎实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为基础;

  以朋辈辅导和心理委员辅导相结合为辅导模式

  以寝室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以及朋辈心理工作部为信息链做好日常工作;

  重点以“新生适应”为主题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

  三、工作要点

  1、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规工作,严格落实“五早”信息预警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月通报和周通报工作,确保心理预警学生稳定。

  2、配合学校院系,认真开展XX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认真做好心理普查、心理访谈、心理档案的建设工作;完成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健康信息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完成新生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等。

  3、加强对我系新进学生辅导员和新任心理委员的培训与指导,通过座谈会、案例交流、知识讲座等形式,提升我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水平。

  4、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队伍建设,围绕主题,召开朋辈辅导员经验交流会,构架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对新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5、进一步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建设,通过严格考核等形式,增强朋辈辅导员的角色归属感和责任感。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河北省小学的地方课程。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卫“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自卑、树卫信心。

  第二部分:积极主动,学会学习。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全力投入学习生活。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6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升上来,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是新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适应,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心理适应。幼儿园与小学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不同,新环境的陌生、人际交往的困惑以及学习的压力等等都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困扰,使得一年级学生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因此,本学期健康教育课的重点除了给孩子们进行必要的生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进行入学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总体目标

  让每一个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三、教学指导思想

  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发展个性。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四、教学内容

  结合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内容,整合进行主题式教学。根据对一年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将一年级健康教育内容确定为以下几个主题:

  1、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

  2、安全教育

  3、注意力训练

【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6篇)】相关文章:

健康教育教学反思12-27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用5篇)03-25

最新的健康教育教学反思12-27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01-27

2022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用12篇)03-25

幼儿园春季学期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03-25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03-25

小学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03-11

2022年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用7篇)03-28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03-25

组教研工作计划 小班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