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班级为七年级(195、196)班、每班各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54,女生46人,这些同学由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科之间不够平衡,语文学科的学习较为困难,甚至达不到班级的平均水平。特别是男生对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故成绩难于跟上,加之刚升入初中,他们面临着由原来小学的二、三门科一下子增至7—8门科,学习任务加重,使得有些同学难于承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新课改先进的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
1、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3、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相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了解描写方法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生字词的音、形、义,背诵重点课文和重点段落。
具体目标:
(一)、新课标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要求:听、说、读、写。
(二)、本学期教学预期目标:能写出适量的教学反思,能对一学期围绕学生如何适应中学语文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如何激发学生书写文字进行总结。争取期末统考成绩能有预期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全书设有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略有文采的简短的主题词,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课文四至五篇,可根据教学实际自主确定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另有一至两篇“诵读欣赏”课文,由学生在大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古诗文需要全部背诵),以丰富语文积累,以读导写,设计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自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编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各三则,分别安排在六个单元之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是富有创意的新设计,是探索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尝试,旨在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四、教改措施:
(一)教师板块
1、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3、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兼顾学生不同特点,做好每单元的测评工作,及时反馈,纠正不足。加强培优补差,提高学习成绩。
4、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5、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表扬,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6、课外辅导:利用自习课、晚自习时间对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7、加强指导和督促,让学生养成如何预习课文,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重点等。
8、每周用一至二节课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进行辅导。
9、加强汉语拼音,字、词、句的教学,有效提高文字功底。
10、对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知识学习,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人物感兴趣,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
11、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板块
1、发挥优生优势,带动差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引导差生多学习,多复习,在基础掌握上下功夫。
3、鼓励优生创新思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下功夫。
4、加强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勤读课外书,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5、加强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出端正、整洁的汉字。
作为我们老师,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让他们找回自信,常鼓励他们。上课常提问他们懂的问题,下课多与他们交往,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好伙伴,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我们做他们的工作要有耐心。对于他们主要引导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当前新课改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即提高他们的素质,又提高他们的成绩,应试教育与课改之间达到了平衡点。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1、90班现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六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词识记上升到阅读理解、品味鉴赏。写作无论篇幅还是内容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还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不是很踏实,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学习方法单一,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去学。但大多数人能清楚自己的责任,有学习的动力,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说明:“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2、课前要提前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50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教材由六个主体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组成。
“主体单元”内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每单元大致有四篇课文,前三篇要求精读,后两篇是拓展性阅读。
习作主要从三个途径创造习作练笔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①日记随笔情感化很强。不得提出内容或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
②与阅读紧密配合,续写、仿写、改写、想象作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③调查报告、小品、广告等习作选择空间更大,可以叙事、抒怀,也可以议论、说明、纪实。
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为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动手能力,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略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x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x名学生,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女生各方面习惯较好,文明守纪,男生天真活泼、调皮好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遵守学校纪律,能及时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态度正在慢慢地形成中。部分乡下学生由于没受到良好的小学教育,习惯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七x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名,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全班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上进心强,大部分同学能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班中乡下生源较多,没有进行良好的小学教育,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和听课习惯也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这些同学从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由于许多学生是从乡下学校考来我们这边读书,所以大多数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未养成,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男生对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故成绩难于跟上,加之刚升入初中,他们面临着由原来小学的二、三门课程一下子增至七、八门科目,学习任务加重,使得有些同学难于承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培养习惯,夯实基础知识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3、识字写字。
(1)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2)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明确学习目标,坚持执行规划
本学期学习目标:
1、练出一手好字;
2、掌握阅读散文小说说明文的技巧;
3、读几本名著;
4、提高叙事写人的作文水平。
本学期教学设想:
1、美文积累,间日在课堂上进行美文背、听、写;
2、国学积累,每周背诵一首古诗,阅读一篇短小简易的文言故事;
3、随笔,每日一写,不拘长短,每周必须有一篇不少于500字;
4、每周一到周五中午坚持练字10分钟。字写得不好的,练习正楷,正楷写好的,练习行楷或行书。
三、本学期教学落实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认真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学得有趣。
5、对差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5
一、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二、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五、教学进度
略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基本字词、语法知识,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安排
1.第一单元:以“成长的足迹”为主题,重点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意义,学会珍惜时光,勇于面对挑战。
2.第二单元:围绕“爱国情怀”展开,通过《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第三单元:以“多彩四季”为主题,学习描绘自然风光的文章,如《春》、《济南的冬天》等,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第四单元:探讨“人生哲理”,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等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5.第五单元:聚焦“科学世界”,选取与科技相关的文章,如《动物笑谈》、《蝉》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欲。
6.第六单元:以“想象与创造”为主题,学习《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等寓言、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与意境。
2.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4.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评估与反馈
1.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总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师生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教学目标设定
1.语言基础:确保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基础字词、语法和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多样化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深度。
3.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文化素养: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规划
1.古诗词与现代诗歌:精选经典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引导学生欣赏其语言美、意境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2.散文与记叙文:学习多篇优秀的散文和记叙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如何选材、构思和谋篇布局。
3.说明文与议论文:初步接触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综合性学习:结合单元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名著阅读、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策略与实施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情境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3.课外阅读拓展: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拓宽知识面。
4.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评估与调整
1.日常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日常评估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阶段性评估: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估。
3.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基本字词、成语、古诗词及现代文阅读技巧,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安排
1.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和诗歌,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单元:围绕“亲情与友情”展开,选取表现人间真情的文章,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诗词与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增强文化认同感。
4.第四单元:以“科学探索”为主题,选取与科技相关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5.第五单元:关注“社会生活”,选取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三、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通过阅读积累素材,通过写作提升表达能力。
四、评估与反馈
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小组讨论表现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
2.总结性评价:期末进行书面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下阶段教学提供参考。
3.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的困惑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教学目标设定
1.基础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培养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
2.思维能力培养: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文化素养提升: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规划
1.开篇导入:以趣味性的语文活动或故事为引子,激发学生对新学期语文学习的兴趣。
2.单元教学:
文化传承:学习古代文学经典,如诗词、文言文,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
情感世界:探讨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人类共同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自然与社会:通过描写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辩论等活动,激发其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情境模拟:利用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2.项目式学习: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融合:利用网络资源、电子图书、在线互动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4.家校合作: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机制
1.多元化评价: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项目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2.即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反馈,鼓励其进步,指出其不足。
3.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培养其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定期总结:每单元或每学期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估,分析教学成效,调整教学策略。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基本字词、语法知识及文学常识,能够准确朗读、理解并背诵重点课文,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安排
1.第一至第三周:重点学习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学习景物描写的技巧。
2.第四至第六周:进入第二单元,围绕“亲情与友情”展开,通过《秋天的怀念》、《散步》等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人间真情,学习情感表达的.方法。
3.第七至第九周:第三单元以“学习生活”为主题,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等课文,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经历,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第十至第十二周:第四单元聚焦“人生哲理”,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等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培养思辨能力。
5.第十三至学期末:复习巩固全册内容,进行模拟测试,查漏补缺,同时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三、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2.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3.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评价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实践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
2.文化素养提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3.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
1.开篇导入:通过“开学第一课”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单元主题教学:按照教材编排,依次进行“成长足迹”、“爱国情怀”、“自然之美”、“人间真情”等单元的`教学,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和拓展。
3.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课本剧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4.课外阅读与写作:推荐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培养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提升能力。
2.项目式学习: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环节,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信息技术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电子图书、在线互动平台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4.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七年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4-1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05-2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12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10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15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4-1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2-13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2-21
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