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进行汇报,汇报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最重要的是结果,经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怎么样才能完成优秀的汇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1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把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欣赏主体,发展主体,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强化了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物质文化建设塑造人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所以,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为此,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物质环境的改造:
一是构建了长达近六十米的文化墙,此墙主要布在校内主干道的旁边。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固定的起美化教育作用的内容,如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及地图知识与风景名胜等;二是经常更新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光荣榜样介绍,活动图片展览,还包括各类专题教育资料我们也制作成专版的展版在学校主文化墙上展示,如各类健康教育图片,法律宣传专栏等。这一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壁主要由学校构建,其内容来源广泛,有上级下发的宣传资料,有本校制定的专题教育资料,有老师们集思广议搜集的内容等。其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室外活动与行走中被自动吸引过来,自主地学习。
二是美化了学校花园。学校投入较大财力,将教学楼前后的花园变成了学生活动的乐园,休息的乐园,学习的乐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架设健身器材;改造花园地面;营造育人气息,比如学生在其中活动时,“乐园、乐苑、乐源”及“趣学、去学、趋学”等标语自然地进入学生的眼帘,时刻提醒学生要在学校里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至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标语则处处告诫师生做人的基本准则。
此外,我们还在教学楼醒目处,在食堂饭厅,布置上了许多人性化、富于教育意义的名言等,使学生无论在学习场所还是在生活场所,都能自然接受文化气息的熏陶。
二、精神文化建设锻炼人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价值导向、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它积极的整体功能就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着力将校园文化建设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1、把学生推向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主体地位。一所学校,光从外部看上去校园优美,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还远不够,关键还要看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能否参与到内部文化的建设中去,能否自我丰富文化生活。为此,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建设班级文化及寝室文化。学校提供基本的纸张等材料的帮助,而学生则是设计者,建设者。现在,我们已出现了学校个个寝室与教室的墙壁都能“说话”的格局。
2、发挥课堂主阵地的育人功能。一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教学要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因而,课堂教学要通过受教育产生“心灵经历”的过程,获得对生命的真正了解,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二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要求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世界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塑造自己。三是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实践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世界本身就充满知识和需要知识的道理,深刻领悟知识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产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获得知识的自主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把知识内化成内在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
3、拓展兴趣活动项目,满足学生需求。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美术、书法、棋类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广泛开设兴趣小组,接纳有兴趣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每年设有“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美术书法比赛”、“小学生技能素质竞赛”和“朗诵比赛”等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兴趣小组活动的效应极为显著,积极参加上级各项赛事,学校硕果累累,比如去年,以我校为主力的小学生代表队代表全镇参加区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4、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我们将劳动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纳入开放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校园中发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学会自理自立的本领,培养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为学生今后从事社会劳动和参与激烈竞争打下基础。除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正常的卫生值日外,还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服、叠被子、炒菜、洗涤碗筷、擦桌、扫地等家务,协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所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创造形成的观念形态、物态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总和。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整个教育教学中,走出了“校园文化就是装饰环境”、“校园文化就是物质堆积”的两大误区。真正体现了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文化特点,构建了和谐校园。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2
走进一所学校,校园里整洁雅致,书香弥漫,教师精神饱满,团结进取;学生天真烂漫,乐学向上……细加解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正像局工作要点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生命、是学校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学校工作,理应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放大“文化”的力量,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一、学校实态分析
咏曼中学(原承德县头沟镇初级中学),是香港慈善家杨咏曼女士捐建的承德县首所中学。国家统战部副部长田鹤年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学校始建于1973年,现有教职工115人,教学班24个,学生1200人。
学校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24个教学班、120名教师办公的教学楼及可容纳1200人住宿的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学校建有300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拥有两套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以及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音、体、美专用教室等各功能教室;体育设施完备,活动器材齐全;图书室藏书30000余册,学校订阅各种报刊杂志100余种,为适应职业教育需要,建有400平方米暧棚做为职业教育基地。
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90%以上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20xx年获县中考“晋位杯”;学校被市县有关部门授予多种荣誊称号:承德市“绿色创建先进单位”、“严细化管理先进学校”、“普九复检先进单位”、 “花园式学校”等。
校内建有大红鹰图书室、补拙书屋、育人广场、国文园、英语角等。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内容
我们所建设的学校文化,是建立在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发展愿景以及教育价值观的理解之上的。具体而言,是把咏曼中学建设成为一个“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整洁美丽的花园,并努力成为规模初中的典范”。让师生在校园里感受幸福,养育精神,成长生命。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即强调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和谐、多元和高效。同时,强调师生个性:教师能“追求卓越、活力创新、无限关怀”,形成“热爱学生,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的教风;学生能“健康愉快、多元学习、合作发展”。形成“学问、学习、学识、学养”的学风。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并能在原有学校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得以保持和弘扬,并为社会所认可。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支点和动力
首先,合并前的几所中学在其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为我们建设咏中学校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通过撤并头沟高中,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六十亩,经过精心规划,暑期后的学校环境幽雅,生活舒适,使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境界。
其次,几校合并后,对学校管理层进行了优化、强化,学校拥有一个敬业、爱岗、有才华的学校管理团队,保证了学校的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落实的有效性。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教师的“日常性”工作转化为“研究性”工作,使教师充分地体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为建设学校文化提供了组织支撑。
第三,学校近几年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加大了学校的整体改建和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校园环境日益改善,校园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积累,近几年开展的艺术节、阅读月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们业余生活,又净化了孩子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几校合并之后,学校领导审时度势,非常重视教学科研,并着眼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为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近几年教育局工作要点,学校制定了《咏曼初中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将我校的愿景和价值体系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和管理中去,特别是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三项研讨”活动,使我校任课教师在提升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也使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学校的教育科研使得我们在建设学校文化品牌时,能从理论上审视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念上的导引。
第五,体制改革。尝试年级校长承包制和扁平式体制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和责任追溯制。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
我校在合并之前,几所学校都有着深厚的学校文化基础,但是,合并之后,必然导致某些方面的文化不协调,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学校文化进行提炼和重建。因此我们制定了《创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咏曼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更新广大师生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合作与学习。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学校发展愿景为思想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定位:创品牌学校,建文化名校
创品牌学校:教育局工作要点指出:品牌代表实力,品牌代表水平,品牌代表效益。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品牌打造,发挥品牌效应。教育教学质量代表着办学质量,更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坚定不移抓中考质量,一心一意创立品牌,确保中考质量持续提高,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攀升。让教师自信,让学生坚信,让家长确信。
建文化名校:发扬现有学校文化优势,争取多方支持,加强各校联谊,实施生态绿化,创建书香校园,建设科研基地。努力打造教师和教学文化,领导和管理文化,校园和环境文化,制度和思想文化。建立“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管理文化链条。
2、办学宗旨:创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
咏中的教育,即人生教育——就是把为每一个咏中师生创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
我们的校训:养德笃学建体审美
每一个咏中人都要牢记我们的校训:珍爱自己、心装他人;开启智慧、养育精神;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审美、完善自我;追求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境界。
我们的`校风:文明礼貌、尽职尽责、求实创新
文明礼貌努力形成待人有礼貌、校园无吵闹、出入有秩序、休息无违纪、卫生有档次、公物无损坏、就餐有规范、校园无浪费的校园风气。让每一位咏中师生形成高雅的道德修养。
尽职尽责学校管理层应始终贯彻“环境育人”理念(指校园自然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设法改善、优化和控制这三个环境,使师生在这三个环境中实现主动、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教师做到为人师表,倡导“师道”精神、树立“师德”意识,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学生应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求实创新我们应该屏除心中浮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把“诚信”放在首位,牢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训。学生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教师以诚信为育人之根本。求实是秉承优良传统,创新才能符合时代要求。因此,求实与创新二者应相结合。
我们的教风:热爱学生业务精湛为人师表
热爱学生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业务精湛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相信每名学生都想学好,也都能学好,关注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放手先学,强化训练;学习“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做法,分层要求,分层训练;我们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以有效带动学生走向成功。
为人师表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新课改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改变教师行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每一位咏中教师都能拥有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我们的学风:学问、学习、学识、学养
学问:学从“疑问”始,让学生学会“质疑”,质疑中求学问。
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养成自学习惯和能力。
学识:学贵有识,要学会独立思考、选择,有自己的主张、取舍。
学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会感恩,形成个性和品质。
让每一位咏中学子都考上理想的学校,都养成必备的读书习惯,成为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双赢、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并存、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兼备,精神丰富、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优秀中学生。
拥有充实而幸福的中学时代,为创造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奠基。
3、发展战略:人文、数字、名师、书香
人文校园:注重人文引领,实施仁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整洁美丽的花园,让师生在校园里感受幸福、养育精神、成长生命。
数字校园:构建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图书馆为信息源,数字化为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学环境。
名师团队:通过团队塑造,学术养育,科研拉动,建设一支专家型品牌教师队伍。我们咏中教师应该记取: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书香校园:促使教师去读书,去学习,去实践,去思考,去总结,去写作,以文会友,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分享思想的快乐,从而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意义,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境界,使教师的写作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提高教师的教研和科研水平,使其树立起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专业自觉意识和清醒意识。使教师真正实现由谈“大米”到谈“纳米”的转变。使校园形成一种书卷气和书香味浓郁、教师风度儒雅、学养丰富、道德高尚的人文氛围和学习研究的风气。让师生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师生团队生活的需要和习惯。
5、实施策略:从严治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建立一套适合我校特色、服务于我校品牌建设的行为准则。
从严治校:以严为本,教师严于律己,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严守校规;学校管理从严从细,严规划,严要求,严执行,严总结;向严字要质量。努力做到“天天坚持,样样落实”;同时,各项工作做到民主、开放,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内的一切活动,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学校的理念体现到日常的行为之中。
全面发展: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考虑,学校在抓特色教育的同时,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师在发展自己专业的同时,务求一专多能,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力求德智双全,全面发展。争取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三个层面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以学校科学管理带动三个层面的和协统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每年一度的艺术节、文艺会演、节日庆典活动、教工文化活动,各项活动要确定主题,并体现每次活动特色。做好初中职教班工作,改进学生的培养模式,力争使职教班真正有特色,并以与职教中心合作办学等形式为突破口,寻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平台。学校藉此探索出分层教学的新模式。使之无论在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新理念的渗透中都能领先其他学校。职业教育将为普及全民教育做出贡献,并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树立平民意识。
务实创新:坚持学校管理“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原则,从实字出发,考虑问题实际,抓住问题实质,制定有效措施,狠抓制度落实;真抓实干,求实高效;教师心态踏实,工作求实;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强力打造积极的创新氛围,鼓励创新,改进工作。特别要加强视听觉文化的建设。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协调、处理校园景观、建筑风格、设施设备等软硬件建设。校内建筑风格定为蓝绿色,并以此为基本色调,对校内事物用品、办公用品、环境装饰、校服等进行整体布局和控制。同时,确定我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代表学校形象的基本符号,使之能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其视听觉传达功能。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3
20xx年12月19日至12月26日,市教育局组成专班,对全市乡镇直以上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现就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成绩
1、学校办学思想进一步明晰。各校均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风一训一歌",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大新路小学的"幸福教育"、沔阳小学的"三真教育"、实验二小的"生命教育"、仙桃二中的"阳光教育"、仙桃小学的"快乐教育"、杨林尾一小的"童蒙养正教育"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已初见成效。
2、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沔阳小学古色古香的本土文化长廊和练字板、仙源学校内容丰富的楼道主题文化墙和各有特点的班级文化展示区、仙桃三中学生撰写的景观铭文、杨林尾一小内容详实的校史陈列室,以及许多学校随处可见的图书阅览区角,无不体现出校园文化情怀。学校作为人文圣地和精神净土对学生灵魂的润染与熏陶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学生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以"朝读经典、午习汉字"和"传统文化进校园"为载体,各地各校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仙桃三小以"本地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题,广泛开展了剪纸、地方戏、民歌等文化活动;仙桃三中长期坚持开展桥牌、集邮等活动,让学生拥有了高雅的课余生活;沔城回民二小、杨林尾一小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的作用,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都能在少年宫开展喜爱的活动;实验小学、沔洲小学、实验四小、通海口小学等校结合实际,学生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4、学校文化特色进一步彰显。干河小学几年来坚持开展"培根文化"教育,立足于乡情、乡音、乡韵、乡味的熏陶,深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仙桃三中的"逐梦文化"、实验三小的"非遗传承"、沔洲小学的"书香艺趣,雅韵童年"、实验小学的"戏曲文化"等各种主题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具特色,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校园风采。
5、学生社团活动进一步普及。学生社团是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各地各校对此高度重视,所有学校普遍成立了学生社团。彭场镇何场小学做为一所农村小学,克服困难成立了学生社团并坚持开展活动;汉江高中的文学社团、实验小学的戏曲社团、实验二小的舞蹈社团、龙华山小学和新生街小学的书法社团、胡场二中的剪纸社团、干河小学的麦杆画社团、实验三小的足球社团、仙源学校的交响乐社团、仙桃三中的桥牌社团、精英学校的绘画社团等学生社团规模大,活动扎实,成绩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6、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近几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林尾一小、三伏潭二小、长埫口小学、仙桃三中、西流河二小、仙桃中学、仙桃一中、荣怀学校、仙源学校、沔阳小学、仙桃小学等许多学校,无论是校园绿化、美化、硬化,还是功能区的划分,活动场所的完善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走进校园给人以清新畅快之感,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工作进展极不平衡。从总体上来,小学优于中学、城区优于乡镇,同类学校中相互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不重视,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认为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二是认识不到位。文化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标志,少数校长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甚至认为抓文化建设影响教学成绩而有抵触情绪。三是学校经费拮据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2、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主题不明确。少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盘构思和布局,整体效果不佳。一是整个文化氛围营造显得零散杂乱,削弱了文化育人的功效。二是缺乏学校自身的特点。少数学校照抄它校,没有自己的思维,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三是没有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文化环境的营造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脱节,造成了"两张皮"现象。
3、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深。一是重物质文化建设、轻非物质文化建设。少数校长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仅限于校园的硬化、绿化、美化上,而对学校精神的培养、制度文化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认识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二是重面对学生、轻面对教师。教师"办公室文化"成为许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三是重现代传媒、轻传统传媒。许多学校都充分利用了网络、微信等现代传播技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而对于学生时常接触并可以亲自参与的校报校刊、班级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读报栏等传统媒介不够重视,甚至忽视,降低了宣传教育效果。
4、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以文化人,让全体师生把学校的精神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不少学校仅流于纸面。一是学校的"三风一训一歌"师生知晓率不高,特别是教师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学生。二是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方案计划做得花团锦簇,但实际活动却平淡无奇,甚至有计划无落实。三是制度落实不力。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形成强大力量的基础,少数学校存在有制度不执行的现象。四是社团活动流于表面,特别是部分中学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少、覆盖面小、社团种类局限大,对如何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缺乏深刻的思考。
三、下阶段的主要工作
1、全盘谋划环境建设。各地各校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全盘谋划本校的校园文化主题,围绕主题布局学校各个文化区块,形成一线串珠、形散神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深入开展教育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要仅存于纸面,要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的教育实践,细化为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的行为准则。将理念分解为不同层次和类别的研究课题,开展教育实验,探索教育理念实践化的路径,形成教育成果,办成有品位的学校。
3、扎实开展文化活动。继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及德育、美育、体育、劳动、科技、普法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注重行为文化的教育,注重"八礼四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一个知书达礼、文明高雅的人。
4、注重挖掘学校历史。文化是不断积淀形成的,并非空中楼阁。学校的今天也是由一个个昨天积累起来的,漠视学校的历史就是对学校的现在不负责任。每一所学校都有辉煌的过去和杰出的校友,挖掘学校的历史,讲述学校的故事,激励和警醒师生,让学校成为一个有底蕴的学校。
5、拓宽社团组建思路。学生社团是学生课堂知识拓展和实践化的舞台。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拓宽思路,不要仅仅局限于音乐、美术、体育等少数门类。学科知识的拓展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社会调查以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都可以组建学生社团。学生今后社会生活、工作时所有可能遇到的社会事务,都要根据学生的志趣、爱好等组成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要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预演,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各地各校接此通报后,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组建校园文化建设专班,扎实开展工作,将我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相关文章: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3篇11-10
学校的工作汇报02-05
学校文化建设演讲06-10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03-14
学校文化建设标语12-28
学校安全工作汇报05-06
学校亮点工作汇报08-30
学校督导工作汇报11-25
学校工作汇报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