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2024-10-23 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1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科导处、教科室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等教学观摩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尤其是小课题研究等,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科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有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学科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好好的校本论坛、课改沙龙等教研活动。

  ③组织好骨干教师评审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④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⑤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⑥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⑦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研室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两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月至少向校园网教研组栏目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或经验总结。

  ⑤每学期教师听课10节以上。

  ⑥每学期力争提供一节展示课、研讨课等。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2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课改实验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搞好课改实验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努力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方案。

  1、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力度。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的领导小组,形成学校校长第一把手亲自抓,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的教学研究制度。

  2、创造条件,加强学习培训

  为了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培训、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时时、处处、事事学习的习惯。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一切只有靠教师学习与实践来探索,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各种知识,学习专家课改理论和他人的经验;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适应不断生成的课堂,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以学校教学研究为载体,全面推进课改工作

  校本教研制度的理念是教师是研究的主体,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具体来讲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和资源来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

  (1)构筑教研平台,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

  三、具体做法

  1、期初,有计划地安排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内容有骨干教师的经验交流、公开课观摩等,教师都要做好笔记,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2、每人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及时记好理论笔记,每两月检查一次。

  3、鼓励教师自学与培训,自学新课标的精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培训、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校本培训等,其中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学校利用本校各级骨干教师和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优势,采取一帮一的教师互助活动,相互切磋、协调、合作,共同研讨问题,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4、由教导处每月举办有专题的课改沙龙或课改论坛,就当前亟待解决的教学热点问题为主题,让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研讨、交流,利用教师集体智慧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5、继续推行校内一人一课、一周一课活动,加强随堂听课,听课教师应认真记好笔记,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流,实事求是地填写课堂评价表。

  6、由教研组长负责本教研组的研讨活动,每人每学期上一堂研究课,并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并说自己的教学设想。

  7、每周的周三、周四下午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按学科进行说课活动,来提高备课的质量,以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8、积极配合家长学校的工作,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开放我们的课堂,让家长了解课程改革的巨大意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实现双赢的目标。

  9、加强校际间的联系,制定相应的研讨活动计划,实行资源共享。

  10、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针对教学中的困惑,形成自己研究的课题,旨在平时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进行评析,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遗憾之处,写下自己的校本教研故事。

  11、鼓励教师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12、做好校本教研的总结提高及台帐资料的积累工作。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3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

  三、具体规定

  1、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

  3、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

  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

  5、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6、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8、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参与教研情况及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按教师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11、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至少上一节学科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设计三个课件上传至学校公共邮箱。

  1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师徒制”。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4

  1、建立专家引领的合作机制,定期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为校本教研导向并提供可靠的专业与智力支持。

  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策划、部署,对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具体督促、导向,对教师教研工作进行评估与指导。

  3、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教研听证会,把校本教研的.项目、活动方式、预期成果在校内公开。

  4、坚持“一期一评估”,由教科室组织实施。

  5、制定校本教研评价量化方案,做到评价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相结合,评价与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提高三者相结合。

  6、学校每学年在公用经费中提取15%作为校本教研专项经费,并由学校工会、教代会监督实施。

  7、将校本教研的绩效纳入教研组工作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优、选模、晋级、评职考核、骨干教师考考核。

  8、在校本教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5

  为加强教学研讨,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形成一支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学术型教师队伍和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1、加强学习,及时反思,定期总结,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成果推广。

  3、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培训原则,互动合作,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4、坚持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5、根据教师不同具体需要确立不同的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学习制度

  1、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2、每学期完成15次以上的听课任务。

  3、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水平。

  三、教学反思制度

  1、每节课课后必须在备课本的后面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得失。

  2、每一次听课或学习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主动与他人交流。

  3、每一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馈。

  4、每月写一篇教学事例,记录本月教学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节课,并进行总结或反思。

  5、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集体备课制度

  1、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每周每组安排一名教师主备,负责起草一周的备课教案。

  3、在教研组例会上,分备课组对教案进行研讨、修正。

  4、年级组教师原则上按集体备课的教案上课,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案,应根据教师水平及学生的学情作适当调整。

  5、第二周集体备课时,能对上周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教案。

  五、课题研究制度

  1、每一位教师要求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2、每一个课题必须逐级申报立项。申报立项时必须按要求填写申报书。

  3、一个课题应该立足教学实际,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反对做大而空的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必须按计划开展工作,定期反思,定期汇报,定期总结,确保按期完成。

  5、课题研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6、课题研究要及时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六、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办法

  1、检查各教研组教研例会会议记录。

  2、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

  3、收集评比教师教研心得、论文。

  4、举行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等活动。

  5、检查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6、定期检查评价各课题组课题研究情况。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6

  为了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日照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以校本教研机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日照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校本教研工作,是指基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学生成长而开展的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通过群众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自我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引导老师学习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与政策,进行专业研修,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工作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实施计划、措施;展开课题研究,对教学问题、评价问题等进行反思与研讨,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求

  1、建全组织。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和相关校本教研实施小组,形成以校长、教科研处、教务处、教研组共同参与的教研网络。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校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并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2、落实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责任;业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实施者,要担负起协调管理与过程指导的任务;中层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专题教研和学科教研的主要组织者,要对学科的.校本研究具体负责;教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3、完善制度。学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教师备课、反思教学、教师互助、相关检查等管理制度,并把校本教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进行管理考核。

  三、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

  1、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按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要实现教后反思常态化,每学期至少写出一定深度的教后反思1篇。

  2、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使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处理好教师教学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搞好分层培训;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做到理念培训与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等教育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会、研讨会、观摩会。

  3、传帮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校骨干教师要与本学科教师形成广泛对话、合作与互助关系,每学期上教学示范课不少于1节,并不定期地进行专题讲座。

  4、集体备课活动。坚持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作用,避免用一个人的思想替代众人的思想。集体备课要重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确定、学点排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手段选用、练习与评价题目的选编等,倡导老师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备课与教学。

  5、听评课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为重点的听评课活动,要将听课活动与专题研究、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实现教、评、研、训的统一。要坚持全员性和经常性,每位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青年教师不少于20次,教研主任不少于20次,其他老师不少于15次。

  6、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开展理论讲座、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全员参与的学校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要积极争取专家的学术引领,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专家报告会;要通过组建学科、年级或校际教研协作体系,加强教师间、学科间、校际间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实现区域性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共享。

  7、“小课题”研究活动。各学校要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小课题”研究,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学校各处室、教研组要结合实际每学年确定至少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

  8、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要定期开展以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教材统研为重点的校际间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和领导,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要把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

  2、教科研室、教务处要调整工作思路,降低工作重心,承担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要经常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交流研讨和调研指导,发挥好引领的作用。

  3、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主任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保证他们能尽量把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主任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并使学校逐渐成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学校。

  二、教学研究理念

  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三、遵循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

  2、实效性原则

  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3、实践性原则

  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注重给教师反复实践的机会,使理念学习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产生1+1>2的效能。

  四、分组形式

  1、全校分三个教研大组,分别为语文组、数学组和综合组。

  2、备课组:语、数按年级进行分组,其余音、体、美、常(科)、生活与劳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电脑、英语等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分组。

  五、教研活动时间

  1、统筹时间

  下午2:00—5:00 语文组:星期二 数学组:星期三 综合组:星期四

  2、分散时间

  以备课组为单位,在教学闲余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每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六、教研活动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七、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

  1、自我反思

  是指教师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教师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和校本教研活动计划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能给人带来思考和问题的教研课,撰写教学行为叙事案例2篇,研究性论文(或课题)1篇。

  2、同伴互助

  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互动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营造教研活动中民主轻松的.氛围,使活动中有不同的呼声,群体有不同思想,鼓励老师坚持已见、百家争鸣。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到活动中,以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隔周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2~3次校本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 30节以上,教导主任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听课40节以上。

  3、专业引领

  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理念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专业教育报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的教育思想。另外,学校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教师到外省市学习,引进教研专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促进本校教师专业成长。

  八、具体措施

  1、完善学校三级校本教研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研大组、备课组三级校本教研制度。规定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每周进行,校级教研活动一学期开展2—3次,校级教研活动以统一的新课程理念、课标、教育思想学习和案例分析,课例评析、典型课观看、讨论为主:教研大组活动则以学科的针对性业务学习,案例分析,好课评析,课例研讨、备课为主;备课组教研活动除固定双周活动时间外,因其不受时空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备课,教学研讨,案例分析,问题探讨解决等活动。

  2、开展“十个一”创优活动

  “十个一”创优活动指的是教好一门学科,当好一名班主任,培养一批特长生,转化一个双差生,上好一堂教研课,设计一份最佳案例,出好一份优秀试卷,搞好一个实验课题,写好一篇实验论文,开出一次教学讲座。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学校定期对其考查,学期末还将对教师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选表彰。

  3、推进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继续开展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使这一活动在要求每位老师都参予的基础上,从单纯的上课向上探讨课、精品课转化。对青年教师每学期中必须开2节这样的课,其所在的教研大组的成员必须参予,另外必须邀请教导处、校长室等有关领导参予。每次课后,对自己的上课情况做好反思,并以此为例上交案例一份。

  4、开展两项评比,启动教师论坛

  学校每学期精心组织的一次论文和案例的评比活动,对评比的结果给予导向性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归入教师的业务档案。对教师撰写的论文要求从教育实际出发,针对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要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理论一大套,却没有一点实际东西。另利用每周教师例会的前20分钟,组织两个教师,每人10分钟,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论坛。

  5、继续开展教学开放展示活动

  利用学校组织安排的教学展示周活动时间,精心组织活动,推出学校的骨干教师、名教师。同时向外校、家长和社会开放、促进家长和社会对课改的认识和关注。

  6、强化新课程按月反馈的研究制度

  学校每月按不同主题举行一次课改研讨会,重点探讨课改中碰到的问题,学校亦将相关成立课改教师教研组,以年级和学科为依据,两种形式,每月中一次以年级中各科教师研讨为计,另一次以各科教师组合研讨为主。

  7、深入开展课程研究与实验

  一方面要做好新课程的各种立项课程,尤其要围绕课堂教学重建,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和学校课程开发这一重点,深入进行实验和研究,以推进新课程实验。

  8、逐步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估制度。

  九、教研活动的要求

  (一)教研活动管理要求

  1、落实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并对语文、数学、综合三大教研组设立以教研大组长和备课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

  2、各组长要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做到教研活动记录和总结反思。

  3、班子成员要按要求每月下年级或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两次。

  4、教研活动要有主题,要精心组织开展、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5、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评估直接挂钩

  (二)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地开展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研究 。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4、加强学科的沟通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十、校本教研的奖励制度

  1、每学期开展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比。

  2、对参与教研活动积极的教师,多提供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把学习和培训作为福利进行奖励。

  3、与奖惩细则的有关条款挂钩,在精神奖励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与教师期终的考核评估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8

  1、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积极,资料积累充足,教学效果提高明显的科任教师,予以表扬,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承担课题的骨干人员,就本组课题研究方面,每学期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每学期奖励40元。每学年按时结题,并有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市级课题结题奖励200元,县级结题奖励100元,课题组负责人市级奖励200元,县级奖励100元。同时结合其教学成绩可推荐这镇级骨干教师,和县级教学能手或县级骨干教师的`优秀人选。

  3、教研组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明显,按照教研组考核实施办法,可评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长评为优秀教研组长,按考核实施办法予以奖励,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4、凡今后在评优树模等方面,课题研究没有成果或没有论文将降低一个档次入选。

  5、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笔记资料等不齐全,达不到教研常规要求的,不评选,不评先进,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本制度自20xx年2月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向教导处和校长反映。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9

  一、校本教研的定义与目的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

  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和分析;同伴互助则是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与合作;专业引领则是通过专家讲座、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等教学观摩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尤其是小课题研究等,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四、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

  校级领导管理: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研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并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校级领导还要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

  教研职能部门管理:学校教导处或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包括确定学校课改课题、策划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校本论坛等。同时,还要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如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等。

  教研组管理: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业务组织单位。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如制定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等。

  课题组管理: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课题组组长要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及时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五、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学校应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明确校本教研的目的、任务、形式和要求等,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经费保障:学校应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用于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等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师资保障:学校应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老师搭建反思交流的平台。同时,还要聘请有关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以解决学校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六、校本教研的评估与激励

  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评估与激励制度,对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奖励。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成长等方面。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10

  一、定义与特点

  校本教研制度是一种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教师为主体,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教育研究制度。其特点包括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与反思、强调团队合作以及采用多样化研究方法。

  二、目的与意义

  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提高教师素质。

  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

  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素养。

  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要素与形式

  基本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自我反思:教师进行自我对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策。

  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

  专业引领: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基本形式: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

  四、实施策略

  建立管理机制: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并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分管副校长、教导处等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

  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使用。

  开展教研活动:

  定时召开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确保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每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教育教学会诊活动,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每学期组织论坛、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加强专业引领:

  学校定期聘请专职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

  各教研组每学期邀请专业研究人员参加“教研组教研流程观摩”活动,进行教学现场指导。

  鼓励教师参与: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研究积极性。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校本论坛、课改沙龙等教研活动。

  组织好骨干教师评审工作,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五、评估与改进

  评估标准:

  目标达成度:评估校本教研模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进教学质量等。

  过程规范性:评估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否规范,包括教研计划、活动组织、资源利用等方面。

  成果实效性:评估校本教研模式产生的实际效果,如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等。

  可持续性发展:评估校本教研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如教研团队的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完善等。

  评估方法:

  设计问卷,了解教师对校本教研模式的认知、态度和实践情况。

  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评估校本教研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和课堂氛围的反馈,了解校本教研模式的效果。

  邀请教育专家对校本教研模式进行评审,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完善教研制度,明确教研目标和要求,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效果。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04-03

小学校本教研制度10-17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7篇)04-06

(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10-17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精华10篇]07-26

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热)10-23

小学校本教研制度7篇04-01

学校校本培训制度06-01

小学校本教研制度(通用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