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总结

2021-01-27 学习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学习总结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学习总结 篇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配合教委的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我校在活动期间深入学习文件,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统一学习。特做总结如下:

  一、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及思想,在思想上统一。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全面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好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观点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亦应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一内涵发展为主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对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培植教育发展新优势,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和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校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是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莱阳”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 动,营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教育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努力做到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能干、实干、干好,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

  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明确自身肩负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做。 在学习中,我们坚持正面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讨论、典型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同时保证广大师生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身学透,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面性作用,结合学校和工作的特点,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今后将按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实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教育的典范。

教师学习总结 篇2

  (一)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主要是关于学习,外出,教师,英语,学生,教材,教授,认为,课堂,问题,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

  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

  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

教师学习总结 篇3

  参加了这次的国培初中数学影子学校学习,面对同行,我们敞开胸怀,张开思维的触角,择其善者而取之、从之、创新之,同时积极参与,也把自己的观点播散出去,在大家的反馈中不断去完善自我。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抽时间,打开电脑上网学习按照学习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交作业,参与讨论,写心得体会。总结此次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们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学习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次,课改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教学实践)层面或环节时,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们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教师学习总结 篇4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体会:

  在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你才能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看到这条建议,我回想一下自身,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自己真正读过几本书呢?除了教学必备的几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其他的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第三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会观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别人,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比如我们的物理,很多的题目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每个学生都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那么很多题目就会显得非常简单,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过不了关。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际上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却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是谈兴趣的。

  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没有兴趣,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自问一下,你自己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有没有想过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第二十二条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要善于动脑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但不管怎样说,我们总会碰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经常会听到老教师讲这样的话: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感和规律性的心情。

  第三十三条建议是写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年青教师的。

  归纳一下大概有三点:

  1、必须点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养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3、要积累起一定的习题集。

  这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条建议里,他又提出了读书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的意义。他建议大家每个月要买三本书,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三种书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那么读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智力大厦。读到这里,我有些惭愧,也有些后悔,参加工作以后我买了几本书,又真正读了几本书呢?如果从参加工作以来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去做的话,那么,现在我的书架上也应该有近百本的书了。

  第四十三条建议“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这个问题不论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还是其它教师都是应该掌握的。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们应该像哪些教师学习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些老教师呢?他给了我们一条非常好的建议,那就是,你先看看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

  其次,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学习人家的思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这一条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关键的,但是,作为我们年青教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向别的优秀教师学习的时候,全盘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顾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结果别人的经验没有学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我们要清楚别人取得那样的成绩,取得那样的效果,绝不单单是靠简单的行为所能达到的。“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一项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实际上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几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甚至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第三点,提高教学技巧,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学术水平。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了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许这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十七条:关于教师日记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日记,因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用大量的自己和别人事例来说明记教育日记的好处,它可以使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全面了解一件事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这是促进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在上次学校要求班主任写德育案例的时候我就觉得无从下笔,当时真后悔在平时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平时发生在班级里或某个学生身上的事情记录下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获益匪浅,它教会我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阅读,如何去学习,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取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科……总之,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学习总结 篇5

  我参加了省农村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教师培训。这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很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在培训期间,湖州师范学院为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拓展我们的视界,提升我们的认识。学院还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机会,学员现场研讨更让我们难忘。学员们多次开展研讨,研讨中没有虚假的恭维,只有真知灼见、真实流露;没有形式

  上的大话、套话,只有深化思考后的针锋相对。现场研讨,成为思维交锋、不同地域多元教研文化交融的平台。认识,在交流中提升;情感,在交流中深化。

  这近二个月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二个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二个月。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要必须以十二分的干劲和热情努力!

  一、更新观念,以新的观念做为指导思想

  1、转变教师观

  伴着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顺应时期的需要了,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教师除了一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多地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道理,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道德情操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完善统一上。

  2、转变学生观念

  在现代社会里,必须教育民主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尊严、学生也有尊严。每一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严,应受到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长处,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方能舒畅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在信息时期,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可能不如学生,那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相互学习的伙伴朋友关系,真诚地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转变教学观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肯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朴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把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把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意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工夫,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积极实践,不断提升完善

  1、首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点。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方能与时俱进,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时期对教师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元化,多学科的知识都要触及,无论是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方能胜任新时期的教学。

  2、把学到的观念方法落真实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3、向同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次培训,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同行,他们不但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更有着锐意进取的钻研精神,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与他们探讨、交流,不仅使自己在业务上有所得,更在思想上时辰提醒自己,化紧迫感和危机感为动力。社会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只有自己不松懈,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同时在思想品德上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既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更有教师具有的道德情操,才能顺应新时期的教学。

  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施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本质是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把握学生年龄个性特点。

  1、育人能力:(1)重于观察、勤于了解、乐于交流、善于沟通。(2)细心培养,精心塑造,耐心转换、爱心评价。要善于差异评价,提倡无错评价。

  2、教学能力:(1)课前想象能力,要领会课程标准、激活教材内容。(2)课堂驾驭能力:要娴于技能、胜于调控、精于启发、善于表达。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朴实、风趣。(3)课后反思能力:体现了知识再认识、方法再改进、过程再体验,体现后再提升能力,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助推器。

  3、科研能力:(1)提高教科研能力是当务之急:在目标上关注个体潜能发挥;在模式上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策略上,关注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统一。教育由以本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

  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肯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教师学习总结 篇6

  非常感谢单位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通过三天的培训,让我从中学到的知识的确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有机会全面系统的接触认识一个全新的领域——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相关的质量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认清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基础。现将外出培训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随机状态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绝对零风险的产品是不存在的。而我们医疗器械是与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殊产品,医疗器械的风险将可能引发对人体的伤害直至死亡的损害,或对社会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害!而我们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使医疗器械更加安全有效,实现造福人类的宗旨!

  二、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YY/T0316 idt ISO14971》标准有了概括性的认识: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一般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生产和生产后信息五个过程(共13个步骤)。

  风险分析是指“系统运用可获得资料,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风险分析过程包括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危害判定和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三项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最基础的活动,只有完成了风险分析工作,才能开展风险管理的其他工作。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判定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并确定了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水平。

  风险评价是“将估计的风险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以决定风险可接受性的过程。风险评价的任务是判断这些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解决风险能不能接受的问题。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活动的第三部,主要是通过“方案分析,“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剩余风险评价,“风险、收益分析,“由风险控制措施产生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完整性这六步将已判断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所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已实施并验证后,制造商必须反悔和考虑单个剩余风险的综合影响,即进行综合剩余风险评价,并在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形成风险管理报告,完成风险管理过程的评审。

  在完成以上活动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展医疗器械的商业销售放行行为。但风险管理并未停止,制造商还应建立一个系统以便收集和评审医疗器械在生产和生产后阶段中的信息,对医疗器械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风险监视以防止出现新的危害和风险。对于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风险只能选择接受,但应有相应的风险事故发生后期的处置措施。

  三、反思、借鉴与变新

  这一次风险管理课程的培训,让我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也意识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自己在这方面欠缺的还比较多,很多知识自己一时还无法完全理解透彻,这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学习去思考。

  把风险管理的知识与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学习总结 篇7

  十天,在平常是不经意就会溜走的日子;而国培学习,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新的斗志,新的规划,这一切,犹如平静的湖水激起的浪花,打破了平静,带来了生机。

  登高望远尽俯拾

  袁xx教授给我们呈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缘起:一是教学过分重视形式而相对忽略了学科核心;二是太过感性而理性思维熏陶不足;三是在批“学科本位”的背景下茫然不知所措。聚焦了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的辩证关系、以尺度思想进行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学的六大问题。让我们重新理顺了地理教学的思路,明确了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特别是对高考试题的分析,那叫高屋建瓴。

  从王xx老师那里,我们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参加新教师培训、深入进行教学设计、深度地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捻”,那是游刃有余,那就是画龙点睛!

  邵xx老师让我们明确了高考命题、组卷和解题思路、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那种执着的教学研究的态度。

  张xx老师则依据大家提供的教学中的困惑入手,让我们明晰了学习规律对有效地理教学设计的引领作用,既要进行上位提升,还要进行下位应用,激发了大家对课堂教学再构建,再研究的欲望和激情。

  李xx老师从地理教育理念入手,明确了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利用自然地理教学案例,对自然地理的教学和难点的突破给以点拨,以自己成功的教学实录和切身的感受,带领大家走进了课堂教学。强调抓住核心概念、运用恰当的方法、理清教学的原理,走进生活,走向实践。

  香港中文大学的林xx教授,则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走进新课程,了解了地理教育教学应该具备的学科功能:为学生提供动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合格好公民。并深入介绍了校本评核及其存在的问题。

  林xx教授的区域发展教学案例典型、有用,给我们以引领,让我们参与讨论,发表观点,从教学的实际展开,走向了教学的实践。

  申xx教授从人文地理教学案例入手,为娓娓道来,给我们以启示。

  王xx老师的人文案例具体,展示了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引起了老师的共鸣。

  李xx老师给我们的是地理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更重要的引发了中美教学设计的对比思考和讨论。

  刘xx老师从自身的发展谈起,让我们重燃自己参与教研的斗志和激情!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有高度,有思考,有思想,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带来的是无穷尽的思维碰撞的火花。引领,高度的引领,将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和力量的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例研讨:晚上的时间,在林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分别进行了教师案例的探讨,我在活动中发言,发言的题目是我在20xx年山东省首届新课改优质课比赛中的课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讨论很热烈,很深入,关键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引起了共鸣。这种全国各地教师的研讨,最能激发讨论和思考的兴趣,最能带动教研的深入。

  实习,是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活动。走向自然,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来,到现实中去。我想,大家回到工作岗位上,回忆起来的和给学生最多的讲授是走向野外的实习,是自己从自然界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实习,不仅给老师,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兴趣,教研的契机。

  课堂观察。走向课堂,是我们最愿意看到和参与的,朱雪梅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首师大附中,走进他们的课堂,让我们领略到了首师大附中学生的风采,也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在课改中的成果。参与课堂观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朱老师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作一个教研员的艰辛和工作意义的重大。

  我想,我们来北师大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得一点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一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静下心来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次国培,将我们带到了高峰峰巅,我们得以登高望远尽俯拾。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彻底放手,大胆带领学生走进探究的课堂、研究的课题,开放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的收获带来的影响将是终身的,一句话: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我们再次走向自己的岗位时,一切在悄悄地改变,理论的引领带来的效益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回校后,我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立足课堂,积极教研,积极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是,立足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向实践,从实践中获得学习地理的兴趣,获得新知和创新的能力。

  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快速成长,走向专业发展的正确轨道。

教师学习总结 篇8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按照教材的编排要先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然后是乘法运算定律。

  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之后,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因为有前面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考虑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学习起来也不难。我决定今天换一种学习方式,在复习了加法有关运算定律之后,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学习之前,请你大胆猜测一下,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

  “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几个已经预习的或思维快的孩子回答道。

  “那么,乘法交换律应该怎么说,你会自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吗?请同桌两人合作,写出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并举例验证。”我的话音一落,孩子们就开始了两两合作学习。

  很快答案出来了,接着又按以上的过程学习了乘法结合律。整个汇报过程中学生们争着举手要回答验证,以改往日畏手畏脚的样子。我自己也感觉到很轻松,没有了不断维持纪律的烦恼。

  回顾这一节课,学生们先是运用迁移的方法大胆猜测乘法运算定律,然后根据已学的知识举例验证。没有了老师的说教,没有了老师的传授,有的只是自己的猜测验证,有的只是运用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学习过程完全靠自己,自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难怪一个个要争先恐后地发言了。以后要多创造一些这样的机会,解放了自己,也快乐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学习总结 篇9

  经过最近的学习,我对深度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说明我理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像挠痒痒,要“挠到痒处”,教学要精确到与学生的需求相联系,那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就是要“挠到学生的痒处”,否则会造成“痒的地方没挠到,不痒的地方使劲儿挠,结果还是痒”。说到深度学习,就要提到“深度课堂”,“深度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质量和教学的思考性。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了充满思考的学习过程。下面我结合我校的行知课堂教学流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比如我们的第一流程是明确目标中,首先我们要备课,这时我们心中要有“人”,有“学生”。备课的核心是备人,备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关系,学生基础和课堂目标的关系,学生的兴趣点和方法的关系。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就是教学的起点。比如我这次要讲的五年级的图形的运动,“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那前面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不再学习。

  2、给足够的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探索参与课堂的机会。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难前进。丁宝美老师讲“课堂问题设置”就提出:“要有足够的生疑探疑的过程,着急赶进度、课堂无主次轻重,必然流于灌输,这是深度学习的障碍。”这个理解很到位。我们要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比如,何海真老师讲“课堂导入”提出的“同课异导对比研究”,结合实例对比说明不同方式的导入的不同效果,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导入平淡,学生只能被动听听,而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探索思考的情境中。

  3、互动体验

  数学知识是教师讲清楚的,还是学生想清楚的?

  互动与对话应该成为教学的基本过程,让学生在群体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建构知识。

  教师的作用:“倾听——梳理——激疑点拨”。

  4、交流总结

  交流总结是师生、生生共同创造课堂的环节,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有效方式。在数学学习中,质疑是讨论的前提,要鼓励学生将自学中的疑难提出来,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对于在讨论中解决不了的或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或鼓励继续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自己学会的“会”与老师教会的“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会”,也是两个不同水平的“会”。

  5、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是对学生这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检测,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课下再次练习?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这都是检测评价需要解决的,同时也是教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一个反思。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深度学习的核心。

教师学习总结 篇10

  XX年11月11日至今,在这差不多20天里,我们来自珠海中山湛江汕头河源韶关等广东各个地方的9名中学老师,和我们的导师—刘正才老师,朝夕相处,共同进退。我们9位语文老师,在刘老师带领下,团结协助,一起探讨教学问题,加强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积极研讨,备课,上精品课,大家在这些日子里都很累,但我相信最累的还是刘老师,在此,我想对刘老师说,谢谢刘老师,老师您辛苦了!经过刘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我们每一位老师深入研究大纲精神,明确课堂的内容和主题,积极研讨策略,基本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跟岗学习的教学教研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跟岗学习各项工作严抓不懈,落实到位

  20天来,我在跟岗学习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精力,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切从大局出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同来的9位语文老师共同探讨,一起进步。按照刘老师的建议和要求,督促、检查、落实好每一篇日记,写好每一篇教案。我们9位语文教师在刘老师带动下形成了良好、高效的工作习惯,每次考核总能及时完成各项考核任务,达到预期效果。这次跟岗学习我们按要求要上一节精品课,写一篇精品教案,写好15篇日记,两篇读书笔记,三篇教学反思,一篇跟岗总结,任务真的很繁重,但我们并不觉得委屈,毕竟我们来这是接受磨练的,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所以,累也不觉得累。

  二、继续加强培训,促进教学发展

  20天来,我来到阳江一中,不仅听了刘老师的精品课,也听了阳江一中的几位初中语文老师的课,这些课都有不少优秀的亮点值得我好好学习,好好揣摩。施贤贤老师的课,很有条理,知识点也很全面,我从中得到了启示,我们教课是教语文,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课堂中要真正教给学生有用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应有创新的意识。刘老师的课就如行云流水般,表达娴熟得令人惊讶。特别是刘老师的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刘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制作的写作反馈表,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 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刘老师把他大半生总结的经验悉心传授给我们,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向刘老师学习教学,也要向老师学习做人。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通过刘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在教学上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再教育,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四、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外听课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这20天里,我们9位教师连续开展互听互评课活动,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26,27两天还驱车前往马水和海陵两个镇上中学去搞送客下乡活动。在每次听课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总结。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通过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9位刘正才工作室的成员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我们教师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工作,积极撰写跟岗日记和教学反思读书笔记。

  五、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有时候本人对教学实践重视不够,与学生沟通不到位,认识不够端正,参加教研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影响了教研成果。

  3。精品课上,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对一些本来是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包办了,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老师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关注还不够,体现在在课堂上没有大胆地拓展课堂的容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要不断反思,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的专业水平。

  总之,教育教学的道路还很漫长,我知道我们的方向没有错,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汇编七篇

2.有关教师学习工作总结模板八篇

3.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锦集八篇

4.有关教师学习工作总结模板集锦五篇

5.教师业务学习总结模板

6.教师学习总结模板五篇

7.有关教师学习总结三篇

8.有关教师学习总结四篇

上一篇:教师学习总结 下一篇:大一学期总结
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10篇

教师学习总结

2021-01-27 学习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学习总结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学习总结 篇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配合教委的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我校在活动期间深入学习文件,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统一学习。特做总结如下:

  一、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及思想,在思想上统一。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全面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好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观点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亦应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一内涵发展为主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对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培植教育发展新优势,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加快发展和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校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行为示范”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是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莱阳”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 动,营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教育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努力做到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能干、实干、干好,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

  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明确自身肩负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做到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扎根教育,无私奉献。

  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做。 在学习中,我们坚持正面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讨论、典型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同时保证广大师生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身学透,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面性作用,结合学校和工作的特点,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今后将按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实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教育的典范。

教师学习总结 篇2

  (一)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主要是关于学习,外出,教师,英语,学生,教材,教授,认为,课堂,问题,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

  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

  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

教师学习总结 篇3

  参加了这次的国培初中数学影子学校学习,面对同行,我们敞开胸怀,张开思维的触角,择其善者而取之、从之、创新之,同时积极参与,也把自己的观点播散出去,在大家的反馈中不断去完善自我。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抽时间,打开电脑上网学习按照学习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交作业,参与讨论,写心得体会。总结此次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我们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学习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次,课改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教学实践)层面或环节时,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们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教师学习总结 篇4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体会:

  在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你才能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看到这条建议,我回想一下自身,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自己真正读过几本书呢?除了教学必备的几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其他的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第三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会观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别人,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比如我们的物理,很多的题目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每个学生都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那么很多题目就会显得非常简单,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过不了关。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际上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却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是谈兴趣的。

  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没有兴趣,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自问一下,你自己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有没有想过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第二十二条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要善于动脑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但不管怎样说,我们总会碰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经常会听到老教师讲这样的话: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感和规律性的心情。

  第三十三条建议是写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年青教师的。

  归纳一下大概有三点:

  1、必须点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养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3、要积累起一定的习题集。

  这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条建议里,他又提出了读书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的意义。他建议大家每个月要买三本书,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三种书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那么读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智力大厦。读到这里,我有些惭愧,也有些后悔,参加工作以后我买了几本书,又真正读了几本书呢?如果从参加工作以来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去做的话,那么,现在我的书架上也应该有近百本的书了。

  第四十三条建议“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这个问题不论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还是其它教师都是应该掌握的。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们应该像哪些教师学习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些老教师呢?他给了我们一条非常好的建议,那就是,你先看看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

  其次,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学习人家的思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这一条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关键的,但是,作为我们年青教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向别的优秀教师学习的时候,全盘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顾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结果别人的经验没有学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我们要清楚别人取得那样的成绩,取得那样的效果,绝不单单是靠简单的行为所能达到的。“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一项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实际上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几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甚至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第三点,提高教学技巧,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学术水平。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了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许这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十七条:关于教师日记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日记,因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用大量的自己和别人事例来说明记教育日记的好处,它可以使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全面了解一件事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这是促进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在上次学校要求班主任写德育案例的时候我就觉得无从下笔,当时真后悔在平时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平时发生在班级里或某个学生身上的事情记录下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是获益匪浅,它教会我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阅读,如何去学习,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取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科……总之,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学习总结 篇5

  我参加了省农村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教师培训。这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很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在培训期间,湖州师范学院为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拓展我们的视界,提升我们的认识。学院还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机会,学员现场研讨更让我们难忘。学员们多次开展研讨,研讨中没有虚假的恭维,只有真知灼见、真实流露;没有形式

  上的大话、套话,只有深化思考后的针锋相对。现场研讨,成为思维交锋、不同地域多元教研文化交融的平台。认识,在交流中提升;情感,在交流中深化。

  这近二个月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二个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二个月。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要必须以十二分的干劲和热情努力!

  一、更新观念,以新的观念做为指导思想

  1、转变教师观

  伴着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顺应时期的需要了,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教师除了一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多地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道理,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道德情操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完善统一上。

  2、转变学生观念

  在现代社会里,必须教育民主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尊严、学生也有尊严。每一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严,应受到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长处,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方能舒畅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在信息时期,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可能不如学生,那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相互学习的伙伴朋友关系,真诚地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转变教学观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肯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朴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把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把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意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工夫,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积极实践,不断提升完善

  1、首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点。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方能与时俱进,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时期对教师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元化,多学科的知识都要触及,无论是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方能胜任新时期的教学。

  2、把学到的观念方法落真实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3、向同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次培训,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同行,他们不但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更有着锐意进取的钻研精神,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与他们探讨、交流,不仅使自己在业务上有所得,更在思想上时辰提醒自己,化紧迫感和危机感为动力。社会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只有自己不松懈,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同时在思想品德上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既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更有教师具有的道德情操,才能顺应新时期的教学。

  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施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本质是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把握学生年龄个性特点。

  1、育人能力:(1)重于观察、勤于了解、乐于交流、善于沟通。(2)细心培养,精心塑造,耐心转换、爱心评价。要善于差异评价,提倡无错评价。

  2、教学能力:(1)课前想象能力,要领会课程标准、激活教材内容。(2)课堂驾驭能力:要娴于技能、胜于调控、精于启发、善于表达。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朴实、风趣。(3)课后反思能力:体现了知识再认识、方法再改进、过程再体验,体现后再提升能力,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助推器。

  3、科研能力:(1)提高教科研能力是当务之急:在目标上关注个体潜能发挥;在模式上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策略上,关注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统一。教育由以本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

  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肯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教师学习总结 篇6

  非常感谢单位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通过三天的培训,让我从中学到的知识的确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有机会全面系统的接触认识一个全新的领域——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相关的质量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认清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基础。现将外出培训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随机状态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绝对零风险的产品是不存在的。而我们医疗器械是与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殊产品,医疗器械的风险将可能引发对人体的伤害直至死亡的损害,或对社会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害!而我们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使医疗器械更加安全有效,实现造福人类的宗旨!

  二、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YY/T0316 idt ISO14971》标准有了概括性的认识: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一般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生产和生产后信息五个过程(共13个步骤)。

  风险分析是指“系统运用可获得资料,判定危害并估计风险,风险分析过程包括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危害判定和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三项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最基础的活动,只有完成了风险分析工作,才能开展风险管理的其他工作。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判定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并确定了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水平。

  风险评价是“将估计的风险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以决定风险可接受性的过程。风险评价的任务是判断这些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解决风险能不能接受的问题。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活动的第三部,主要是通过“方案分析,“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剩余风险评价,“风险、收益分析,“由风险控制措施产生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完整性这六步将已判断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所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已实施并验证后,制造商必须反悔和考虑单个剩余风险的综合影响,即进行综合剩余风险评价,并在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形成风险管理报告,完成风险管理过程的评审。

  在完成以上活动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展医疗器械的商业销售放行行为。但风险管理并未停止,制造商还应建立一个系统以便收集和评审医疗器械在生产和生产后阶段中的信息,对医疗器械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风险监视以防止出现新的危害和风险。对于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风险只能选择接受,但应有相应的风险事故发生后期的处置措施。

  三、反思、借鉴与变新

  这一次风险管理课程的培训,让我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也意识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自己在这方面欠缺的还比较多,很多知识自己一时还无法完全理解透彻,这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学习去思考。

  把风险管理的知识与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学习总结 篇7

  十天,在平常是不经意就会溜走的日子;而国培学习,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新的斗志,新的规划,这一切,犹如平静的湖水激起的浪花,打破了平静,带来了生机。

  登高望远尽俯拾

  袁xx教授给我们呈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缘起:一是教学过分重视形式而相对忽略了学科核心;二是太过感性而理性思维熏陶不足;三是在批“学科本位”的背景下茫然不知所措。聚焦了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的辩证关系、以尺度思想进行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学的六大问题。让我们重新理顺了地理教学的思路,明确了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特别是对高考试题的分析,那叫高屋建瓴。

  从王xx老师那里,我们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参加新教师培训、深入进行教学设计、深度地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捻”,那是游刃有余,那就是画龙点睛!

  邵xx老师让我们明确了高考命题、组卷和解题思路、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那种执着的教学研究的态度。

  张xx老师则依据大家提供的教学中的困惑入手,让我们明晰了学习规律对有效地理教学设计的引领作用,既要进行上位提升,还要进行下位应用,激发了大家对课堂教学再构建,再研究的欲望和激情。

  李xx老师从地理教育理念入手,明确了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利用自然地理教学案例,对自然地理的教学和难点的突破给以点拨,以自己成功的教学实录和切身的感受,带领大家走进了课堂教学。强调抓住核心概念、运用恰当的方法、理清教学的原理,走进生活,走向实践。

  香港中文大学的林xx教授,则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走进新课程,了解了地理教育教学应该具备的学科功能:为学生提供动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合格好公民。并深入介绍了校本评核及其存在的问题。

  林xx教授的区域发展教学案例典型、有用,给我们以引领,让我们参与讨论,发表观点,从教学的实际展开,走向了教学的实践。

  申xx教授从人文地理教学案例入手,为娓娓道来,给我们以启示。

  王xx老师的人文案例具体,展示了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引起了老师的共鸣。

  李xx老师给我们的是地理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更重要的引发了中美教学设计的对比思考和讨论。

  刘xx老师从自身的发展谈起,让我们重燃自己参与教研的斗志和激情!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有高度,有思考,有思想,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带来的是无穷尽的思维碰撞的火花。引领,高度的引领,将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和力量的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例研讨:晚上的时间,在林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分别进行了教师案例的探讨,我在活动中发言,发言的题目是我在20xx年山东省首届新课改优质课比赛中的课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讨论很热烈,很深入,关键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引起了共鸣。这种全国各地教师的研讨,最能激发讨论和思考的兴趣,最能带动教研的深入。

  实习,是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活动。走向自然,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来,到现实中去。我想,大家回到工作岗位上,回忆起来的和给学生最多的讲授是走向野外的实习,是自己从自然界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实习,不仅给老师,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兴趣,教研的契机。

  课堂观察。走向课堂,是我们最愿意看到和参与的,朱雪梅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首师大附中,走进他们的课堂,让我们领略到了首师大附中学生的风采,也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在课改中的成果。参与课堂观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朱老师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作一个教研员的艰辛和工作意义的重大。

  我想,我们来北师大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得一点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一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静下心来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次国培,将我们带到了高峰峰巅,我们得以登高望远尽俯拾。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彻底放手,大胆带领学生走进探究的课堂、研究的课题,开放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的收获带来的影响将是终身的,一句话: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我们再次走向自己的岗位时,一切在悄悄地改变,理论的引领带来的效益定会令人刮目相看!

  回校后,我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立足课堂,积极教研,积极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是,立足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向实践,从实践中获得学习地理的兴趣,获得新知和创新的能力。

  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快速成长,走向专业发展的正确轨道。

教师学习总结 篇8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按照教材的编排要先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然后是乘法运算定律。

  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之后,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因为有前面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考虑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学习起来也不难。我决定今天换一种学习方式,在复习了加法有关运算定律之后,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学习之前,请你大胆猜测一下,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

  “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几个已经预习的或思维快的孩子回答道。

  “那么,乘法交换律应该怎么说,你会自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吗?请同桌两人合作,写出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并举例验证。”我的话音一落,孩子们就开始了两两合作学习。

  很快答案出来了,接着又按以上的过程学习了乘法结合律。整个汇报过程中学生们争着举手要回答验证,以改往日畏手畏脚的样子。我自己也感觉到很轻松,没有了不断维持纪律的烦恼。

  回顾这一节课,学生们先是运用迁移的方法大胆猜测乘法运算定律,然后根据已学的知识举例验证。没有了老师的说教,没有了老师的传授,有的只是自己的猜测验证,有的只是运用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学习过程完全靠自己,自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难怪一个个要争先恐后地发言了。以后要多创造一些这样的机会,解放了自己,也快乐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学习总结 篇9

  经过最近的学习,我对深度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说明我理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像挠痒痒,要“挠到痒处”,教学要精确到与学生的需求相联系,那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就是要“挠到学生的痒处”,否则会造成“痒的地方没挠到,不痒的地方使劲儿挠,结果还是痒”。说到深度学习,就要提到“深度课堂”,“深度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质量和教学的思考性。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了充满思考的学习过程。下面我结合我校的行知课堂教学流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比如我们的第一流程是明确目标中,首先我们要备课,这时我们心中要有“人”,有“学生”。备课的核心是备人,备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关系,学生基础和课堂目标的关系,学生的兴趣点和方法的关系。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就是教学的起点。比如我这次要讲的五年级的图形的运动,“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那前面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不再学习。

  2、给足够的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探索参与课堂的机会。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难前进。丁宝美老师讲“课堂问题设置”就提出:“要有足够的生疑探疑的过程,着急赶进度、课堂无主次轻重,必然流于灌输,这是深度学习的障碍。”这个理解很到位。我们要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比如,何海真老师讲“课堂导入”提出的“同课异导对比研究”,结合实例对比说明不同方式的导入的不同效果,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导入平淡,学生只能被动听听,而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探索思考的情境中。

  3、互动体验

  数学知识是教师讲清楚的,还是学生想清楚的?

  互动与对话应该成为教学的基本过程,让学生在群体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建构知识。

  教师的作用:“倾听——梳理——激疑点拨”。

  4、交流总结

  交流总结是师生、生生共同创造课堂的环节,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有效方式。在数学学习中,质疑是讨论的前提,要鼓励学生将自学中的疑难提出来,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对于在讨论中解决不了的或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或鼓励继续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自己学会的“会”与老师教会的“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会”,也是两个不同水平的“会”。

  5、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是对学生这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检测,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课下再次练习?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这都是检测评价需要解决的,同时也是教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一个反思。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深度学习的核心。

教师学习总结 篇10

  XX年11月11日至今,在这差不多20天里,我们来自珠海中山湛江汕头河源韶关等广东各个地方的9名中学老师,和我们的导师—刘正才老师,朝夕相处,共同进退。我们9位语文老师,在刘老师带领下,团结协助,一起探讨教学问题,加强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积极研讨,备课,上精品课,大家在这些日子里都很累,但我相信最累的还是刘老师,在此,我想对刘老师说,谢谢刘老师,老师您辛苦了!经过刘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我们每一位老师深入研究大纲精神,明确课堂的内容和主题,积极研讨策略,基本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跟岗学习的教学教研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跟岗学习各项工作严抓不懈,落实到位

  20天来,我在跟岗学习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精力,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切从大局出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同来的9位语文老师共同探讨,一起进步。按照刘老师的建议和要求,督促、检查、落实好每一篇日记,写好每一篇教案。我们9位语文教师在刘老师带动下形成了良好、高效的工作习惯,每次考核总能及时完成各项考核任务,达到预期效果。这次跟岗学习我们按要求要上一节精品课,写一篇精品教案,写好15篇日记,两篇读书笔记,三篇教学反思,一篇跟岗总结,任务真的很繁重,但我们并不觉得委屈,毕竟我们来这是接受磨练的,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所以,累也不觉得累。

  二、继续加强培训,促进教学发展

  20天来,我来到阳江一中,不仅听了刘老师的精品课,也听了阳江一中的几位初中语文老师的课,这些课都有不少优秀的亮点值得我好好学习,好好揣摩。施贤贤老师的课,很有条理,知识点也很全面,我从中得到了启示,我们教课是教语文,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课堂中要真正教给学生有用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应有创新的意识。刘老师的课就如行云流水般,表达娴熟得令人惊讶。特别是刘老师的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刘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制作的写作反馈表,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 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刘老师把他大半生总结的经验悉心传授给我们,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向刘老师学习教学,也要向老师学习做人。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通过刘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在教学上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再教育,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四、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外听课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这20天里,我们9位教师连续开展互听互评课活动,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26,27两天还驱车前往马水和海陵两个镇上中学去搞送客下乡活动。在每次听课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总结。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通过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9位刘正才工作室的成员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我们教师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工作,积极撰写跟岗日记和教学反思读书笔记。

  五、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有时候本人对教学实践重视不够,与学生沟通不到位,认识不够端正,参加教研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影响了教研成果。

  3。精品课上,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对一些本来是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包办了,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老师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关注还不够,体现在在课堂上没有大胆地拓展课堂的容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要不断反思,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的专业水平。

  总之,教育教学的道路还很漫长,我知道我们的方向没有错,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汇编七篇

2.有关教师学习工作总结模板八篇

3.有关教师学习总结模板锦集八篇

4.有关教师学习工作总结模板集锦五篇

5.教师业务学习总结模板

6.教师学习总结模板五篇

7.有关教师学习总结三篇

8.有关教师学习总结四篇

上一篇:教师学习总结 下一篇:大一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