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2020-12-30 学习总结

  难忘的学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次学习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学习总结了。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1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是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正课(课表上)时间中,其余安排在课外活动和其他课余时间中进行。那种把研究性学习只分给几个学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某几个学科的事,应包括所有的学科,而且,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是跨学科综合、交叉的。

  研究性学习只安排在某几个学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师实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14大学科中,除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外,其余9大学科都应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每期作16周上课时间计,全期共48课时,如果每周2节安排在正课中,每期有36节,则9大学科每科可以排4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排课时,总课表上不分到学科,另用单列课表将研究学习的课时分配给每位任课教师。督促检查,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每个学科每位教师4节研究性学习课干什么?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索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上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内容选择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课题研究还包括项目(活动)设计类的课题。这种以课题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相应地,对于这种学习的评价过程就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等),和结题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和班集体研究三种形式。

  第二种,就是有人称之为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即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在一节课中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尽管这种问题也会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多数只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与各自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将背离它的初衷,而被纳入“应试教育”的狭窄轨道,终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过来,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则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探究能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带研究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在日常的各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作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性质,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形式看,当前的重点仍然应是第一种形式。没有第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开展,就无法造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许多问题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是一堂课或两堂课所能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当然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前所述,活动评价中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价,结题论证,活动总结与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课堂中进行。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2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能把这个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

  1、制定了《位庄小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教师学习,方案中详细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通过学习,全体老师都对研究性学习有了科学的认识,正确的理解,为下一步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基础。

  2、成立了位庄小学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组员为各班主任。由领导小组协调,各班相互配合,以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二、认真组织活动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各种方式如:查阅资料、动手实验、走访、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来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题的选择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选择活动内容,为了便于管理,活动小组在本班同学间组合。

  2、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及周末、假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校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3、组织中期评价。指导教师汇报前一阶段的活动进展情况,并研讨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4、各小组将搜集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参加展示。

  三、取得的成绩与体会

  虽然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过程也并不完美,但是我们还是欣喜的看到了这门课程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变化,也让全体师生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总结中说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对不同班级、不同个性的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热情、智慧,这是教师付出的过程,也是教师接受挑战的过程,也是课改的新环境下成长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教师受专业、兴趣、年龄、精力等的局限,有时的辅导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给老师们带来的压力和改变,老师的角色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指导者、合作者和辅助者。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其中5年级的同学感受到:“当我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中,才发现我们的准备并不足以面对这个社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无数次的受到别人的驱赶与嘲笑,冷嘲与热讽。但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保证了我们能坚强的走下去。在做数据统计时,我们在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帮助下,认真细致工作,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在合作之中筑就的团结之火仍在燃烧着,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从同学们的这些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将意义深远。

  四、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应该说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顺利开展并且已经完成了几次活动做的非常出色。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从开始到活动都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1、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不够。虽然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但力度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都不很了解,并且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起学生来就很盲目,没有清晰的思路,造成学生更是无所适从,研究工作进展不顺利。同时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也不到位,有的学生甚至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当成了一种外出游玩的机会,使活动陷入了误区。

  2、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记录自己的研究内容,造成第一手资料的丢失;有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不够,积极性不是很高。

  3、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研究性学习的关心和帮助不够,学生得到的支持不够。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校已经顺利起步了,虽然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我想,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收获更多!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2.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范文

3.研究性学习总结通用范文

4.关于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5.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推荐

6.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7.2017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8.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精选

上一篇:语文教师集中培训学习总结 下一篇:教师的个人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范文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2020-12-30 学习总结

  难忘的学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次学习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学习总结了。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1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是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正课(课表上)时间中,其余安排在课外活动和其他课余时间中进行。那种把研究性学习只分给几个学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某几个学科的事,应包括所有的学科,而且,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是跨学科综合、交叉的。

  研究性学习只安排在某几个学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师实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14大学科中,除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外,其余9大学科都应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每期作16周上课时间计,全期共48课时,如果每周2节安排在正课中,每期有36节,则9大学科每科可以排4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排课时,总课表上不分到学科,另用单列课表将研究学习的课时分配给每位任课教师。督促检查,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每个学科每位教师4节研究性学习课干什么?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索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上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内容选择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课题研究还包括项目(活动)设计类的课题。这种以课题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相应地,对于这种学习的评价过程就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等),和结题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和班集体研究三种形式。

  第二种,就是有人称之为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即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在一节课中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尽管这种问题也会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多数只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与各自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将背离它的初衷,而被纳入“应试教育”的狭窄轨道,终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过来,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则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探究能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带研究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在日常的各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作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性质,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形式看,当前的重点仍然应是第一种形式。没有第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开展,就无法造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许多问题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是一堂课或两堂课所能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当然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前所述,活动评价中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价,结题论证,活动总结与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课堂中进行。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2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能把这个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

  1、制定了《位庄小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教师学习,方案中详细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通过学习,全体老师都对研究性学习有了科学的认识,正确的理解,为下一步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基础。

  2、成立了位庄小学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组员为各班主任。由领导小组协调,各班相互配合,以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二、认真组织活动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各种方式如:查阅资料、动手实验、走访、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来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题的选择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选择活动内容,为了便于管理,活动小组在本班同学间组合。

  2、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及周末、假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学校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3、组织中期评价。指导教师汇报前一阶段的活动进展情况,并研讨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4、各小组将搜集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参加展示。

  三、取得的成绩与体会

  虽然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过程也并不完美,但是我们还是欣喜的看到了这门课程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的变化,也让全体师生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总结中说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对不同班级、不同个性的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热情、智慧,这是教师付出的过程,也是教师接受挑战的过程,也是课改的新环境下成长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教师受专业、兴趣、年龄、精力等的局限,有时的辅导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给老师们带来的压力和改变,老师的角色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指导者、合作者和辅助者。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其中5年级的同学感受到:“当我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中,才发现我们的准备并不足以面对这个社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无数次的受到别人的驱赶与嘲笑,冷嘲与热讽。但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保证了我们能坚强的走下去。在做数据统计时,我们在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帮助下,认真细致工作,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在合作之中筑就的团结之火仍在燃烧着,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从同学们的这些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将意义深远。

  四、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应该说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顺利开展并且已经完成了几次活动做的非常出色。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从开始到活动都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1、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不够。虽然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但力度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都不很了解,并且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起学生来就很盲目,没有清晰的思路,造成学生更是无所适从,研究工作进展不顺利。同时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也不到位,有的学生甚至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当成了一种外出游玩的机会,使活动陷入了误区。

  2、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记录自己的研究内容,造成第一手资料的丢失;有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不够,积极性不是很高。

  3、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研究性学习的关心和帮助不够,学生得到的支持不够。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校已经顺利起步了,虽然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我想,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收获更多!

【教育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2.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范文

3.研究性学习总结通用范文

4.关于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5.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推荐

6.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7.2017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8.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精选

上一篇:语文教师集中培训学习总结 下一篇:教师的个人继续教育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