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评课稿

2024-05-20 稿件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保护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我保护评课稿 1

  徐老师的《自我保护》是飞翔课堂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最好的展示。

  1、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宗旨,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和展示,在展示中敢于积极质疑。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2、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来看,本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通过课前的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索身边侵害,寻求自我保护的欲望。通过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准备展示和展示提升,把各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展示给全班同学。从这些做法中可以看到徐老师非常的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而非向老师索要答案。

  3、体现思品学科的特点,徐老师对教材处理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中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为基础,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体现了思品课程标准中“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的要求。教学中将课本知识能落实到具体情境中来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课堂气氛好,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大胆质疑,从而获得了有效的自我保护的知识。

  5、教师富有激情和热情,精神饱满,语言、教态富有感染力。对学生的回答能够及时点评,总结。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讨论交流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展示和表达能力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自我保护评课稿 2

  周三听课,我讲的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在导入环节,我本选用的是视频美国的影片《小鬼当家》片断,但在试放时才发现,笔记本电脑放在教室里用不仅不会锦上添花,反成画蛇添足,有茶壶里煮饺子之感。只能用文字材料代之。

  凯文是一个大家庭中最年幼的成员,当他的家人飞往巴黎欢度耶诞时,他却意外地被遗下独自留在家中,而更复杂的是,凯文的.家不幸成为了一对贼匪的目标,小鬼凯文努力抵挡这两个匪徒,不惜翻天覆地,引发连场刺激惹笑的场面……

  小组讨论环节里,有这么两处学生的热情比较高:

  一、小辨论:情境:遇超市保要搜身论点:身正不怕影子歪,让他搜

  二、故事续写:放学后,小丽回家看见家门开着,一个陌生人正在翻箱倒柜。小丽顿时明白家中遭遇盗贼。但这时,小丽想退出来已来不及,和他拼命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小丽急中生智……

  最后当堂练习,选了漫画题《新司马光砸缸》,学生比较喜欢。

  (1)漫画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落入“缸”中?

  (2)漫画中砸缸的“司马光”是谁?他为什么要“砸缸”?

  (3)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类似的“缸”?

  (4)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落入“缸”中?让“司马光”不用再砸缸?

  自我保护评课稿 3

  今天听了秦老师的这堂课,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探究、互助与合作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整堂课始终能保持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情境和氛围。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及评价。

  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秦老师在引导学生从他们生活,学习中的反面实例来说明未成年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也能从正面去引导、去分析。如:家庭里,母亲为你做饭,洗衣;学校里,成立鼓号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体会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深深的情,浓浓的爱,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方面

  (1)教学方法上,秦老师采用了这种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体现了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感觉其人格得到尊重,那么学生主体的作用也就得到充分发挥,整个教学过程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教学的对象似乎一边倒了,没有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如:举手的回答问题,胆小的就没有机会了;回答问题的大多是女同学。

  (2)入新课和结尾的方式恰到好处。体现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先是交个朋友,然后再作个自我介绍),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进了知识的殿堂,引领到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课题中去。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识。在结尾的时候很自然的回归到主题中做到前呼后应。

  (3)在难点问题的处理上,秦老师比较合理地安排了这节课的时间,并能做到突出重点,使重点内容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如“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分别用了13、8、8分钟的时间,并能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因为“生活处处皆政治”只要你善于发现身边的事例,政治课堂就可以充满活力。但在难点问题的处理上没有把握好,如:哪些权利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侵害以及如何来依法保护自己的这是本节课的落脚。如社会不得招用童工。

  (4)在教学设计上,各环节的逻辑性比较强,符号当前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生现有水平的实际情况,层次、脉落比较清晰,板书设计能使知识框架形成,但美中不足的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及保护的'内容没有进行板书,而它们偏偏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学习方式方面

  秦老师在整堂课中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质疑,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反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对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领悟,感受,经历一次知识的生成和发现的过程,一变过去的“传授结论”为今天的“探究过程”。但是探究得不够深入。如:上网问题、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这两个都是与中学生密切相关是话题,却没有得到拓展与延伸。

  4、教学效果方面

  我认为教学效果不能仅从一节课的表面气氛来体现,而应该看学生从中得到的是表面知识,还是更深层次的内容,不难发现,这节课的形式与气氛都不错,但要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行动还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自我保护评课稿 4

  一、课程概述

  本次“自我保护”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包括身体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二、课程优点

  内容丰富:课程涵盖了身体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多个方面,内容全面且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知识。

  形式多样: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实用性强:课程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锻炼自我保护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分案例过时:部分案例较为陈旧,缺乏时效性,建议更新案例,使之更符合当前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时间分配不均:部分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如角色扮演环节时间较短,学生未能充分展示和体验,建议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互动环节设计不够丰富:虽然课程中采用了多种互动形式,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增加更多创新性的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建议

  定期更新案例:为了确保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建议定期更新案例,使之更加贴近当前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合理分配时间: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学生的需求,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创新互动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建议不断创新互动形式,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户外实践等,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生动的环境中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加强家校合作: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建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五、总结

  本次“自我保护”课程在内容、形式、实用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但在案例更新、时间分配和互动环节设计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计,相信该课程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自我保护评课稿 5

  一、引言

  在今天的《自我保护》课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地保护自身免受各种潜在危险的侵害。这门课程不仅传授了实用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导学生们树立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以下是我对本课程的评课稿。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内容丰富:本课程涵盖了个人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应对等多个方面,内容全面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在各种场合下的安全。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通过互动式学习,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强调实践应用:教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模拟场景演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自信。

  三、教学效果与亮点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自我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实用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在模拟场景演练中,学生们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亮点突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有所创新。例如,在网络安全部分,教师结合当前热门的网络诈骗案例,引导学生们识别网络陷阱,提高防范意识。在自然灾害应对部分,教师利用VR技术模拟地震、火灾等场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灾难的严重性,学习如何正确应对。

  四、不足与建议

  课程内容有待拓展:虽然本课程已经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自我保护知识,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涉及。例如,在交通安全部分,可以增加对特殊车辆(如校车、救护车等)的认识和应对方法;在自然灾害应对部分,可以加入对极端天气(如台风、暴雨等)的应对措施。

  实践教学环节需加强:虽然本课程已经安排了模拟场景演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但仍有待加强。例如,可以增加更多真实的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场景,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指导,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五、总结

  总的来说,《自我保护》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应对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各种潜在危险的侵害,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让这门课程更加完善和有效。

【自我保护评课稿】相关文章:

保护自我评课稿10-07

《保护地球家园》评课稿08-12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评课稿08-11

保护有益小动物评课稿09-01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最新评课稿10-04

复习课评课稿04-08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评课稿3篇08-11

保护有益小动物评课稿3篇09-01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变阻器》评课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