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评课稿1
实习老师郑江讲的《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一、“读”起着重要作用。
读之前的资料展示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带着种种疑问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去读,会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调动,学生感悟的表达方式很多,如果是感情朗读,教师可以引导其研究读的方法,这一研究当然要从人物内心情感的体会入手,研究的过程也是体悟情感的过程,一举两得。
二、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想”
设身处地地想他人所想也是情感体验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结尾的情节就值得利用,可捕捉文中可以发挥的空白,也可以把自己当成图片中的某一人,观察、想象人物内心。
三、“写”是最好的宣泄
情的感染可以通过“写”来达到极致,无论是写给瑞恩、非洲儿童,还是给自己都行,文字不在多,关键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更可借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自己的善良,这将使教学达到最高的境界。
人道是“看花容易绣花难”,但我的思考可以警策自己,做教育其实也同做人,接近“真”,才会更接近“美”。
《梦想的力量》评课稿2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梦想的力量》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王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人性美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可以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亮点也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陈述,我想就略读课究竟应该怎么上,谈一下我的感受。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来聊聊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这一点我们从五六年级略读课文的编排也可以看出来,五六年级精读和略读课文各占一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王老师在这节课中,做了有意义的探索,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
首先,略读课文教学不等于略读。
略读课文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略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猜读、扫读、跳读和根据要求选择读等方法。
王老师在教学《梦想的力量》一文时,就教给了学生许多读书方法,或者说是复习了许多读书方法,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扣词感悟的方法,旁批感受等等,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把自己在精读课文中掌握的学习方法加以应用,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王老师在教学《梦想的力量》一文时,先让学生初知全文大意,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梦想的起因。初读环节后,王老师并没有精细耕作,面面俱到的讲解,而是大刀阔斧,推进板块感悟。她根据课文重难点精心设计了两大板块,板块一:引领学生理解瑞恩的不懈努力,板块二:放手学生自悟众人的爱心奉献。而且这两大板块也是有层次的,第一个板块还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第二个板块则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角色实现了从引领者到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伙伴的转变。关于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的定位问题,我想借用一句名言来说明:我不会站在你的前面,因为我不想带领你;我也不会站在你的后面,因为我不会跟随你;还是让我站在你的左右吧,让我们携手同行!王老师在这点做得确实非常好,首先做好服务者、帮助者、促进者,万不得已才成为引领者。
学生通过细细的品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说,不但被小瑞恩的纯朴善良所感动,同时还欣赏和积累了课文准确、精美的语言,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这里,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细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比较丰富的内涵。
最后,自主阅读不等于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因为这样,有的老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天花乱坠,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阅读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自主阅读又如何体现阅读的层次性?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梦想的力量》一文的教学,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三个层面的阅读。第一层面是对课文全文内容的初略把握,由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引领,让学生第一次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畅谈阅读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地通过评价梳理学生所获的信息,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初步感知全文大意。第二层面是对课文精彩片段的深入阅读,感受瑞恩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感受一个梦想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它不仅让瑞恩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精彩,更唤醒了众人的爱心,给非洲的人民送去了温暖,改变了非洲人的生活状态。第三层面是畅谈感受,升华情感。让学生在感动之余,更加明白了一个人光有梦想还不行,还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受:
1、大量文字资料的补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增大了教学的宽度。
不知道是那位大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印象一直很深刻,他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读得多远比读得深重要。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王老师出示了许多补充资料,可以说,每一次出示这些资料,都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让我们的感受变得更加丰富。所以说,略读教学更应该注意拓展延伸,把学生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主地去搜集资料,去学习。正因为老师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学生的思维才更开阔,学生的回答才会异彩纷呈。
2、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王老师在教学《梦想的力量》一课时,就能够巧妙的利用文本的资源,培养学生想象力,丰富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如读完第二自然段以后,让学生想象非洲孩子的生活;学完第二部分,想象还有哪些人帮助了瑞恩;站在“瑞恩的井”旁,你想说些什么等等。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坚持这样做,让边读边想成为了一种习惯,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梦想的力量》评课稿3
各位老师,谈不上评课,只是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20xx年的第一场雪,似乎来得有些晚些,因为我和大家一样早就盼望着听这节课。但是不要紧,春雪,更灿烂,更容易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
大家可以从这节课中看到,我们的学生是灿烂的,我们的老师是灿烂的,我们的课堂也是灿烂的。
这节课灿烂在理念的新颖。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课标在低年级阅读要求中,把喜爱阅读放在第一条来说,这是很有见地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和阅读教学都太功利,是没有人的阅读和阅读教学。阅读应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阅读能呵护心灵,能给心灵普照阳光。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致力于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快乐的欲望。今天我们的老师是这样做的,从课堂上看,孩子们真地读进去了,他们走进了文本,走近了瑞恩,走近了瑞恩身边的人,也走进了自己的心灵。这是我要说的理念新颖的第一点。理念新颖还表现在对略读教材的处理上。略读教材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个人以为就是运用精读课文中学来的方法自读,这堂课的教学正是这样做的。从预习到课堂上的读我们的孩子完全是自主地读,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精读课文的方法,如一个孩子对“执着”一词的品析,品析得多么到位啊,联想又是多么丰富啊!
灿烂在目标的简明。
崔峦先生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所谓简单,我的看法是就是要集中目标,不要搞繁琐哲学。这节课的目标就两个,一是运用精读的方法自读课文,二是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老师只是在关键的时候作点拨、总结归纳,而这种归纳也是指向于学习方法的梳理。如“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很好”等。
灿烂在设计的简明。
整节课没有繁复的步骤,没有花哨的课件。但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教师引领学生所经历的三个层次:感知、感受、感悟。感知,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对重要信息的提取;感受,营造一种静读对话的氛围,让孩子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作批注;感悟,悟出梦想的力量,关照他人,更关照自己。层次分明。最后是拓展。
灿烂在情感的真切。
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是真切的,只有教师投入了真的情感,首先被课文感动,才能让学生被感动。学生的情感是真切的,他们富有个性的发言,可谓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可以佐证这一点,因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因为孩子们情感的河床发生了倾斜,言语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动不息。贾志敏老师说:舞台艺术的魅力在于美,而教学艺术的魅力则在于真,只有真的课堂才能培育出真性情的人。
灿烂在方法的灵活。
特别是读的方法,默读、朗读、分组读、齐读,读得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灿烂在拓展的有效。
很多课堂上我都能看到拓展。适当拓展是课标的要求,是我们课程意识增强的表现。但是不少课堂拓展只是一种点缀,看不到对课内学习有什么帮助。本节课的补充阅读有效地帮助了学生走进文本,催生了有质量有深度的对话。
最后提出两点意见:
1、本课的课题原叫《瑞恩的井》,人教版再版时改为《梦想的力量》,我想这一改是大有深意的。梦想的力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更多关注的是梦想给别人的力量,而没有引导学生去感悟梦想给瑞恩自己带来的力量:瑞恩放弃休闲、放弃节假日的力量从哪里来?梦想关照了别人,更关照了自己。一个有梦想的人与没有梦想的人的生活状态是不同的。
2、后面的拓展,出示了那么多贫困地区的需要帮助的人们的图片,老师的意图是明显的,是要激发学生做一个关爱他人的人。后来还联系到丛飞,我以为这有点过了。语文教学的艺术就是把握分寸的艺术。人文性和工具性,谁该浓谁该淡,决定了你这节课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内容是繁富的,在考虑课时,需要我们具有强烈的本位意识,因为我们是语文老师,是教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
最后我想套用大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来一首《春日喜雪》作为今天评课的结束语,同时也将这首诗献给在座的各位老师,献给为我们上示范课的两位老师:
好雪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入梅园,课堂异彩呈。对话有深度,感悟个性明。明日教苑里,百花笑鹏城。
谢谢大家!
《梦想的力量》评课稿4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在五(2)班听了一堂高效课堂的入门课,课题是《梦想的力量》。
这节课的基本流程都有,先是老师导入课堂,然后是学生自己读课文,对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展示、评学。课堂上老师讲的也不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参与课堂自主学习。老师设计的导学案中,在自学部分,设计了7道题目,学生在预习当中,已经完成了这些题目。在课堂上,老师又给每个小组分一个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然后再把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展示在各小组的黑板上,全班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也非常活跃,参与主动积极。当中也有同学就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相互之间有简单的争论探究,这可以说是这节高效课堂入门课的亮点。但每个小组的展示模式基本相同,缺少特色。而且问题都是预习中已经接触过的,没有新意,更没有课堂随机生成问题的新奇,我感觉学生缺乏活力,探讨问题的兴趣没有充分激发出来。我感觉如果导学案上少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讨论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这节入门课会增色不少。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说出来和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共同提高。
【《梦想的力量》评课稿(4篇)】相关文章:
《梦想的力量》评课稿4篇12-24
五年级语文下《梦想的力量》评课稿12-17
课赛评课稿12-17
关于评课稿12-19
班会课评课稿12-11
《晚上的“太阳”》评课稿12-23
《大海睡了》评课稿12-17
会走路的树评课稿12-04
班会课评课稿5篇12-11
空气和氧气评课稿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