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2021-11-12 稿件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今天施老师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十分精彩的示范课。

  一、复习铺垫有效且必要。

  教师复习阶段复习了除法以及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唤起学生的

  已有知识,为过渡问题(这个算式对吗)的提出埋下了伏笔。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发现理解新知。

  教师在学生合作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示范,逐步放手,使得二年级的学生合作起来毫不逊色于高年级学生。教师一改摆一摆为画一画这样的活动能将每次的结果留下来方便学生比较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合作中学生分工明确,基本上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教师精心设问,问的及时有思考价值。

  如活动到一定阶段后,教师问: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发现余数小于除数是教师追问,余数是4行吗?为什么?到此学生领会到了余数小于除数的原因。还有当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4时余数的特点时,教师有质疑,如果摆三角形,除数是几,余数是几?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点到面,理解较为深刻了。

  四、练习形式多样,注重方法解题技巧的渗透。

  如选择题2题余数是7的算式有哪些,交给了学生排除法,很好。

  再如,用小棒摆图形猜猜摆的是什么,是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2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例9、例10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是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算理。而乐老师上的这个教学片段,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挖掘教材的“深”乐老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例中两个小朋友列举两种算法,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及算理相同,所以学生再说第二种算法,1000+20xx把“0”不看,1+2=3时所以1000+20xx=3000这时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的1表示什么(1个千),2表示什么(2个千),那3呢?(3个千就3000)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当1和2在同一数位上才能相加。并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口述算理。因为只有理通算理,才能学会融会贯通。相反在此处如果不加以引导,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负迁移影响。比如:算1000+200时,学生还是把“0”不看那1和2可以相加吗?所以让学生理解算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 处理教材的“新”乐老师把例题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将两个例题融于一个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解决问题与探索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的运用了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三、 本节课几个亮点。

  1、 复习用抢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

  2、本节课听得最多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老师真正做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耐心的等待和倾听。

  3、老师能灵活的处理课堂生成,当学生说到便宜用加法时,老师 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便宜一词的意思。

  4、课堂上老师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胆子小的孩子回答问题。下面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提一点自己的建议: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提数学问题,妈妈带了8000元钱买电器??老师可能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等学生说完就阻止学生。我认为应该让学生说完,并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老师的引导,有效的突破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并口述算理这一重难点。这是一堂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片段教学。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3

  1、这堂课引入有余数除法时只涉及到了包含除(几个一组)而没让学生平均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要。如让学生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4根、5根、六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而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凸显了有余数除法的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课外拓展的还不够,因此学生掌握情况无法很好地进行对比。应再出示以下几类:

  请你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14÷4=3……2 13÷2=5……3 19÷4=4……3 18÷3=5……3

  猜数游戏.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 为什么 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4

 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是课标教材新增设的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都遇到过可能性问题,但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学生的正确理解将来逐步深入研究可能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节研究随机现象的种子课。可能性教学总是与试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宋老师创设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并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随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具体谈以下三个方面:

  1、在活动中学习

  宋老师围绕孩子们喜爱的动画情境,先后组织了四次游戏和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不是为情境而情境,而是被赋予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指向不同的目标,表明宋老师课前做足了功课,对随机事件的科学把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次转盘游戏导入新课,使生活中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地走近了数学课堂;接下来的摸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借助摸球应该实现两个认识目标:一是通过统计摸球结果,验证对于可能性的已有经验,即从3号口袋里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篮球;二是即便3号袋中有红球、有蓝球,每次摸出什么颜色依然无法确定。我想第一个目标不难实现,而第二个目标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认识随机事件的关键,即一切皆有可能。就这一点,我想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往我在教这样的课题时,学生总是希望找到“确定”的结论,有的认为可以凭借手感判断结果,有的把球故意放在固定的地方破坏随机性,有的还根据数据一厢情愿地找规律。而消除学生存在的误解正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自试验。宋老师在活动设计中有序地组织、轮流摸球,回避了上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并通过提问“在摸球前能确定摸到的是什么球吗?”引导学生体会,虽然袋里有红球,但我们仍然无法确定下一次摸到的是不是红色,但只要一直摸下去,就一定会摸到。不过个人以为还是比较保守的,虽然回避了问题,但没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难点,是否可以这样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猜会摸到什么颜色?一旦有孩子误入“陷阱”或半信半疑,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当场试验,直到曲解被“破除”,让学生深刻感悟可能性是事件发生之前的推断。第三次装笔游戏和猜棋盒游戏则由易到难,加强学生对可能性的体验,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全面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中发现。

  本节课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点,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听取别人意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升华。“猜想、验证、归纳”是学习数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渐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体现了数学的思想和智慧。

  3、在延伸中升华

  当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三种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使课堂知识重新回归生活。最后一个抽奖游戏,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渗透了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带着思考和再学习的动力离开教室,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探究精神的指引,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应当赋予学生的宝贵财富。

  对于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有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困惑引发了我的思考:

  1、学生在摸球前就凭借经验知道了3号袋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那么接下来的试验本身就少了一份吸引力,当然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摸球活动还是极具兴趣的,但我们有必要使学生的兴趣不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更应指向对不确定性的困惑和未知。所以我觉得活动的设计是否可以将重心偏向“体会事先无法确定结果”的目标上来,即原先的“进一步理解可能”这一环节。因为这正是学习的难点。

  2、在课的最后环节,宋老师设计让学生用可能性的知识来描述三个城市下雪的情况,和说说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在描述的时候是基于经验,而不是基于对数学事实的推理和判断。也就是说,哪怕是在课前让学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造句,上述的这些素材孩子们正确描述也是没有障碍的,那么作为课尾,出示这样的生活常识性问题,就显得意义不大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可能性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跌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也是可能性的学习总是伴随的统计教学出现,冠之于“统计与可能性”的原因。它决不同于诸如“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之类的可以凭借想象和经验人为制作出来的伪命题。这一点在宋老师初次试教时就有这种感觉,现在依然持有这种怀疑。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完美地解决上述困惑,需要我们以一节课为起点,投入到更加深入和宽泛的研究和实践中。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5

  曹**老师“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一课中引导学生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注重算理阐述:在得出15÷3=5(人) 15÷5=3(组)曹老师问: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在学生不断的说理过程中,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的更明确了。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在例题教学时,曹老师提出: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平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的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联系设计灵活巧妙:在练习中曹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小白兔种了18棵白菜,12棵萝卜。要把白菜装在3个筐里,平均每筐装几棵?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小猴和它的3个同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让学生选择一些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体现了练习的巧妙性。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6

  二年级王老师和高老师同课异构讲了数学广角的《搭配中的学问》。两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有一定挑战性的简单的排列问题,发展了学生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优点:

  1.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两位教师创设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故事形式,无论是王老师的帮助小鸡、小鸭、刺猬解决雨伞的问题,还是高老师的游数学城堡,都创设了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开了个好头。

  2.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两位教师都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且学生自己总结出搭配的方法,交换位置法和固定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做了方法的优化。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

  3.教学设计符合数学教学规律。

  两位教师注重了学生知识新旧的衔接和由易到难的特点,有效地设计教学流程,都是从两个数字能够组成几个两位数为基础,探索三个数字能够组成几个数,以复习旧知为基础,使学生很容易想到三个数字同样可以用交换法来组数,水到渠成掌握了交换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教学重点突出。

  建议:

  1、王老师的教学内容在稍加拓宽,将生活中的应用解决问题会更好。

  2、在学生活动后,高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长期这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提高很快,同样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

  吴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吴老师突破常规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上课方式,而是利用奥运会的奖牌比较,通过学生读表格,获得信息,让学生体会数据是会说话的,从而自然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及价值,并由奥运会谈到学校运动会,制订班服,从班服的选择到班服的尺寸统计,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伴随着一个知识点的落实,最后又以奥运会的奖牌对比方案的设计达到知识的巩固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最后吴老师还让小组代表把自己的方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节课通过学生的展示不难看出确实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练习充分,充分体现了课堂结构上是“学”与“练”的结合体;吴老师更是利用一个个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使数学的三维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而吴老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例如,在班服尺寸的确定中,如何对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学生提出先按男女分类,再按身高排序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整理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衣服的尺码标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提升。在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吴老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本节课吴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探索、交流和应用数学的过程。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本节课中重点环节的教学,充分反映出学生学和教师导的过程,教师边导边教,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了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堂经典的渗透统计思想的示范课,值得我学习。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8

  这是李xx老师第二次上《认识多边形》,教师在原教案上进行了修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李xx老师由现代窗户和古时窗户进行对比,发现古时这种窗户由若干个多边形组成。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熟悉的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为后面认识多边形做好铺垫。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去找一找、描一描、数一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体会图形的变化,充分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李xx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个活动环节,环节的衔接比较自然,并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将呆板无趣的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在找四边形的练习时,教师用拍手的形式肯定四边形,用跺脚的方式否定四边形,学生兴趣浓厚,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与新课标中要求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思想相一致。

  这节课和第一节课比较,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活动过程更加流畅,教师语言更加准确、精炼。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

  李xx老师由窗户形状的引入过渡到由多种多边形组成的古代窗户,然后由熟悉的三角形到不熟悉的多边形的画一画,描一描,新旧知识过度自然;在学生找出不同边数的图形后,自然引入课题;在认识了四边形后,随即就让学生找出一组图形的四边形,这种随即巩固练习的方式强化了四边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四边形认识的印象,新授、练习之间的转换毫无破绽,非常自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次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看似顺其自然,其实都是老师的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由浅入深。如,先是数生活中的多边形有几条边,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作业纸上的多边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及最后的“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内容层层深入,越来越有思考性。

  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内容,力求把教材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李x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仅凭一张纸、一支笔去学习新知识。她让学生不仅仅在感官上去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操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师比较难操作,稍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课堂小混乱的现象,但李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的动手操作环节井然有序。

  活动一:摆一摆。学习了多边形,学生能够根据边数的多少判断是什么多边形,而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个多边形,首先要考虑自己摆哪种多边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摆。李xx老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多边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反馈学生操作时发现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选定的多边形去选择选用几根小棒,即几边形就用几根小棒,但也发现个别学生能用2根甚至三根作为多边形的一条边,教师顺势引出问题:摆这个多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教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几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活动二:折一折,剪一剪,认一认。教师先让学生折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折痕剪下三角形,最后认一认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根据同样的要求,由于操作方式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具有多样性。这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图形的变换和联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数学体验中学会思维,形成观念。

  三.自主探索,交流感悟 。

  众所周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教学的情境中去体验、探索、思考。在教学中,李xx老师只是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探索,再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创造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愉快地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合作交流能力。让他们享受自主的快乐。

  下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同商讨。

  1.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可以再进行推敲,能再简练些就更好。

  2.在处理学生作业上,教师还需动些脑筋。如,最后数有几个四边形时,在统计有哪些小朋友数出有9个图形时,有的同学不是9个也举手,可以在出线正确答案时就统计,这样就避免鱼目混珠的现象。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9

  二年级李老师讲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课的设计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有层次、有高度。老师的语言简洁、清晰,引导孩子说划或读书时,学生的语言清晰、干脆利索,语速适中,不拖腔,听着很舒服。

  其次,这节课的容量特别大,除法的两种分法,也就是除法的两种意义:等分除、包含除都含在了里边。两种分法都演示,又有那么多物品需要分,那么多算式需要板书,最后总结出: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数真多呀!这些内容李老师处理的都非常紧奏,学生理解的也非常透彻,所以感觉学生学的还是非常好的,总体感觉不错。

  但是,当我遇到一个课的内容比较大时,怎样进行才算高效!是做的充实才算高效,还是把教材中自主练习都进行了才算高效!我认为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情况,如学生预习的情况,接受的情况等。如果学生预习的好,学生接受能力强,可以进行完。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可以把教材分开来进行,分两课时完成也未尝不可。

  另外,李老师说“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学生理解不是太透彻。我想原因就出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也就是分具体的物品时,分着分着(分过一轮两轮后)无法继续分了,老师应强调:为什么不能继续分?因为剩下的不够每份分一个,所以不能再分了,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每分一种物品都强调一次:为什么不能继续分?让学生心里明白:每份不够分一个了,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0

  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刘**老师在二年级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认识算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刘老师用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很快地进入了状态。

  随着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比往年大有不同,今年的内容出现了认识算盘这一课。刘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背景,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孩子们从父母的口中曾有听说过算盘,但没有直接去接触,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今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格外认真,从老师对算盘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到如何用算盘数数、记数,学生都非常专注地在听!整节课老师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小建议:

  1、在定数位“个”位时,再巩固些十位、百位会让学生更明白。

  2、告诉了学生用什么指法后,多数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指法拨算珠,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不熟悉,乱用指法,导致拨算珠速度较慢,所以,说了指法后,先让学生巩固下指法,这样对后面拨数就会更好。

  3、拨三位数时,因为位数较多,个别学生又迷糊了,一会拨错这个位,一会拨错那个位,因为还是不熟练。如:563这个数,拨5时,要是先让大家找到百位时,再拨,会更好的拨正确。

  我想,至少还需要一节课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算盘,熟练用算盘表示数,再过一节课,多数学生一定能熟练掌握用算盘表示数。

  总之,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多。学生通过对“认识算盘”这一节课的认真学习,既了解了“算盘”是一种记数工具,又增强了数位制之间的关系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更强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1

  数学广角—搭配(一)是20xx年人教版二上数学广角中一个全新改版的知识内容。涂老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及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十分精彩的数学活动课。涂老师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其中数学课堂的评价也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1、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涂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一开始创设了有趣的开启数学大门的情境,当数学正确回答出笑脸摆放顺序时,数学王国的大门打开了,随即一阵热烈的掌声也送给了学生。这种借助媒体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关注学习过程,教师激励导向评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涂老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学习品质时,涂老师能有针对性,不失时机的进行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生探究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任意选两种,给衣服和裤子涂上不同的颜色,你们会涂吗?你想怎么涂?学生试涂1号学习卡时,涂老师及时给予小组评价:“第一、二小组小朋友又静又快,一下子涂好了。”在探究衣服裤子用三种颜色涂色,到底有几种不同的涂法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杨亿楠虽然坐在最后面,但是他的小眼睛是最亮的。”“xxx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小眼睛最亮。”“xxx小朋友就像个数学家。”在探究用1、2、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你读懂了什么?当学生回答:只能在数字1、2、3中选。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只能在1、2、3里面选,刘毅非常会审题。”对后进生的学习,教师也进行了充满激励的评价:“今天xxxx小朋友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老师奖励一张智慧卡。”等等。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语,不但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有效的调控了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以生为本,多元主体评价。

  在探究用3中颜色给衣服和裤子涂上不同的颜色,你有几种涂法时,涂老师大胆开放的设计教学,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的空间和教学活动机会。在反馈交流时,涂老师展示学生作业,9(4、6)种涂法你同意吗?为什么?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使学生在互评中进一步体会了排列的有序性,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涂老师这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个性化的评价,彰显了小班化教学特色。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2

  听了冯老师执教的《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一课后感觉这一节课知识容量大。在听了大家的评课后我十分认同王老师的建议:“数学源于生活”。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同时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上冯老师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

  感觉这节课在引出除加减混合运算时是否可以像乘加减一样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借此让学生理解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的顺序呢,我觉得这样比老师给出运算顺序让学生反反复复说运算顺序要好点。如果不行就将这部分内容放在下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促进数学思考。

  此次教研的主题是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与语言的能力,所以我就在想,能否在出示探究7+3×4、3×4+7以后介绍说明7+3×4也可以表达为7加3乘4的积、3×4+7也可以表达为3乘4的积加7,这样可以结合问题解决更好的理解算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3

  二年级下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其最大的变化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了一些。本次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都很很清晰,整堂课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我感觉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其共同点有:

  1、注重创设学生较为熟悉与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本节课中连碧琴老师创设的“聪聪与明明布置房间”的情境与陈乐清老师创设的“动物王国体操比赛”的情景。都流露出教师在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和合适选择教学素材的意识,并能在情境中提炼出主干问题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使所创设的情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中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发现找出了图形排列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所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交流、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学会了有序观察、有序思考。进一步掌握和发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积累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从基本巩固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不同之处:

  1、地面砖的排列规律陈乐清老师比连碧琴老师处理得好。连老师对地面砖排列的规律只是一笔带过。而陈老师能够留给学生充足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其排列规律,并提出问题接着往下排该怎么排?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陈乐清老师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练习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课

  本当中的,有图形排列规律、数字排列规律、汉字排列规律等等。

  3、连碧琴老师安排“创造规律”环节,能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能根

  据所学知识创造自己喜欢的规律,思维更开发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在追寻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

  1、让学生汇报图形排列规律的时候是否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同时让全体学生都跟着操作一次,这样印象更深刻一些。

  2、课堂生成的处理。如第一节课有位学生从右往左观察了,老师别打断他,应该让他说完,说不定他的发现也有独特之处。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4

  刘雪梅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刘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作为一个新手,能把这堂课上得这么成功,真是难能可贵,从故事导入新课,到观察恐龙讲授例题,从组织小组观察玩具,到猜一猜小兔手里抱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智慧岛大量的练习到精炼的小结,整堂课的环节清晰,而且过渡语设计的自然顺畅,所以环环相扣,语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玩猜一猜的游戏的时候,刘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在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时候,要求学生“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玩具的哪个位置?看到了玩具的什么”……里面的“做客、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而且刘老师语速不紧不慢,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又通过猜猜小兔子手里抱着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刘老师这节课最主要就是抓住了学生喜爱的恐龙这个形象。一开始让三个孩子站在恐龙的不同位置去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然后到电脑上看课件中的例题,孩子们再一次得到证实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小朋友看到的恐龙形状确实是不一样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玩具,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六、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刘老师肯定有些紧张,有些环节记不清,还好在她即将打乱教学环节的时候,她能及时的稳住自己,顺利的将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下去。不留心的话,我们听课老师还不容易察觉。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刘老师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3、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没在注意判断学生回答得是否准确,比如一个学生说:因为他们看的部位不同,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不同。这里,老师就没发现学生说“部位”这个词不太准确,而应该改成说“角度”或“位置”,结果老师也跟着这个学生说“部位不同,所以形状不同”可能都是紧张的缘故。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5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一节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认识整点和几点刚过一点儿和快到整几点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转的,进而知道1时=60分;并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和时间的记作方法;感受1分的长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重难点是认识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数字几乘5就是几分。

  二、课堂亮点

  1.用开火车做游戏的方法引入教学,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王老师的教态自然,音质清脆,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不适时机提问、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

  3.最为亮丽的是王老师制作的课件精彩纷呈,那会动画的时针和分针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真切地看到了分针走1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O分,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所以6O分=1时。我不得不佩服她是课件制作的高手,可见在课下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三.须改进地方

  1.孩子已学会走路了,能否放一下手让他自己尝试一下呢?如果跌倒了,再把他扶起来。

  2.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能否把语言再准确点,如〃时针在什么位置都是4时?"改为〃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是4时几分"。

  3.深入了解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再来设计教学,就不会教的那么吃力。

  总之,听了这节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得很累,我们不敢放手,生怕孩子们学不会,我们不断重复学生的话,生怕孩子们没听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我们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就0K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5篇】相关文章:

1.数学评课稿

2.数学《统计》评课稿

3.《数学乐园》评课稿

4.小学数学评课稿

5.《数学广角》评课稿

6.数学教学评课稿

7.初中数学评课稿

8.数学评课稿:《统计》

9.《数学广角-集合》评课稿

上一篇:冬季锻炼国旗下精彩讲话稿 下一篇:冬季安全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5篇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2021-11-12 稿件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今天施老师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十分精彩的示范课。

  一、复习铺垫有效且必要。

  教师复习阶段复习了除法以及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唤起学生的

  已有知识,为过渡问题(这个算式对吗)的提出埋下了伏笔。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发现理解新知。

  教师在学生合作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示范,逐步放手,使得二年级的学生合作起来毫不逊色于高年级学生。教师一改摆一摆为画一画这样的活动能将每次的结果留下来方便学生比较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合作中学生分工明确,基本上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教师精心设问,问的及时有思考价值。

  如活动到一定阶段后,教师问: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发现余数小于除数是教师追问,余数是4行吗?为什么?到此学生领会到了余数小于除数的原因。还有当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4时余数的特点时,教师有质疑,如果摆三角形,除数是几,余数是几?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点到面,理解较为深刻了。

  四、练习形式多样,注重方法解题技巧的渗透。

  如选择题2题余数是7的算式有哪些,交给了学生排除法,很好。

  再如,用小棒摆图形猜猜摆的是什么,是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2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例9、例10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是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算理。而乐老师上的这个教学片段,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挖掘教材的“深”乐老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例中两个小朋友列举两种算法,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及算理相同,所以学生再说第二种算法,1000+20xx把“0”不看,1+2=3时所以1000+20xx=3000这时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的1表示什么(1个千),2表示什么(2个千),那3呢?(3个千就3000)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当1和2在同一数位上才能相加。并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口述算理。因为只有理通算理,才能学会融会贯通。相反在此处如果不加以引导,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负迁移影响。比如:算1000+200时,学生还是把“0”不看那1和2可以相加吗?所以让学生理解算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 处理教材的“新”乐老师把例题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将两个例题融于一个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解决问题与探索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的运用了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三、 本节课几个亮点。

  1、 复习用抢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

  2、本节课听得最多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老师真正做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耐心的等待和倾听。

  3、老师能灵活的处理课堂生成,当学生说到便宜用加法时,老师 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便宜一词的意思。

  4、课堂上老师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胆子小的孩子回答问题。下面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提一点自己的建议: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提数学问题,妈妈带了8000元钱买电器??老师可能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等学生说完就阻止学生。我认为应该让学生说完,并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老师的引导,有效的突破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并口述算理这一重难点。这是一堂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片段教学。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3

  1、这堂课引入有余数除法时只涉及到了包含除(几个一组)而没让学生平均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要。如让学生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4根、5根、六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而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凸显了有余数除法的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课外拓展的还不够,因此学生掌握情况无法很好地进行对比。应再出示以下几类:

  请你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14÷4=3……2 13÷2=5……3 19÷4=4……3 18÷3=5……3

  猜数游戏.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 为什么 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4

 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是课标教材新增设的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都遇到过可能性问题,但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学生的正确理解将来逐步深入研究可能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节研究随机现象的种子课。可能性教学总是与试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宋老师创设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并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随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具体谈以下三个方面:

  1、在活动中学习

  宋老师围绕孩子们喜爱的动画情境,先后组织了四次游戏和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不是为情境而情境,而是被赋予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指向不同的目标,表明宋老师课前做足了功课,对随机事件的科学把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次转盘游戏导入新课,使生活中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地走近了数学课堂;接下来的摸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借助摸球应该实现两个认识目标:一是通过统计摸球结果,验证对于可能性的已有经验,即从3号口袋里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篮球;二是即便3号袋中有红球、有蓝球,每次摸出什么颜色依然无法确定。我想第一个目标不难实现,而第二个目标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认识随机事件的关键,即一切皆有可能。就这一点,我想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往我在教这样的课题时,学生总是希望找到“确定”的结论,有的认为可以凭借手感判断结果,有的把球故意放在固定的地方破坏随机性,有的还根据数据一厢情愿地找规律。而消除学生存在的误解正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自试验。宋老师在活动设计中有序地组织、轮流摸球,回避了上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并通过提问“在摸球前能确定摸到的是什么球吗?”引导学生体会,虽然袋里有红球,但我们仍然无法确定下一次摸到的是不是红色,但只要一直摸下去,就一定会摸到。不过个人以为还是比较保守的,虽然回避了问题,但没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难点,是否可以这样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猜会摸到什么颜色?一旦有孩子误入“陷阱”或半信半疑,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当场试验,直到曲解被“破除”,让学生深刻感悟可能性是事件发生之前的推断。第三次装笔游戏和猜棋盒游戏则由易到难,加强学生对可能性的体验,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全面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中发现。

  本节课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点,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听取别人意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升华。“猜想、验证、归纳”是学习数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渐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体现了数学的思想和智慧。

  3、在延伸中升华

  当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三种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使课堂知识重新回归生活。最后一个抽奖游戏,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渗透了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带着思考和再学习的动力离开教室,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探究精神的指引,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应当赋予学生的宝贵财富。

  对于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有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困惑引发了我的思考:

  1、学生在摸球前就凭借经验知道了3号袋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那么接下来的试验本身就少了一份吸引力,当然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摸球活动还是极具兴趣的,但我们有必要使学生的兴趣不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更应指向对不确定性的困惑和未知。所以我觉得活动的设计是否可以将重心偏向“体会事先无法确定结果”的目标上来,即原先的“进一步理解可能”这一环节。因为这正是学习的难点。

  2、在课的最后环节,宋老师设计让学生用可能性的知识来描述三个城市下雪的情况,和说说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在描述的时候是基于经验,而不是基于对数学事实的推理和判断。也就是说,哪怕是在课前让学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造句,上述的这些素材孩子们正确描述也是没有障碍的,那么作为课尾,出示这样的生活常识性问题,就显得意义不大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可能性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跌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也是可能性的学习总是伴随的统计教学出现,冠之于“统计与可能性”的原因。它决不同于诸如“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之类的可以凭借想象和经验人为制作出来的伪命题。这一点在宋老师初次试教时就有这种感觉,现在依然持有这种怀疑。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完美地解决上述困惑,需要我们以一节课为起点,投入到更加深入和宽泛的研究和实践中。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5

  曹**老师“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一课中引导学生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注重算理阐述:在得出15÷3=5(人) 15÷5=3(组)曹老师问: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在学生不断的说理过程中,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的更明确了。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在例题教学时,曹老师提出: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平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的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联系设计灵活巧妙:在练习中曹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小白兔种了18棵白菜,12棵萝卜。要把白菜装在3个筐里,平均每筐装几棵?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小猴和它的3个同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让学生选择一些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体现了练习的巧妙性。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6

  二年级王老师和高老师同课异构讲了数学广角的《搭配中的学问》。两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有一定挑战性的简单的排列问题,发展了学生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优点:

  1.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两位教师创设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故事形式,无论是王老师的帮助小鸡、小鸭、刺猬解决雨伞的问题,还是高老师的游数学城堡,都创设了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开了个好头。

  2.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两位教师都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且学生自己总结出搭配的方法,交换位置法和固定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做了方法的优化。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

  3.教学设计符合数学教学规律。

  两位教师注重了学生知识新旧的衔接和由易到难的特点,有效地设计教学流程,都是从两个数字能够组成几个两位数为基础,探索三个数字能够组成几个数,以复习旧知为基础,使学生很容易想到三个数字同样可以用交换法来组数,水到渠成掌握了交换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教学重点突出。

  建议:

  1、王老师的教学内容在稍加拓宽,将生活中的应用解决问题会更好。

  2、在学生活动后,高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长期这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提高很快,同样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

  吴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吴老师突破常规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上课方式,而是利用奥运会的奖牌比较,通过学生读表格,获得信息,让学生体会数据是会说话的,从而自然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及价值,并由奥运会谈到学校运动会,制订班服,从班服的选择到班服的尺寸统计,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伴随着一个知识点的落实,最后又以奥运会的奖牌对比方案的设计达到知识的巩固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最后吴老师还让小组代表把自己的方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节课通过学生的展示不难看出确实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练习充分,充分体现了课堂结构上是“学”与“练”的结合体;吴老师更是利用一个个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使数学的三维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而吴老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例如,在班服尺寸的确定中,如何对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学生提出先按男女分类,再按身高排序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整理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衣服的尺码标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提升。在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吴老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本节课吴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探索、交流和应用数学的过程。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本节课中重点环节的教学,充分反映出学生学和教师导的过程,教师边导边教,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了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堂经典的渗透统计思想的示范课,值得我学习。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8

  这是李xx老师第二次上《认识多边形》,教师在原教案上进行了修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李xx老师由现代窗户和古时窗户进行对比,发现古时这种窗户由若干个多边形组成。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熟悉的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为后面认识多边形做好铺垫。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去找一找、描一描、数一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体会图形的变化,充分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李xx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个活动环节,环节的衔接比较自然,并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将呆板无趣的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在找四边形的练习时,教师用拍手的形式肯定四边形,用跺脚的方式否定四边形,学生兴趣浓厚,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与新课标中要求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思想相一致。

  这节课和第一节课比较,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活动过程更加流畅,教师语言更加准确、精炼。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

  李xx老师由窗户形状的引入过渡到由多种多边形组成的古代窗户,然后由熟悉的三角形到不熟悉的多边形的画一画,描一描,新旧知识过度自然;在学生找出不同边数的图形后,自然引入课题;在认识了四边形后,随即就让学生找出一组图形的四边形,这种随即巩固练习的方式强化了四边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四边形认识的印象,新授、练习之间的转换毫无破绽,非常自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次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看似顺其自然,其实都是老师的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由浅入深。如,先是数生活中的多边形有几条边,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作业纸上的多边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及最后的“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内容层层深入,越来越有思考性。

  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内容,力求把教材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李x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仅凭一张纸、一支笔去学习新知识。她让学生不仅仅在感官上去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操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师比较难操作,稍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课堂小混乱的现象,但李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的动手操作环节井然有序。

  活动一:摆一摆。学习了多边形,学生能够根据边数的多少判断是什么多边形,而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个多边形,首先要考虑自己摆哪种多边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摆。李xx老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多边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反馈学生操作时发现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选定的多边形去选择选用几根小棒,即几边形就用几根小棒,但也发现个别学生能用2根甚至三根作为多边形的一条边,教师顺势引出问题:摆这个多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教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几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活动二:折一折,剪一剪,认一认。教师先让学生折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折痕剪下三角形,最后认一认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根据同样的要求,由于操作方式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具有多样性。这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图形的变换和联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数学体验中学会思维,形成观念。

  三.自主探索,交流感悟 。

  众所周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教学的情境中去体验、探索、思考。在教学中,李xx老师只是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探索,再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创造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愉快地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合作交流能力。让他们享受自主的快乐。

  下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同商讨。

  1.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可以再进行推敲,能再简练些就更好。

  2.在处理学生作业上,教师还需动些脑筋。如,最后数有几个四边形时,在统计有哪些小朋友数出有9个图形时,有的同学不是9个也举手,可以在出线正确答案时就统计,这样就避免鱼目混珠的现象。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9

  二年级李老师讲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课的设计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有层次、有高度。老师的语言简洁、清晰,引导孩子说划或读书时,学生的语言清晰、干脆利索,语速适中,不拖腔,听着很舒服。

  其次,这节课的容量特别大,除法的两种分法,也就是除法的两种意义:等分除、包含除都含在了里边。两种分法都演示,又有那么多物品需要分,那么多算式需要板书,最后总结出: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数真多呀!这些内容李老师处理的都非常紧奏,学生理解的也非常透彻,所以感觉学生学的还是非常好的,总体感觉不错。

  但是,当我遇到一个课的内容比较大时,怎样进行才算高效!是做的充实才算高效,还是把教材中自主练习都进行了才算高效!我认为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情况,如学生预习的情况,接受的情况等。如果学生预习的好,学生接受能力强,可以进行完。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可以把教材分开来进行,分两课时完成也未尝不可。

  另外,李老师说“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学生理解不是太透彻。我想原因就出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也就是分具体的物品时,分着分着(分过一轮两轮后)无法继续分了,老师应强调:为什么不能继续分?因为剩下的不够每份分一个,所以不能再分了,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每分一种物品都强调一次:为什么不能继续分?让学生心里明白:每份不够分一个了,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0

  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刘**老师在二年级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认识算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刘老师用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很快地进入了状态。

  随着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比往年大有不同,今年的内容出现了认识算盘这一课。刘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背景,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孩子们从父母的口中曾有听说过算盘,但没有直接去接触,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今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格外认真,从老师对算盘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到如何用算盘数数、记数,学生都非常专注地在听!整节课老师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小建议:

  1、在定数位“个”位时,再巩固些十位、百位会让学生更明白。

  2、告诉了学生用什么指法后,多数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指法拨算珠,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不熟悉,乱用指法,导致拨算珠速度较慢,所以,说了指法后,先让学生巩固下指法,这样对后面拨数就会更好。

  3、拨三位数时,因为位数较多,个别学生又迷糊了,一会拨错这个位,一会拨错那个位,因为还是不熟练。如:563这个数,拨5时,要是先让大家找到百位时,再拨,会更好的拨正确。

  我想,至少还需要一节课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算盘,熟练用算盘表示数,再过一节课,多数学生一定能熟练掌握用算盘表示数。

  总之,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多。学生通过对“认识算盘”这一节课的认真学习,既了解了“算盘”是一种记数工具,又增强了数位制之间的关系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更强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1

  数学广角—搭配(一)是20xx年人教版二上数学广角中一个全新改版的知识内容。涂老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及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十分精彩的数学活动课。涂老师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其中数学课堂的评价也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1、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涂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一开始创设了有趣的开启数学大门的情境,当数学正确回答出笑脸摆放顺序时,数学王国的大门打开了,随即一阵热烈的掌声也送给了学生。这种借助媒体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关注学习过程,教师激励导向评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涂老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学习品质时,涂老师能有针对性,不失时机的进行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生探究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任意选两种,给衣服和裤子涂上不同的颜色,你们会涂吗?你想怎么涂?学生试涂1号学习卡时,涂老师及时给予小组评价:“第一、二小组小朋友又静又快,一下子涂好了。”在探究衣服裤子用三种颜色涂色,到底有几种不同的涂法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杨亿楠虽然坐在最后面,但是他的小眼睛是最亮的。”“xxx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小眼睛最亮。”“xxx小朋友就像个数学家。”在探究用1、2、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你读懂了什么?当学生回答:只能在数字1、2、3中选。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只能在1、2、3里面选,刘毅非常会审题。”对后进生的学习,教师也进行了充满激励的评价:“今天xxxx小朋友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老师奖励一张智慧卡。”等等。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语,不但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有效的调控了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以生为本,多元主体评价。

  在探究用3中颜色给衣服和裤子涂上不同的颜色,你有几种涂法时,涂老师大胆开放的设计教学,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的空间和教学活动机会。在反馈交流时,涂老师展示学生作业,9(4、6)种涂法你同意吗?为什么?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使学生在互评中进一步体会了排列的有序性,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涂老师这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个性化的评价,彰显了小班化教学特色。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2

  听了冯老师执教的《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一课后感觉这一节课知识容量大。在听了大家的评课后我十分认同王老师的建议:“数学源于生活”。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同时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上冯老师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

  感觉这节课在引出除加减混合运算时是否可以像乘加减一样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借此让学生理解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的顺序呢,我觉得这样比老师给出运算顺序让学生反反复复说运算顺序要好点。如果不行就将这部分内容放在下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促进数学思考。

  此次教研的主题是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与语言的能力,所以我就在想,能否在出示探究7+3×4、3×4+7以后介绍说明7+3×4也可以表达为7加3乘4的积、3×4+7也可以表达为3乘4的积加7,这样可以结合问题解决更好的理解算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3

  二年级下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其最大的变化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了一些。本次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都很很清晰,整堂课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我感觉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其共同点有:

  1、注重创设学生较为熟悉与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本节课中连碧琴老师创设的“聪聪与明明布置房间”的情境与陈乐清老师创设的“动物王国体操比赛”的情景。都流露出教师在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和合适选择教学素材的意识,并能在情境中提炼出主干问题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使所创设的情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中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发现找出了图形排列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所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交流、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学会了有序观察、有序思考。进一步掌握和发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积累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从基本巩固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不同之处:

  1、地面砖的排列规律陈乐清老师比连碧琴老师处理得好。连老师对地面砖排列的规律只是一笔带过。而陈老师能够留给学生充足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其排列规律,并提出问题接着往下排该怎么排?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陈乐清老师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练习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课

  本当中的,有图形排列规律、数字排列规律、汉字排列规律等等。

  3、连碧琴老师安排“创造规律”环节,能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能根

  据所学知识创造自己喜欢的规律,思维更开发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在追寻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

  1、让学生汇报图形排列规律的时候是否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同时让全体学生都跟着操作一次,这样印象更深刻一些。

  2、课堂生成的处理。如第一节课有位学生从右往左观察了,老师别打断他,应该让他说完,说不定他的发现也有独特之处。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4

  刘雪梅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刘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作为一个新手,能把这堂课上得这么成功,真是难能可贵,从故事导入新课,到观察恐龙讲授例题,从组织小组观察玩具,到猜一猜小兔手里抱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智慧岛大量的练习到精炼的小结,整堂课的环节清晰,而且过渡语设计的自然顺畅,所以环环相扣,语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玩猜一猜的游戏的时候,刘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在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时候,要求学生“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玩具的哪个位置?看到了玩具的什么”……里面的“做客、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而且刘老师语速不紧不慢,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又通过猜猜小兔子手里抱着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刘老师这节课最主要就是抓住了学生喜爱的恐龙这个形象。一开始让三个孩子站在恐龙的不同位置去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然后到电脑上看课件中的例题,孩子们再一次得到证实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小朋友看到的恐龙形状确实是不一样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玩具,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六、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刘老师肯定有些紧张,有些环节记不清,还好在她即将打乱教学环节的时候,她能及时的稳住自己,顺利的将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下去。不留心的话,我们听课老师还不容易察觉。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刘老师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3、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没在注意判断学生回答得是否准确,比如一个学生说:因为他们看的部位不同,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不同。这里,老师就没发现学生说“部位”这个词不太准确,而应该改成说“角度”或“位置”,结果老师也跟着这个学生说“部位不同,所以形状不同”可能都是紧张的缘故。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5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一节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认识整点和几点刚过一点儿和快到整几点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转的,进而知道1时=60分;并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和时间的记作方法;感受1分的长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重难点是认识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数字几乘5就是几分。

  二、课堂亮点

  1.用开火车做游戏的方法引入教学,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王老师的教态自然,音质清脆,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不适时机提问、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

  3.最为亮丽的是王老师制作的课件精彩纷呈,那会动画的时针和分针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真切地看到了分针走1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O分,而时针正好走1大格,所以6O分=1时。我不得不佩服她是课件制作的高手,可见在课下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三.须改进地方

  1.孩子已学会走路了,能否放一下手让他自己尝试一下呢?如果跌倒了,再把他扶起来。

  2.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能否把语言再准确点,如〃时针在什么位置都是4时?"改为〃时针在哪两个数字之间是4时几分"。

  3.深入了解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再来设计教学,就不会教的那么吃力。

  总之,听了这节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得很累,我们不敢放手,生怕孩子们学不会,我们不断重复学生的话,生怕孩子们没听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我们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就0K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5篇】相关文章:

1.数学评课稿

2.数学《统计》评课稿

3.《数学乐园》评课稿

4.小学数学评课稿

5.《数学广角》评课稿

6.数学教学评课稿

7.初中数学评课稿

8.数学评课稿:《统计》

9.《数学广角-集合》评课稿

上一篇:冬季锻炼国旗下精彩讲话稿 下一篇:冬季安全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