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母亲表达爱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刻意为之,往往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于日常的举手投足之中。《我爱妈妈的眼睛》便是通过妈妈对孩子不同的眼神来表达深情的母爱这一主题。歌曲旋律舒缓流畅,歌词真切感人,很容易让学生联想起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的共鸣。对于类似的教材,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将情意目标放在首要位置。周执教的《我爱妈妈的眼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情感为主线,充分利用了“情感”的“动力”作用,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并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巧妙地融于其中,真正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实现了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
课题的导入部分,老师深情地讲述了一则关于“母爱”的故事。“故事”中无私、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学生,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妈妈的敬爱。在故事导入的基础上,老师深情并茂范唱了歌曲《我爱妈妈眼睛》,优美抒情的旋律,老师甜美的音色,让学生完整地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优美与深情,沉浸于浓浓的母爱亲情之中,为歌曲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情境和情绪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爱妈妈的眼睛》的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富有画面感。在歌词教学环节,采用了老师引读、学生齐诵的形式,歌词中最能体现母爱的词句,如,“妈妈那充满深情的眼睛”、“妈妈那充分抚爱的眼睛”、“妈妈那充满慈祥的眼睛”,由学生深情朗诵,对歌词的熟悉和理解也在这种师生的情感交流中很好地达成。
歌曲的学习和表现,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歌曲学唱中,周老师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巧妙运蕴藏于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表现之中,音乐教学中这种“不露痕迹”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高明之处。歌曲学习一反常规的按歌曲顺序学唱的方式,而是从歌曲情感最充沛的“高潮”部分切入学习,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感情最饱满之处,即歌曲的高潮部分。再重点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声音表现歌曲高潮,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通过学生反复体验、感受与表现,自然学会了歌曲的高潮部分的演唱,音乐知识与歌唱技能的落实也尽显其中。歌曲前部分的教学,教师从“重复”手法入手,让学生在聆听后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即歌曲第一部分两句旋律是完全重复的两个乐句。这样既可让学知道旋律发展中“重复”的创作手法,又可以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捷径,降低歌曲学习的难度。这部分学习的方式采用了“视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学生已基本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在此按排学生视唱一些简单的旋律,既可在识谱中学会歌曲,又可在歌曲中学会识谱,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掌握,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识谱学习方式。在如表何表现歌曲第一部分时,教师再紧扣一个“情”字,分析歌曲两段不同的情绪表现及其存在的情感表达递进关系。采取与高潮部分对比的方式,找出该部分演唱的特点并用恰当的声音和情感表现。如,力度,第一部分稍弱,第二部分稍强;声音,第一部分柔和,第二部分明亮;情绪,第一部分为深情,第二部分为激昂。通过这种对比处理,学生学会了如何恰当地表现歌曲。
在教学的拓展板块安排了“歌曲大比拼”的活动,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派代表演唱歌唱“妈妈”歌曲,看哪组唱得又多又好。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增进学生的情感,又能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同一题材的歌曲,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可能用这些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在课的结尾,周老师要学生设计一张“爱心卡”,写上一句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并给每个学生分发一朵康乃馨,与“爱心卡”一起,献给现场听课的“妈妈”们。这个教学环节,引起了不少与会教师的异议,有“做秀”之嫌。如果在这个教学环节里,让学生写上“爱心卡”带回家献给自己的妈妈;让学生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并说说母亲节将以何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让学生知道康乃馨花的象征意义,等等。这样的设计,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升化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的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教育就是情感的教育。周老师这堂课以“情”字贯穿始终,很好地践行了这种音乐教育理念,收到了“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我爱妈妈的眼睛评课稿】相关文章:
2.《亮眼睛》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