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2023-06-03 稿件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1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要求了解一些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据此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进一步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组织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以构建主义思想为指导,寻找知识的最近生长点,注重对已有知识的调用与组合。本课题学习,我首先让学生通过体会回顾生活经验,感受到不同的金属其活动性是不一样的`,结合化学实验验证自己观点的科学性,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脉络。本节课作为此课题的第二课时,我设计了六个问题,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复习阅读、观察实验和讨论交流中不断学到新知,让学生学习活动拾级而上,知识构建水到渠成,并从中体会化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实验处理上,我将实验顺序作了一个小的变动,目的是为了解决同样都是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如何通过实验比较活动性的问题。为学生以后独立解决相似问题提供一个示范。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我通过课后习题进一步巩固,并特地设计一道选择题,跟学生介绍,铁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只能生成+2价的铁。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2

  今天上完这节课,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仔细回想这节课,自我感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1、目标设置有根据有条理有层次,可达成程度较高。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而言,学完本节课,都有相应的.收获。

  2、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主线,逐层推进。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观察演示实验和老师点拨,增长了化学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和交流表达的能力。特别是师生共同归纳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四种方式,层层深入,更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①能否反应;

  ②在什么条件下会反应;

  ③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

  ④金属置换。为此我特地将其增加为板书内容。纵观全程,有渠成水自到之感。

  3、课堂气氛活跃,让我和学生感受到,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互动与交流,很有那么几次心有灵犀的感觉。我给学生的鼓励、指点和帮助,得到了回应,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理念。

  当然,这堂课也还有其不足之处。比方说,做演示实验,我比平时要紧张,倾倒溶液时,手有点发抖,幸好有学生的支持和鼓励,没有造成溶液泼洒。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3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习惯。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本节内容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比较归纳等,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同时,实验探究在本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在广泛参与并积极探求中一步步揭开金属有关性质的面纱。不仅使重点变为学生主动探求的知识得以落实,并把难点通过实验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做到了深入浅出。

  总之,对几种金属采用横向比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第一次尝试,从实践来看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编排方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4

  在这节活动与探究课上,从教学设计上,能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本课以实验为主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

  1、本课学生动脑又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多、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浓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而且学习运用了对比法进行实验探究,为下一步学习酸碱盐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本节课学生活动多,为了让学生充分思考、动手、动口,课堂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因此,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并做好检查,给每组的学生分配好任务,让其在实验活动中体现出很好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3、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大胆质疑:如铁粉为什么是黑色的?不同浓度的'酸,金属反应的现象有啥不同、铝片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不明显等。

  4、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做得不到位。如酸的浓度的配置使铁钉的反应现象不明显。

  5、学生有些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基本的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5

  对于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知识点繁、杂、多,系统性也相对较强。但通过几次教学发现有以下不足:

  1. 第二节课前知识回顾时间较长,原因是由于学生课后的掌握及学习成果不高,及每个班的课程相对比较分散。因此课时的完成量不好,而且有部分知识点遗漏。所以以后要更加注意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提高对学生课后学习的要求,同时课上知识回顾是对学生的学习的一个系统的总结,可由学生尝试着来总结,锻炼学生的能力并及时的补充。

  2. 对于课堂的演示实验,虽然可以使课堂更活跃,但是由于学生对于实验效果关注较多,并未仔细去观察现象,从而未达到对他们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并且在做演示实验时,并未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试试分组实验,既可以锻炼小组合作,又可以体验小组竞争。

  3. 通过高二,高三跨年级听课,学习小组合作的应用方法和备课思路的学习。初步在班级中以及教学设计中应用。但成效不大,还需进一步改进。比如

  (1)由每位同学依次轮流回答可以回答的问题,并且由同学在黑板上根据自己的思路讲解,但大部分同学还很羞涩,而且,趋于回答较好的同学还并未有形成很好的评价

  (2)同学给同学纠错,比如同桌给同桌纠错,黑板纠错,但应用不多。

  (3)小组合作:由前桌给后桌讲题或后桌给前桌讲题的.形式来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但在这之前老师应当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之后还要注意知识点的补充及总结。目前还未应用于教学过程当中,以后应当进行尝试。

  (4)教学设计:流程更加的流畅,设计例子问题更加明确和合适,语言更加精炼,PPT的制作应更加的细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6

  王会老师的课以实验视频播放为主要教学手段。在导课时选取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事件,让学生观看随船铁锅、金饰等古物的锈蚀情况,极大地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巧妙地引入锈蚀情况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接着回顾并出示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图片,一起观看不同金属和酸反应的实验视频。在教学设计上,通过生活常识创设情境,如“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真金不怕火炼”、“如何鉴别真假黄金”、等实例贯穿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引导、归纳,根据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快慢,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重视课堂细节,如化学方程式的规范书写。王老师教学风格沉稳从容,语言精练,条理清晰,教学内容层层推进,专业水平很高。整节课脉络清晰,基本知识落实很到位。

  代丽君老师教学语言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思路完整清晰,创新实验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链接,如用新闻“车厂爆炸事件”导入新课,展示“铁锅炒菜”、“汽车受酸雨腐蚀”的图片来说明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都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实验设计方面,先由老师演示实验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再以分组实验展开,引导全员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思维与兴趣点,体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新理念。在情感态度方面,结课时前后呼应,点明“学好化学更能保护自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整节课从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学生的收获较为全面。

  美中不足的是王老师播放图片视频偏多,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提问方式以教师的一问一答为主,不利于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有自己发现思考的机会,有意外的表现。代老师在学生探究实验阶段,指令不够明确,应该指导学生先制定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我发现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非常重要,王老师的语言逻辑性要非常严密,推导流畅,过度自然,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而代老师语言充满了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整个课堂。

  课后各位老师的评课也很中肯:处理教材,要尽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不能一步到位,要让学生能够跟得上你的教学思路层层推进学习。这一次活动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要学习王老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学习代老师乐于思考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让我感到,每一节优秀的课都有值得借鉴和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能够与大家齐聚一堂,分享交流心得,共同进步,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边学边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多媒体模拟微观反应的实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加深印象,同时在学生探究实验结束后,再利用微机进行分析总结,效果显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了知识,又观看了动画,还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本节课既有学生探究活动,又有动画模拟,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还穿插着问题的.解决,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有一些知识完成的比较仓促,不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尝试将其分成两节课来完成,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学生在探究活动时,课堂的秩序显得有些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时的课堂秩序。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8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研讨上,不只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同学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与探究中,结论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以和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对比和分析,是探究活动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将同学的探究分三步进行:

  (1)从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是否有氢气生成,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强,不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弱。

  (2)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城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置换出来的,则这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

  (3)最后打出科学家们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而总结出来的结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同学边学边用,使同学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同学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本节课既有实验探究活动,又有重点知识展示,还交叉着问题的解决,但实验用的时间较多,再加上有些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时刻关注同学知识掌握程度,随时调整讲课进度,争取更好效果。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9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两个考点:

  1、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2、以金属为主线的工业流程图。这两个考点运用的知识都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及课后的思考,获得反思如下:

  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1、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过程,即掌握和巩固了考点的知识,又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2、通过先练习考题再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学生从点到面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整合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3、通过自己思考、归纳总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透彻。反馈在学生作业[课后提升]中,大部分学生的做题思路清晰,答案准确率高。

  4、课堂上请学生讲解思路、归纳和总结知识的次数比较多。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由于长期的积累,所以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较好。

  5、在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活动汇报成果时,没有采用学习小组长汇报成果,而是采用点名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面更广,避免有学生没有有效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这对教学中的全体性很有必要。

  二、不足之处

  1、进行堂上练习,这对及时反馈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非常有必要,而本节课的堂上练习较少,大部分在[课后提升]中完成。这是本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和课堂设计中应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2、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化学的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把知识运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课在以金属为主线的工业流程图的学习中有进行有关生活、生产中问题解决的教育教学。但本课总体与生活的联系较少,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总体上,本人认为这是一节较成功的实效复习课。虽然没有引人入胜的引入,也没有流连忘返的结尾,但课堂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交流真挚;虽然不足之处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但学生和老师都得到了成长,收获了过程,也收获了结果!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 篇10

  从初中教师到高中教师的跨越不只是一个校门的差别,知识的难度变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再加上以前知识的构架比起高中远远不够,等等难题,摆在面前,而庆幸的是,开学第一天,便感受到了这个学校制度的规范与成熟,办公室同事的热情与友好,无一不感慨,或许这就是我要来的地方。

  开学初第一节课,并未有适应的时间,便开始着手准备新任教师汇报课,上班三年,驾驭课堂的能力已经练就,但知识的把握却已成为最大的问题,幸好办公室老师的倾囊相助,上课较为成功。总结反思如下:

  1、继续保持集体备课:由于教研组所有老师的帮组,本次上得还算马马虎虎,因此最大的感慨为必须及时向老教师学习。虽然只有半天的准备时间,但教研组老师帮忙给课件,给自学稿,指导重难点,打印东西,指导实验等等本该自己艰难突破的事情,都在教研组老师无私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因此,如果这节课成功了,那将归功于所有老师。

  2、加强重难点把握:虽然以前带过三年九年级学生,但到高中之后知识拓展面的增加不是一星半点儿,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因此一定要快速的找到每节课的.重难点,以最快的速度突破重难点。

  3、为学生构建知识引桥:九年级学生在化学知识上的掌握还尚在特别浅显的地步,第一要教会他们从现在开始打开学习化学的视野,第二要结合以前九年级知识的优势,提前告知学生现在必须另外掌握的知识。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很多知识在初中并没有学习过,而在高中并不细讲,就要求掌握,如水的微弱电离,个人认为,如果有条件,必须增强初高中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引桥。因此,3年的初中化学教学或许更好的教会我了要适时沉积,学会沉淀自己。

  4、钠与水反应实验的反思:必须把钠上边的煤油擦干净,否则有可能会引起小爆炸。

  5、知识构架上缺少分类和比较法的学习:由于时间问题,重点放在观察和实验法,并得出本节课的重点钠与水、氧气的反应,对分类和比较钠与铁的性质并未涉及。但在第二课时已就钠与铁的性质比较,包括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的比较进行了详细讲解。

  知识的大门已向我敞开,勇敢无畏的向前走才是我要的路。

  •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金属化学性质》评课稿】相关文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评课稿集合02-26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评课稿02-26

金属优秀评课稿(通用13篇)04-10

关于化学评课稿范文06-20

化学课评课稿(精选17篇)10-16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评课稿(通用7篇)03-19

化学《化学平衡》评课稿(精选10篇)12-03

化学评课稿通用20篇02-26

化学反应的限度评课稿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