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1
王老师上的《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是一堂新授课。这堂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基本功的体现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复习已经学过的因式分解入手,再提出如何将多项式a2-4因式分解,使较多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王老师从引导学生回顾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入手,回顾了已经学过的整式乘法公式。从平方差公式引出课题。王老师从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引导学生形如( )2-( )2的多项式,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从简单的形式上的判断,到简单的`举例,方法的小结,再到复杂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整堂课从知识的呈现,到知识的运用,再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呈现知识结构的螺旋式上升,由易到难。
王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引导、提问、激疑、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理解知识的成因,从而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从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问题的回答、练习的解答、知识的归纳等环节,可以看出这堂课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都已经达成。
整堂课中,王老师教态自然,语音清晰,语言规范,板书清楚,显示出了王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
总之,王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一堂课。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2
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了因式分解的概念、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接着就让学生尝试分解 ,题目一出来,有几个学生就回答出来了,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课后反思。待学生回答完之后,我马上追问“为什么”时,学生轻而易举地讲出是将原来的平方差公式反过来运用,马上使学生形成了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之后,我就利用几个等式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两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讨论了“怎样的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可以说,对新问题的引入,我是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方法,使学生对新知识不产生任何的畏惧感。接下来,通过例题的讲解、练习的巩固让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例题及练习呈现的次序尽量本着由简入难螺旋上升的原则:
1、 代表单独的数字或字母
2、 代表单独的数字或字母,或只含数字或字母的单项式
3、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的
尽管课上讲了大量的.题目也做了相应的练习,但是作业中仍暴漏了很多问题,他们只是看到很表层的东西,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式子,却无从下手,课后我总结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思想上不重视,因为对于公式的互换觉得太简单,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内容来看,所以课后没有以足够的练习来巩固,教学反思《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课后反思》。
2、灵活运用公式(特别与幂的运算性质相结合的公式)的能力较差,如要将 化成 然后应用平方差公式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和我布置的作业及随堂练习的单一性及难度低的特点有关。
3、因式分解没有先想提公因式的习惯,在结果也没有注意是否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比如最简单的将 提公因式后应用平方差公式,但很多同学都是只化到 而没有化到最后结果。
因式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难点,我认为我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讲解是比较到位的,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注意到计算题在练习方面的巩固及题型的多样化。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多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3
因式分解是第九章的重难点,公式法是多项式因式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课本中主要介绍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虽然应用的公式只有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但要灵活应用于解题却不容易,所以我决定一个公式一节课。
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前面在整式的乘法中遇到的乘法公式,比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接着就让学生利用平方差公式做两个整式乘法的运算。然后,我巧妙的将刚才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的两个多项式作为因式分解的题目请学生尝试一下。只见我的题目一出来,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出来了。待学生回答完之后,我马上追问“为什么”时,学生轻而易举地讲出是将原来的平方差公式反过来运用,马上使学生形成了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之后,我就顺利地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两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讨论了“怎样的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可以说,对新问题的引入,我是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方法,使学生对新知识不产生任何的畏惧感。接下来,通过例题的讲解、练习的巩固让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本节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灵活运用公式(特别与幂的运算性质相结合的公式)的能力较差,如要将9(m+n)2-(m-n)2化成(3(m+n))2-(m-n)2然后应用平方差公式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2因式分解没有先想提公因式的习惯,在结果也没有注意是否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比如最简单的将a3-a提公因式后应用平方差公式,但很多同学都是只化到a(a2-1)而没有化到最后结果a(a+1)(a-1)。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4
翁老师的这节《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公开课,以自己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细致严谨的数学解题思路,灵活轻松的师生互动,为我们献上了一节优质的数学课。
一、严谨细致的概念复习,翁老师针对本章内容所要用上了前面的知识做了细致的'复习。实现了本章节知识点的联系与复习回顾,对接下去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全面深入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联系,翁老师通过求长方形的面积来引导学生探索、总结出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法则,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对这个法则的理解更深入,同时突破了难点,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新课改理念。
三、注重总结知识,翁老师通过练习,让学生观察步骤,并做出总结。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观察,发现,总结知识。最后翁老师还给学生编了个解题的顺口溜,既方便让学生记忆,又能巩固知识。
四、从我自身的观点来说说本节课的几点不足之处:
(1)整节课老师讲得多,学生个别回答较少。
(2)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应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还需加强的对知识点的认识,比如为什么要学升降幂,是为了结果的有序,数学的结果需要简洁有序。这样让学生很清楚,有目的的学习效果总是比较好的。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5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先从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a+b)(a-b)=a2-b2引入,把公式反过来:a2-b2 =(a+b)(a-b)就成了因式分解了。让学生观察公式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在这一环节有点着急,应该让学生多观察,让学生发现并说出公式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我再加以归纳和总结,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紧接着,辨一辨,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式,为什么?(1)x2+y2(2)x2-y2(3)-x2-y2(4)-x2+y2想要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在学生辨析中第(4)个,学生们说出了两种方法:方法一:-x2+y2= y2-x2;方法二:-x2+y2= -(x2-y2)因为在前一节课中,学因式分解时,强调:当多项式第一项的系数是负数时,通常先提出“—”号,使括号内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这个时候我对说出两种分解方法的同学及时表扬,并强调两种分解因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分解因式是多项式的恒等变形。
由此,只有具备平方差公式特征的多项式(即是二项式)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否则,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同学们判断以下两道题目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吗?学习例1.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m+n)2-(m-n)2
由于是20分钟的微课,所以我对例题进行了删减与重组。一个是公式的a, b代表单项式的题目,一个代表多项式的题目。讲解时先分析,分清公式里的a, b是题中的哪一项。
(1)让学生尝试去做
(2)老师一边板书一边讲解。
讲完之后师引导学生总结:
(1)公式里的两个数指的是a, b而不是a2, b2
(2)其中a, 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并结合具体例子给学生强调,刚好以上两个例题中有这个问题的体现。
为了检验同学们学的如何,老师再随机出一题:9a2-0.25b2正如我所预想的,学生很快集体口答出了结果。同学们能不能也给老师出一题呀?一位女同学很快说出:L4-1,我表扬她:“你很厉害!”师生一起分解,一边口述一边板演,并强调用两次公式才能分解彻底,在这一环节为了给后面节省时间,应该直接让学生给老师出题,下来同桌之间相互出题并解答,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有三个:
(1)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
(2)运用一下所学的知识。
(3)设计一个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为了反映学生之间的出题情况,在黑板上展示了一组同学的题目,甲生(a2-2ab+b2)(a+b) ,乙生(9/4)2-(4/9)2,这两个同学所出的题目全在我的意料之外,乙生的纯数字分数且用两次公式。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 6
王老师上课时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得出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后,并且把乘法公式进行对比,通过例题、练习与小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这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公式的结构,教师可以用对应思想来加强对公式结构的理解和训练。王老师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贯穿于这节课的始终。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许多同学都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整个课堂中,以学生练为主,王老师能敢于创新、敢于探索, 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这样大大提高了这节课的效率。
教师讲课语言简捷、清晰,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基本功好。乘法公式的引入由两种形式的引入,又形象直观地理解了乘法公式的内在实质。做到以点拨为主的教学。对于公式的牲能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并能让学生自己举例符合公式形状的例子,课堂内的练习量、内容及安排上恰当好处,有基本运用公式,有变式运用公式,也有适当的加深应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评课稿】相关文章:
《平方差公式》评课稿09-08
《平方差公式》评课稿(精选11篇)11-28
《平方差公式》评课稿(5篇)09-08
数学评课稿10-10
九年级数学《平面向量分解(2)》评课稿10-08
初中数学评课稿12-28
《数学乐园》评课稿07-23
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10-12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09-07
数学《统计》评课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