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在战场上回到农村,看到农村这么一幅美好生活的画面而写下的一首词。听了 吉老师今天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我受益匪浅。下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收获,原来词可以这么教。
一、“醉”在说的画面中
【课堂点击】
师:仔细读读看,有一个字重复着用,那就是溪。找找看有哪几个溪?
生边读边找:溪上、溪东、溪头。
师:这是作者的行走路线。作者到底在哪观看这户人家的快乐情景?
生1:我认为他先是在溪上看到了美丽的青草。然后又到溪的东边去看大儿子在豆地里锄草。还看到了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在溪头看到了小儿子在顽皮淘气。
师:在溪上还看到了什么?两位老人还没说呢。
生:两位老人用当地的方言互相逗乐。
师:接下来请你自己用作者在哪里看到什么的句式连起来再说一说。
生自己练说。
师:下面我们来接龙,作者辛弃疾来到了一座村庄,他来到溪上,看到——
生1:溪上看到一片草地,有两位吴地的老人在草房里说乐。
生2:哪家的老伯伯和老婆婆这么开心?《清平乐·村居》听课有感和评课稿
生3:他又走到了溪的东边看到了大儿子正在豆地里除杂草。
生4:看见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生5:他又来到溪头,看到了小儿子扒在溪边剥莲蓬。
【随想】
这个教学片断中最大的亮点是训练孩子课堂上的说十分的到位。如何把说这个双基目标训练到位呢?吉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她先是让学生扣住一个“溪”字找出作者行走的路线,然后让学生顺着这条路线说出看到的情景。待学生相互发言补充完整个画面内容以后,再进行游戏接龙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说。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说,使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说却一点也不感到枯燥乏味。从学生口中说出的那一个个画面,怎不令人陶醉?
二、“醉”在想的意境中
【课堂点击】
师:这副情景看了,在作者心里感觉用一个字是——
生齐说:醉。
师:无论是景还是人,都让人醉。尤其是充满童趣的一幕,最让作者高兴。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最喜。
师:他最喜的是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卧剥莲蓬”是怎样一副充满童趣的画面呢?
生1:边剥边和小鱼小虾玩。
生2:边剥边说,这个给爸爸,这个给妈妈,这个给我。
生3:一边扒着,一边甩退,踢到母鸡,母鸡追他,和母鸡捉迷藏呢。
生4:他剥着剥着,很顽皮,把籽扔河里喂鱼了。
【随想】
这个片断佩服吉老师用一个“醉”字,就把整首词串联了起来。醉的是景,醉的更是人。人中最令作者醉的还是小儿,从一个“最喜”得知。这样一步步的聚焦到点上,就聚焦到了品这个小儿的童趣了。那么怎么感悟小儿卧剥莲蓬中的童趣呢?吉老师让学生们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想象卧剥莲蓬中的童趣。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学生们想象的意境没有一个不让人感觉到那份天真无邪的童趣。在无形的想象中,我们也走陶醉在这意境中了。
三、“醉”在演的幸福中
【课堂点击】
师:这对老人看着这一幕情景,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生合作练说。
师:只有学的好才能说的好。
生1:老公啊,瞧,咱们三个儿子多好啊。大儿子多么懂事,帮咱们家庭干活,在豆地里锄草呢。二儿子手多巧,编织的鸡笼可以拿去卖了。小儿子多可爱,剥着剥着把荷叶盖在脸上睡着了。
生2:是啊,你看我们这三个儿子,老大老二真像你,小儿子像我。以后咱们就可以享福了。
生1:对啊。《清平乐·村居》听课有感和评课稿
【随想】
这对老翁会说些什么?这是文本留给我们每个读者的空白。吉老师抓住这个空白进行了艺术补白。孩子们说了画面,想象了意境,这一步就水到渠成了。吉老师这个教学片断采用了演,通过演一演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老翁之间的那份快乐,那份幸福。如果体会不到老翁的那份心情,学生们是表演不出来的。从上台表演的学生来看,他们不但理解到了老翁们当时说的话,更体会到了老翁当时幸福快乐的心情。多么恩爱的一对老翁,多么幸福的一对老翁。岂能不被他们的天伦之乐所陶醉呢?
听着听着,我也醉了。醉在文本的意境中,醉在学生的表演中,更醉在吉老师的教学中。
【《清平乐·村居》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清平乐村居》评课稿02-15
评课稿《清平乐村居》05-06
语文《清平乐村居》评课稿范文01-13
复习课评课稿04-0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春雨评课稿08-18
《通分》评课稿08-15
《雷雨》评课稿08-05
《丰碑》评课稿08-16
《灯光》评课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