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的评课稿

2020-11-11 稿件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许地山先生回忆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种花生,收获花生后与家人一起品花生、议花生,从文中父亲所说的话中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要做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人。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文字朴实易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篇以物喻理、借物喻人的好文章。黄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重视自读自悟

  本节课的教学中黄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需要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来加深理解。比如轻声自悟读、默读、男女生互读、教师引读等。但不管是采取了什么形式的读黄老师都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在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评的有理由,说说从同学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这样的训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知道说话要有理有据,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是我应该借鉴的。

  二、重视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题目

  在理解课文第10自然段的时候老师采取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填写:花生()的长在地上,果实()在地里,等到成熟了,()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才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树形(),果实颜色(),()在枝头,使人()。由于课文内容好理解,这样的设计就非常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能很快的找出重点词语并根据这些词语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炫耀、不张扬、默默的奉献精神。

【《落花生》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落花生评课稿(10篇)01-17

落花生评课稿10篇01-17

落花生评课稿(集锦10篇)01-17

落花生评课稿(精选10篇)01-17

落花生评课稿集合10篇01-17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从现在开始》的评课稿 小学数学《分一分》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