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 篇1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年四季诱人景色。文章结构首尾呼应,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何老师深入研读课文,把握住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了中年段《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一要求,整节课突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语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性开发学习资源,所以何老师一开始就说:“上节课几个小导游带我们走进小兴安岭,今天让我们穿过四季林海,再次亲近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说就为学生营造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了。
二、 简简单单学语文,讲求教学的实效
何老师的课突出体现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她整节课教学目标高度集中,削枝强干,教学环节简化,符合当前的高效课堂教学所倡导的“当堂教、当堂会、保目标、减负担”的理念。
三、 教学目标三维整合,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整节课围绕讲授、背诵和段的训练三个要点展示,每个要点都体现了三个维度的`整合,即不仅获得知识、语言积累和语言认识,同时何老师注重方法的指导。
例如:指导学生背春天的美丽小兴安岭,她采用了立桩记忆的方法,提高了背诵的速度,在立桩记忆法中,学生还学会了理清层次,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等多个记忆要点。
四、 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
在短短40分钟,何老师对指导朗读作了较细致的思考,读正确通顺,读出情感,层次清楚,要求明确,特别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重视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五、 尊重学生,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何老师这节课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天地:例如
① 指导学生背诵春天:先让学生自由背指名背 会背站起来。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② 指导学生学完春天的小兴安岭,把方法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贯穿整节语文课。老师又指导:“你为什么喜欢?”同学们滔滔不绝说出自己的主见。
整节课给我感觉都不错,就自己听课感受还要加强以下两点:
1.读的层次不够深,要强化读中体会。例如讲到夏天,老师出示两句话比较:
①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②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老师要学生比较词语哪个好?她直接问,没有读,学生回答后老师还是没有指导学生读,这样就没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出”用得秒。
2.双层抓得不够实.例如教师讲到“汇”字的意思时,她问:你想到什么画面,多媒体展示动画就了事了。如果提出要学生想画面,然后马上让学生说,再多媒体展示后让学生再读“汇”字句子让学生齐读,这样孩子们就会真正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了。
以上是我个人听了这节课的意见,有评得不到位的请多多包涵,谢谢!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 篇2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我从没有教过三年级,特别是没有开展过“批注式阅读”,因此,观看了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后,我收获多多。
1、纵观整节课,王老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在让学生预习和写批注时给予了学生充足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走进文本,读进去,思考进去,和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王老师重视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都很完整。都能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完整地回答问题。如: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说:“老师,我喜欢……。”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老师平时很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今后要向王老师学习,从平时回答每一个问题开始,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
3、王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自己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能充分利用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生词,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4、重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做作,不用自己的思想去套牢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谁能交流一下你喜欢的部分?”“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了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做得很好。
有几点值得我们探讨:
1、“浸”字引导学生理解得不到位,要引导学生在多读、多悟的过程中去感悟,再通过闭目想象、图片展示等方式理解“浸”是“逐渐深入”的意思。
2、在解决“为什么是千万缕而不是阳光普照呢?”这个问题时,可以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茂密的大树,一幅没有障碍物的空旷地方,让学生通过观察,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找到答案的。
总之,感谢领导和王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这次机会,我会把学到的优点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 篇3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作为三年级的讲读课文,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是中段学生学习的很好的范例。总体上,小朱老师在这节课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四季美景为线,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体会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今天在多功能厅观摩到了朱莹娇老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展示,看到了课堂教学的点滴成长,心里比较欣慰。
一、利用媒体,直观感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小兴安岭的美,在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特点,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读促悟,读中悟情。
在新课标下,朗读已成阅读教学的“热点”。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老师的课堂,读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男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把读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三、指导学习方法,有扶有放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春、夏两段。老师在引领学生欣赏春天的小兴安岭时采用扶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段中的每一句入手,先了解描写了哪些景物,再感受春天景物的特点,最后指导感情朗读。老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心情,像文中“抽出”和“长出”一词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紧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来体会,学生做的很好,很有成就感。在教学“夏天”一段时,则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进行,自己读,圈划景物,抓关键词感受景物的特点。整个环节一环套一环,有扶有放,简单明了。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到位。余下几段,都是在孩子们自我推荐,自我阅读,自我感悟中进行的,老师在整个环节只起到一个启发、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孩子们愿意主动去学,他们在反复朗读,品词品句的基础下,从字里行间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
商榷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到底需要什么还不是很清楚。师生互动环节,教师的点拨引导也不够具有针对性。
2.语段教学中要先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到的内容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架。课中教学点落实稍显零散,张各个教学点的落实最终需要回归文本,要有整体语境和文本的概念。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 篇4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它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学生在学习时既能学习语言文字,又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张老师在这节课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扎实生字教学
本课生字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因为有了学案的铺垫,因此张老师没有把所有的字词都呈现出来,而是抓住几个容易容易读错的生字呈现。为课文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朗读感悟
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张老师本堂课主要是上春夏两个季节。
1、学习春天:张师先范读本段,然后让学生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你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反馈,张老师主要抓住“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两个句子展开教学。让学生说说这些词句好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张老师让学生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学习小鹿这句时配上了动态的小鹿再引导学生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理解了“欣赏”,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
2、学习夏天:这一段张老师主要抓住“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两重点句展开教学。这一段要学生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张老师教会学生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形象。
三、读写结合
在学习“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有的……”是学生说话训练一个点。张老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个契机,除了小鹿,其他动物也出来了,它们有谁啊?“小松鼠在枝头散步,它们有的有的。野兔也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它们有的有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创造,不但发展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 篇6
20xx年11月15日,我有幸听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感触很深。可以说,詹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和个人的教学素质都很高。可以肯定本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师生的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特色,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下面,我来谈谈本课的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把握文本,挖掘美
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特征,每个季节动静结合,表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因此,在教学本文中,应重点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而詹老师就是抓住这一重点展开教学的。可以说,詹老师善于钻研教研,把握重点,多层引导,感受文本。其次,教师从图片欣赏初步感受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到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来到小兴安岭寻找四季的美,再回归到一年四季的小兴安岭就像五颜六色的大花园,课堂结构清晰,感受层次分明,逐层递进。
二、善于引领,悟情美
本文着重就是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因此,詹老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如一始的图片欣赏,就初步带领学生领略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并且,詹老师还此时加了流动的画面和配合画面的优美的乐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感悟春天的美丽时,教师配以小鹿漫步在春花烂漫中欣赏溪中的倒影图,激发学生想像,小鹿在低头欣赏什么?仅仅是自己的倒影吗?它还看到了什么?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很快想到小鹿还在欣赏着倒影中的鸟、树、花、草,欣赏着春天小兴安岭的美景!再比如讲到小兴安岭秋季的美丽时,教师抓往“飞舞”一词激发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美:树叶的飞舞像什么?学生有的说“像美丽的雪花”,有的说“像天上的蝴蝶”等等,仿佛已亲身来到那个地方,亲眼看到了漫天飞舞的树叶,感受到了原本应该萧条的秋季却还有那么美丽动人的画面;
正是因为教师情境的创设,语言的引导,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愿读,会读。我们可以从学生充满热情的朗读中感受到他们是被深深地吸引了。
三、教学扎实,注重积累
詹老师还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学比较扎实,如导入课题时,詹老师就抓住中国地图而引出小兴安岭,再如生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生字新词等,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同时在四季的感悟中又紧紧抓往重点词展开理解和感悟。如“抽出”一词,教师与“长出”作为对比;如小溪“欢唱”一词,在理解词义后又激发学生想象小溪在唱什么;又如教学冬天的美时,让学生用不同的词来说说怎么形容冬天。可以看出詹老师比较注重日常的积累,再如指导朗读时多次范读,用告诉学生学会抓重点词朗读等等,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最后,詹老师的课堂让我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可以说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却有百分之百的努力”。在高效课堂的不断探索中,我们更要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只要学生得到了最大的收获,那么我们就问心无愧。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稿04-20
评课稿《美丽小兴安岭》08-15
《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精选15篇)05-07
评课稿《美丽小兴安岭》7篇08-15
评课稿《美丽小兴安岭》(7篇)08-15
评课稿《美丽小兴安岭》精选7篇08-15
三年级《美丽小兴安岭》评课稿08-03
《美丽误解》评课稿08-01
三年级语文评课稿:美丽小兴安岭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