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只有一个地球评课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1
“教无定法”,这一点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体现得尤为明显。李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动静相宜,脉络清晰,听完之后掩卷沉思,感慨颇多:
一、“自主合作探究”法,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本课采用了“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合作学习,深刻感悟”“探究学习,拓展延伸”等环节,教学结构脉络清晰,尤其是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地球“易碎”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掀起了“争做课堂小主人”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二、以读悟情,以读促写,注重朗读训练
语文与朗读不分家,朗读是语文的生命。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非常注重感情朗读训练,例如在讲到“地球的可爱体现在哪些地方”时,教师相机启发引导:读到“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教师启发说:你读这个句子时心情怎样,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试试看。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分析完地球的“可爱”“易碎”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环节后,李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地球,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势在必行!保护地球,刻不容缓!用“如果——,地球会更可爱;如果——,地球会更易碎”进行说话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亮丽醒目,画龙点睛
我一直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这句话对于语文课尤为明显。李老师的`这节课的板书醒目、新颖,让人享受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彰显了本节课的重点,令人回味无穷:板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一个写满“可爱:晶莹球体、人类母亲、慷慨无私。易碎:渺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等文字的地球。下面是一个简笔画人物形象,他笔直虔诚地站立,仰面朝天,瞻仰地球,双臂伸展。寓意人类要保护地球,
总之,这是一节既有看点,又有重点的课,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共鸣。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2
《只有一个地球》是第四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中的开篇之作,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本组课文都是科普作品。《只有一个地球》在本单元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单元要求学生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蓝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整节课教者对语文课如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互助性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地展示。真是“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啊!
一、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蓝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蓝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当然,这也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蓝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它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蓝老师在教授本课时,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这句话,学生在了解地球如此渺小之后,产生了强烈的保护地球之情,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段,再指名让学生在全班朗读,感受地球的渺小。老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使他们强烈的意识到地球的可爱和保护地球的迫切。
四、联系实际,提升情感。
在讲“地球资源为什么会枯竭”这部分时,教师让学生评选“地球头号杀手”,课文即将结束时,蓝老师让学生以“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对那些无情地破坏地球的人们说些什么?”来进行小练笔,还出示了这样的句式:人类啊,人类!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得到了训练,也宣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今后应该怎样从小事做起。使学生意识到要保护地球就要付诸行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主意识。
总之,这是一节活泼、生动、有效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课堂上蓝老师发挥了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言,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的评述,评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3
今天我们语文研修1组的老师汇聚在一起,就林文英老师设计的四年级《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进行了评课,现就会议内容进行了记录:
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针对执教教师的第二次听课展开评课。
下面请各位老师就自己的观课角度评议林英老师设计的四年级《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
从本次的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孩子能力也不弱,可是就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如果老师只是走过程,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很难得到快速提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程。
(二)学生参与情况分析:(刘圆圆、刘玲燕、滕宗芳)
通过数字统计显示,我们了解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个体、主动参与为主,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略少,但全体学生仍然都能得到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姜老师的这节课,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对于坐在教室左边、右边、后边的学生没有忽略,反倒是刻意的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姜林师特别关注班级内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来看,这节课的条理性比较好,目标也明确精炼,师生互动默契,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几个方面都是我们本次磨课想要达到的目标,在讲课中的到很好的体现,同时看到老师们的努力和进步。
(三)教师提问的有效度:(于凌云、鞠远志、邵玲君)
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道,让语文课成为吸引孩子的万花筒,让语文课变成孩子成长的舞台。在享受精彩的阅读课堂的同时,我选择教师课堂提问这一角度,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我发现林老师的课堂提问关注了思考性、启发、想象性,在有效的课堂提问的引导下,实现了学生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针对林老师课堂教学过程及以上数据统计,我总结林老师本节课的课堂的提问的有效性在于以下几方面:
1、关注了课堂提问的引导性
2、关注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3、关注了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邵玲君总结:
林老师对于这节课准备的很充分,能够很好的去根据磨课的主要任务去探索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清晰,课堂氛围好,学生参与度高,要对个别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会更好。群组其他成员都能够很好的从个人的观课角度结合统计的数据去分析问题,每位听课教师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感受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很清晰,流畅。今天的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4
《仅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仅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本文是紧紧围绕“地球的样貌”“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和“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这几个方面介绍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事,又做到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
在讲地球的“美”和“渺小”时,作者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我选择“扁舟”一词作为训练点,我首先向学生发问:“把地球比作扁舟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明了地球的'小!”这个比喻的作用真的仅此而已吗此时,我让学生进一步想想这个比喻与先前接触过的比喻有何异同我们在打比方时,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比喻得要贴切、恰当,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这个共同点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相似之处,这个比喻恰当吗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用“米粒”和“皮球”来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为什么此处比喻忽略了本体和喻体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误吗这样,学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经过及时的点拨,学生不难体会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叶小舟行驶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类在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就更无处容身了。从“扁舟”这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的“飘摇不定”,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因而人类更应精心保护地球,才是这个比喻地精妙之处。对这一词语的深刻领悟无疑为课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资料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有关知识:我国的森林资源危机及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之后我出示我国生态环境的几个数字及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我们身边环保、生活实际来谈体会,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仅有一个家园——地球,精心保护它吧!最终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5
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我确定《仅有一个地球》此课的教学重点是:经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仅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基于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孩子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对宇宙与地球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学习此课如果没有对文章的资料有一个很深地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体会也不会深刻,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地球的可爱。紧之后我让学生谈谈对地球的了解,然后我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后再谈谈对地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其次我引用宇航员的话引出可爱,让学生围绕可爱一词从文中找出描述地球可爱的语句或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谈体会等。最终我用地球四季图片激发学生保护地球情感。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资料,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本事、审美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现就反思与大家商讨。
一、教学中我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地球”一词组织教学,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让学生自主读书、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是联系地球四季图片让学生说一句话,更是尊重了学生独特理解。
二、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我用了几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来观察、谈话,最终让学生合作编成一首赞美地球的小诗,有效的解决的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遗憾。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第二段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出现这种情景和我的引导没有引导好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我课前备课不够充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由于学生对地球了解不够,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这时我应当及时给学生范读或者准备录音让学生听读,可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草草结束。
3、多媒体课件教学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课件制作方法不熟练,致使课件效果不够梦想。如地球全貌图就不大清晰。有些生活图片资料相似导致学生回答相近或者无法回答,即耽误时间效果也没有到达预期效果。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改正,并将对教学继续探究、完善。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6
本学期,我们听了李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我觉得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上课伊始,老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强调开头和结尾,从中找出文章中心句,很多学生都找到了,当有些学生发言说出中心句时,还有些学生不太肯定,左右摇摆,一个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所找的中心句,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很多同学纷纷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老师利用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两组图片,第一组图片学生回答所看到的地球是:蓝白相间、美丽、晶莹剔透。第二组图片学生回答所看到的地球是:支离破碎、毫无生机、没有水的地球。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遭受的破坏,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边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在总结课文结尾,并请学生带着感情读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老师在课前,还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与地球有关的材料,并找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根据课件的提示依次填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散思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在老师的教学中充分的读、议,使学生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在与上一环节内容的反差中,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
总之,这是一节活泼、生动、有效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又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课堂上老师发挥了良好的素质与主导能力,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言,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是难能可贵的。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7
曾经多次听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有琢磨表达重在语言训练的,有引导探究尝试研究性学习的,也有力在信息资料整理交流的,但每一次似乎都留下了一个共同的遗憾:孩子们的表现过于理智,他们发出的话语只不过是一种公共口号而已。
反复研读教材,“人类的母亲”这几个字眼紧紧地抓住了我。母爱是至真至美的情感,人不正是大地之子吗?由此生发,我设想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从而赋予地球这一客观存在以情感、人格的因素。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样设计,阅读的过程亦即首先变成了“倾听”的过程,再辅之以相关文本与非语文材料(漫画、音乐)等课程资源的拓展强化,势必对学生内心形成猛烈的撞击,生成丰富的体验。顺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再转入“诉说应答”,必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的了。其间,我设想教师教学重在创造一种适宜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激励肯定,努力促成“对话”的不断生发与深入。在这一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文本材料必将获得丰富的个体意义,“对话”也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交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
多次的读写结合,是在学生的`思维得以放飞,激情得以飞扬时,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话、写话,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显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的要求。同时,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另外从学生外显的不舍情态可以看出,这节课人文教育的效果不但写在学生的脸上,也已深入到他们的心中。
在处理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来写宣传语,一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二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其中有的学生确实写得很不错,但也有部分学生写得感情色彩并不那么重,我想如果我能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多读可能效果会更好。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篇8
陈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地展示。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文本的处理,以人格化的语言呈现在师生面前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着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整篇文章时,始终是以"地球母亲向我们述说"为线索,来体悟文本的。这样处理,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位母亲的述说,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这节课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王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陈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读文感知文本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陈老师在教授本课时,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学生在了解地球如此美丽、壮观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对地球热爱之情。而后,深情地读出这句话。在讲"地球资源有限"这部分时,教师加强了朗读指导,使学生强烈的意识到地球的可爱和保护地球的迫切。
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如果在学生对文本理解不是很透彻时,适时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的评述,评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相关文章: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10-14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10-15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优秀12-12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精选22篇)10-28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精选5篇)10-14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6篇11-14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通用5篇)10-14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08-13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2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