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2023-08-21 稿件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通讯稿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在学校的学生会还是工作单位,有时候写通讯稿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一般通讯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1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无论是中国本土的节日还是西方的“情人节”,单身男女们都不太希望过这一节日。为了给企业的适龄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四季新社区联合城邦社区携手辖区企业精心组织了“社企1+1浪漫七夕节”的活动。

  为了让参与活动的陌生男女尽快互相熟悉和了解,主办方共设置了三个环节。

  浪漫第一步“初见让我心动的你”

  “八分钟约会”结识心动女生。女士坐着不动,男士每过8分钟向前移动3个座位,如男生遇有心动女生,可以直接坐到她面前。八分钟的交谈时间很短,但是至少也能给彼此一个初步的印象。感性的人很相信“眼缘”,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单身男女们能通过第一印象尽快找到自己心仪的“他/她”。

  浪漫第二步“让我们一起向前走”

  在初次见面和短暂的了解之后,主办方让这些男生女生玩起了游戏“一起向前走”。先由已经找到心动女生的男士上场,邀请女士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如果被女生拒绝,男士便下台当看客。成功邀请到女生的男士被蒙上眼睛,由女生牵着或者推着到达目的地。这个环节让年轻人们通过合作和接触,使他们迅速卸下心房。

  浪漫第三步“快跟着我跑吧”

  经过了前两个环节的“筛选”,只剩下了彼此有好感的几对年轻人。主办方为了加速他们之间的感情增长,让他们来了一次运气球的比赛。每对男女夹着一个气球横着往前跑,先到终点线者获胜并能得到奖励。要想让气球不落地不被挤爆,两个人就得合作无间。看着仅隔一个气球的她让不少男士紧张不已,女士则羞红了脸。熟悉程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提升,获胜与否已经不太重要了。

  游戏完毕,还真有几位男士获得了心仪女生的联系方式。仅仅靠两个小时的`接触也许无法让更多的年轻人找到合适的对象,但今后社企合作会提供更多的平台,让社区和企业多交流,多沟通,以期能达到共建共赢的目的。

  近日,一首好听的《知心爱人》拉开了沁苑社区“浪漫七夕幸福共享”活动的帷幕。

  往日旧照晒幸福

  在温馨浪漫的旋律中,幻灯屏幕上播放起一张张四五十年代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社区老人们的“珍宝”。年轻的脸庞,青涩的笑容,无法掩饰的是幸福和喜悦。那些结婚照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高科技的制作,质朴纯真的爱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愈发感人。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们,分享着自己曾经青春年少时的爱情。眼前的一幕幕让我们不禁感慨,最羡慕的不是风华正茂的情侣,而是相互搀扶的一路相伴。

  浪漫情歌送老伴

  “在今天这个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里,我想唱一首我自己写的歌《相依相伴到永远》献歌给自己的老伴!”别看曹伯伯已年过半百,但依然浪漫不减。“看着你额上的纹,望着你花白的发,老伴啊老伴,我心中装着多少知心的话……虽然没有花前月下,虽然没有浪漫潇洒,虽然你没说过i love you,点点滴滴情义无价!”曹伯伯含情脉脉地为老伴唱着亲自作词谱曲的歌,大家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吃着七夕特有的食品“七巧果”,每个人都陶醉在幸福的过去中。

  相隔千里思念她

  社区里的保安王师傅,是位外地在苏务工人员,为了赚钱养家,背井离乡,一年到头也不能和家人团聚几次。逢年过节,他也只能默默地思念着家人、默默地祝福。“我和老婆结婚五六年了,但是我每年最多也就回老家一到两次,今天下班我一定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也给老婆一个惊喜!”有的时候一句问候,一句关心就是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七夕的浪漫情调,洋溢在沁苑社区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社区对所有有情人的祝福。

  目前,永康公寓社区青年员工居住近5000余人,为进一步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为改变其生活模式单一、交流平台匮乏的现状,进一步扩大青年员工间的社交范围,正确引导青年员工面对婚恋问题,促进其交友交流健康发展,值此七夕之际,荣华街道永康公寓团支部拟定开展主题为“相约七夕青春飞扬”单身交友活动,以满足广大社区青年日益增长的交流需求。

  其中活动内容形式多样,适合青年员工相互认识展现自己,共包括:

  1、“美好初印象”相互介绍

  2、“真彩我人生”才艺表演

  3、“默契好搭档”两人三足

  4、“姻缘一线牵”穿线比赛

  5、我为你指路,你背我前行“患难见真情”

  6“爱就要表达”表白时刻

  7、“七夕共相惜”微信圈交流七项内容。

  从今日起至8月14日,以永康公寓为主体的单身青年员工开始报名参与,根据报名信息,初步筛选双方需求意向大体一致的男女青年各20人参与此次活动。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2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水墨花园社区的七夕活动也随之拉开帷幕。傍晚时分,一对对恩爱的年轻夫妻和恋人手挽着手,领着孩子,兴高采烈地踏入了社区温馨的活动场地。

  活动一开始便是夫妻们秀默契的时刻,夫妻双方组各坐成两排,主持人提出夫妻间的5个问题,双方都写在纸上,最后看哪对夫妻的答案最吻合。各对夫妻们纷纷以眼神交流,然后快速答完,最终7号夫妻的答案完全一致,这种互相之间的了解和心灵的融合真是羡煞众人!秀完了默契,一对对“牛郎织女”们又比了一下配合。老公拿着针,老婆一手拿着线,一手握住老公的手,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针孔,每穿过一个针孔时,夫妻间便对视一下,露出会心的一笑。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蒙眼捡球。老公蒙着眼,老婆指挥他们去捡地上散落的乒乓球。结果证明,对老婆的“命令”最心领神会的老公往往事半功倍!

  活动间隙,主持人随机抽出一对夫妻的号码。音乐声响起,他们走上舞台,深情地讲述了与对方相遇,相识,再到相爱的经过,然后紧紧相拥。孩子们在满地的彩色气球中玩耍,各对夫妻们都深深陷入美好的回忆中。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每一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相爱永远!

  七夕是小情人们的节日,也是社区阿姨们的穿针乞巧的日子。您瞧,农历七月初七一大早,阿姨们就聚集在凤凰城社区居委会参加“比一比,赛一赛,穿针引线谁最快”活动。

  活动共分为5个小组,每组4人,每组都产生1个巧手阿姨。有的阿姨们带上老花眼镜,有的阿姨们眯着眼睛,还有的阿姨手都在微微的颤抖,都生怕自己被说成 “笨手”阿姨,聚精会神的穿针。每组穿针最快的阿姨我们都给她热烈的掌声和小礼品。接着我们对5个小组产生的5名巧手阿姨来最后的“巧手大比拼”,旁边的阿姨几乎都要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5名巧手阿姨,最后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冠军顾阿姨。

  阿姨们还分享了她们各自家乡的七夕节习俗,来自苏州的陈阿姨说苏州有“投针验巧”和“吃乞巧果子”的习俗;来自湖南的刘阿姨讲起在家乡有七夕洗发,可获得织女神护佑的习俗;来自北方李阿姨说七夕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果子及花生,看天上云朵的形状,有的象大象,有的象匹马,还有的象公鸡等。各地的习俗反映着各地的特色,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更加了解七夕节日的内涵。

  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怡和居委会召集了一批小朋友在这样的节日里来画一下这个他们心目中的节日。

  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介绍了七夕节的来历,七夕是女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一个可以乞求智慧和巧艺。随后小朋友就开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女郎织女相会的图案了,也可以制作一张情人节的贺卡送给爸爸妈妈,祝福他们过的幸福快乐。小朋友们纷纷拿起笔画起了五彩斑斓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图。

  孩子们纷纷表示回去之后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偷偷的给爸爸,让爸爸送给妈妈,给妈妈一个惊喜,用自己小小的心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意。这样的活动既增加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增加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3

  随着即将到来的七夕,8月5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中塘社区特意邀请社区老人举办了“鹤发童颜幸福日 和谐美满伉俪情”七夕活动!

  老夫妻们欢聚在一堂,说说笑笑,各自讲述着俩人生活的点滴。居委会特意给每对老夫妻都准备了玫瑰花,娇艳的花映衬着张张写满幸福与甜蜜的笑脸。蔡大松满脸幸福拿出来一封“情书”,当众念起来:“去银楼买钻戒假意 居委会送玫瑰真心 情深意长”,顿时把姜晓凤感动得热泪盈眶。翟庆岗回忆着多年的共同生活点滴,意味深长地告诉人家:夫妻过日子,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词是“忍”……赵德乾则挽着王方,深情地说道:“我比你年龄大,我就应该一辈子照顾、保护好你。”聊完幸福往事,居委会给大家准备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爱在心里”、“众里寻她”、“画出我的爱”、“爱的默契”……七夕的幸福气氛洋溢于整个活动室内。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每个人都渴望爱情,在七夕的那一夜,不妨与老伴共度烛光晚餐,跟老伴说声今生有你的陪伴我很幸福, 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未尝不是一种浪漫。

  8月5日,创文“国检”冲刺时刻,XX区骏威社区便举办了一场“巧手迎七夕,齐心创文明”的手工艺展览活动,既庆祝了我们的节日——七夕,又让创文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当天,一进骏威居委便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市民们把亲手制作的100多件手工艺品放在一起展示。一件件纯手工的陶艺、戏服头饰、折纸、种子画等作品栩栩如生。其中,70岁的毕丽荷婆婆做的戏服头饰最受市民欢迎。毕婆婆说,小时候,她很喜欢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于是,心里便对美丽的织女有一个美好而朦胧的印象,后来,看到牛郎织女被的故事被当成戏剧表演,织女的形象便清晰地展现在她面前。于是,她便凭着自己的印象做了织女戴的头饰。“我做了小姐和丫鬟的头饰,小姐的头饰珠叉较多,比较富贵,丫鬟的头饰珠叉较少,比较朴素。”放眼看去,果然,小姐的头饰雍容华贵,毕婆婆用了较多的珠子、亮片把小姐的头饰点缀得灼灼生辉,丫鬟的头饰则稍显朴素。很多对古代装扮有美好憧憬的社区阿姨们纷纷拿起毕婆婆做的头饰小心翼翼地欣赏,有些还忍不住拿起来放在自己头上比划,想象着自己戴上小姐头饰是何等的美貌!

  除了戏服头饰,市民们用赤豆、绿豆、谷子等粘贴成的“金兔迎七夕,文明花盛开”字样的种子画也很有特色。在新华第五小学上5年纪的史述煊也用赤子豆做了一幅图画。史述煊说,做种子画展示是为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古代艺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参观完手工艺品出来,骏威社区的妇女们马上学着动手制作。在居委会门口的'石桌子旁,便聚齐了四五位师奶,原来,她们正忙着用豆子、种子小心翼翼地制作“幸福广东,骏威社区创文明”的字样。“经常和大家一起做做手工,既能增进感情,又能陶冶情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做,更能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社区居民王阿姨笑着说。

  七夕之际,浪漫依旧。8月5日上午,国际水岸社区会议室内喜气洋洋,一场别开生面的“浓情七夕节 相濡以沫话真情” 的party正在这里上演,参加这个party的不是年轻人,而是来自社区里的老夫妻们。

  几十年相濡以沫,几十年相依相伴,几十年风雨历程,此起彼伏的“恭喜”声勾起了老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62岁的朱大叔说,“我和老伴结婚时,连新房都是借别人家的,结婚的衣服,婚床上的毯子都是向别人借的,现在好了,盖起了三层楼房,儿子儿媳都孝顺,生活别提多有滋味。”老陶的老伴卢全珍也是激动不已,“结婚43周年了,他一直对我很好,还记得我怀第一个孩子时,还想去田里干活,他就把我干活的工具藏了起来,这件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聊着这么多年的家长里短,恩爱岁月,大家越聊越起劲,社区工作人员提议去沙湖公园拍起了婚纱照,老人们参与的兴致都非常高,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王强老人快言快语:“我今年已经63岁了,老伴张水瑛也有60岁了,拍婚纱照这件事是过去连想都没有想到的,咱们社区想得真是周到!弥补了结婚时的遗憾,让我们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牵手走过半个世纪,发现恩恩爱爱最重要,平平淡淡最久长。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4

  七夕节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结合社区实际,决定在七夕节期间,在全社区广泛开展“爱在七夕、和美家庭”评选活动。

  以夫妻恩爱、恪守公德、孝敬父母、教子有方、家庭和睦为标准,重点挖掘模范夫妻、60年钻石婚夫妇、50年的金婚夫妇典型,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营造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氛围,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效果

  七夕节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结合社区实际,决定在七夕节期间,在全社区广泛开展“爱在七夕、和美家庭”评选活动。

  通过活动开展,凸显七夕节爱情忠贞、家庭幸福、勤俭节约等文化内涵,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促进现代家庭观念的健康成长,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由于古代女子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为纪念这一节日,龙舟路街道河滨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在7月30日在6号院小广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的经典诵读活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居民自由搭配,两两组合,分别诵读了《七夕》、《鹊桥仙》等诗篇,歌颂纯洁爱情,诠释爱情真谛,深切感受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5

  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也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20xx年8月13日,为迎接七夕节的到来,航运南村社区阅趣馆举办了彩泥制作许愿树的活动。

  在活动中,老师不仅引导幼儿对牛郎织女相会活动给予祝福,还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紧密相连,因而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而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许愿树的立体制作,所以在活动中需要家长的协助,在活动最后,社工还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愿望,其中有的幼儿画的是想要的图书、玩具;也有的'写了一串数字,代表他想拥有的钱币……幼儿将这些愿望画下来制作成“小星星”悬挂在许愿树上,期待着伴随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时刻的到来,自己的愿望也能实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农历七月七日,在我国称为“情人节”。为纪念这一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7月29日昌乐社区开展了“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中,社区志愿者陆锐芝以讲故事的形式诠释 “七夕节”的渊源、传说、习俗以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牛郎织女七夕夜鹊桥相会的传说等;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分别诵读了《七夕》、《鹊桥仙》等诗篇,大家纷纷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带我们回忆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典的爱情故事,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深切感受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开展以“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凸显七夕节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等文化内涵。普及了民俗文化,增强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人们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促进现代家庭观念的健康成长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农历七月七日,在我国称为“情人节”。为纪念这一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7月29日昌乐社区开展了“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中,社区志愿者陆锐芝以讲故事的形式诠释“七夕节”的渊源、传说、习俗以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牛郎织女七夕夜鹊桥相会的传说等;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分别诵读了《七夕》、《鹊桥仙》等诗篇,大家纷纷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带我们回忆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典的爱情故事,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深切感受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开展以“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凸显七夕节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等文化内涵。普及了民俗文化,增强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人们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促进现代家庭观念的健康成长。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7

  8月11日上午,繁阳镇龙亭社区团支部开展“小小巧手迎七夕欢乐剪纸”活动,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在社区老党员黄启兰教导下学习剪纸,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中孩黄启兰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她一些作品,让孩子们赞叹不已,争着抢着要和奶奶学剪纸。随后,黄奶奶教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图案剪纸技巧,让他们在纸上画好图案,黄奶奶不厌其烦的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告诉他们剪纸时应需注意的事项,孩子们边听边学,非常专注,星星、花朵、小人……一个个图像在孩子们的手下成型,让大家乐在其中。

  社区团支部组织未成年人结合传统节日七夕开展剪纸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为辖区儿童们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爱心乐园。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8

  社区巧搭“鹊桥”不让幸福落单80后的小夫妻们,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他们生活中压力与希望并存。为了给繁忙的80后一丝浪漫的提醒,一点休闲的乐趣,社工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将惊喜送上门。宋慧、王凯都是园区外企员工,小两口的话叫:“我们是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传统型”,平时上班都比较忙但是恩爱溢于言表。球球妈妈笑称,今年带着儿子一起过七夕了,社工来祝福正是提醒了男士们给自己的老婆过一个难过的七夕节。

  为了不让浪漫落单,社区还专门给七夕另一半不在身边的居民送去玫瑰花,小宇的`外婆、想想的阿公,老公远在外地的女士们……沈波女士的老公今年到澳大利亚出差学习,已经有半年时间,居委会带着玫瑰、气球搭起了“浪漫鹊桥”,“有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区主任苏艳表示,通过这一爱的传递,让老夫妻们重温爱情走过的路,共同度过美好夕阳红;也让小夫妻们更加彼此珍惜,加深彼此感情,更好的经营婚姻生活。“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个充满浪漫爱情故事的日子,旗苑社区共青团在会议举办了“爱在七夕”青年交友座谈会,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联谊平台。

  座谈会上,社区志愿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青年朋友“七夕节”的渊源、传说、习俗以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大家了解七夕文化所蕴含的人们崇尚忠贞爱情与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怀。随后,大家一起畅谈了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彼此增进了了解,也培养了友谊。

  此次座谈会,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扩大了旗苑社区青年交流的覆盖面,受到了青年朋友的极大欢迎,同时,为搭建全市青年交友公益性联谊平台,促进单身青年联络交流、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 9

  8月11日一早,社区工作人员手捧着鲜艳漂亮的玫瑰、心形爱意气球开始传玫瑰,送爱意。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王宏权、谢道华夫妇是安徽合肥人,结婚已经40多年了,收到玫瑰时非常开心。“太谢谢你们了,我们结婚已经44年了,那个年代谈恋爱没有花,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束玫瑰花!”

  当说起结婚的仪式时,谢阿姨满脸笑意地说:“当时我是工厂里的车工,在上海学习,他在合肥,后来他来上海找我,我们一起去了躺杭州就算旅游结婚啦,也没有求婚!”在工作人员的调侃下,王宏权叔叔大方地拿起玫瑰花,单膝跪地给谢阿姨补过当年这一情景,谢阿姨说不出的感动。

  他们是社区里的模范夫妻,回想起当年牵手一起走过的日子,谢道华阿姨心情格外激动,她说:“结婚后,家里的大小事基本都是他在打理,洗、煮、烧都是他来包,我就负责洗碗,扫地。”他们的大女儿从小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她40多年来老两口含辛茹苦,相互扶持相互照顾,虽然没有过过情人节,没有玫瑰花,但是平平淡淡的幸福更加凸显了他们患难与共的爱情。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相关文章: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03-08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7篇)03-08

社区七夕活动通讯稿集锦7篇03-08

社区慰问活动通讯稿01-08

社区义诊活动通讯稿03-14

社区义诊活动通讯稿4篇03-14

社区端午节活动通讯稿03-19

社区端午节活动通讯稿5篇03-19

社区端午节活动通讯稿(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