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合奏曲欣赏评课稿

2022-10-06 稿件

  教学基本环节:

  1、课前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由对课前音乐的问题回答导入课题。(设问:曲名?听出了乐曲中哪些乐器?)

  2、中华民族乐器分类(四类)。

  3、分类介绍乐器。屏示吹管类乐器并介绍;师演奏二胡,并介绍拉弦类乐器;介绍拔击弦乐器,学生演奏古筝;介绍打击乐器,实物展示一些常见的民族打击乐器。

  4、欣赏民乐合奏《春节序曲》。介绍乐曲;欣赏第一乐段,设问:乐曲的情绪与气氛;欣赏乐曲的第二乐段,设问:乐曲表现的思想情感?乐队的编制。

  5、欣赏由本校民乐队演奏的《鸭子拌嘴》,设问:作品表现的画面?看到了哪些打击乐器?

  6、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参与表现《鸭子拌嘴》片断。

  7、拓展部分,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我不想长大》,设问:演奏乐器名称?为何称其为“新民乐”?

  8、小结全课。

  简评与探讨:

  从X老师的教学流程来看,似乎是一堂较为传统的认识民族管弦乐队和民乐合奏的欣赏课。但如果从X老师所组织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形式来看,其实是有较大的突破。最突出的一点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介绍中华民族乐器时,老师演奏现场了二胡,请同学现场演奏古筝,能充分利用学生和教师的资源,让学生能现场感受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效果,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乐曲欣赏时老师又一次利用了本校乐队演奏的'乐曲《鸭子拌嘴》,也一定让同学们倍感亲切而欣赏的兴趣大增。除班级和校级资源的利用以外,X老师在课的后部分让学生欣赏了“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并与学生探讨了“新民乐”的问题,这也是此课的点睛之笔,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拓展了学生艺术视野,关于“新民乐”问题的探讨更是较好地体现了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一点点理性的思考与探讨,更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可能也是我最前提出来的在“意料之中”的教学程序,让人觉得少了一些新意。另外,在欣赏《春节序曲》时的设问主要指向作品的思想情感问题,偏重作品内容的表现而忽视音乐要素的表现,也是值得思考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民族器乐合奏曲欣赏评课稿】相关文章:

民族团结的评课稿11-09

民族风俗与礼仪的评课稿11-09

民族风俗与礼仪评课稿11-02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评课稿12-31

《中华民族大家庭》评课稿09-28

《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11-17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2-17

东亚音乐之日朝民族音乐评课稿11-0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评课稿12-27

评课稿范文:《圆的认识》评课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