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花的勇气》评课稿

2024-10-05 稿件

四年级语文《花的勇气》评课稿1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的第一天,迎来了塘下语文中心组的第一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以生为本,优化教学设计。场桥二小的蒋芝乙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花的勇气》。以下是我听课的几点感受:

  一、借助词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

  蒋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是借助三组词语进行阅读教学。

  第一组词语是“失望、遗憾、惊奇、心头怦然一震”。出示第一组词语后,蒋老师提问:“有什么发现?这组词语描写的是什么?”学生不难发现这组词语描写的是作者的心情。随后蒋老师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圈出词语,完成口头填空:“作者在四月的维也纳看不到,因而感到失望,当他快要离开维也纳时,因为而感到遗憾,而当他看到,而感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明白了。”蒋老师借助这组心情变化的词语,利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组词语是“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奇十足、拔地而起”,这组词语描写花的词语。借助这些词语蒋老师要求学生去课文中寻找描写花的句子。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去体会花“多、密、辽阔”的特点。

  第三组词语是“冷风伴着凉风、凉凉的雨点、冷风冷雨”。蒋老师借助这组词语让学生体会花儿的勇气。

  三组词语的选择,别具匠心,成为阅读教学的主线。这样的教学设计,凸显了词语的特点,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让听课的我也是心头怦然一震,为蒋老师在阅读教学上有这样大胆尝试的勇气而敬佩。

  二、课堂指导引领,值得深入探讨

  1、以词组教学为主线的阅读教学设计应建立在对词语的理解上。本课最为关键的词语是“怦然一震”。这是作者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此刻作者才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因此对“怦然一震”这个词语的理解至为重要。

  2、课堂中以生为本,是我们一直保持的重要理念。但是如何机智有效的引领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情感,感悟文章的重点,则是教学的难点。如在出示第三组词语“冷风伴着凉风、凉凉的雨点、冷风冷雨”后,蒋老师提问:“冷风冷雨刮在你脸上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很舒服!”这样的回答令我颇为意外。但这的确是学生此时此刻的真实的体会。在阳光明媚的四月,气温回暖,穿着厚重衣服的学生也许会感到有些炎热,因此此时如果有凉风习过,还是蛮惬意,蛮舒服的。面对这样的回答,教师如何以生为本,让学生的体会能回归文本,则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创设课堂情景。

  3、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正确朗读指导是朗读知道的关键。描写花特点的句子中的重点词是“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多、密、辽阔”是花的特点,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是把重音落在“这么”上,这样才能更突出“这么”后面的词语。同样写花颜色的词语“白的、黄的、紫的”指导学生读出花的美,读出话的颜色多应将语速放慢,把“的”前面的字拖长,的读轻声。教师范读是朗读指导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要注重学生的体会,让他们读出自己心中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花的勇气》评课稿2

  昨天有幸聆听了由xx学校邱xx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一课。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获得的对生命的感悟,下面我邱老师的这堂课谈几点自己的的看法:

  一、以“花为媒”,导入顺其自然。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从花入手,先请学生欣赏花的图片,感受花的美丽,再回忆积累过的`与花有关的诗句。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起到了“水到渠成”的导入效果。

  二、结合阅读提示,整体把握教材。

  邱老师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在学生默读提示后,帮助他们梳理提示中的几个要点,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学习课文,学会整体感知课文。

  三、挖掘文本主线,围绕主线展开教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邱老师的这堂课就给了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在设计时抓住了一系列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如:(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作为本堂课的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学习、思考、探讨与交流,可以说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也很有目的性。另外,在这里我觉得邱老师有一个地方设计的也很巧妙,那就是让学生根据作者的心情变化概况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知道这是一篇散文,概况散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本身难度就很大。但用这样方法概况,显然要简单的多,而且使得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概况课文的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点睛之笔的写话——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如果有人问我邱老师的这堂课那一处最能打动你,我想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最后的写话设计。教师为了升华勇气的含义,巧妙地安排了给诗歌填空的写话练习。这样的安排不光令学生明白了花的勇气是什么,更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真谛——那就是勇气。这样的设计无疑是达到了“读写结合,以写促悟”的教学目的。

  这堂语文课,邱老师善于抓住文本主线,层层铺垫,过渡自然,整个教学思路“以读促悟,读写结合”。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从中领会并升华了对生命的感悟。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花的勇气》评课稿】相关文章:

花的勇气评课稿07-20

《花的勇气》评课稿10-02

《勇气》评课稿10-10

《对花》评课稿08-10

语文《自己花是让别人看》评课稿08-18

花钟评课稿10-18

《花钟》评课稿06-13

语文评课稿11-09

语文评课稿01-08

《金色花》评课稿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