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
综合复习了圆柱和圆锥部分的知识以后,练习题也做了不少,可我发现许多同学仍然在某些题上频繁出错,或隔一段时间再做就会出错,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他们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怎么办呢?经过思索,我终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在于我的引导方法不对,如:
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
(1)前轮转动一周,前进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钟滚动15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对于这样一道题,我总觉得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因此每次只是抽学生回答一下:
第一小题其实是求什么?(底面圆的周长)第二小题求的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并没有多想学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这道题时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后来,在一次教研交流中听了于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我的引导还是过于含糊了,因此,在下节课中,在讲评这道题中,我也随手拿起学生的一本数学书,请孩子们也跟我来,一起演示压路机的前轮滚动的情况,边演示边指:前进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长,而压路的面积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积,这样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我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你不理解的情况,也要积极想办法,如画图、利和手中的书本等帮助自己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化难为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凑算式。
再如,课本59页第12题:欣欣把一块底面半径2厘米,高6厘米的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圆柱底面相等的圆锥形,你知道它的高吗?
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计算,即先求圆柱形的体积,再利用体积相等的关系,用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来做,但,当我把底面半径2厘米去掉以后,学生很难分清到底乘3还是除以3,为此,我很是头疼。
怎么办?背公式吗?学生记不住,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在本上画图,我受到了启发:是啊,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学生可以在本上画图,凭直觉就能发现,当底面积也相等时,圆锥的高肯定是圆柱的3倍,而高相等时,圆锥的底面积应为圆柱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相反的情况:试想,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如果底面积也相等,而圆锥的高如果说画成圆柱的1/3,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画上以后,学生哈哈大笑,也轻松掌握了这一方法,以后,在这类题上就很少出错了。
通过以上方法,我也深深体会到,数学教学不能光“说”不“做”,要不,学生记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2
经过三个星期的教学,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反映、作业质量、小测的反馈信息,本单元掌握较好的知识点有:面的旋转、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这些知识,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长方形、三角形旋转一周后得得到一个圆柱、圆锥,会利用公式底面积乘以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以及利用底面积乘以高再乘以三分之一得出圆锥的体积。在体积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类比法,先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底面积乘以高,然后让学生通过猜测、尝试验证等手段,让学生推导出圆柱和圆锥的公式,所以学生记得特别牢固,这一点在日后的教学继续发扬。
同时,本单元出错较多的地方是: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因为学生在求表面积时,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个圆柱是求两个底面积加上一个侧面积,或者求一个底面积加上一个侧面积,或者只求侧面积……,所以经常列式出错,以及计算准确率不高。
但总的来说,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的教学目标已达到,部分知识点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在期末复习中查漏补缺。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3
人教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圆锥》的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公式多计算量大。我的用意是为了降低本单元的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练掌握运用公式根据公式列出算式。在学生充分理解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再要求他们熟记圆周率表。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习惯是让课堂尽量按着教师的设计意图生成的。但实际上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有时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冷场。上课时当同学们合作解决第一个求圆柱体侧面积的学习目标时学生汇报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这个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我问有其他想法吗没有学生举手。等待片刻依然沉默于是我顺手拿起学生刚刚展开的圆柱体侧面积我说“你看这个长方形的长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那么谁还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呢”我一边说一边把这个长方形卷起来。学生通过老师演示立刻就明白了长方形的宽也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纷纷把小手举了起来。虽然这节课教学内容已完成但是我感到学生在初学圆柱体表面积时知识没有拓展到长方形的宽也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在掌握了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圆锥并进一步教学圆锥的体积。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由于形象直观的操作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运用自如。
第二课时在学习了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课件出示墙角有一堆沙子现在想知道它的体积该怎样做实物展示让学生们一眼看出这是一个四分之一圆锥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的创新练习让同学们体验到数学的无所不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兴趣。
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三角形旋转成圆锥体哪是底面半径哪是高个别学生还不能清晰辨别。在复习圆柱圆锥体积后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出现混乱主要体现在求圆锥忘了乘三分之一。另外学生在计算时错误率比较高。
从单元中学生的练习来看,存在了几个问题。
1.单位,少部分学生老是忘记区分面积和体积单位,有的干脆一个也不写。
2.求圆柱表面积要计算圆柱的两个底面积,求完表面积之后再计算圆柱体积,有的学生就直接拿两个底面积之和去乘以高了。
3.虽然学生记住了圆锥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但再计算中仍有一部分学生忘记把1/3乘进去。
4.要注重直观演示
如:书中的这样一道练习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1)前轮转动一周,前进了多少米?(2)如果每分钟滚动15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对于这样一道题,一开始觉得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因此每次只是抽学生回答一下:第一小题其实是求什么?(底面圆的周长)第二小题求的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并没有多想学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这道题时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后来,在某日的专家讲座中听了关于直观演示在空间与图形中的作用后,我茅塞顿开,因此,在后来的讲评这道题时,我也随手拿起学生的一本数学书,请孩子们也跟我来,一起演示压路机的前轮滚动的情况,边演示边指:前进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长,而压路的面积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积,这样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我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你不理解的情况,要积极想办法,如画图、利用手中的书本等帮助自己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化难为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凑算式。
再如,把一块底面半径2厘米,高6厘米的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圆柱底面相等的圆锥形,你知道它的高吗?
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计算,即先求圆柱形的体积,再利用体积相等的关系,用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来做,但当我把底面半径2厘米去掉以后,学生很难分清到底乘3还是除以3,为此,我很是头疼。
怎么办?背公式吗?学生记不住,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在本上画图,我受到了启发:是啊,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学生可以在本上画图,凭直觉就能发现,当底面积也相等时,圆锥的高肯定是圆柱的3倍,而高相等时,圆锥的底面积应为圆柱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相反的情况:试想,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如果底面积也相等,而圆锥的高如果说画成圆柱的1/3,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画上以后,学生哈哈大笑,也轻松掌握了这一方法,以后,在这类题上就很少出错了。
通过以上方法,我也深深体会到,数学教学不能光“说”不“做”,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动手直观地去理解。要不,学生记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4
对于圆柱和圆锥的教学,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索获取新知,如1、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圆锥的高,从而找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2、动手剪开圆锥的侧面,验证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3、学生通过做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3,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4、测量学具有关数据,计算体积等。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
本节课的基本教学顺序是:激疑——猜想——验证——应用。如,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关系,然后实验验证。教给学生大胆猜想,并用科学方法验证的数学方法。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分析、对比各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共同点,以及由于图形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点。接着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并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两个图形学具,按照书上所示的方法将圆分成16等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通过拼摆进行迁移,可以使学得轻松、主动。
又如:学习了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练习,1、计算学具的体积;2、在桌面上有一堆沙子,现在想知道它的体积,该怎样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兴趣。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5
“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我是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作为重点来练习;将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练习中理解和掌握。
我认为这节课只要解决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就会水到渠成,于是我首先安排了侧面积的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后,就安排了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题。生活中圆柱体比较多见,应用广泛,如圆柱形油桶、花坛、通风管等,解决问题时,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是求哪些部分的面积。在保留小数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所要用的原料都要比实际计算的结果稍微多一些,要考虑到接口等实际问题,所以要采取进一法。
从课后作业中,我得到反馈,学生出现了典型的错误,我认真反思,觉得有些方面做的不够。
1、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计算公式也肯定不同。但计算之前没有进行适当的复习,导致在计算侧面积时用了底面积乘高,而在计算底面积时又用了周长公式,个别学生搞混淆了。
2、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大多数学生列了综合算式,其中有一步计算错误导致全题错误。刚学时最好要求学生列分步式计算,不但理清思路,更能减少失误。我会坚持课后进行反思,发扬优点,找出不足,做得不够的方面在下次想办法弥补!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6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有重点的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与交流,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这一过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对圆柱的特征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和知识的对比,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
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圆柱有哪些特征?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直观图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及时设问:“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在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后,我让学生对它们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在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先让学生观察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猜想它们体积间的关系,再启发学生把以前探索圆面积公式的经验和方法迁移到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中来,进而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验证猜想。
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事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先布置学生完成学具中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模型的制作,让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有个潜在的认识,并为教学体积公式奠定实物基础。教材先让学生围绕求圆柱形罐头侧面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我找来几个圆柱形并具有侧面商标纸的罐子,用剪刀剪开商标纸进行实物演示,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圆柱展开图,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重点是理解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中的1/3“1/3”,学生没有动手操作,就没有亲身经历的体验,对1/3也就没有强烈的感受,所以我利用原有学生制作的模型,让学生在沙池中装、倒细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的“度”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7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三、注意对比: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课前钻研教材,准备学具、教具花的时间多些,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脸蛋,我心里和孩子一样乐滋滋的。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8
《圆锥》这节课,其教学目标是:1)、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3)、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4)、通过例一例二使学生会应用圆锥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动手测量、探索推导等活动,前三个教学目标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在公式V锥=1/3sh=1/3r2h,应用这个环节,考虑到学生已经预习过例题,就把例二教学做了改动给出一圆锥形麦堆,底面直径是20分米,高是14分米,每立方米小麦重0.375千克,求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让学生自主练习,本以为应用公式很快就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可学生算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完成。原来我在改动数字时没有考虑到圆锥体积公式的1/3和3.14给出的直径和高与1/3都不能约分,使本应该巩固公式应用的目标辩词了复杂的小数计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课后习题没有处理完就匆匆结束了这节课。课后反思数学既活又严谨,看似一个简单数字的出示也要付出周密的策划。一节简单流畅的好课,并不是随手拈来的,只要用心的去思考,统筹安排,关注到每个细节才能得到。
教学需要学习,教学更需要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9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和圆锥体,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在头脑中形成圆柱和圆锥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2、动手实践,探索对圆柱的特征。
认识圆柱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3、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圆锥的特征。
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4、加强对比、沟通联系。
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0
前几天我配合学校教研活动讲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是在整理和复习圆柱圆锥基本概念公式以及基础的习题后,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圆柱圆锥体积关系的变式习题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这节课毁了我从教十二年来所积累的所有自信心。一节课就让我看清了很多人的嘴脸。教研活动对课不对人,针对这节课优点在哪,存在的不足之处又在哪?这样的课型下回再上该怎么去上?这样每一位讲课教师才有信心上好下一节课。而不是因为一节课而否定一个人。哪一位教师也不能保证自己节节课都讲的很精彩,更何况是一节练习课。我们现在的教学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以为一节课学生没有与老师进行互动,没有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点对点的课就是一节很不成功的课。我不这样认为。不是常说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吗
?我作为教师我很清楚我们班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讨论也好,合作也好,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跟着走了一个过场而已。看似热闹,实际效果不一定好。还不如老师和一部分学生讲,其他人听效果好。他们并不是陪衬。因为我觉得听会也是一种学习。我们不是一直都在讲教学的实效性吗?难道老师们节节课都有讨论有合作吗?讲授讲授有讲有授。有些课是没有必要合作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我们的教研活动越搞越成功,能有更多的老师参与。但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必竟给别人评课和自己讲课是不一样的。给教师一个上进的机会。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在充分利用教材的知识形成学生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在教学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的物品的活动情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探究归纳。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2
《圆柱与圆锥》单元终于落下帷幕……
我想教过这一单元的老师对它的感觉肯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学生也一定是“恨你在心口难开”。呵呵~~这一切的源头都得归功于本单元的“计算”。
对于本单元的计算,我曾采取了以下策略,以期学生能少“恨”一些:
1、熟记3.14与一些常用数相乘的结果。
2、启动学生的简算意识,教给学生一些计算的技巧。
①对于一些有特殊数据的计算,如计算圆柱体积:2.5×2.5×3.14×8,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5×2.5×
8)×3.14=50×3.14=157 ;
② 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可让学生把乘数中能和1/3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如4×4×3.14×6×1/3,可引导学生把6和1/3先约分,然后再乘,(4×4×2)×3.14=100.48 ;
③对于一般数据的题目,如:3×3×3.14×8,也尽量把3.14以外的数先相乘,最后再和3.14相乘,即(3×3×8)×3.14=72×3.14=226.08,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3、计算量很大的题目,采取“只列式,不计算”。
对于计算繁杂程度高的题目,我通常是采取“只列式不计算”的策略,既可保持学生的兴趣又可节省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通
常将50枚硬币摞在一起,用纸卷成圆柱形状。(底面直径2.5cm,高9.25cm)你能算出每枚1元硬币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吗?”这题的列式是1.25×1.25×3.14×9.25÷9,如果真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的话,恐怕既费时又费力。所以我们教师也不要拘泥于算。
4、启动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可以使学生把正确结果的范围框定,对于一些有明显错误的计算,容易发现问题。如:1.2×1.2×3.14×6=271.296,估算:1×1×3×6=1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在18左右,而现在271.296偏离正确的结果太远了,一定是错误的。正确的结果应该是27.1296。当然,如果真的为学生的兴趣考虑的话,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是由于考试的“紧箍咒”,又有几个老师能够如此洒脱与超然呢?
我不能做到绝对的超然,但我也努力了!呵呵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3
教完《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内容,我的心总是七上八下的,隐隐约约中感觉到学生可能撑握得不够好。今天上午测试完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批改起学生的卷子来。可是,我越往下批改,我就越觉得难受:之前的所用担心都不幸而言中了,学生考得出乎我意料地差!
下午,我反复研究了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表面积而言,学生主要是对题中的圆柱体有几个面搞不清(当然也包括部队分学生审题马虎)和在求各个面的面积时公式运用错误。有些题目是要求圆柱的三个面的面积和,学生只求了两个面的面积和;有些题目要求圆体的两个面的面积和,学生求了三个面的面积和;有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实际是侧面积,而学生却求了三个面的面积和。如有一道题目要求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很多学生求了水桶三个面的面积和,还有一道题是求用铁皮做10 节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学生也是求2 个底面积+ 侧面积的和乘10 。另外,就是在运用公式来求侧面积时,有的学生却错用了体积公式。
二、对于体积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圆锥这里。如有一道题要求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时,很多学生却忘了乘三分之一,把它求成了圆柱的体积。这主要是学生分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出现混淆,当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是由于审题不认真所造成的。不管怎么样,说明学生对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有所混乱,同时在审题上也相当粗心。
三、在整张试卷上,计算是最大的问题。这单元的计算大多是多位小数相乘,计算所得的积的位数也较多。因此,计算的难度相当大!很多学生见到这些计算就感到头痛,所以计算错误相当多。
纵观这次考试情况,反思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觉得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两大板块--- 表面积和体积,但本单元的知识是简单的立体几何知识,很多知识都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是不容易。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结合、围绕下面几点进行教学设计:一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在教圆柱体的认识时,我先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圆柱体物体、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让学生在身边、在生活中学到数学知识。二是加强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比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然后进行分解撑握一般的圆柱体有三个表面,使学生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含义,从而撑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本单元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对计算、易做错的题目进行反复的训练。但是,由于本届学生基础的确较差,加上我教学上可能存在着急功好进的思想,勿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导致学生测试成绩不好。今后,应好好注意。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4
在学习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之后,很多学生容易把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混淆、计算圆锥的体积时老忘乘三分之一、计算生活实际中的物体表面积和体积时,又不能正确判断该计算什么或者如何计算,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全体师生,这些问题也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差、对计算公式运用不熟练等。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节《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课,本节课共设计了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整理本单元学过的知识点。包括两部分:
1、同桌互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
2、全班交流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整理各种计算公式。
第二环节:课堂练习。本环节共设计了10道练习题,都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题目,目的是强化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上完这节课,才发现课堂效果并不理想。静下心来反思,似乎自己有点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对学情的把握也不够好。本计划用7-8分钟的时间完成第一环节,然后就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上课时才发现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的掌握还基本可以,对于计算公式只会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字母公式表达的意思,因此在汇报交流环节用了较长的时间给学生讲各个字母公式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最基础的计算公式。比如,有的同学还没记住圆的面积公式,更不要说新公式了,完全是一塌糊涂。鉴于这种情况,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平时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没有简单的基础知识的支撑,学生就很难在脑海里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就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工具解决问题。
2、在上复习课时,可以将知识点的复习贯穿在习题的训练中,在习题训练中再次提炼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将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不会出现知识点和解决问题脱节的情况。
3、复习时不要贪多,一节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习题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 篇15
今天,进入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学习,也是学生在小学最后一次学习空间图形。操作、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教材也安排了操作活动的,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圆柱实物测量算表面积,制作笔筒,深化知识的理解。
我跟去年一样,布置课前前置作业:明天我们学习《圆柱的认识》,回家找一个大一点的圆柱形的物体,用最少的彩纸把这个圆柱包起来。
课一开始,让学生回顾学过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你心目中长方体与正方体是怎样的呢?学生从面、顶点、边来交流,交流中其实对圆柱的认识做了很好引导。接着,让学生交流你心目中的圆柱是怎样的?由于学生自己操作过,因此回答非常积极。从底面、高和侧面来交流,很快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并且粗细均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我追问着:你怎样证明两个底面大小相等呢?生1:我在包这个圆柱时,只测量了一个底面直径,剪了两个,正好,因此两个底面大小相等。生2:圆柱可以看成有无数个大小相等的圆片叠起来的,那么两个底面大小一定相等。生3:在包圆柱时,我测量过两个底面的直径,大小相等。你怎样证明圆柱的高有无数条?生1:我觉得两个底面间有很多的垂直线段。生2:底面有无数的点,两个底面对应的点连接的线段都是圆柱的高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来证明,让学生结合实验操作进行辩析明理,加深学生对圆柱特征的理解。
你怎么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呢?学生通过滚、包圆柱、围圆柱发现了展开的侧面与圆柱的联系。你能用这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纸围成怎样的圆柱呢?生1:我围成的圆柱,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是长方形的长。生2:我围成的圆柱,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是长方形的宽。我课件演示,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发现了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得出了结论侧面积相等,但它们的底面积不相等,高也不相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很自然的感悟到圆柱的侧面积就用长方形的长乘宽,也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
学生对圆柱认识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认识圆柱是圆柱单元的重点中的重点。通过包圆柱,一张白纸围圆柱,把传统的剪改成现在的围,使学生对圆柱侧面研究自然过渡到对长方形与围成圆柱 关系的研究上,更加深入,努力实现探究效果的最大化。
【认识圆柱和圆锥评课稿】相关文章: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的评课稿03-19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评课稿11-08
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评课稿03-10
《圆柱与圆锥复习》评课稿08-25
圆柱的认识评课稿09-27
《认识圆柱》评课稿11-14
《圆柱认识》评课稿08-09
《圆柱的认识》评课稿09-03
圆柱的认识优质评课稿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