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评课稿

2022-09-23 稿件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1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到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动张西望的道理。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从三个方面设计的,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进行感悟,重点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教学方法我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感悟,多种形式的读,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敢读、会悟、想说,表达得充分,积极性很高,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学流程分三大块进行。

  第一,贴近文本,复习导入。我由现在的季节、时间、名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学生抓住了学习时机导入了本节课,又以充满激情的配乐朗诵走近了苏格拉底,导入课题。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精读感悟,赏析文本。我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让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苏格拉底对弟子提出要求的句子,认真读,用心去体会他的态度坚决果断,不容置疑。其次,由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要求,引入我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默读、批画、做批注、谈体会,带入文字去品读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了弟子们不能把握时机,当机立断的原因,同时也失去了摘最大麦岁的机会,让学生去想苏格拉底老师和弟子们会怎样想。过渡导入苏格拉底老师会怎么说。最后,课件出示苏格拉底老师所说的话,让学生体会两个“最大的”指什么?同桌合作交流最大的蕴含在文本后面的意思以及从这段话中体会的道理,师可以适时点拨,再通过朗读指导,学生真正心领神会了,这是,趁势抓住时机,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人把握时机,哪些人错失良机,今后自己应该怎么做?

  第三,总结课文,课堂检测,升华主题。通过总结课文,使学生回归课文,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课堂检测题的安排既是对整篇课文的总结、提升,又是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内化文本。老师在学生表白心声中送名言,激励学生用名言鞭策自己,并积累名言,提高自己的语文底蕴。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2

  导学灵动,孙老师通过《最大的麦穗》一课的教学,告诉我们他对文本解读有自己的悟,引导学生学习有自己的法,语文教学有自己的`道。

  首先,孙老师自己是站着解读文本的,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文本第一自然段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中只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二是只许进不许退。孙老师认为缺失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只能摘一次。这个条件原文中本来有,但现在编者对原文有所改动而拿掉了,孙老师又把它填补进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那么聪明的一群弟子最终都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让学生明白其实有三个原因。

  其次,孙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有自己的法,巧妙铺垫。一开始,孙老师抓住关键词“哲学”层层打井,由苏格拉底是哲学家谈起,谈到文本的体裁——哲理性文章,谈到哲理性文章的普遍特点——先故事后哲理,再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概括主要内容和哲理,初步理解课文,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水到渠成。

  再次,孙老师的语文教学有自己的道。整堂课他渗透这样一种思想——站着读书,善于、敢于挑战文本细节、文本结构、作者观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思辨,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智慧互相碰撞,言语生命得到绽放,而精彩无限,赢得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喝彩。

  孙老师用站着读书的方法,把整堂课演绎得扎实、灵动、智慧、厚重。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相关文章: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11-11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10-01

最大的麦穗听课评课稿09-30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600字11-04

《最大的“书”》评课稿11-21

《最大的书》评课稿10-10

关于《最大的“书”》评课稿11-22

《最大的书》评课稿范文03-22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