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评课稿

2022-10-13 稿件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

  今天看了姚老师执教的“研究透镜”一课受益匪浅。本节课姚老师通过透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捉金鱼。具体做法是:在一个较深的透明容器中放一条小金鱼,让学生看准后用手去捉。学生的兴趣高涨,争先恐后的要求动手,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当一个学生失败后,别的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当第二个也失败后,他们便满脸狐疑了:为什么捉不到鱼呢?怎么样下手才能捉到呢?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创设了疑问情景,这时再启发学生:看到鱼,说明有光从鱼处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为什么看到了却捉不到?把学生引到看(光)和捉(手臂)的对比上来。经过这样巧妙、合理的设置情景,又用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的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知识,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便显得水到渠成。

  猜想和想象是探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研究透镜》教学中,姚老师先回忆光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时的传播情况。因为旧知识的铺垫,学生都知道会沿直线传播。然后问学生:如果让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不会发生变化?此时猜想无非两种结果:会,不会。接着姚老师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把一支铅笔放入水中,从上面观察铅笔的变化,使学生一目了然看到现想,从而了解了光的折射。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在教学中亦如此,因此我们要象姚老师那样,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在猜想的同时发动学生动手探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教师也能真正做到“受人以渔”,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

  陈斌老师执教的《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能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教师的“引”,让思维点燃。

  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陈老师在导入时,通过演示,问:在100ml水中加一勺盐能溶解吗?生众:能。师加盐搅拌,学生观察到果然溶解了。这样的过程重复了三次。师问:如果我们所有的盐全部倒进去呢?学生罔然。追问: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这时教师还没有结束,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有同样高度的水的烧杯。问:这样来做可以吗?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可以。老师不急着否定,继续引导,问其他的学生,回答不可以。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假如要知道1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必须要知道有多少水。

  我们强调在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动脑”,最终内化成一种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猜测后,假如50ml水能溶解43克食盐,你认为每次加多少食盐适合呢?学生有的说一勺一勺加;有的说2克、2克加……师引导:每次加盐是先多后少?还是先少后多?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前面应加多一些,后面加少一些。让学生明白了科学的实验方法。这样的事例在很多环节都有充分的体现。如: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溶解完后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等等。

  二、科学表述,让思维开花。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述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发展。

  陈老师在课上十分注重学生对语言的表述。如让学生说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学生回答等溶解完了再加;剩一二颗时再加;剩一半时再加……从学生的语言中反应出孩子们对什么时候可以加盐了,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再如,师问: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学生描述:一勺多一点,半勺,大约几勺半……

  三、数据分析,让思维火花升起。

  新课标指出,实验时,要注重事实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陈老师在这堂课上做得特别好。他把学生猜测的溶解食盐量和通过实验后得出的实际溶解食盐量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两组数据。从数据中去发现猜测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证意识。

  虽然三四年级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还不是那么熟悉,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学生思维水平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1.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在用勺子“量”食盐的过程中,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筷子”,这样对保证一平勺大约是1克的结果会有出入。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多刮去一些或少刮去一些。我建议是否可采用牙签为好。

  2.课的延伸拓展处:学生经过实验已经得出了50ml水大约能溶解20克食盐。老师是否可以设问:那100ml水你猜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去探究。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3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周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周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生成的艺术造诣,让我沉醉其中,下课音乐响起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时间到啦?怎么这么快?

  科学是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并研究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而科学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去见识各种自然现象,给学生指引一条路,让学生奔向真理,找到自然的奥秘。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周老师有这么几点让我陶醉:

  一、情景自然生成,导入引人入胜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周老师很自然的利用课前一支歌,从听力过渡到眼力,让学生找寻画面上的青蛙,可谓巧用已有情景,自然生成,而在对荷花从中的青蛙,周老师别具匠心、精心处理,六只青蛙将它们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有显眼的,有隐蔽的,找寻的难度各不相同,从而让学生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适应的相对性。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知识收放有度,重点有侧重、难点有突破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个别生物不代表整个自然界,为了突出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周老师由点到面,从个体适应、到多种生物适应、一直到动物界、植物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适应。其中采用了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举例、生生交流等多种手段,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全班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科学知识。

  对待课堂中的重点环节时,周老师展现出自己大师的风采,对重点浓墨重彩、例如:他通过让学生对图片中情景的解读,学生的举例、发放标本让学生体验,等手段,来突出自己对重点的重视。

  而面对难点,他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做到游刃有余,分层突破,例如: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对蝎子的行为进行假设。而后他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假设,提出验证的方案,在提出方案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不管学生提出来的是否合理,都借用学生的智慧进行甄别和完善,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思考、有斗争,有分析,有提高。而对实验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改进,使实验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而在数据处理方面,周老师让学生自己进行处理和分析,体现了课堂是学生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理念。

  三、渗透情感教育,倡导大自然观点

  从生物的适应、到生物的适应的相对性,到生物不适应被淘汰;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到我们的一点一滴与环境休戚相关;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就是为了我们人类更好的在地球生生存,生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今天这节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升华,学生接受了生态理念的教育,形成了一种大自然观。

  四、亲切的形态语言、倡导民主的教学气氛

  一堂课,有的是鼓励、肯定、有的是赞许、掌声,没有斥责、批评,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有的是拉家常式的交流。周老师向学生展示了自己亲切、慈爱的一面。语言精练,语气平和,也折射出周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周老师这节课是一节精彩的课,一节引人入胜的课,掩卷反思,我想如果在这节课中再做些这样的改变,可能会更精彩:

  1、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视频,类似老鹰捕食,体色与环境不同被先捕食等,或跑得快的羚羊逃离了狼的毒口,来补充说明生物的适应,可能对学生理解适应的意义更佳。

  2、如果利用环境物种的变化等再设置一些问题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让学生对适应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可以避免给人一种荷叶浮在水面的感觉。

  当然,如果说一节课,是一件艺术品,哪遗憾就是艺术品的一部分,面对一节课,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学习,去领略艺术的魅力。艺术是需要挖掘的,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不能深挖,在此,仅谈个人的一管之见,不到之处,请众君见谅。

  再次谢谢周老师辛苦、卓越的工作,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节高水准的课。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4

  所有的课程要一分为二的看,预设与生成永远都不会统一。魏老师今天执教的《用摆计时的钟》一课的设计可以用大胆创新、简单明了、朴素平实、收放自如、以人为本五方面来进行评析。

  大胆创新:

  魏老师将《用摆计时的钟》一课和《测量摆的快慢》一课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使其成为一课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使课堂的主脉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亲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摆的过程。

  简单明了:

  一是教学环节的设计简单明了,目的性强,其实整体设计就分为两大部分:先认识摆的构造并通过测量一分钟百的次数这个实验来揭开本课重点问题的研究。魏老师没有单纯地利用这个问题做过渡,在这里,让学生通过多测几次来体会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科学、精准的数据是要通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到的。这一重要的科学思想为下一个环节“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是教师语言简单明了,问题设计逻辑性强、指向性强。五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已经较强,教师的问题就不能过碎,让学生有一个连贯性的思维过程。魏老师在这一问题上做的比较好,她更多的是注重引导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

  朴素平实:

  有些老师上观摩教学好用一些动画片和色彩鲜艳的实验器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不否认,这样往往课堂气氛比较热烈。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准备一般不适合上日常教学,这样的观摩课学习的东西不多。但魏老师这节课从电教手段上只用了一个演示文稿,帮助学生回忆了学过的计时器和看了摆的构造,为后面的学生叙述作了语言上的铺垫,并加深了对摆德感性认识。效果也很好。而且实验器材简单适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器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科学的生活化,感受身边处处是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从摆的构造到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再到设计实验验证猜测,都力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式亲历亲为每个探究活动。操作前,教师更是利用师评、生评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过程等。力图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收放自如:

  在探究环节,教师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开展的过程,对这一过程,教师给予了指导并直接参与学生讨论。魏老师收放的尺度比较恰当,更重要的是魏老师明显的先扶着学生经历了摆重因素影响摆的快慢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从而为后面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对比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

  本节课始终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能主动地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里魏老师就是在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参与中自己建构知识,自己锻炼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如自制摆后,教师说我们摆得摆重各不相同,摆绳也不相同,那它们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呢?这里的顺序颠倒了,应该在测量完本组实验后问为什么大家的摆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不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而且教师在每组测完第一组数据后,这里重要渗透的是一组数据能不能代表你的摆每次都是摆相同的次数呢?从而引出要反复实验多收集几组数据才能得到较准确地自制的摆在每分钟内摆动的次数。并渗透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但在这里魏老师有些急于让学生多收集几组数据为后面发现问题作铺垫。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求出每组的平均值,使学生得到一个自己的摆单位时间内较精准的摆动次数。使我们的实验有一个结果。而且在比较数据的时候应该先比较每组四次的德次数分别是多少,再比较同一次不同组数据的变化,从而引出为什么不同?这样结构比较分明。

  在扶着学生设计“摆重”是否影响摆的快慢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也要规范操作。如放两个钩码作为摆重时,两个钩码是并排挂还是竖直挂,怎样控制摆幅相同等问题,可以利用学生说,教师演示的方法来使实验更科学、更严谨。不然我们扶着走的意义也大打折扣。

  最后就是对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比如在学生总结摆重到底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时有两个同学与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认为有关系,这时作为教师不能什么都留到课下让学生去处理。我们可以让他说明理由,大家共同分析,这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现成素材,我们要把握。最起码,也可以让他和下面要研究的问题共同研究。

  这节科学课上魏老师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有形的知识,更重要的她侧重在训练学生的无形的能力上。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都清楚一个道理,就是交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比教给他每一个字产生的效能会更大。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请多加指正。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5

  在我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节由陈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蚂蚁》。听完整堂课,我觉得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作为学生的时代的我,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一本书、一只笔,耳朵听、笔头记。可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是在体验、探索中学习科学、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科学。这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1、课前素材准备: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教师备课。陈老师课前收集许多蚂蚁以及准备供学生观察蚂蚁的瓶子;教师还制作幻灯片,下载有关蚂蚁活动的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深入了解蚂蚁的习性,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 课堂情景体验:教师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观察蚂蚁是如何交流的,然后学生小组交流展示,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我们英语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也应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

  3、 课堂知识归纳:学生根据自己在体验阶段得到的认识,给出答案,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说明。学生们经过老师的纠正补充,对所了解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运用体验和归纳的语言点进行实际运用,教师进行评判和纠正。

  在陈老师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善于从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搜集信息,让学生去体验;教师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教师将开放性的讨论归结为有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6

  我是一名上岗不足三年的小学美术特岗教师,校领导预备让我在本月底接手学前班的教学工作,所以在3月15日,参加了惠农区的学前教育领域的公开课大教研活动,在惠农区春苗幼儿园听了教研室邓爱军老师的公开课——大班科学《有用的灯》,我从这几个方面说说邓老师的这节课:

  一、教学目标的预设:

  听了邓老师的这节课,我感觉这节课的预设目标是:

  1.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灯及用途

  2.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灯的作用及形状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通过认识灯的方法,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

  4.通过引导幼儿启发幼儿科学探索欲望,体会科学的乐趣

  二、老师教了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虽然课后研讨时邓老师说她没有“教”给孩子什么,但是她那一个个有力的问题就是教给孩子的,“你在哪见过的?”“用来干什么的?”“什么形状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教给孩子的,她教的巧妙,教的不留痕迹,但又是特重要的东西——方法,这个世界的奥妙不是在课堂上都能学到的,只要教给方法孩子随时都可以学。

  在评课的时候有老师说了,要是把灯分类的讲给孩子们会更好,这样孩子对灯的功能作用会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个问题提出的很好,但在科学这堂课上是不是很实用我觉得有待商议,假如老师都给孩子分好类,我觉得孩子的自主学习就会体现不到,要是在课堂的最后让孩子自己把图片上的灯按照自己的方法分一分可以看看效果。

  三、孩子学到了什么?

  听完邓老师这节课,我觉得孩子学到的有这么几点:

  1.孩子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灯,知道了它们的名称、用途、出现的地点以及基本的形状特点。

  2.学会了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灯。

  3.初步掌握了观察灯的方法。

  四、这节课的优点:

  听完邓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就从下面几点说一说:

  1.邓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非同一般,她能把5、6岁孩子的课堂持续组织的那么好真的是一位资深的老师,当然孩子们这样好的习惯也和春苗幼儿园的老师的常规管理好分不开的。

  2.邓老师的课堂充分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正如她说的她并没有教给孩子什么,都是他们自己在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孩子在学。

  3.采用比赛的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在玩中学,让他们既能体会学习掌握知识的乐趣,又能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同时又学到了东西,真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邓老师特别重视幼儿习惯的培养,这也是一个好老师常年坚持的好习惯。

  五、遗憾之处:

  1.邓老师在讲到霓虹灯和手机灯的时候,老师问:“这叫什么灯?”孩子们说是装饰灯的时候,孩子们说的是对的,没有必要强调说是霓虹灯。

  2.结尾的时候有点仓促,也有评课的老师说了让孩子动一动,也就是说把学到的东西给大家展示一下,邓老师最后发了几张图片,可以让孩子把图片上的灯向大家介绍一下,也可以让孩子按照今天所学的灯地不同功能和用途给灯分分类。

  总之,在邓老师的这节课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值得我以后注意的地方也很多!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学前教育的同行能指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更可以帮助我在专业上尽快成长。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7

  路老师执教的《连通气球》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科学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科学学科特点,路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首先,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气球给与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路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用简单明了的导入让学生自己预测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知识渗透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兴趣得到舒展,科学理念得到升华。

  二、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路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三、本课的课题引导是本课非常大的一个亮点。引导学生自己为这次的科学课命题,很好的突出了本次课的重点,进行了复习的同时独特的方式也让学生印象深刻。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十分到位。引导学生得出“真理并不是掌握在大部分人手中”这些价值观。

  五、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小小的问题,比如:最后的拓展的时候问“为什么小的变得更小,大的变得更大?”这个问题其实那位同学已经说出了答案。虽然这样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平时也去接触科学,但是整节课似乎可以教给学生这个知识时间也应该是能够安排的。

  整的来说这次《连通气球》的科学课是非常成功的,独特创意,突破了重难点,也准确的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理念,用玩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堂很出色的科学课。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8

  今天听了陈老师做课的《能量和电能》,颇有感触,发现陈老师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现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优点: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扣。从认识电能——认识其他能量——认识含有能量的物质——认识电能的转化。步步深入,每个环节都有小结。

  2、活动载体设计丰富。陈老师课堂上例举了大量生活实例、多媒体图片展示,比如电灯、电风扇、电视……给学生以丰富的感官感受。并通过学习,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时刻去关注身边的事物,就会有很惊奇的发现。

  3、基本功扎实,板书清晰,字迹美观。

  4、家用电器的调查放在课前,这样安排很合理。一来能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这节课加以科学规范,为学生的认知建构搭建了桥梁。二来节约了课堂了时间,为课堂科学探究提供更充裕的时间。

  不足之处:

  1、在学生认识什么是电能的时候,觉得应将“能”加以规范,比如书本上提出的“工作”。有了这个标准,学生就能很清楚的区别开电和电能的概念。这样随之而来的其他能量的学习也便变得顺其自然了。

  2、在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让学生例举很多能量的时候,学生首先例举了很多,而后教师又重复的在PPT上出现了一次,感觉很繁赘,可否学生在例举的时候,教师把学生讲到的先在PPT上出示,这样范围就越来越少,也越发激起学生的思维。

  3、本节课在环节的过渡上稍显欠缺,希望能加一些过渡性的语言,这样便会使得课更加流畅,富有色彩。

  总之,陈老师这堂课应该归为较成功的一堂科学课,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9

  听了吴老师的课,感触很深。整个课听下来,感觉思路很清晰,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很到位,听着很舒服。在这里我简单分析一些吴老师的课。

  首先,上课时,吴老师问某个学生早餐吃了什么,里面有什么营养物质,简单的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有接着提问,这些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消化的进一步引入了今天的课题。新知识的切入即起了回顾的作用,有很自然的引入了新知识。

  第二: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呈现多样化,又结合了一些视频,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氛围很好,学习兴致很高。

  第三:小组合作的落实。据了解,她吴老师是从上个星期开始落实学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制。一开始我感觉很难去实施,听了这节课后,万事开头难,什么事情要先去做了才知道。小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里,我也简单说说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既然是以学习单的模式,那么学习单是不是应该提前发下去,批改好了,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来把握是否更合适呢?

  二:最后食物的消化结尾部分有些仓促,是否可以在稍微加以调整。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0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是一门新课程,作为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与策略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3、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所以说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采取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课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今天听了陈老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收获很多,陈老师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便于观察的、有典型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变化。如铁丝的弯折、观察燃烧的蜡烛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在观察中体会到物质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最后总结出物质变化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形状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种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这一活动,学生也许能凭印象说了一些变化,但这是建立在以往模糊的认知基础上的,他们不曾很认真很专注地观察过一支蜡烛燃烧时的一系列变化。课堂上陈老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经历这样的观察活动,他们发现了很多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也证实这项活动的意义。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既可以看到物质发生了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烛芯变黑、有烟上升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认识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为下一课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个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值得我学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指导学生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本节课中,陈老师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来感知物质的各种属性;用观察的方法了解物质的外部的形状,用讨论的方法确定物质的内部属性;用动手操作的方法感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探究成功之处在于小组合作实验前讲明了实验的要求,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这就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实效。也增长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关于“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有些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这部分的内容,讲解的是人为因素可以造成物质的变化,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这里可以重点对蜡烛燃烧的观察做点文章。因为燃烧的内容,在五年级教科书中删除了,只有在这个单元出现,所以对燃烧是怎么回事,可以插入到这里进行教学,这也是对教科书的补充。

  在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应该强调安全,注意不要把燃烧后的火柴放到桌子上,因为会烫坏桌面的。

  另外,在课后延伸这方面陈老师根本没有要求学生去做。我觉得应该布置学生在课后用心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变化,这样做的话就会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以致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陈老师这节课的设计详细,思路清晰,层次性强,结构紧凑,组织有序。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活动多,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认真观察看到的现象,学生积极性很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学原则,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堂值得玩味的好课。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1

  本节内容是本章最后一节内容。体温的恒定受激素和神经的.调节,体温的控制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很好的学生“体会”得到的实例。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在教学中,谢尚钢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谢老师让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的中,谢老师通过展示常见的一些动物图片,引出人体的体温是否有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人体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再让学生举例,他们知道的恒温动物还有哪些:恒温动物的体温绝对不变吗?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以问题为出发点,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学习的欲望,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重视教材资源的利用,通过让学生对课本中图片表格等信息的分析,锻炼学生获取信息和对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外拓展上,谢老师也非常注重把最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产热、散热平衡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发热中暑改如何护理”,并展示最新的中暑发热护理方式及冷冻技术,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2

  这节课徐老师主要通过引导、观察、讨论、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1. 创设对比情境,建立“摩擦”“摩擦力”概念的生长点。

  徐老师的教学中,通过ppt展示两双不同的鞋底,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再现,从而引出摩擦的概念,比较自然。在徐老师的教学中,创设了手在空中左右移动与手在桌上用力左右移动的对比情境,使不可见的“力”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通过用手摩擦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的建构有了基础与生长点。

  2.关注汇报交流,修正“摩擦力”概念的表述

  学生在观察、体验、实验后的汇报交流往往会被老师所忽视或轻视,流于简单陈述。而徐老师关注到学生在表述摩擦力的过程中缺少概念的完整性,通过多次的引导,使学生再次思维加工的基础上经历概念表述的修正与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3

  朱老师的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针对其中的细节部分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教师要善于概括学生的汇报。如前面老师问学生关于岩石,你们知道什么?学生已经提到很多类型、品种等,这时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意思揭题:可见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再如:学生在交流时提到“凹凸不平”等词,可以追问提升为“粗糙度”,使学生对科学词汇的掌握在在自然中认识并接受。

  二、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交流。学生在交流自己观察的岩石时,基本上以颜色为主要特征,其他学生即使猜对了,教师也需要让别的学生再补充完善,主要才能让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利于他们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

  三、尝试组间交流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小组同学在个人观察基础上再交流,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整合,也为下面的全体交流作铺垫。但因为组间交流尝试并不多,所以要想使这种交流有效,应该要教师亲自到各组中听听学生们的交流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4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课。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加深科学概念的理解。听了王宁璐老师的这堂课,我感受颇多,下面就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堂优秀的科学课,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体现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本节课的两个教学活动都基于学生自主实验,材料的给予非常关键,宁璐老师针对教学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了易于辩认得“铁”材料与“非铁”材料组成的,共10“宝贝”,让学生能通过实验非常直观的了解“磁铁有磁性”,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性。

  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非常完美的完成了“磁性”这一科学概念的探究过程,却少了一点应用。教材中,在学生得出科学概念之后,还出现了分辨出哪些是用铁材料制作的,哪些不是用铁材料制作的。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所以老师在一开始教学方式的选择是直观性的教学,后来又通过学校游园活动得到启示,换成了四(4)班的飞镖游戏。老师从导入部分的磁铁游园游戏到第一个探究活动磁铁有磁性,再到第二个探究活动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教师都做到了张弛有度,直观生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科学知识。

  在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教师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我觉得非常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由于铁材料的厚薄和形状不同,有时表现为把磁力“传递”到原来达不到的地方,有时表现为把磁力“阻挡”住了(磁屏蔽),这对3年级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活动只对非铁质物体进行研究。

  主体上,作为三年级的一节探究课,本节课的设计上结构简单,目标明确,学生玩的开心,学的轻松。是一节很好的具有科学味道的课。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5

  今天钱老师在六年一班开《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节实验课。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注重了学生的观察与描述:

  上课,教师就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表了自己的发现,很显然学生对白醋了解多一些,也能准确的发现白醋;而很多同学把小苏打误认为是面粉或淀粉,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校正,并询问学生对小苏打的认识。然后分组对白醋和小苏打进行观察和描述。通过观察,学生对两种物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教师多次提醒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注意了学生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并对猜测没有证实的做了问好。这是一个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重点指导了学生实验操作:

  本课有两次,操作方法不是十分的难,但是如果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实验就会失败,就需要重来,因此教师特别注重了实验方法的指导,特别强调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观察。由于教师精心细致准确的指导,学生实验非常成功,学生汇报也非常精彩。

  三、重视了实验现象的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冒泡说明产生了气体,究竟是什么气体呢?通过两次实验现象学生初步分析发现:这种气体能灭火,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根据分析,教师让学生推测这是什么气体?很多学生说是二氧化碳,教师马上指出这样的特征不仅二氧化碳具有,而且还有许多气体具有,凭这些特征是不能确定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的。最后通过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弄清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由此而断定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唯一的遗憾: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剩下的物质是什么呢?还是不是小苏打和白醋?需要让学生进行适当地观察,让他们有更多的发现。

  小学科学评课稿 篇16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一课,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上课伊始,潘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两根磁力不同的条形磁铁去吸回形针,回形针数量的反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同一根条形磁铁上磁力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呢?”快速引入本节课。

  课上,潘老师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把足够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如在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研究中,潘老师让学生经历实验前的预测,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这部分所花的时间占本节课的80%。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潘老师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了精心的研究的。实验中潘老师用铁粉盒代替回形针和支架,避免了磁铁磁力弱只能取三点研究的不严谨的局面和学生操作困难耗时的问题。磁铁吸铁粉显现非常明显,两边吸得多,而中间少这一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一科学概念。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对条形磁铁磁力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潘老师以练习的形式,进行提问,展示学生的想法,而后当场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的科学概念的形成更加完善。

【小学科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评课稿09-09

《科学入门》评课稿11-25

杠杆的科学评课稿03-29

杠杆的科学评课稿11-02

小学科学《杠杆的平衡》评课稿11-18

小学科学《杠杆的平衡》的评课稿11-11

小学科学《测量心跳》的评课稿11-11

小学科学评课稿(7篇)09-22

小学科学《制作年历》评课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