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评课稿

2022-06-12 稿件

  大班评课稿 篇1

  听了#老师的《张开隐形的翅膀》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教师,谢老师的成长是很快的。谢老师把《张开隐形的翅膀》这堂有关自信心的心理课演绎得很精彩。在课堂上,谢老师带领着学生进行了一次自信心之旅。

  一.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当一个人处于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时,他的心情就会比较放松,用这种放松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感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一开始就要注意与学生拉近距离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上,谢老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谢老师怀着愉快的心情,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学生,真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课伊始,谢老师对学生说:“今天开始上课前,我们要完成一件重要的大事,我们有几支新组建的营队要来招募队员了,我很好奇他们需要怎样的人呢?你们好奇吗?快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吧!谢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招募新成员的游戏方式,学生很感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新奇感,感到老师很亲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开来。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当然是相当活跃的,这就是积极情绪带来的课堂效果。其次是学生的积极行为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课中,谢老师让学生写下自身的优点,每个人至少要写一个优点。每写好一个就用彩笔画上一轮翅膀,你找到的优点越多,你的翅膀就会张得越大。谢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生写的优点很多,老师及时表扬了他。后来在汇报的时候,学生踊跃、快乐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优点,看着一双双美丽的翅膀贴到黑板的大翅膀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骄傲、喝彩。还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学生写自身优点的时候,老师配以愉快的轻音乐,营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精神愉悦。以及结尾入营仪式,播放歌曲的旋律,呈现一段文字,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声中朗诵《为自己喝彩》。自然而然,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能调动起来了。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学习同一内容,教师不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心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很丰富,让学生听一听——《韦尔奇的故事》;找一找——发掘自身的优点;说一说——互相分享优点;写一写——张开隐形的翅膀;诵一诵——为自己喝彩。谢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内容相互动静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情绪。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去很好地感知、学习。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的积极情绪一直是贯穿课堂始终的。

  三.设置悬念让学生自主探索

  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情绪才能铺展开来。谢老师用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体验积极的情绪,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如:“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你猜他是谁呢?”

  “多么了不起的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而小时候的他曾经默默无闻,也曾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成,想知道是什么让他发生改变吗?” “同学们,他犹豫什么呢?他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同学们,你说男孩子心里会怎样想呢?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韦尔奇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交给学生听猜的任务,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集中,以此来继续提高积极学习的情绪。

  总而言之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有效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积极情绪点燃积极情绪,以自信生命影响自信生命。

  根据班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或急于解决的问题确定活动内容。

  《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一个主题。教学中,我力求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选取学习材料、引发真情实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正确对待烦恼。针对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为来当当医生,为李萌解除烦恼开个“药方”,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教完这堂课后,我感觉我的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真实有效的品德课堂,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能指导生活,真正让孩子受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绝不应是一种“告诉”,不能让我的“告诉”去扼杀学生的思考与体察,更不能让我的“知性”去扼杀学生的“感性”;不是我告诉孩子们,遇到烦恼你要怎么去做,而是给他们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究、去建构,去尽情活动,去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活的体悟与认知。同时我对学生生成问题的预设以及评价还要进一步努力。对真情互助环节的形式还可以再改进和丰富,面对孩子了解了这么多变烦恼为快乐的办法,应教给孩子学会选择,因为讲台属于孩子,交流属于孩子,收获属于孩子!

  大班评课稿 篇2

  一、选材意图

  有个课例研修主题是《我是勇敢小宝贝》。可见,“勇敢”是该主题的核心词。那么,什么是勇敢,勇敢主题目标是什么?个人认为主题目标有三:让幼儿能有勇气面对自己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害怕,并学习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初步掌握克服害怕的常用方法。

  那么,幼儿一般会害怕什么呢?《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恐惧的对象是随其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改变。3、4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响声、黑暗和未知的东西;5岁的孩子仍然怕黑,害怕在黑暗处受伤。这也是今天我为什么让孩子们体验黑洞后,特意强调了黑暗中有没有受伤的原因;而6、7岁则是一个充满想像的恐惧年龄,对想像中的“妖魔鬼怪”特别害怕等。可见,“怕黑”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以我期望通过活动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黑暗,逐步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心理。具体的行为引导则落脚在激发幼儿敢于尝试一个人睡。现今家长的溺爱与不舍,许多大班幼儿是跟爸妈一个房间睡的,甚至是同一张床、同一个被窝,像今天上课的大二班幼儿,全班就只有6、7个小朋友是一个人睡的,这对独立性的培养是不利的。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激发幼儿自身对独睡的需求。基于上述考虑,我将本次活动定为大班心理健康活动《黑夜,我不怕你》。

  二、活动目标

  依据勇气主题的三个目标:激发勇气,表达害怕情绪,学习克服恐惧方法,我将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

  1. 通过故事和体验,对黑夜有初步认识,了解黑夜并不可怕。

  2. 想办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愿意尝试一个人睡觉。

  活动重点是感受、体验黑夜不可怕,进而激发愿意尝试独睡的勇敢心理。难点为“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三、教学程序及反思

  心理辅导活动,不同于一般教学,它是幼儿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调整、重组、统整的过程。所以要帮助幼儿认识到“黑夜不可怕”,激发其愿意尝试一个人睡的勇气,仅靠教师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必须让幼儿在真实的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继而主动建构勇气。所以整个活动我主要运用体验教学法,分体验唤醒、体验改善、体验深化、体验转化四大环节来逐步减弱幼儿对黑暗的恐惧心理:

  第一大环节“体验黑夜,唤醒原有感受”:要帮助幼儿认识“黑夜不可怕”,首先要还原幼儿对黑夜的真实感受,大部分孩子的体会应该是“黑夜很可怕”,但在白天,要让幼儿表达对黑夜的感受,可能会因时间不对、体验不深而缺乏真实性,所以第一大环节我主要通过三个小环节来帮助幼儿唤醒对黑夜的实际感受。首先借助一张宁静的黑夜图将幼儿带入黑夜情境,然后用情境“黑夜蒙住我们的眼睛”,让幼儿通过蒙眼、听音乐感受黑夜,初步唤醒幼儿的黑暗感受。今日送教活动中虽然一开始有部分幼儿说自己不害怕,但在蒙眼倾听音乐时,有许多幼儿感受了黑夜的可怕,纷纷讲述黑夜中怕鬼怪的经历。有了这样的唤醒体验,幼儿对绘本故事中的豆豆不敢一个人睡,会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第三环节就是借助绘本故事讲述,将幼儿最主要的两大类黑夜恐惧:影子和声响呈现在幼儿面前,由此还原幼儿的原有经验“黑夜很可怕”。

  第二大环节“挑战黑隧道,改善黑暗恐惧体验”:让幼儿在隧道中亲身体验、感受黑暗,从最初的不敢到后来的喜欢,让幼儿感悟“黑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黑暗中没有怪兽、没有伤害,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个环节主要有两次挑战,第一次个体挑战黑隧道,第二次集体感受,可能有老师会质疑,从挑战的难度系数来说,第二次比较简单,因为那是集体行动,确实如此,但我安排这一环节的重点并不是让幼儿体验“勇敢挑战黑暗”,而是让每个幼儿在亲身体验黑隧道中来明白、验证黑暗中没有妖怪、没有伤害,有时还很有趣。毕竟他人的经验不能替代自己的亲身体验。

  第三大环节“澄清故事,加深体验:黑夜不可怕,揭示:恐惧来自想象”:借助豆豆不敢一个人睡的后半段故事讲述,运用拟人化的语句“那是风爷爷为小老鼠唱的摇篮曲”(今日很多孩子在听到这句话时,不由自主地微笑了,轻松化解了原本紧张的心情),开灯验证“原来那不是妖怪,而是大衣的影子”,来进一步化解幼儿对黑暗的恐惧。最后,借小老鼠对自己说的话“哎,原来不是怪兽,是我想多了”来暗示幼儿黑夜恐惧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向幼儿揭示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黑夜,就能战胜恐惧,成功缓和了幼儿怕黑情绪。

  第四环节“分发独睡体验卡,推动行为转化”: 积极的体验与感悟要趁胜追击,抓住时机,帮助幼儿落实在具体行为。借助独睡体验卡的分发、克服黑夜恐惧办法的绘画,来激励幼儿尝试一个人睡,将“黑夜,不可怕”的新体验转化为具体的独睡行为。其实,我也曾纠结过,要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克服黑夜恐惧的方法,也曾想过让幼儿现场采访教师独睡经验,但最终我放弃了,因为幼儿教育是一种慢教育艺术,幼儿经验的积累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所以我留下空白,就是希望今后让孩子们在反复实践中自己获知、去填补。所以也请他们的老师配合我,明天让他们谈谈独睡后的感觉,检验今天绘画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分发给幼儿的“独睡体验卡”是可以反复使用,如果现在绘画的方法不实用,还可以重新擦去,绘画或者补充新的好办法,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远比现在我直接告知有意义的多。

  大班评课稿 篇3

  绘本教学是幼儿园里常见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解读画面,理解画面,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看了纪老师的教学活动,我针对不同优缺点,进行评价:

  一、优点:

  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好,借“文学作品”为媒介,利用生动的故事调动幼儿社会情感的表达与感受,萌发情感共鸣。同时以“探究操作”为载体,以情景体验“大带小”的方式为桥梁强化感同身受,引发幼儿思考探究,将情感认知演化为社会行为,积极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

  活动的设计意图中,借用《我做哥哥了》这一故事的情景,配合PPT、故事讲述让幼儿从故事角色的分析中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增加对社会情感认知的认识,丰富自身经验,从愉快的体验、感受中获得哥哥姐姐应该要照顾弟弟妹妹的认知。在环节中,注重的是幼儿对“野田”这一角色在面对自己做哥哥后出现的矛盾心理、情绪变化和一次次战胜自己不断成熟这一过程的引导。用了更好地突出“野田”的心理变化,用“躲”、“逃”、“送”三个动词归纳“野田”想要逃跑的方法,而一次次的失败,让“野田”的内心起了变化,从而让幼儿正确理解把握角色“善良、有责任感“的形象特点,大胆的表述自己的猜想,为突破活动重点积累经验。

  幼儿讲述氛围也较宽松,能让幼儿自由讲述,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注重了氛围的创设。

  二、缺点:

  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活动组织者对原有作品内涵的把握,对于她整个活动的调控,有着很重要的左右性。既然是绘本教学,教师较好地语言素质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个活动中,纪老师的语言总让人感觉简短、贫乏、不够味道。还有语言的紧凑型,教师在活动中一而再出现一些调控班级纪律的词语,但是过多的这种词汇反而干扰了幼儿对作品的注意力。

  一些细节的把握。如遮掩文字这个环节,是不可少的。因为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第一次自我阅读时就出现文字,就会干扰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像。

  大班评课稿 篇4

  观摩了大班数学活动《裙子中的秘密》,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述:

  一、选材贴近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孩子们随时会观察到、感受到有规律的排序的物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和节奏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赵老师选取的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另外,赵老师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利用孩子平时经常体验的过生日这个情节来展开活动,一方面贴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发起了孩子学习、发现的乐趣。

  二、目标制定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那么从王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全面、具体的,她从能力、知识、情感来制定的,在目标的制定时也考虑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活动中,赵老师也紧紧围绕着目标来开展每个环节。

  三、过程注重探究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赵老师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希望尝试的欲望。赵老师始终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观察、分析、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孩子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孩子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一理念。

  四、环节紧凑有序。

  本次活动设计条理清楚、从易到难、层次分明。赵老师从“发现裙子中的秘密”引起孩子“找秘密”的兴趣;随后又通过孩子的观察、老师的总结得出排序的规律一般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接着再通过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种规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最后又回归到生活,激发起孩子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排序现象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幼儿至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兴趣,活动效果好。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大班评课稿 篇5

  今天有幸听了康老师的一节大班语言课———《量词歌》,让我受益匪浅。量词是大班幼儿最容易用错的口语,如:一个鱼,一个牛,一只飞机等等。康老师在教学过程忠能借助课件图片和儿歌来引导幼儿学习量词,正确运用量词来口头表达。这是这节课存在的亮点之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在教学中,康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善于创新,随时完善自己的教学。她以“一封信”作为开头,来引导幼儿发现信中的.不足,这样来激发幼儿急于求成的来帮助图片的丁丁,让幼儿自己先来帮助丁丁纠正量词用错的地方。再次,康老师利用课件图片展示幼儿经常见到的动物,并让幼儿先说出量词,然后康老师再加以引导幼儿用量词。康老师从幼儿亲身参与其中的现实生活出发,挖掘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新《纲要》明确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地加以引导。角色游戏和动作组合游戏都是幼儿爱玩的游戏,将其融合在儿歌朗诵中,是儿歌和游戏成为一个结合点,给幼儿一个新的刺激,从而激起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融入生活,增强练习的密度。

  大班幼儿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具有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因此康老师利用教室里的实物让幼儿正确运用量词用口语表达出来。如:一部手机,四扇窗,七顶帽子等等,这样安排,及巩固了量词的用法,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练习的密度。

  3、教育意义深刻,到位。

  幼儿在运用量词过程中,康老师教育幼儿----量词的搭配运用是有一定语言习惯的,不能随心所欲搭配,运用恰当才不会闹笑话。这样来结束本节课的内容是很完美的。这样来安排教学,不仅教育了幼儿,还告知了幼儿量词的正确用法。让幼儿在今后的量词运用中有了一定的识别基础。

  总之来说,康老师这节课算是上的比较成功的一节语言课。要让幼儿掌握量词的正确用法,需要我们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般,长期坚持引导训练幼儿才会逐渐由会用到运用熟练。

  大班评课稿 篇6

  听完李老师的这一音乐活动,第一感觉是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的融合,孩子们在音乐中学得开心,跳得开心。

  一、目标明确,达成度高

  活动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干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心中不禁有活动的小目标,还有音乐活动的的大目标。她在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时总是要求幼儿带着任务听的,目标非常明确。如“编了哪些动作”、“先跳什么动作、再跳什么动作?变了几次?”正因为教师心中有目标,所以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更生动、主动的活动,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教师制定的三个目标分别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方面来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大班幼儿的社会性逐渐发展,有非常强烈的育人合作的愿望,本次活动充分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活动中可见目标大程度还是很好的,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融入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

  二、环节递进,由浅入深

  整个教学活动环节设计清晰:第一步整体感受音乐曲风(活泼、喜悦)。第二步开始请幼儿欣赏舞蹈,观察有哪些动作,利用图谱将无形的音乐变为有形的动作,突破了重难点,为接下去的舞蹈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接下去单人跳、双人跳、跳双圈舞,一步步环环相扣,难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三、多种策略,建立支架

  艺术是多元、融合的,李老师这节《欢乐鼓》活动充分将音乐与舞蹈融合在一起,采用跳双圈舞的形式非常新颖,但对于幼儿而言在短短的时间内既要学动作又要记音乐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进行突破。首先在整个活动中运用图谱、动作、观察等方法,调动多种感官,使幼儿融进快乐、有趣的舞蹈中,不知不觉已将乐曲融入心中。其次,为了防止幼儿在跳双人舞、双圈舞时区分角色和挑错方向,教师以红色和蓝色手腕花为提示,轻松的解决了难点。

  但是,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次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目标中提到“能根据音乐来创编各种鼓的造型”,可在活动中这些都是教师创编的,幼儿创编的较少,我觉得可以在开始做动作时让幼儿说说可以有怎样的造型,然后教师尝试将幼儿的动作便如到舞蹈中,解决幼儿先入为主的问题。

  大班评课稿 篇7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集体舞是比较难组织的一种活动形式,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的娱乐性舞蹈,突出的是大众性和参与性。其特点是队形简单动作简洁,交换舞伴重复舞蹈。集体舞形式多样,有二人、三人、多人,单圈、双圈、自由式、行进式等。本次集体舞选择的是双圈形式。伴奏的乐曲悠扬、节奏工整旋律轻快,幼儿便于记忆。

  一、本次活动

  呈现的是一节原生态的集体舞教学。没有过多的教具、太多的修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腕花和音乐,却能让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舞动奇迹。这个绝大多数要归功于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教师在整个示范与讲解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言语表达,却字字有用,帮助幼儿听、看、想、动,井然有序。

  二、活动设计

  循序渐进,教学目标层层完成。构成集体舞是三个基本要素:音乐、动作、队形,要想把集体舞有序有有效的进行就必须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点。

  1.在熟悉音乐的环节中就把律动植入乐曲之中,轻松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风格与节奏变化。

  2.本次双圈行进式的集体舞会出现较乱的秩序。但是在教师几个动词的帮助下,却能让幼儿有序地进行舞蹈:走、握握手、变、拍、藏、啪等。让幼儿将动词与音乐旋律衔接起来,口令合拍紧凑,衔接自然,明确清楚,便于记忆操作。

  三、建议:

  教师让幼儿自主听音乐,记动作的机会还是不够,建议多听,多感知音乐旋律的变化。

  大班评课稿 篇8

  大班音乐活动评课稿:欢乐鼓评课这是一首曲风欢快、节奏分明的民族乐曲。选材上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从活动中叶可以看出孩子非常的喜欢,教师始终以宽松、幽默的氛围来引领孩子们走进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世界和表现音乐世界。整个活动教师完全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设计,注重孩子们的情感世界,这也使孩子们从头到尾都能非常积极主动玩、主动地参与活动,符合玩中学的理念。而且这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主动参与,参与的情绪高涨、精神饱满,能较好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场面,体验到了教学活动带来的成功与愉悦。

  首先,活动目标的制定从孩子角度出发,包含了情感、态度、能力三个目标,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非常的适宜,而其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的,重难点突出。

  其次,在活动中教师突破重难点运用了各种策略,使环节层层递进,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孩子进行突破。有效的支架搭建体现了孩子的主动参与,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我怎么跳,你们这么跳。整个活动中非常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因为教师的图谱支架帮助理解了曲调、舞蹈动作和前后顺序。难点前置,顺利帮助孩子掌握学习舞蹈的困难。激发了师生互动的兴趣。还有,手腕花这个教具的运用为下面生生互动中,双圈舞中转身方式上的难点很巧妙的解决了。

  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教太也非常的亲切,语言精练,每个环节的要求到位,能根据现场的教学及时的扑捉到幼儿的信息进行小结和反应。只是建议在活动中能多几遍教师与幼儿的合作。

  教学反思: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大班评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评课稿09-27

大班评课稿8篇06-12

《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11-17

大班体育健康活动的评课稿11-20

大班《袋鼠运西瓜》评课稿11-20

幼儿园大班评课稿09-2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2-17

评课稿范文:《圆的认识》评课稿11-22

大班音乐活动《对歌》优秀评课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