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学生写给爸爸的一封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学生写给爸爸的一封信1
亲爱的爸爸:
您好!
现在怎样?生活快乐吗?女儿有好多话想对您说,却无缘与您相见,只能通过写信来告诉您,给爸爸的一封信。
爸爸,我已经连任了三年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是小伙伴的学习榜样。在学校,我有老师的关心和照顾,有同学送来的欢乐,我很满足。今年有幸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代表学校到重庆市人民小学参加“心连心,手拉手”活动。书法竞赛也荣获了一等奖。爸爸,您为女儿骄傲吗?
爸爸,女儿现在长大了,长高了,懂事了,这都是外公外婆的功劳。他们在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习给了我耐心的指导,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现实,长大后我一定要报答他们。
爸爸,对于您和妈妈的婚姻,也许我只是一件附属品,我的存在却不能阻碍您的解脱。您抛弃了不满六岁的我,自己一边不停地寻找新的幸福,一边仍不放弃对我幼小心灵的伤害。每当看到别的同学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撒娇时,我却只能在妈妈的眼神中找到安慰。爸爸,究竟是谁冻结了我的父爱?我们同在一个县城,近在咫尺,为何却又难得相见?
爸爸,多关心一下奶奶吧!上次奶奶来看我时,我见她额头上的皱纹又添了几道,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丝。如果您愿意给我父爱,我只希望把这份爱全部分给奶奶,奶奶太辛苦了!
爸爸,片言只语倾诉不完女儿心中的苦闷,只希望您不要吝啬属于我的父爱!
祝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女儿:黄艺丹
20xx年10月19日
三年级学生写给爸爸的一封信2
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阿列科谢·马克西母维奈·彼什科夫。出生在下诺夫戈罗德城(现称高尔基市)。他出生贫苦,幼年丧父,饱尝了人间苦难。
《童年》这本小说所写的是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高尔基童年经历的苦难,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故事在一个小市民家庭里展开。在这个小市民家庭里,恃强凌弱是人们的癖好。半瞎的老匠人首当其冲。这里的人几乎每天晚上给这个老匠人安排一个侮辱性的恶作剧式的“玩意儿”:有时用火烧烫他的剪子把儿,有时在他坐的椅子上插一个尖头朝上的钉子,或者把颜色不同的料子偷偷的放在这个半瞎的老匠人手边——让他把他们缝成一匹布。阿瘳沙的两个舅母先后被两个舅舅毒打、摧残致死。阿瘳沙的继父也毒打他的母亲。就连年迈的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难逃外祖父的打骂。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这种残暴的行径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他或者郁郁寡欢,或者也像大人们一样恶毒。
尽管这是一群令人生厌的小市民,但高尔基并没有简单的停留在把他们表现在恶人上。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了形成这群形象的.原因:是沙俄的黑暗统治,是家长制手工业者的生产方式,是艰辛污浊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人们善良的天性,造就了小私有者自私、贪婪的灵魂。
读了这本书,我最欣赏阿瘳沙的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娜。阿瘳沙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受,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瘳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瘳沙听,她对阿瘳沙的影响,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的爱给予阿瘳沙坚强的力量,善良平凡的“普通粗人”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阿瘳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整本书可以用十个字来形容: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如果当时的每一个人都象阿瘳沙的外祖母一样慈祥、善良的话。我想:结果因该不是这样。
要怪只能怪他们自己。他们是一群既可恨又可悲的人物,一面受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一面又去欺侮别人。
现在来想一想,像他们这种残忍的行为,大约上帝看了也会掉眼泪!我们千万不能学他们那种样子。要学习阿瘳沙的外祖母。要慈祥善良,热爱生活,对每一个人都要忍受。
【三年级学生写给爸爸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2.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3.写给爸爸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