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2022-11-04 书信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应用文书。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学期即将开始,大家又将回到熟悉的校园,希望你们抽时间认真阅读此信。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呈现高发态势,骗子利用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防范意识较薄弱的特点,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屡屡向大学生朋友们下手。据统计,在校大中专学生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

  下列手法为当前犯罪分子针对大中专学生群体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的主要手段,请大家戒除贪念,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1、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骗子在社交平台、游戏社区等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低价销售游戏币等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后骗子用“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诱导其付钱,最后将受害人拉黑。

  2、兼职刷单诈骗:骗子通过招聘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推广发布兼职信息,以开网店需要快速提升信誉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诱骗受害人。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大额刷单交易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3、冒充客服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网购客户的相关信息,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声称其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称快递丢失,要对受害人进行退款和赔付。然后发送虚假退赔网站、二维码或在线会议室等,要求受害人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再盗刷受害人银行卡。

  4、网络贷款诈骗:骗子通过网络或短信发布办理贷款、代办信用卡等虚假信息,并附带“无抵押”“零门槛”“低利率”等诱导性语句,吸引受害人关注。骗子冒充银行客服人员或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以检验还贷能力,缴纳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从而实施诈骗。

  5、注销校园贷诈骗: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学生,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学生,诈骗的犯罪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6、杀猪盘诈骗:骗子以美女(帅哥)搭讪、网上相亲等手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人士,搭讪单身的大学生并确定男女朋友关系。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会引导其进入虚假的投资平台进行投资,谎称系统存在漏洞、稳赚不赔、有内幕消息、有专业导师团队等,甚至先提供一个账号让受害人帮忙管理,进行体验,从而诱导其投入资金。

  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现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严加防范,提高辨别能力。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不向陌生银行账号转账汇款。如确需转账汇款,请认真核实对方账户、身份信息及转账事由。一旦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第二,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对各类“网上兼职”“求职”等信息要多加鉴别,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开出的“优惠”条件,不要受高薪诱惑,坚决杜绝兼职刷单等违法行为。不要未经核实随意提交保证金,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第三,理性消费,抵制不良网贷。了解相关金融贷款知识和法律法规,借款贷款应先衡量还款能力,如有借贷需求,请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希望各位同学牢记下面口诀:

  一、“五不信”:

  1、未经核实不相信;

  2、积分中奖不相信;

  3、高额回报不相信;

  4、退税返利不相信;

  5、免费领取不相信。

  二、“五不露”:

  1、不透露身份证号码;

  2、不透露姓名住址;

  3、不透露银行卡号;

  4、不透露各种密码;

  5、不透露手机验证码。

  三、“五不转”:

  1、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2、不向安全账户转账;

  3、不向有风险提示的账户转账;

  4、不向未经核实的网站、APP、二维码转账;

  5、不向要求先行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税费等的网贷公司转账。

  四、“五不做”:

  1、陌生电话不回拨;

  2、陌生链接不点击;

  3、陌生微信不添加;

  4、陌生平台不投资;

  5、网上刷单不参与。

  五、“五慎接”:

  1、慎接95开头且超过五位数的电话;

  2、慎接400开头的电话;

  3、慎接00或者“+”开头的电话;

  4、慎接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

  5、慎接被手机软件标记为诈骗、骚扰的电话。

  六、“六个一律”: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XX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

  4、但凡让我点击链接的所有短信,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挂掉。

  七、“七个凡是”:

  1、凡是自称任何执法机构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3、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

  4、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你的老板或者领导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7、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希望你们能将有关内容转告身边人,以此形成广泛的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

  最后,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健康、平安、快乐地度过校园生活的每一天!

  河北省教育厅

  20xx年9月1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2

尊敬的老师、家长:

  你们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发生。

  当前,我市涉及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

  1、网上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信管理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在此提醒家长朋友: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不得参与、帮助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出租、买卖、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网络社交账号、网络支付账号。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下载并实名注册“国家反诈APP”,及时接收反诈防骗预警信息和相关信息。

  请大家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共同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3

尊敬的各位家长:

  近年来,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固定电话、计算机等网络通信工具向不特定对象发送各种虚假信息,欺骗当事人通过银行柜台、ATM机、支付宝或网上银行操作转账支付相应金额,以非接触形式实施的诈骗的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由于此类案件多为跨国境、省市作案,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固定、查证破案难度较大,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现阶段,电信诈骗主要采取以下手段,在此提示学生家长注意发现,防止上当受骗。

  一、是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话诈骗。嫌疑人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拨打电话告知其名下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并让受害人将银行存款尽快转移到其指定的所谓“安全账号”进行保管,并通过电话逐步指引受害人进行转账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示]:来电前带“+号”或“0号”的号码来电,很有可能是骗子利用改号的软件虚拟出来的;公、检、法查案绝不会通过电话让你将钱转账。

  二、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网上刷单类信息,经常以“只需一部手机,操作简单。轻松兼职,日入XX元。有意者可咨询:XXXXXX。”为标题吸引学生、宝妈等一些无收入者的加入。等人加入后,骗子以联系刷单业务为由,让受害人在网络商城购买低价商品,并快速将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返还,就这样逐渐取得当事人信任后,骗子要求其继续接任务,等到完成任务后,骗子们又以各种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等各种借口,引导当事人向诈骗账户汇入同样的金额激活账户,当事人直到被骗子们“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

  三、网络贷款,校园贷款类诈骗。嫌疑人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给人发送贷款类短信的小广告,然而网络贷款陷阱多,如果没有选择正规平台进行贷款,不仅不能雪中送炭,还会雪上加霜。当事人在接到贷款信息后,根据信息上的内容联系对方,并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下载某贷款APP,当事人在APP上填写了个人信息及申请了贷款额度,但在提现贷款额度时却显示平台无法识别正确卡号并提示联系客服,后当事人联系客服却被告知需缴纳8000元的“解冻费”才能更改卡号下款,之后当事人按客服指示操作,向客服指定银行账户转账后,才发现被骗。

  四、是网络购物、淘宝退款类诈骗。骗子利用网络购物信息漏洞,获取买家个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联系上买家,称其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现需向买家进行理赔退款。当购物信息与买家相符后获取买家信任,之后在骗子的提示下按操作步骤登录网页填入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密码,并将收到的手机验证码也填入网页中,之后买家才发现自己银行卡中的钱被转走。

  五、中奖信息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假冒各大知名APP,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布虚假中奖信息,信息内容大多为用户被系统自动抽取为某活动的中奖幸运用户,如需领奖需要先填写个人信息及支付相关费用(如押金、运费、手续费、税费等),并要求用户按所提示联系方式以及指定账户进行汇款。

  [警方提示]:“没有馅饼只有陷阱!”“贪小便宜必吃大亏!”

  六、是低息贷款诈骗。嫌疑人发布可提供低息贷款的信息,要求事主网上划拨“担保费”,实施诈骗。

  七、是虚构“购车、房退税”、“残联、医保、社保退税”诈骗。嫌疑人谎称根据国家优惠政策,转账交纳一定手续费或保证金,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冒充“残联、医保、社保退税”等工作人员,谎称国家根据法律条规,残联、医保、社保有一笔补贴,截止今天最后一天,让事主马上到银行ATM机上操作领取。

  八、是“校讯通”、“银行兑换积分”等短信诈骗。嫌疑人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学生信息后,以“孩子成绩单”、“孩子成绩下降”、“核对孩子学籍档案”等言语编辑成短信发送给学生家长,引诱学生家长点击短信链接,导致受害人银行卡内存款被盗取。冒充银行“95533”等客服发送“银行兑换积分”虚假信息到事主手机上,引诱事主点击短信链接。

  [警方提示]:平时使用短信、微信、QQ等手机社交工具时,千万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下载地址、红包等。

  九、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单位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事主,以“送红包”等借口为由,让事主把钱打到指定银行帐号,实施诈骗活动。或是盗用领导的QQ号、微信号等联系方式,遥控单位财会人员向指定账户汇款。

  除此以外,诈骗的方式还有很多:嫌疑人冒充银行客服帮提高信用卡额度;谎称网上办理信用卡(骗局设在卡号激活环节);谎称不要抵押就能贷款;谎称为事主提供股票信息或代为炒股,收取费用,实施诈骗等等,举不胜举……。

  如何防止电信诈骗呢?

  [警方提示]:

  一、是不轻信。就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犯罪嫌疑人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花招,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上网不轻易打开不明链接、下载软件、不轻易用手机扫二维码,防止网银信息泄露,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二、是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三、是不转账。要学习了解必要的银行卡常识,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以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大家平时多看电视、报纸,多接触一些社会信息,现在是信息社会,时代发展很快,信息闭塞就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一定要多掌握一些信息、知识。公安机关、媒体都会不时地发布一些防骗技巧,会根据诈骗的犯罪花样不断翻新,及时发布这些信息提示大家。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4

亲爱的家长:

  三元是闽人之源、文明之区、生态之城、发展之地。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大量滋生、发展迅猛,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三元区也饱受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的侵扰,20xx年以来,三元区就发生一百多起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被骗金额达数百万元。作为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列东辖区是诈骗警情多发地之一,在此,我们呼吁大家要做好自身防范,不上当、不受骗,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电信诈骗套路多。诈骗团伙通过企业化运作、境内外勾结、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精心策划话术剧本,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实施诈骗活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便官都是坑,谈钱就是骗”,在接到涉及钱财内容的电话、

  信息时做到“九个不”,即不贪心、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不安装陌生手机APP,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存款、工作、银行卡信息。如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要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96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为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我们真诚地号召各位学生家长共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积极参与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来,人人提高警惕,主动抵制电诈,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诈骗线索,铸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

  祝大家幸福平安,万事如意!

  XX市XX幼儿园

  20XX年4月23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5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当前各种网络电信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为了使学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能力,在此,我们向学生家长公开致信,解读骗子的'骗术,衷心希望您能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网络安全。请认真阅读了解下面几种常见的学生诈骗手法,保护好孩子,承担好监护人的责任,提高自身和孩子的“反诈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生几种常见的被骗手法:

  01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伎俩:骗子冒充游戏玩家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虚拟游戏币”,“高价回收游戏账号”为诱饵,发送虚假的交易平台链接,以“充值解冻账号、提现要手续费”等伎俩骗取钱款;以“解封游戏时长”“游戏币苹果ID退款”“代练”为幌子,盗用账号和密码,完成线上盗刷。

  警方提醒:网游交易请到官方网站上进行。

  02网上购物诈骗

  诈骗伎俩:微信朋友圈、短信推送的自称是二手、走私、免税等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出售,再通过“先交定金”的手段骗取财物。看起来物品很便宜,其实有陷阱。

  警方提醒:网上购物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物品、售后有保障。

  03冒充客服诈骗

  诈骗伎俩:骗子通过电话、短信冒充客服,以“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破损”进行“退款”“理赔”为由添加微信好友,发送虚假链接、二维码实施骗局。应到购物平台联系客服确认核实。

  警方提醒:1、电话、短信称退货、退款、理赔、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2、客服私加微信、QQ好友的都是诈骗。

  04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伎俩:盗用同学、老师、亲友的QQ号、微信、支付宝,或更改头像、昵称以熟人的口吻以“出事故”、“生病”、“急需钱”等各种理由借钱实施骗局。

  警方提醒:一定要电话、视频核实清楚身份后再转账。

  05网络贷款诈骗

  诈骗伎俩: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诱导受害人。随后以交保证金,证明还款能力,担保费等名义,让受害人往指定的银行账户内汇钱或通过获取受害人手机捆绑信息和验证码实施骗局。

  警方提醒:1、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的都是诈骗;2、电话、短信、微信推送的“校园贷、网络贷”是诈骗。

  06返利诈骗

  诈骗伎俩:以“福利活动”“支持明星”“报复前任”“红包返利”等发布虚假的返利信息,通过扫描其发送的二维码骗取钱款。

  警方提醒:1、不要轻信网上返利信息,切忌贪小便宜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2、涉及金钱交易,需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转账给陌生人;3、家长切勿将账号信息、转账密码告诉孩子!

  做好“四不”防骗策略,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1、不轻信:不轻信客服退货、退款、理赔信息及QQ、微信好友、同学借钱信息。

  2、不轻点:不轻点不明来历的链接。

  3、不透露:在日常工作中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验证码。

  4、不转账:身份不核实清坚决不转账。如有疑问请咨询96110!

  如遇骗请及时拨打96110,并保存通讯记录!

  亲爱的家长朋友,请您与孩子共同认真阅读了解诈骗手法伎俩,每天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关注、引导。我们相信在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孩子一定会拥有防范诈骗的意识,避免今后上当受骗!特别提示:请及时下载国家反诈APP!

  XX区教育局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6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中小学生朋友们: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时电信诈骗的犯罪,尤其针对学生和家长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师生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诈骗的犯罪。

  诈骗形式不断翻新、防不胜防!遇到涉及转钱的不确定情况,及时跟家人、朋友确认信息,或者拨打公安机关咨询电话(全国反诈预警咨询电话:96110),避免上当受骗!

  目前,电信诈骗的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一、针对学生家长的常见诈骗类型

  1、冒充学校老师收培训费诈骗。一切在网络上自称学校老师收取费用或者要求转账汇款的,请先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对方身份!

  2、声称孩子出事受伤诈骗。一切来电声称孩子出事受伤或被绑架的,请先拨打110报警求助,切勿轻信对方谎言盲目转账!

  3、冒充子女上补课班诈骗。一切在网络上自称子女以学校举办高价培训班为由,让联系“班主任”“财务主任”转账缴费的,请先通过电话、视频向子女核实!

  4、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5、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二、针对学生的常见诈骗套路

  1、充值返利诈骗。一切QQ、微信群中以明星回馈粉丝充值返利等为由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2、扫码送手机诈骗。一切QQ、微信群中以明星回馈粉丝充值返利等为由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3、游戏装备账号交易诈骗。切勿轻信非游戏运营商官方平台发布的低价装备买卖与高价收购账号谎言。

  新乡市教育局提醒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低,易受犯罪分子诱骗。切勿将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密码等信息告知孩子。请牢记“三不一打”:不贪、不信、不转账。被骗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XXX市教育局

  20XX年9月29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7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目前,电信诈骗的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利用“赚快钱”心理,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小利骗取信任,然后逐步增加刷单量及金额,骗取当事人资金。

  2、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以低价促销的幌子,通过QQ、微信或短信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受害人,一旦受害人上钩,便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借口令受害人汇款而实施诈骗。

  3、网络贷款诈骗。嫌疑人通过开设虚假网站、手机短信、小卡片或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并且以较低的利率申请到贷款取得受害人信任,再诱骗受害人通过银行转帐形式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4、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5、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进行诈骗。

  6、冒充消防、武警给受害人打电话,以购买帐篷、床等物品的方式诈骗定金。

  7、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8、冒充95588或10086等客服短信,利用钓鱼网站以网银升级或兑换积分等方式进行诈骗。

  9、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盗取银行账号、密码进行诈骗。

  10、以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短信进行诈骗。

  11、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方式进行诈骗。

  12、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

  13、开设虚假网站、网上钓鱼诈骗。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网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网址等进行诈骗。

  14、虚构消费退税以“购车/房退税”等进行诈骗。

  在此,郑重提醒:

  1、不要轻信“高佣金”、“先垫付”等网络兼职刷单类工作。

  2、网络购物请选择正规购物平台,仔细核对网站的域名及对方详细信息,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3、网络贷款请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切勿轻信各类涉及贷款广告的陌生电话、短信。

  4、接到‘中奖’‘退税’‘电话欠费’‘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5、坚信无端的中奖信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6、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7、加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

  8、切勿轻易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如需转账请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当面核实。遇事要冷静,不要慌张,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或到辖区派出所报警。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XXX幼儿园

  20XX年4月23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8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和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骗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发生。

  一、常见类型

  当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有投资理财诈骗(“杀猪盘”、荐股)、购物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网购客服、快递客服、网贷客服)、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冒充亲友、政府领导、企业老板、培训公司)、贷款诈骗、刷单诈骗、游戏交易诈骗等……不管什么类型的诈骗活动,都是犯罪分子利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QQ、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要求或引诱受害人汇款、转账,从而骗取他人钱财的一种违法犯罪活动。

  二、如何预防

  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各位家长,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独角戏,更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联动联治,才能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的高发势头。切实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是关键之举。希望大家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泛参与防骗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出全民参与宣传防范、全民知晓防范措施的浓厚氛围。同时提高警惕,做好各项防骗措施,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不盲听、不全信、不转账,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您的孩子学业进步、快乐成长!

  XX中心幼儿园

  20XX年11月7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9

广大师生及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

  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1、网上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其他相关单位,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竞赛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诱导支付发红包的,就是诈骗。

  6、网络游戏类诈骗。网游世界是虚拟的,应该告诉您的孩子:“我们并不知道对面是‘大神’还是骗子,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请警惕虚假充值、游戏代练、购买装备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1、做到“四不一要”。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要核实的“四不一要”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不贪小便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不轻易泄露信息。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及时报警求助。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远离不良信贷。引导孩子树立法治观念,合理消费,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涉及“网络贷”“校园贷”等不良信贷,切实做到“远离网络诈骗,健康成长成才”。

  警方提示:

  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平安社会个个受益。请家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家校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各位家长幸福安康、家庭兴旺!

  XX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20XX年1月29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反电诈宣传简报范文(精选14篇)10-18

学校反电诈宣传简报(精选11篇)10-18

社区反电诈宣传活动简报(通用15篇)10-19

全民反诈防诈致家长一封信(精选6篇)11-04

社区反诈简报(精选9篇)10-18

全民反诈简报(精选22篇)10-18

反诈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8篇)10-09

全民反诈简报范文(精选5篇)10-18

关于反诈宣传简报(精选18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