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出具审计报告,具体要怎么操作?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出具审计报告流程。欢迎大家参考!
出具审计报告流程 篇1
第一步,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包括: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等。
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性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第三步,解决重要差异。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
第四步,进行审计小结。注册会计师应就有关审计事项进行小结,编制审计工作完成情况表,并明确地评价和说明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写入审计小结中。通常审计小结文书应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情况、意见和建议、审计结论等内容。审计小结是一份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对审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综合提炼。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小结进行认真审核,并妥善保管。
第五步,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六步,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审核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中,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公司简介、会计政策、报表项目注释、分析情况以及重要事项揭示五个部分的内容。如果注册会计师代为编制会计报表及附注,不能将附注事项与应在审计报告揭示的事项混为一谈,即不能因为注册会计师代替被审计单位编制报表附注,而不在审计报告中揭示那些应予揭示的事项。
第七步,确定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所取得各种审计证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重要性水平,确定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第八步,草拟审计报告。
第九步,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这里主要指进行重点复核和全面复核,如果复核中发现存在遗漏问题,应返回到审计实施阶段补充审计,如果复核中发现问题处理不当,应返回至编制审计差异表这一步骤,对不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出适当的修订。
第十步,出具审计报告。经复核确认后,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报告草拟稿(或征求意见稿)送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经确认后,再正式签发并出具审计报告。
出具审计报告流程 篇2
一、审计准备阶段
1、接收委托,确定审计项目。
2、组成审计小组
3、了解和调查被审计单位。
4、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方案。
5、编制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承诺书。
6、下发审计通知书
二、审计实施阶段
1、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会计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实施财务审计程序。
2、整理汇总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情况。
3、审计小组汇报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有关情况,确定需进一步核实的问题。
4、实施相关的追加审计程序。
三、审计报告阶段
1、审计小组归集审计工作底稿、并编制审计报告初稿
2、审计小组按审核后的要求,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
3、审计小组汇报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并对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进行定稿。
4、将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5、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四、审计报告的终结阶段
审计小组将审计档案归档。
出具审计报告流程 篇3
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
一、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概述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二、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2、 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
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
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
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
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②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③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②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
⑺审计收费;
⑻违约责任;
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
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②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③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
①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①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
②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③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 要性水平。
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
(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
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
【出具审计报告流程】相关文章:
出具审计报告的流程12-01
出具审计报告的流程与时间10-04
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10-04
出具审计报告11-13
出具审计报告12-05
如何出具审计报告09-29
怎么出具审计报告09-26
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范文09-26
年度审计报告出具时间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