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身训练决定运动量

2024-10-10 决定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根据自身训练决定运动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根据自身训练决定运动量1

  研究者们找来了72位年龄在60岁到74岁之间、平素较少运动的女性,将她们随机分配到三个健身小组中的一组。

  一个小组每周有一天进行举重锻炼,而在另一天进行像慢跑或骑单车这样的耐力练习。

  另一个小组每周安排两天举重练习,两天慢跑或骑单车。

  而第三组的锻炼方式你或许已经猜出来了,她们每周进行三天的举重练习,三天的耐力练习,总共锻炼六天。

  研究者全程监控参与者锻炼,锻炼起初很轻松,其目的是改变参与者的肌肉和耐力。在四个月时间里,锻炼的强度和时长逐渐提升,最终这些参与的女性可以慢跑40分钟,举重练习也能达到同样的时间。

  研究者希望能借此发现每周锻炼多少次刚好合适,在每周投入一定时间的精力锻炼后,能恰如其分地增强参与者的体能。

  此前一些研究发现,每周只锻炼一两次对体能几乎毫无脾益,而每天几乎都从事高强度练习的人,相比那些锻炼次数较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更为懒散。研究者推断认为,较为严苛的健身日程会令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种过度运动产生回应,在这种下意识的内部反应中释放出生理信号,令人们感觉自己很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并且不愿意继续动起来。

  而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为了判断在参试者中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可能性,始终监控着参试女性血液中细胞因子的浓度,这种物质据信与压力有关,神经系统会根据它来判断人体是否在过度运动。他们还监测了这些女性有氧能量、肌力、体脂和情绪的变化,并通过运用复杂的热量测量技术来计算她们每周消耗的能量。

  在四个月的实验结束时,虽然减重并非本次实验的目的,但所有女性的耐力和力量都有所增强,体脂率则随之下降。研究者并未要求她们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个小组中,参试者体能的增加几乎无甚区别。每周运动两次的女性,在力量和有氧能量方面跟每周运动六次的女性无异。三个小组的细胞因子浓度同样没有显著的差异。

  不过,每周运动四次的女性总体而言,消耗的能量比其他两个小组的女性更多。除了在运动时消耗的能量,相比实验之初,她们每天还多燃烧了225大卡热量。

  每周运动两次的女性相比实验之初,每天消耗的能量同样有所增加,除了运动时所消耗的卡路里,她们每天多燃烧了将近100大卡热量。

  至于每周锻炼六次的女性,她们日均消耗的能量相比实验之初则出现了显著的减少,尽管锻炼得如此勤奋,可每天她们燃烧的热量却少了近200大卡。

  领导该实验的是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加里·亨特(Gary Hunter)教授,他说,在进行了几个月的锻炼后,“我们认为这些每周锻炼四次的女性感觉更加精神奕奕,在体能上也更为强健了。他在与这些女性聊天后发现,她们开始选择爬楼梯而非坐电梯,并且享受走路的乐趣。

  那些每周锻炼六次的.女性产生的反应则十分不同。“她们向我们抱怨说,每周锻炼六次占用了太多时间,亨特博士说。这些参试者并未声称自己感觉疲惫,或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她们的身体没有制造出过高浓度的细胞因子,向身体释放出要悠着点来的看不见的讯息。

  确切地说,她们感觉时间不够用,于是有意选择开车而非步行,同时不耐烦地避免爬楼梯。

  尽管这项研究给大家提了个醒,但坚持每周锻炼六次的人大可不避因此感到郁闷。研究结果表明,只要你能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活动量,就不至于不知不觉地变地懈怠不爱动。

  不过亨特博士说,这项研究更为重大的发现是“少比多好,这样的讯息很有可能让大家都能产生共鸣。他说,每周锻炼四次的女性“额外消耗的能量最多。

  总结

  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量,要根据自身训练安排的强度决定,30分钟有氧或者小强度徒手训练者一周4-6次,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容易养成习惯;中等强度的朋友练2休1是比较正常的训练频率,身体能够更好的恢复,状态能够持续,而且也可以留出更多空余时间;高强度的训练,通常建议交叉训练,高强度与低强度交叉进行安排。更有利于持续性与恢复。

  根据自身训练决定运动量2

  运动过度,身体、精神有何反应

  运动是对人体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刺激的强弱在人体产生的反应各有不同。这种刺激强度的大小就是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小,刺激强度小,对身体产生的反应就小;运动量适中,刺激强度适中,身体反应就良好;运动量过大,刺激强烈,身体反应也强烈。

  运动量主要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数量、运动密度、运动的总时间和运动频率。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运动量的大小。

  时间长,运动量大。这样就使得运动过后身体不容易恢复过来,而引发多种的不良反应。比如全身疲劳物理、或者就是运动的能力下降。

  出现过度运动后,及时纠正

  运动过度后,身体恢复所需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数量。运动强度大、数量大,则恢复的时间长。运动强度和数量的合理组合很重要。

  对于大强度、大数量的运动组合,若恢复时间不够,极易产生过度运动疲劳。若连续较长时间大强度作这样的锻炼,就会破坏身体恢复时间和运动强度及数量的平衡。普通的健身运动,中等数量和中小强度就可以了,一周锻炼3次。

  在排除身体疾病的前提下,消除运动过度的方法是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减少每周锻炼的次数,如一天锻炼两次的,减为一次;减少每次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一个多小时的,减少到一小时以内;减少运动强度,如走跑锻炼的,可以减少走和跑的距离和速度。还可变换锻炼的内容和环境,跑步锻炼的改为走步或其他运动,在居室周围锻炼的改为去公园游玩。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就可以继续锻炼。

  适应性锻炼,预防运动过度

  人的本能就是学会适应,也就是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给予反应的能力。运动量是外界对于人体的刺激,要求与人的承受能力相互协调,达到平衡,这样运能能力会得到提高等好处。有的人散步半小时或更长时间,走步的速度不快,和生活、工作强度差不多, 比久坐不动的活动量多些,虽说消耗了身体的一部分热量,但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进行身体能承受、大于生活和工作强度的锻炼,如快走、跑步、游泳、健身操和球类等,并持之以恒,就能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

  若没有练过马拉松的人去跑马拉松、没有爬过山的人去爬山,和经常锻炼的人攀比,常导致运动强度过大,身体难于承受,从而出现运动过度。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掌握好运动量,使之与人的承受能力相互协调,达到动态平衡,运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开始时,运动量可以在一个较低的'起点进行。

  例如走步锻炼的人,开始以70~90步/分钟走2公里,走完后身体可能会有一些疲劳,身体的生理指标会有些变化,恢复之后,身体处于正常状态,再进行下一次锻炼。这样经过6~8周或更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锻炼,若锻炼后身体感觉比以前好了,身体恢复得比刚开始快,身体的生理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身体完全适应这种运动量之后,就可以提高走步的速度或时间,提高的幅度应以身体能承受为准。如提高到91~120步/分钟,或是维持原来的速度,增加距离到2.5公里,适应一段时间再提高。当达到理想的运动量时,可以坚持下去,以后根据年龄和身体情况适当调整,始终保持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总之,要结合自己的年龄、性别、运动经历和身体状况等,掌握运动的起点、每个阶段锻炼的适应时间和每次提高运动的负荷幅度,就不会出现运动过度现象。宁可起点低一点,适应时间长一点,提高幅度小一点,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很多人想不到锻炼也有误区。事实上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在强健身体的同时也会伤害身体,而很少人知道这一点,也没有几个人会真正注意避免它。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到健身房锻炼,但这同样存在几种典型误区。如果你喜欢去健身而又恰恰是按照这几种方式运动的,那么一定要注意调整,否则长期下来一定会损及健康。

  • 相关推荐

【根据自身训练决定运动量】相关文章:

根据年龄决定火锅店应该如何促销06-27

自身原因的辞职信11-25

自身原因辞职报告09-06

股东的决定11-02

决定的格式09-03

[实用]自身原因辞职报告09-13

因为自身原因的辞职信09-12

中学生运动量调查报告(精选5篇)06-08

自身原因辞职报告(精选23篇)08-01

自身原因辞职报告9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