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

2022-12-12 简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简报,简报的写作必须注意做到简短、明快,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清楚必须说明的问题。什么样的简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1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处在关键期,为了解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崇明各乡镇都组织了志愿者“闪送队”“代购队”,全力满足居家群众的生活需求,守严守牢社区这道防线。

  在建设镇,有一支45人组成的后勤保障志愿服务队,隔离管控期间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就医、配药、送菜等志愿服务。

  从3月28日封控开始,各村物资保障联络员把村民紧急的物资、用药需求及时汇总上报至镇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形成物资清单。

  确认物资清单后,志愿者们开始了分组行动。食品采购组前往物资保供商家,蔬菜、肉蛋米面油、干粮,村民的需求志愿者都尽量满足。

  封控期间,村中的老人配药成了难题。为了让老人们能够按时吃上药,医药组的志愿者们统一收取医保卡,集中前往医院配药。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只为确保村民能及时用药。为了保证配药过程不出差错,志愿者们每次都会和医生反复确认村民的病情和需要配的药,还会把村民原来吃完的药盒带上,供医生参考。

  得知村民家中婴儿急需奶粉、纸尿裤等日用品,志愿者们立刻联系商家,为村民第一时间采购了所需日用品。采购结束后,志愿者们将物资依次分发至各村的道口,各村工作人员即刻行动,为村民送货上门。

  配药、买菜、送生活用品,一大早,陈家镇物资保障的志愿者们就收到了一份份“订单”,开始一天的“闪送”工作。

  为保障居民生活有序进行,陈家镇志愿者变身“蓝骑士”接单送单,开启一站式服务,打通物资到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2

  区工商联会员企业帅旗海带商贸负责人杨帅旗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与老城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在他的号召下,又有9名市场商户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他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在市场内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挨门挨户叮嘱商户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并细心查验外来采购人员核酸码,督促他们佩戴好口罩。

  此前,杨帅旗还为邙山街道办事处等送去热气腾腾的工作餐,帮助维持工作秩序。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全力以赴,这是我应该做的!”

  东北隅街道办事处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努力当好“先锋员”“宣传员”“服务员”,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居民的健康安全。

  积极响应,当好“先锋员”。广大党员、群众志愿者积极响应街道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小区卡点执勤、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工作。区政协委员、 青年宫社区居民王小锋多次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还积极带动30名小区群众投身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东北隅街道已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89人,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风采。

  强化引导,当好“宣传员”。志愿者们积极通过朋友圈、小区微信群等形式及时传递街道、社区防控要求和疫情防控常识,并带动周边邻居参与宣传,营造广泛参与、人人宣传的浓厚氛围。其中,治安街社区居民方少波积极发挥退休余热,利用阅历丰富优势带动身边群众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突出服务,当好“服务员”。志愿者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疫情防控小区执勤、心理疏导、物资配送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人民街社区00后志愿者朱紫跃就是众多优秀志愿者之一,坚持在小区卡点执勤,加强小区人员管理。在小区里,志愿者们积极联系保供点进行物资配送,重点关注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员生活需求。

  志愿有我,战“疫”同行,东北隅街道办事处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压实责任,广泛动员,筑牢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坚强防线,让文明实践志愿“红”,守护群众健康“绿”。

  老城区的志愿者们主动担当,坚守岗位,开展防疫工作,他们暖心的语言、坚定的步伐、忙碌的身影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防护墙。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3

  梅州市“11·20”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梅州市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人员排查管控、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工作,相继划分梅县区扶大高管会、程江镇、新城办事处的部分区域和梅江区金山街道、江南街道的部分区域为高风险区,并对一些区域实行临时交通管控、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

  各方忙服务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连日来,梅江区和梅县区分别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在相关村(社区),两地共设立了数百个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高效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耐心为周边群众提供最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

  在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的高风险区内,梅江区、梅县区均安排了网格工作人员为居家群众配送物资。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生活物资保障组了解,当前梅江区、梅县区生活物资充足,供货渠道畅通,将陆续把居家群众所需物资配送到位,满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通过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微信群发布疫情防控应急志愿者招募令,用最快速度号召并招募了1800多名疫情防控应急储备志愿者。”共青团梅江区委副书记陈沐说,为了能够更好调配人力物力,目前团区委建立了扁平化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转机制,统筹指导各镇(街)招募并培训当地志愿者,结合实际将志愿者安排到所在镇(街)的各个核酸检测点,配合做好秩序维护、信息登记、心理辅导、救护救助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梅江区每日参与防疫工作的志愿者约有600名。

  全力保供应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梅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各保供企业也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保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让群众能够正常购买日常生活物资。

  22日,在梅县区各大商超和市场看到,物资供应充足,物价平稳。在程江镇扶贵市场,在看到入口处张贴了公共场所码和疫情防控提示等,工作人员正提醒进入市场的市民要佩戴好口罩、扫公共场所码和出示粤康码。“我们安排了工作人员在市场入口处值守,市民要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检测中证明才能进入市场采购。”扶贵市场负责人蔡冬说,目前市场肉菜供应充足,肉类由肉联厂每天统一配送,蔬菜类是到批发市场统一采购回来,市民可按需采购。在位于梅县区府前大道的广东佰为连锁超市,看到物资供应充足,市民在有序采购。“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做好保供稳价。现在有很多市民会在线上下单,超市也增派了人手,加大拣货和配送力度,全力保障市民线上购物需求。”广东佰为连锁超市店长汤婷婷说。

  22日下午4时许,在梅城喜多多超市鸿都店、嘉荣超市万达店均有不少市民在选购生活物资。“今天蔬菜、猪肉销量猛增,所以我们启动了保供应机制,明天开始会增加供货频次和供货量。就23日而言,我们准备的蔬菜和猪肉的量都是平时的5倍左右,而且会分早上和下午两次上架,确保店内食材新鲜且不缺货。”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4

  “小邹,鹿河核酸检测点网络卡了,快来看下!”“小邹,好润佳超市再协调一辆配送物资!”

  大家口中的小邹,是璧山区来凤街道的志愿者邹盛禄,是战“疫”一线身影中的一员。

  收运医废垃圾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来凤街道日产医废量增至近300公斤,转运医废的厢式货车和医废处理人员都非常紧缺,而医废垃圾清运处理不当又很容易造成疫情传播,一时间医废收运处置面临巨大压力。

  “急需厢式货车用于医废转运,急需医废处理志愿者,请扩散!”

  小邹在志愿者群看到消息后,主动请缨加入医废处理阵营,他曾接受过系统的医废垃圾清运培训,之前也当过医废处置志愿者,对医废处置环节较为熟悉。同时,他还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到商会成员单位群,乾瑞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当即表示愿意支援一台厢式货车。

  小邹每天两次定点到各个点位收集清理医废,完成消杀处理装车后,由医废回收公司进行二次转运,确保做到日产日清。

  “平均要跑30多个点,从早上七点开始收,顺利的话干到晚上八九点,最晚的`一次是凌晨3点。”小邹介绍,截至目前,共收集转运医废垃圾3080公斤,为街道防疫守好了“最后一关”。

  协调物资保供

  除了自己主动投身防疫工作,小邹还带领街道商会11名成员加入志愿者阵营,为街道疫情防控注入动能。

  商会成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主要负责物资配送,为了高效运转,小邹按照“两级配送模式”,协调5辆成员单位汽车用于保供,其中3辆用于固定物资转运,2辆用于应急保障。

  他介绍,一级配送是把大批量物资从超市拉到辖区除高风险区域外的4个固定二级配送点,二级配送是在二级配送点借用手推车等小型运载工具把物资送往各个楼栋。配送流程结束以后,志愿者在群里通知居民下楼取物。

  截至目前,商会累计捐赠价值53000元防疫物资,协助转运生活物资360吨,为行动不便居民送菜上门45次,应急送药17次。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5

  卸货、清点、交接、确认……11月24日清晨,一辆满载物资的红色三轮车穿梭在綦江区文龙街道回龙湾社区山予城小区内,每到一个停靠点,志愿者们便按照分工细致且有序地忙活起来。

  这是疫情保供期间,山予城小区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米”的真实写照。39名志愿者负责3200户住户的物资递送,他们一遍又一遍核对清点、一趟又一趟奔走配送,确保不漏一物、不错一件。

  据了解,日前,山予城小区有楼栋被划定为高风险区,随即对该楼栋实行封控管理,对其他楼栋实行临时管控。为了切实解决该小区居民物资配送问题,回龙湾社区迅速在山予城小区内部设立“物资保障服务区”,招募志愿者收集居民诉求、帮助居民下单、转运生活物资。

  然而,工作刚刚开展半天,货物配送时间过长、清点不全面……各种问题接踵而来。面对问题绝不逃避,当天下午,回龙湾社区疫情防控行政助理点长王守进迅速组织召开复盘会,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一上午就来了近400件快件,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小区大,用手推车运送很慢。”“对物资核查不到位,转运不及时,送到楼栋后没有固定人员看管。”“对面山上农庄老板有个货运三轮车,志愿者也有摩托车,我去协调来转运。”会上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刻剖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纷纷提出对策。

  会后,回龙湾社区重新构筑山予城小区物资保障网,以保障服务区为依托,设多个楼栋转运点,并完善配送登记、分拣入库、分流投递、转运核查、接收确认五个环节。在人员安排方面,由15名志愿者划片负责保障区递送,24名物业人员在各转运点再次核查,同时,协调三轮车、摩托车等运送工具,减少运送时间,全面实现人员高效运转,物资精准到位。

  “我们小区那么多人,这两天的物资都精准配送到楼栋,志愿者们很辛苦,真心为他们点赞。”居民喻长先说道。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6

  受疫情影响,大兴区北臧村镇马村部分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措施。区域内共涉及200来户居民。马村党支部第一时间召集马村商业联盟会长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建立起10个“应急物资供应”递送点。54名商业联盟志愿者与95名村内志愿者“接力”配送,每人每天的步数平均在2万步。

  按照应急预案,马村党支部筛选了村庄周边2家餐饮、7家商超、2家主食厨房、2家菜店及1家药店作为村民生活物资补给店。虽然依托网格化管理,马村建立的10个“应急物资供应”递送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物资转运压力,可志愿者们的工作仍然不轻松。“有的订单七八百块钱,有的订单二三十块钱,即便只有一头蒜、一根大葱,志愿者也会细致清点、打包。”马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于振生说,马村商业联盟的每一家商户都积极配合供应要求,细致清点订单商品,并积极拓宽购货渠道,确保供货端、运输端跟得上、有保障,北臧村镇还协调骑手、货车等运输力量,努力以最快速度将物资送达到村庄递送点。

  商业联盟志愿者在递送点外将订单商品卸下车,村内志愿者会立即在递送点内接收。“就像接力一样。”张爽是村内志愿者组长,统计订单数量、与商家对接下单、配送物资入户,事事亲力亲为。“每天最少接80单,最多接100余单。再累也一定要认真细致统计好每位村民的订单,不能落下一条信息、一户人家。”张爽说,商业联盟志愿者和村内志愿者都很辛苦,经常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大家的微信运动步数平均每天都在两万步左右。像张爽这样的志愿者组长,马村临时封控区里还有好几位,他们不光组建片区“物资供应群”,还针对手机操作不熟练的老人,专门留下志愿者电话方便代购。

【疫情期间志愿者配送物资简报】相关文章:

疫情期间配送物资的简报(通用10篇)12-09

疫情生活物资配送简报(精选5篇)12-09

疫情期间送物资简报(精选12篇)12-09

疫情期间发放物资的简报(精选18篇)12-09

疫情防控物资配送简报(通用6篇)12-12

疫情期间捐物资简报(通用6篇)12-12

疫情期间捐物资简报范文(精选31篇)12-12

疫情期间物资保障简报(通用7篇)12-12

疫情期间给老人送物资简报(通用11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