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2022-12-22 简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简报,简报不是“刊”,而是“报”,说它是刊物,不如说是“小报”更恰切些。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欢迎大家分享。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

  为进一步推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秀水镇人民政府联合市直单位驻镇扶贫工作组进村入户为困难群众送上生产物资。目前正值庄稼、畜禽生长关键时期,在了解到部分困难群众缺乏当前农业生产资金,不能及时购买农业生产物资的情况后。为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秀水镇积极筹集资金购买了27头仔猪、124包饲料、108包化肥,并将这些物资通过进村入户的方式发放给了43户困难户。帮助农户进行农业生产,进一步增加秀水镇产业“造血”功能,促进困难群众增产增收。

  同时,结合本次为困难群众发放生产物资活动,走进村庄,走近村民,了解困难群众的身体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心声,并鼓舞他们要心怀希望、充满信心,自力更生,靠自己双手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2

  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辖区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切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1月4日,中街街道万安门社区按照区民政局工作安排,为辖区特困供养人员送去了过冬物资,用心用情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细致入微的关怀服务中传递战“疫”温度、凝聚战“疫”合力。

  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会详细询问特困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为他们送上羽绒服、保暖内衣、棉鞋、床单被套等过冬物资。同时,宣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再三叮嘱他们在疫情期间要提高防护意识,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不串门、不扎堆聊天,出门必须戴口罩,鼓励他们一定要保持战胜疫情的乐观态度,生活上如果遇到困难可及时与社区联系。

  疫情无情人有情。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特困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情况,为他们及时提供帮助,同时,进一步深入群众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3

  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开展以来,黄寨镇在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措施、开展“一老一小一困”关爱服务等方面上下功夫,实施了以送油面、衣物及生活用品为主要内容的暖冬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特困群众手中,有效解决了特困人员安全温暖越冬问题。

  张平顺是黄寨镇白新庄村村民,今年70岁,视力三级残疾,妻子高拉香,现年65岁,智力四级残疾,两人都没有劳动能力,家庭实属困难,通过前期摸排了解情况后,镇村工作人员上门为他们送上了暖冬物资,并现场为他们安装了火炉,换上了新床单、新棉被,给两位老人试穿了新棉衣和新棉鞋,老人看到这些心中十分感动。

  白新庄村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等方式,对全村312户,1250人进行了摸排,共排查出留守老人8户10人,留守儿童7户8人,困难群众8户27人,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妇联执委、村医和热心人,为留守老人提供帮种帮收、代购代买,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黄寨镇白新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赵海东说:“我们驻村工作队对留守老人家庭,平时磨面、榨油、冬天我们给安装火炉子,同时对留守儿童,我们进行心理辅导,下午给他们辅导作业,通过这次活动开展,对他们生活上多了些照顾,让他们感受到了爱的关怀。”

  据了解,黄寨镇党委、政府把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工作成效纳入有关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统筹资源、资金、力量,围绕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黄寨镇副镇长李志雄说:“一行动一活动”开展以来,我镇积极响应,开展拉网式排查摸底群众冬季生产生活保障情况,重点关注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户、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众,筹措资金29万余元为258名困难群众购买发放棉衣、棉被、火炉等过冬物资1648件,确保困难群众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4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团委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积极主动扛起助力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团委书记班子及时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实际困难,向驻村干部提出工作要求,积极调配物资,同包联村“两委”一道,勠力同心,共克时艰,扎实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1月18日,在获悉武川县哈乐镇德胜营村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情况后,自治区团委及时组织物资调配组筹集相关物资。11月19日,由3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物资运送组,克服天气寒冷、道路积雪等困难,驱车80余公里将棉衣、口罩、酒精、方便面、火腿肠、自热饭等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送到德胜营村疫情防控一线。同时,为确保防疫人员工作生活顺利开展,向村委会提供资金1万余元,用于购置煤炭等取暖物资,以实际行动为包联村群众筑牢“防护墙”。

  下一步,自治区团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工作有关要求,主动担责、尽责、负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跟进、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对包联村防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帮带服务力度,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乡村振兴攻坚战贡献力量。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5

  为及时有效保障新源县困难群众生活,新源县民政局结合各乡镇困难群众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冬季困难群众生活问题。

  11月24日,新源县民政局在各乡镇为困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在则克台镇,民政局工作人员带着米面等生活物资,来到了该镇困难群众李茂琼家中,为她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则克台镇则克台社区居民李茂琼说,感谢党和政府经常关心我们,给我们送煤以及油盐柴米,解决我们的生活困难。

  当天的发放活动,工作人员为则克台镇的困难家庭发放了食用油、面粉两种生活物资。在困难群众家中,工作人员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家中的生活状况,希望大家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新源县民政局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谭春和说: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新源县民政局为11个乡镇11681名困难群众采购面粉14325袋,采购大米11681袋,为全县的城乡低保困难群众,重度残疾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等发放爱心大米、面粉,对这些弱势群体送去了关心、关爱。

  连日来,新源县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充分发挥村(社)“两委”班子、工作队作用,入户走访摸排,深入开展困难群众生活调查,掌握困难群众的困难诉求,做好困难群众越冬各项工作。为群众发放米面油,暖心煤等,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6

  为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保证困难群众顺利度过盛夏,6月28日,安宁区民政局为45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了春夏季衣物以及基本生活物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他们购买了衣服、鞋、米、面、燃气灶、抽油烟机等生活必须品。

  民政救助工作人员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了解每个家庭基本生活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生活、就业等困境。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要自立自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

  活动旨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为民解忧为民服务,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落实重点民生实事,为困难群众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7

  8月29日,新源县爱心企业车载着价值28000元的羊肉和200箱方便面物资来到新源县民政局,将承载着大爱情怀的疫情防控生活物资送到新源慈善总会。新源慈善总会副会长张扬说;截至目前已募捐现金及生活物资共计价值21万余元,我们一定会将筹集到的爱心捐赠传递到抗疫一线及困难群众手中。

  自8月26日,新源慈善总会发出倡议后,多家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捐钱捐物,致敬慰问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让大家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大家团结一致、携手共进,共同努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战役。新源县绿色牛羊定点屠宰场负责人阿斯哈尔·阿吉木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企业向慈善总会捐了价值2万块钱的羊肉,为疫情防控做出一点爱心和贡献,体现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在疫情防控期间,新源县民政局根据县委政府工作安排,及时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兜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新源县民政局社会救助办公室主任聂少华说:八月份新源县民政局对城市低保对象发放城市低保金84万余元,农村低保对象640万余元,并且对城市低保对象和特困对象按每人3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生活救助,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各乡镇民政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建立了11类人员的困难群众台账,针对我们的低保、特困、重病患者、重度残疾等群体主动摸排家里的基本生活,确保他们家里家庭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受影响。下一步,我们新源县民政局指导各乡镇,通过县乡村三级民政工作人员的努力,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将重点关注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困难群体的手中,兜住兜准基本生活保障。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8

  鲁甸“11·08”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乡镇及辖区企业和爱心群众纷纷慷慨解囊,捐赠防疫物资,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齐心协力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11月16日,火德红镇加油站、百大超市、南筐村“两委”干部与爱心菜农及老党员、志愿者及村社干部积极向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了矿泉水、蔬菜、方便面等18车生活物资,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11月15日,在小寨镇经营燕星食品店王先生暂停营业,为支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店主一家四口连夜烤制200斤糕点捐赠给鲁甸用作抗疫生活物资。在小寨村,村民夏文权、罗发贵、张国荣、张汝忠主动联系镇政府,自发向鲁甸县捐赠自己家里种植的蔬菜、水果。他们将家里种植的蔬菜、水果能砍的砍、能摘的摘,全部捐献了出来。四位村民“倾囊相助”,共计捐赠萝卜2000斤,白菜1000斤、土豆1500斤、苹果2袋。

  11月16日,茨院乡爱心人士胡洪、吕大梅、范昭梅等人捐赠了生活物资,助力抗疫工作。他们纷纷表示,爱心捐赠,不仅是对抗疫工作的全力支持,更是对基层人员坚守一线的鼓舞。

  昭通市德汉职业培训站党支部携手云南劳服、心梦想、昭通金辉职业培训学校捐赠防护服、口罩、面罩等医用防护物资,价值约80000元。

  同日,爱心企业马赛文烧烤也向鲁甸捐赠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9

  “公安民警和村干部给你发口罩、消毒液和洗手液,你要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做好疫情防控。”3月25日,永宁边防派出所民警联合金埭村委会在金埭村新老年活动中心为群众免费发放疫情防控物资。

  现场,民警和村干部逐一发放疫情防控物资,为避免聚集,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宣传方式,让每户村民派一名代表错时领取物资,间隔一米线,物资领取现场有条不紊。本次发放口罩80000个、消毒液800瓶、洗手液800瓶。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0

  新冠无情,人间有情。自2022年4月1日xx村疫情管控以来,村委会第一时间组织封村的防控措施,并且每天组织全体村民进行核酸检查。在天涯区教育局的精心部署下,我校林帅校长组织全体师生积极配合xx村委会落实防疫要求,组织在校教职工自我封校隔离,时刻关注疫情新动态和落实学校防疫工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xx村委会书记等村干部全部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切实扛牢疫情防控属地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xx村向好发展添砖加瓦。4月8日晚,黎书记一行三人为学校捐赠口罩、免洗手液、方便面、八宝粥、牛奶等爱心物资,有效缓解了xx明德小学疫情防控物资压力。林校长对xx村委会的捐赠表示真挚的感谢。

  疫情防控,你我有责。xx村委,组织有方。为民服务,落实排查。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在此感谢xx村委会捐赠与慰问。愿疫情早点结束,生活回归自然!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1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救助工作,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迅速行动、广泛动员,深入摸排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并根据实际需求,鼓励实物为先,采取资金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加强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主动发现,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需求。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大困难群众巡访探视力度,及时了解和重点关注封控区、管控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切实摸清底数、掌握需求、有效对接,变群众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主城区封控区困难群众401户500人,管控区9934户12853人,已发放生活物资价值260.8万元。同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联动,确保城乡低保资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等按月足额发放到位。

  想方设法,快速发放暖心救助物资。市民政局积极沟通有关单位和企业,协调人员整理分包物资,动员社会力量调集12辆运输车,快速配送,各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肩扛手提、披星戴月,及时将救助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截至目前,10429份“生活物资包”已全部发放到位。

  提级保障,全面兜牢民生底线。经排查,东港等3县(市)户籍的173户困难群众暂时居住在主城区,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户籍所属县(市)民政部门无法落实救助工作。市民政局果断采取提级保障措施,组织市民政局系统工作力量将基本生活物资直接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有效保障每户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2

  连日来,我市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部分乡镇发生了洪涝、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为帮助受灾群众在汛期渡过难关,市减灾委办、市应急局紧急采购了一批救灾应急物资送往受灾乡镇,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6月15日,市应急局组织党员干部到厚禄乡发放面条、矿泉水、大米、油、罐头鱼等生活必需品给需要应急救助的590名群众。此次救灾物资发放工作在做好灾情摸排调查、实际掌握受灾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要求严格把关救助对象,严格发放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确保把救灾物资送给最困难、最需要的群众,并保证发放工作有序,使用规范合理,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眼前生活困难。

  同时,为确保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群众手中,市应急局分别就地采购价值54716.2元、29302.56元的救灾应急物资发放给石龙镇、蒙圩镇需应急救助的群众。截止目前,全市灾害应急救助累计发放矿泉水18531瓶、面条1519份、大米4557斤、调和油1519桶、蔬菜6308斤、罐头鱼590罐等生活必需品价值总计122297.96元。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情况,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真正做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让受灾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3

  12月1日,省水利厅鄂北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党委委员、综合部主任宋建华一行深入徐东社区,专题调研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看望慰问抗疫一线人员,并向社区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

  在徐东社区,李庆国询问了社区疫情管控措施、新一轮疫情特点、辖区内居民群众主要诉求及意见建议,了解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向连日来辛勤忙碌于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致以敬意,表示鄂北局将认真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站位、担起责任、共抗疫情。

  近期,为积极应对武汉当前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形势,响应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倡议,鄂北局党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的保障作用,在现有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基础上,迅速抽调30余名党员干部全力支援徐东社区,第一时间到徐东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卡口值守、核酸检测、思想引导工作,有效彰显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解决了值守人员紧缺的问题后,鄂北局党委又采购了一批N95口罩、防护服、方便面等物资,及时解决了防疫物资短缺的难题,切实推动下沉工作取得实效。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4

  11月20日,抗疫志愿者王紫艳以个人名义向文峰街道中吉社区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支援临时管控区战疫,使“志愿红”飘荡在抗疫一线。

  这批价值2万余元的防疫物资包括防护服、鞋套、面罩、口罩200套,消毒酒精100瓶,以满足抗疫一线人员的防护需求。“我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抗疫一线人员的防护一定要做到位,防疫物资不能缺,所以我就在网上买了这批防疫物资捐给中吉社区。”王紫艳说。

  据中吉社区党委书记向朝新介绍,中吉社区有很多老旧小区和开放式楼院,所以抗疫一线人员多,对防护物资的需求量大。这批防疫物资及时解决了社区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社区已第一时间将这批物资配送到各个防疫卡点,保障抗疫一线人员的安全。

  据了解,王紫艳在本轮疫情发生时便到社区报到,成为了一名抗疫志愿者,负责核酸采样信息登记和防疫卡点值守等工作。连日来,她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其他抗疫一线人员一起战疫。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 篇15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萨依巴格街道坚持以对居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研判、统筹谋划、精准调度,多措并举,尽力将物资配送做到快、准、好,满足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和居民群众正常生活需要。

  明确责任、统筹指挥调度。疫情发生后,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物资筹备保障组,设立专班办公室,压实防控责任,严把准入关、入库关、管理关、监督关,确保物资安全储备、管理和使用。物资保障组下设应急小分队,成立伊始就进入应急状态,随时做好运力调配和人员保障,落实闭环运输管理,点对点第一时间将各类物资直接配送至辖区各小区,保证了物资调度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

  完善机制、综合协调配置。根据街道实际,结合物资来源,第一时间建立市上下拨物资台账、购买(代购)物资台账和捐赠物资台账。同时,完善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出入库台账、疫情防控物资领取申请单、签收单等单据,进一步夯实细化物资配备、登记、发放、回收等系列流程。按照“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行动”的原则,每周跟进物资储备消耗情况,动态跟踪统计、科学测算物资日需求量,提前制定好分配计划,从而精准调度,确保所有物资得到合理配置。并在各小区建立由社区干部、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特殊人群关爱小分队,与特殊人群一一结对,做好托底保障。

  高效运转、合力保障供给。街道物资保障组时刻待命,高效率完成辖区核酸采集物资、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搬运、分配、调配、补给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各社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完成重点人群重点行业核酸检测,以及重点区域消杀物资保障工作。

  针对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和突发性,物资保障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各类疫情防护物资“1分钟安排到位、5分钟配备到位、10分钟配送到位”的制度落实落细落具体,真正将萨依巴格街道抗疫速度体现在细节之中。截至目前,共供应防疫物资600余吨、生活物资2000余吨,全部保质保量及时运送到位。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相关文章: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范文(精选11篇)12-13

乡镇发放物资简报(精选22篇)12-12

救助物资发放简报(通用5篇)12-12

疫情物资发放简报(通用24篇)12-12

发放物资信息简报(精选11篇)12-12

积极发放防疫物资的简报(精选12篇)12-12

物资发放简报范文(通用21篇)12-14

发放物资的简报范文(通用18篇)12-12

捐赠物资发放简报(精选7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