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简报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标题、正文和报尾四个部分。那什么样的简报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驻村帮扶工作简报(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1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及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选优派强,管训促用,强化保障,切实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为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选优派强,精准选派有序轮换。驻村工作要扎实,选人用人是关键。一是程序严格,确保“选准人”。制定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严密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和轮换工作,坚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前置审批备案制度,对市级单位驻村干部选派数量及人选资格认真审查,先后向5个单位发出选派驻村干部督办函,对区县驻村干部选派不精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现场研判督办,确保驻村力量不减、人选标准不降。二是因村派人,确保“选对人”。坚持先定村、再定人,区分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等5类村,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等部门,全面摸清需求,明确选派要求。通过政策指导、暗访督查、函告提醒、现场督办等,合力推进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做到应派尽派。全市共选派驻村工作队210支、驻村干部751名(其中第一书记224名),实现了“五类村”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选派全覆盖,驻村干部中党员占比61.6%,大学以上学历占比82.3%,50岁以下占比63.5%,第一书记中科级或科级后备干部占到54.3%。三是无缝衔接,确保“用对人”。采取压茬轮换,新老队员交接设置不少于15个工作日的接续期,通过以老带新,帮助新任驻村队员迅速进入角色、熟悉村情民意、掌握基本情况、理清驻村思路,确保驻村帮扶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
管训促用,强化履职巩固成果。一是严格管理,督促作为。严格落实考勤、例会、工作报告等制度,采取工作组督查、电话抽查等多种形式,对驻村干部在岗履职情况开展明察暗访,组织开展全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研判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或发函督办整改,先后向1个县、5个单位发出督办函,督促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二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举办铜川市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培训班,指导各区县以新选派驻村干部为重点,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等灵活方式,分批举办驻村干部培训班16期,轮训驻村干部1600余人次。突出实践教学,邀请具有丰富领导经验的县委书记和丰富基层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传帮带”授课,对全市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进行全覆盖培训。针对后评估“三落实一巩固”等重点难点,编印《乡村振兴促进法》《推进乡村振兴法规政策文件汇编》《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导引》供驻村干部学习,提升其政策业务水平和帮扶本领。三是聚焦重点,履职尽责。根据不同时期重点工作安排,紧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中的主力军作用,及时排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三类人群”落实帮扶措施。疫情期间,组织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开展“六查”“六问”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分析研判,明确整改时限,实时跟进,以抓整改提升排查工作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走访农户12.6万户,共纳入“三类人群”502户。排查发现问题157个,已完成整改 157个,补正各类数据信息3881条。
强化保障,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保障待遇,关心关爱。足额拨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118.5万元。按照“五落实一提升”要求,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干部驻村期间着力解决好驻村干部办公、食宿、用水、用电等问题,落实好生活、通讯、交通和意外保险等保障待遇,开展节日慰问。为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定期组织驻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激励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接续奋斗、担当作为、建功立业。二是培育典型,引领示范。及时梳理总结驻村干部先进事迹,6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被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48名驻村干部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连续4年在全市开展“十佳第一书记”评先活动,评选优秀第一书记40名。去年以来,提拔重用驻村干部24人,在全市形成重实干、重实绩的良好导向。编印《铜川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录》,大力宣传身边典型,激励驻村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主动作为,成效凸显。截至目前,各级驻村帮扶干部积极对接原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496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0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82个,采购和帮销消费帮扶产品2486万元,帮助就业1546人,直接带动脱贫群众22325人,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其中,中央人民银行协调引入菜鸟物流项目,推动宜君县整体快递费用下降超过60%,支持印台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创新实施假发制作、AI豆计划数据标注等项目,实现新增就业300余人。中宣部主动对接中央部委,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版权管理中心,并争取到600万元的资金援助。联系碧桂园集团投入230万元用于马咀村乡村旅游改造提升项目,价值300万元的智能餐饮机器人落户耀州。为耀州区程明牧业等10余家企业协调贷款300万元,帮助小微企业持续发展。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2
端正态度、明晰思路,用心做好帮扶工作。传达好党和国家的声音,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紧密联系服务好群众,何家沟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将“四不摘”原则落到实处,按照驻村帮扶工作要求,联系村情实际,制定全年帮扶计划,结合户情,为村中“边缘户、监测户”制定“一户一策”,按照要求时时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切实解决,真正用心做好帮扶工作。
设身处地、同心共情,用情做好帮扶工作。怀为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忧。何家沟帮扶工作队先后联系帮扶单位,为全村群众捐赠价值12900元米、油,帮助群众温暖过年;筹集资金1754元,购买架子车、镰刀、铁锹等农具,为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便利;落实帮扶资金15000元购买中药五味子种苗,推进村产业发展。坚持从群众立场出发,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强化本领、联系实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何家沟帮扶工作队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坚持对农村的各项业务工作的学习和了解,及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开展宣讲,帮助群众办理低保、临时救助,指导村民享受惠农政策,主动与群众交心,主动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3
白水县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石,围绕队伍建设、责任落实、效能提升,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奋力跑好驻村帮扶接力赛,全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队伍建设,当好驻村帮扶“排头兵”,为乡村振兴添动力。一是配强干部。坚持“两优先、三必须”原则选派中省市县第一书记59名、驻村工作队员118名,剩余“非重点村”选派驻村工作队长65名、驻村干部242名,实行动态管理,今年以来,调整第一书记5人、驻村工作队员7人。二是建强机制。制定《白水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管理规定》,实行“日签到、周例会、月汇报”和驻村管理职责、任务、问题整改、月报告“四张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生活补助、体检慰问等保障措施,激励干部驻村驻心、真帮实扶。三是增强能力。编印发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指导手册》《乡村振兴应知应会100问》500余份,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研讨、外出学习、观摩评比、知识测试50余场,引导驻村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水平。
抓责任落实,守好驻村帮扶“责任田”,为乡村振兴聚合力。一是领导包联。32名县级领导干部成立8个帮扶团包联全县8个镇(街道),开展“六个一”活动,每月至少到联系镇村开展调研指导一次,协调解决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题。二是部门包抓。充分发挥部门资源优势,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制定乡村振兴部门帮扶计划,落实帮扶任务捆绑、跟踪管理捆绑、待遇保障捆绑、考核结果捆绑“四个捆绑”机制,助力帮扶村在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上理清思路、争取资金、细化措施。三是干部包户。部门镇办包户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扎实开展“六查六问”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变化等重要指标,摸清村情户情,及时排除隐患,宣传惠民政策,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50余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抓效能提升,织好驻村帮扶“督导网”,为乡村振兴激活力。一是清单交办。建立“季交办、月调度”工作机制,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印发驻村帮扶工作交办清单,细化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各镇(街道)每月召开驻村帮扶工作调度会,围绕交办任务、紧盯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狠抓落实。二是半年述评。组织各镇(街道)召开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半年工作总结座谈会,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并对包联单位及第一书记、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全面检验工作成效。三是专项督导。成立8个督查组,围绕“走读式”“两头跑”和出勤不出力、人在心不在等问题,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驻村干部进行督导检查10余次,通报批评驻村干部25人,倒逼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4
浑源县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牵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制定了《浑源县驻村干部管理办法》,推动全县驻村干部以过硬政治本领、能力本领、作风本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党委每月对属地内驻村干部定期进行分析研判,注重日常考核考勤,核实是否能胜任驻村工作,根据分析研判结果向组织部门、乡村振兴局提出调整意见。县驻村办每周利用远程视频进行查岗,督导组定期深入乡村两级开展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通报批评,通报到人到事、较真碰硬。
压实帮扶单位责任。派出单位承担驻村干部管理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到帮扶村调研督导不少于2次,每季度听取1次驻村工作汇报。强化跟踪管理,对派出干部身份、脱产驻村、履职尽职、工作成效和群众认可度等进行自查,对身份不符合规定和不能胜任的驻村干部召回,重新选派驻村干部。
明确驻村工作责任。要求驻村干部严格落实“走访经常化”,每半月走访1次脱贫户、监测户,每月走访1次其他农户,每两月电话访问1次不在村农户,驻乡镇工作队每月遍访1次行政村,做到全面摸排无死角、零遗漏,并记好走访日志,及时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落细。
强化能力素质提升。县委组织部牵头编制《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及时在驻村干部工作群推送上级政策,培训后开展知识能力测试,了解掌握驻村干部业务水平、工作情况。县驻村办严格落实每季度按照好(30%)、较好(60%)、一般(10%)三个等次对工作队帮扶成效进行大排序。
强化基本保障落实。2022年5月组织驻村干部进行年度体检,要求乡镇及时规范发放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和工作经费。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派出单位要关心关爱驻村干部在村工作生活,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卫生用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5
近年来,徽县始终坚持把强化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要求,保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标准不变”工作态势,统筹各方资源、选优配强力量、狠抓任务落实,全面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总体要求,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基础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统筹各单位干部资源和工作实际,重点从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派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到乡村振兴最前沿开展工作,夯实帮扶力量。
徽县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轮训”的原则,对全县驻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并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全县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比赛活动,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同时,全面压实县乡村主体责任,推行“一季度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提醒”制度。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方式,深入各乡镇开展全覆盖督查检查,对发现问题当场交办、限期整改,确保全面落实帮扶责任。
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目标,徽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苗木、订单辣椒、生姜、食用菌、中蜂养殖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扎实开展“五大革命”,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据悉,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共化解矛盾纠纷170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386件,协调投入帮扶资金438万元,引入社会力量捐助帮扶资金3.74万元。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6
2022年7月14日,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管理站党支部开展“双联双促”活动,走访结对帮扶农户。化作乡党委政府、以麦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参加。
宣讲会上,省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对“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进行宣讲,并针对粮食安全、宅基地审批、信访维稳、产业发展、防贫监测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希望以麦村村支“两委”继续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要更加坚定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立场;要以“党建引领发展”,切实做好产业发展,引导农户能够通过产业发展持续增收,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做好防贫监测工作,巩固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要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及时发现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随后,支部的同志们走访了结对帮扶户,了解联系户生产生活情况,并鼓励大家其要努力发展生产、搞好环境卫生,抓好子女教育,通过自己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
-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相关文章: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04-30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6篇04-30
驻村帮扶工作简报范文(精选22篇)12-19
驻村工作简报12-27
深入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简报04-21
驻村帮扶信息简报(精选23篇)02-02
驻村帮扶简报范文(精选15篇)04-18
驻村工作简报(通用23篇)05-25
驻村帮扶工作自查报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