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2022-11-27 简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简报吧,简报不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因为一份简报,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几篇文章。那么拟定简报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1

  面对疫情,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不失为一种强大的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尽管目前疫情管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旧不少人谈“疫”色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与不安,尤其是一些老年居民、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居民还是会感到无助、害怕、烦躁、易怒、心惊胆战等负面情绪。为此,七里河区各社区加强人文关怀,发挥社区特点多措并举做好疫情期间居民心理疏导工作。

  阿干镇民意社区社工委积极行动,及时组织开展“安抚情绪,消除恐慌”心理疏导活动。通过普及推广科学防护知识、上门疏导及时消除恐慌等方式,引导居民正确、理性看待当下的疫情,让居民坚信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引导居民从官方渠道了解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及时做好自身防护,减少外出,多与家人朋友交流释放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挑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聚集,做好自我防护。

  西站街道西站东路社区“社工委”积极开展“安抚情绪,消除恐慌”心理疏导工作。社区有针对性地对确诊阳性病例及被集中隔离人员及时进行疏导消除恐慌 ,组织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并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告诉他们:面对疫情勿恐慌,相信医学。积极预防是关键,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我们大家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

  西园街道五星坪社区“社工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咨询”工作。“社工委”联系辖区具有专业技术的心理咨询师,开辟战“疫”时期的24小时情绪支持倾诉热线,同时,社区“社工委”邀请心理咨询师第一时间加入社区8个居民微信群,随时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此外,“社工委”还会定期在微信群发布系列视频、文章、问答等方式,给出缓解小妙招,并开设心理专栏,针对留言进行专业的解答、引导。面对反复的疫情,社区“社工委”还组织了“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心理减压”培训,通过心理咨询师驻守卡口点帐篷的方式,辅导一线工作人员学习减压方法,并利用简单训练方法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训练和放松,有效地改善情绪障碍提高积极的心理内在能量,以此舒缓社区防疫工作者的心理压力。

  特殊时期,关爱与温暖从未缺席。心理正向引导很大程度上舒缓了疫情期间大家积攒的不良情绪,同时,也丰富了社区的服务内容,提高了社区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科学宣传与上门疏导,引导社区居民关注权威发布,掌握科学防控知识和防控技能,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2

  为做好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引导大家打好疫情期间与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心理防御战”。3月初疫情发生以来,东岗西路街道联合辖区社工委成员单位兰州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及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成立东岗西路街道心理健康疏导小组,安排专业心理辅导人员通过热线电话、网络聊天、分享心理健康知识等多种渠道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心理援助辅导。

  工作小组在居家隔离人员微信群内转发宣传应对疫情心理调适指南,内容涵盖如何克服心理压力、如何克服恐慌心理、居家隔离人员心理调适、一线防疫人员心理调适、孕产妇心理调适、老年人心理调适、青少年心理调适等一系列消除疫情期间不良心理及情绪的方法,同时发布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24小时值守的心理健康热线,免费解答居家隔离人员及一线防疫人员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及障碍。

  街道联合辖区社工委成员单位兰州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发挥中心在中小学师生、家长方面的心理疏导长处,将“兰老师”心理服务热线及邮箱在有中小学生的居家隔离微信群内宣传,并安排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值守热线电话及邮箱,同时,针对辖区确诊中小学生病例,心理专家在患者治愈回家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居家隔离人员易出现焦虑、害怕、恐慌、失眠等不良情绪,社区楼院长定期在隔离人员微信群内推送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文章、电影、音乐,维护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其顺利度过隔离期。

  下一步,东岗西路街道将按照“党工委领导、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的理念和要求,在社工委成员单位、市区驻守干部当中吸纳具备心理咨询资质的志愿者,为街道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同时,充分发挥辖区社会心理服务资源优势,继续联合兰州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等社工委成员单位构建街道社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做好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的同时,常态化的组织开展以“润心化行”为主题的心理疏导、心理保健、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心理健康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六进”服务活动,在做好辖区居民心理辅导的同时,持续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切切实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3

  疫情来袭,为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区教体局根据西湖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成立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组,抽调了52名有资质的心理教师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整合资源,重点关注辖区居民和重点人群的生活、心理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3月20日十点,接到临时次密接的学生和家长将在赣江宾馆进行隔离的通知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组针对重点人群,迅速组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组赣江宾馆隔离点分队,利用班级微信群,为隔离学生和家长送温暖,每天做到“五个一”,即送上一段温暖的问候语;发送一个益智心理小游戏;推送一篇维护心理的小贴士;完成一次亲子运动打卡;亲子共读一本书,保障学生及家长情绪安稳地度过留观隔离期。

  面对突发事件,疏导更加暖心。隔离的第二天深夜十二点,一名孩子突发高烧,家长的情绪激动,手足无措。针对这一突发情况,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与医院联络,一边安排心理专家熊铿老师为家长进行线上心理疏导,并引导家长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专业的指导让方寸大乱的家长逐渐冷静下来,确保紧急援助有条不紊地推进,直至孩子好转。虽彻夜未眠,但孩子状况好转让熊老师感到无限欣慰。

  在学校与人文关怀组(心理疏导)的帮助下,学生和家长在经历疫情初期的心理波动后,整体心理状态趋于平稳,及时适应新的生活作息,情绪安稳地度过了为期5天的隔离期。

  疫情无情,人有情。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组的志愿者将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心理疏导工作,用爱和专业守护每一人。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4

  为保障疫情期间群众和民警辅警身心健康,阿拉善盟看护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心理学专业和有心理辅导经验的民警辅警成立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组,为重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切实减轻疫情所致的各种心理压力。

  “很多群众处于封控、管控区,打破了原来的生活与工作习惯,大家在工作中要理解和接纳群众的情绪。如果对方感到焦虑和恐惧,可以酌情引导对方正确调节心态、减轻压力:试着帮助对方找到自己焦虑、恐惧的根源;可以提醒对方用纸笔写下恐惧和担心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积极帮助寻求解决方法;引导对方理性看待负面新闻,用行动充实生活;提醒对方保持规律作息,当出现失眠、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状态时,及时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这是中心心理疏导组对“抗疫”一线民警辅警发出的心理疏导温馨提示,帮助一线民警辅警正确为隔离管控人员开展心理关爱、进行情绪疏导。

  下一步,中心心理疏导组将持续以线上交流方式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群众和民警辅警克服负面情绪,以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以科学、坚定、自觉的方法构筑起牢固的防疫“抗疫”心理防线。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5

  自9月20日以来,新冠疫情再一次卷土重来,来势汹汹,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校园生活,我校师生不得不又一次面临居家办公学习的情况。为了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心理免疫,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大家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应对疫情,我校开展了以下心理健康工作。

  一、提前筹备、紧密安排,合理安排抗疫期间心理健康工作。

  一是10月7日学校线上教学及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中唐永峰校长明确要求防疫工作同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要全覆盖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学,拓宽心理教育工作学渠道,采取网课、线上心理辅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关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二是紧密安排,由校领导调整全校60个班心理教学课程,分年级、分时段全覆盖授课,本周60个班全部授课。三是由德育处马军主任组织开展学生心理问题摸排工作,工作指定由各班主任负责,年级部长统计,专职心理老师汇总,查摆问题,防患未然,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我校心理辅导室魏萍萍老师录制了《疫情期间学生心理调适》微讲座视频,加强学生对疫情危机的了解与认知及亲子沟通的技巧,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情绪调节能力。

  三、为了鼓励同学们在疫情居家学习生活中寻找生活的仪式感和意义感,持续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建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心理健康成长。魏萍萍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晒心‘晴’,开展积极情绪6天打卡”活动。同学们每天将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有意义的事、美好的事、自豪的事、幸福的事记录下来并打卡。总计打卡92321条,打卡活动总体积极向上,充分体现情绪的影响,同学们可以互相分享到好的心“晴”,促进每班积极向上的能量逐步增加,消除居家学习带来的不良情绪。

  四、疫情居家期间,我校心理辅导室向广大师生推送《中小学应对疫情心理防护手册》、心理知识科普视频等,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的心防护知识的宣传。

  此外,我校心理辅导室通过线上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干预,缓解师生因居家而产生的烦躁、焦虑等情绪,提供健康心理支持。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6

  中考临近,学生压力陡增,为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应考,xx初中采取多举措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认真排查,正确引导。学校要求各班主任认真排查班里的特殊学生,比如中考“边缘生”、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压力过大的学生等,学校将这些学生召集起来,耐心地为他们“减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给他们讲清楚,中考仅是生活中一次重要的经历,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劝诫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这些措施逐渐缓解了学生的压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有的放矢,个别谈话。为了稳定个别学生的焦急情绪,班主任专门找这部分同学进行谈话,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委婉地劝告他们放下沉重的心思想包袱,力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并教育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每一天,沉着冷静、从容应考。对于极个别特殊学生,各教师还通过家访的形式和家长取得联系,家校联手耐心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让这些学生放松心情、安心备考。

  三是注重方法,突出实效。针对部分学生中考压力过大的现状,学校采取承包的办法,将各类学生分别承包给科任教师,各教师针对偏科生、边缘生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偏科生,教师利用闲暇时间专门关注此类学生,帮助他们补习弱科,成效显著;对中考“边缘生”,主要采取激励的办法,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这些措施从整体上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备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7

  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我校高度重视的话题。学校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弥补他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心灵留住一片阳光。

  据学校调查,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防止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强化措施。

  一、了解留守儿童信息

  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设了“心灵小屋”,安排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8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快节奏的日常生活,过重压力下的学业现状,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时常相遇的生活困难,扑朔迷离的青春骚动,难以如意的人际交往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疑虑、纳闷、压抑等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失衡。有的突然会一反常态,变得孤僻古怪,与群不合;有的脾气暴躁,常常顶撞父母和老师,甚至逃学拒读、离家出走,或出现暴力行为;有的焦虑抑郁,甚至产生悲观厌世和自杀意念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关于中学生心理疏导的课题是从20XX年3月份开始启动的,课题共分三个阶段,即准备发动阶段,实验实施阶段,成果总结阶段。现在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当中。从开始实验到现在已过去将一年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一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成,在这里做一下简单回顾。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评价

  根据课题的实施方案,我们的课题主要面对三个层面确定科研目标开展研究。

  1、面对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建立了逐层深入的教师研训模式;

  2、面对学生层面,要构筑一个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面对学生家长,要找到一条帮助家长提高教子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下面分三个层面加以论述。

  (一)教师队伍建设层面

  为了使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足够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统一学习有关资料、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购进相应教研材料等形式,展开了深入的学习研究,使大家统一了认识,摸清了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及途径,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及手段,为我们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正确理解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既没有相互代替,更没有把二者机械地隔裂开来,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把二者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尤其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品德”问题来处理,而是遵循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挖掘思想根源,找到“病因”,并给予切实可行的帮助,以“助人自助”为原则,通过改变学生的内因以达到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使得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作用

  开办心理咨询室,为解决个别心理问题提供了可能。为使咨询室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对如何进行心理咨询做了专业性研究,建立了咨询工作的领导机构,使咨询工作具有实效性,改变了咨询室形同虚设的局面。

  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一个心理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做法是建设一支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去。我们不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注重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课堂中去,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运用到个别学生的转化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运用心理健康更显得极为重要。

  4、环境陶冶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锻炼。如: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陶冶心理品质;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校园景点、环境布置上,都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调适自己的心境。

  5、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团队合作精神等。在本学期,定期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如合唱队、美术组、足球队、篮球队等多个小组,参加人数达全校总人数的二分之二,让学生在各自喜爱的活动中学有所长,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如定期开展班队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各种有意的活动中了解自己,调控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

  (三)干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1、建立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

  2、通过开家长会,搞家长辅导讲座,定期为家长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建立高素质家长的新理念。

  二、结论和观点

  课题组成员通过几年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逐渐认识到:

  1、在我校开展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是构建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行动研究法是基层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3、在开展研究活动中,师生必须在尊重、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做到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4、专业师资、信息技术、研究方法的组合协调是课题研究成功的条件之一,学校的大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基础。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继续做好中学生心理疏导的研究充满信心。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使我们有章可循,激励我们把这项事业做好、做实,造福于我们社会和家庭,为每个孩子的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带给了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很多生活的不便,而且一些时候还会让人产生恐慌焦虑、孤独失落等心理危机应激反应。我校积极行动,把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贯穿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始终,突出“四个精准”,全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守护学生心灵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一、精准引导,戴上“心理口罩”。

  学校及时发出一封公开信,倡导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保持理性平和、积覆盖、全天候的宣传矩阵,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防控知识,着力讲好南林师生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准推送心理调适系列科普及心理减压文章,为广大学生戴上“心理口罩”。

  二、 精准摸排,构筑“心理防线”。

  学校充分发挥“四 级”预警防控体系的信息联动,开放线上心理测试平台,对学生心理需求进行调研,对疫情严重地区学生逐一了解情况,按照“一人一策”建立学生台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排辅导员、心理委员等专人加强与重点 疫情防控地区有来往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三、 精准帮扶,开好“心理处方”。

  学校开通xx心理咨 询预约热线,为产生焦虑、压抑等问题的学生提供线上帮扶。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重点支持,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给予跟踪心理帮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将不同时期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困惑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微信推文予以解答和疏导。

  四、 精准疏导,做好心理主题教育。

  学校组织开展线上 “用‘心’战‘疫’”主题班会,同学们分享、讨论个人学习心得和心情小故事,传递积极力量;开展“逆境携行,你我同心”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境与挫折,及时调整负面情绪,相互给予关爱支持。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长,为抗“疫”加油。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简报 篇10

  法国18世纪唯物论者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平常,或许你不经意给学生介绍过名人传,而学生的好学之心却从此兴趣盎然。事实上这里渗透着一种育人方法:榜样示范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说服学生的方法也是挺有艺术的。美国代尔卡耐基说过:“说服人的方法是欣赏人、称赞人。委婉地指出人的错误。批评人之前,先说自己的错,给人面子。不要发命嘉许宽于称道……”。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揣摩学生心理,相机诱导?以使后进生逐步前进,学有所长。

  一、从称赞与真诚的欣赏开始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听到对我们的优点的称赞以后,再听不愉快的话总要比较的容易。这正如理发师在替人修面之前,总是先涂肥皂。因此,教育学生改正错误或不让学生不引起反感的有效方法是用称赞与真诚的欣赏开始。

  在一次英语作文中,有一位学生内容写得很好,但书写了草,我在其作文本上批阅:这篇作文本该得满分,就是书写有点委屈了,并找他指出书写的重要性。同时,我把他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念,评价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水平。

  二、间接地指出孩子的错误

  有许多人在真诚的赞美之后,喜欢拐弯抹角地加上“但是”两个字,然后开始一连串的批评。例如:假如你想改变学生漠不经心的学习态度,很可能这样说:“某某,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但是,你如果能加强一下数学,那就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里,原本受到鼓舞的某某,在听到“但是”两个字之后,很可能会怀疑到原来的赞美之辞。对他来说,赞美通常是导向批评的前奏,如此不但赞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对某某的学习态度也不会有什么助益。

  如果我们改变两个字,情形就大不一样。我们可以这么说:“某某,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而且,如果你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下次数学一定会跟其他科目一样好。”

  这样,某某一定会接受这番赞美,因为后面没有附加的反语。由于我们也间接提醒了应该改进的注意事项,他便懂得如何改进以达到我们的期望。

  间接提出学生的错失,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不至于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

  三、指责学生之前,先谈自己的错误

  美国夏布说过:“我发现,无论如何伟大或尊贵的人,他们和平常人一样,在受认可的情况下,比在受指责的情况下,更能奋发工作,效果也更好。”同样,在和学生交流中,对学生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直接说:“你错了。”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可以用眼神、音调或是手势来指责学生的错误。如果我们想证明什么,要不漏痕迹,就象诗人波普所说:“你在教人的时候,要好象被人遗忘一样。”如果我们认为学生的说话或行为不对,我们最好这样说:“啊,慢着,我有另一种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假如我错了的话,希望你给我纠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我们永远不会因为认错而导致麻烦。

  四、以建议代替命令

  通常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改正错误,可以保持学生的尊严,这种方法往往赢得合作。相反,无礼的命令会导致长久的怨忿——即使这个命令是用来改正很明显的错误。而商量式的建议却常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当学生把自行车放在不该放的地方,挡住了别人的通道,但由于老师批评方式不同,效果也迥然不一。

  有的老师很可能不客气的问:“谁叫你把车子挡住通道?笨蛋!”接着厉声说:“马上把车子搬开!”如果我们换用别的方式处理,心平气和地问:“有辆自行车挡住了通道,某某,这样做对不对?我建议你把它挪开,好方便别人进出。”这种建议式的说服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五、给学生面子

  保留学生的面子非常重要,而我们却很少考虑这个问题。在众人面前指责学生,不考虑是否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纵使学生犯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没有为学生保留面子,就会毁了学生。法国作家安东尼middot;圣伊苏培里说过:“我没有权力说出、或做出让人小看自己的事。重要的不是我们对他的看法,而是他对自己的看法,伤及别人的尊严是有罪的。”记得在开学初劳动分工时,有一位学生被遗漏了,我为了省事,对全班同学说谁被漏掉自己添上去,可第二天,一直没反应,我便悄悄地从名单中查出该生,私下里找到他,让他赶紧写上去,以免给同学造成想蒙混过关的坏印象。

  六、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记得有一位女孩,她极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歌唱家,但她的第一位教师却打击了她,“你不能唱,”他说:“你完全没有这个天赋,那听起来像雨中的风声似的。”但她的母亲,一位贫苦的农家妇女,拥抱着并告诉她的女儿。她知道女儿能唱,她已经看出了一个进步。她赤着脚,为的是省下钱来,付她的音乐学费。这位农家母亲的称赞与鼓励最终改变了那孩子的一生。她终于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

  假如你我要激励我们所接触过的学生,认识他们所具有的宝藏,我们所能做的,比改变学生还多,我们真正能变化他们,我们应该称赞每个学生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