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2024-05-21 简报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接触到简报的地方越来越多,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标题、正文和报尾四个部分。你写简报时总是无从下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1

  7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在京举办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启动仪式。以长期失业、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等困难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各地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民网多地记者联动,直击吉林、福建、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现场。

  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鸿城街道东风社区,吉林省人社厅、民政厅、残联共同组织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启动仪式暨送岗位进社区活动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搭建了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平台。

  活动当天,50户爱心企业走进社区广纳贤才,提供1067个适合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现场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前来咨询,仔细查看招聘展板,了解岗位情况。

  “此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以‘援助暖民心 就业解民忧’为主题,活动期间,各级人社部门将重点以大龄、低保、残疾失业人员,困难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为援助对象,深入实施一系列就业帮扶活动。”吉林省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殷xx介绍。

  据了解,此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将通过开展“援助对象摸底”行动,发挥就业和人才服务专员作用,“一对一”组织联系对接、情况摸底,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基本情况,做到援助对象的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就业意愿清、服务需求清。

  同时,开展“百日冲刺送岗”行动,通过举办小规模、专业化、高频次线下专场招聘会;开通“就业援助直通车”、设立“就业驿站”;利用“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送岗活动,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的就业问题。

  福建省人社厅、民政厅、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活动。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残联领导及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活动现场,福建人社部门和残联组织了29家用人单位,带来3138个岗位,在这些岗位当中,还有部分企业提供了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排版人员、打印人员等爱心岗位。

  同时,福建将持续地聚焦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帮扶,并通过招工小程序、直播带岗等方式推广线上招聘活动。同时,还将安排专人“一对一”跟踪式的就业帮扶,“点对点”送岗位上门,把就业援助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了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福建实施“技能福建”行动,创新培训组织形式,为有需要的待就业群体提供专属定制培训。

  湖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艳红接受采访时表示,湖北省人社部门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组织了近百家企业,提供3000多个岗位,还设置了残疾人招聘专区,切实提高了求职匹配精准度。

  本次活动期间,还将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在全省集中开展就业援助“四个一”行动,即进行一次全覆盖摸底;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落实一揽子援助政策;举办一系列送岗活动。全省各县市区至少举办1次直播招聘,每周至少举办1次现场招聘。

  据刘艳红介绍,今年以来,湖北省人社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帮扶,湖北省11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我们将持续为就业困难人员纾困解难,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刘xx表示。

  据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黎xx介绍,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多部门联动发力,出政策、筹岗位、送服务。目前,针对掌握的困难人员就业需求,已筹集爱心岗位4万余个,储备公益性岗位1万余个。

  “全市38个区县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同步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1000余家用人单位正在各地开展招聘。每场招聘活动都配备了职业指导师,帮助困难人员调适就业心态、找准求职方向、提升就业成功率。”黎xx表示。

  接下来,重庆人社部门将继续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通过大数据比对,主动查找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困难对象,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通过“一库四联盟”,向每名困难人员精准推送至少3个就业岗位。发挥1.4万劳务经纪人作用,对困难人员做到人人见面、分类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都能获得就业服务。

  四川省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启动仪式于宜宾市举行。四川省就业局局长王祎表示,四川省秉持“援助暖民心、就业解民忧”的理念,以最大的爱心,最实的措施,持续有效地开展就业援助“暖心行动”,为有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帮扶,全力促进他们就业创业。

  启动仪式当天,宜宾市专门组织了20多家企业500多个岗位的专场招聘会,集中为有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

  在本次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央企社会责任,带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发布岗位1206个,涵盖土木工程、轨道交通、安全工程等多个专业。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刘xx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央国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力量,理应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稳就业、保民生面前,中交集团汇聚资源,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适岗机会,帮助他们平稳就业,感受社会温暖,未来将继续与政府、各方社会力量一道,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2

  8月至10月,以“援助暖民心 就业解民忧”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在牡丹江市正式启动,该活动集中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

  据介绍,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服务保民生、兜底线、救急难,做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就业,为此牡丹江市启动此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本次活动重点援助三大群体:

  一是失业一年以上、大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身有残疾的登记失业人员;

  二是脱贫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身有残疾、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三是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

  据了解,为使就业援助帮扶更有效,人社部门将联合市残联、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登记失业人员、重点群体与低保家庭、持证残疾人数据比对,梳理年龄、失业时长等基本信息,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认定为援助对象,推动失业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管理与援助对象认定协同办理。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还将组织职业指导师、创业培训师等专业力量,到街道、社区定期开展服务,为援助对象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确定差异化帮扶举措。筛选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信息,通过短信、微信、APP等方式“点对点”定向推送。搭建招聘流动平台,开出“就业大篷车”、设立“就业驿站”,送岗位进社区、进家门。运用直播带岗、云招聘等线上服务模式,举办小规模、专业化、高频次线下专场招聘会。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3

  秋风送温情,就业暖民心。8月以来,铜仁市针对返乡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四个一”就业援助系列“暖心活动”,助力各类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建立一本台账。该市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开展登记失业人员、重点群体与低保家庭、持证残疾人、实名制登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比对,摸清重点援助对象底数,建立重点援助对象基础工作台账,并通过村(社区)、网格员、楼栋长、社区干部等开展走访和跟踪服务。8月以来,全市共认定重点援助对象564人、开展失业登记1370人。

  募集一批岗位。大力征集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进行招聘(招募),全市征集公务员(含选调生)岗位395个、事业单位招聘(引进)岗位1769个、“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计划岗位1909个、就业见习岗位1249个、城镇公益性岗位230个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进行招聘(招募),目前各项招聘计划正有序推进中。大力挖掘和收集本地企业和新开工项目建设用工需求,收集储备一批优质岗位信息,通过专场招聘等方式积极引导劳动者到市内外就业。目前,全市收集市内岗位13174个。深入美团、万顺、顺丰等行业企业走访调研,收集1100个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岗位,线上、线下多渠道推送。

  开展一系列服务。大力开展有组织输出服务,依托各客车、汽车站点进行外出务工信息登记,由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宣传、组织、跟踪,对赴外省务工务工人员开展“点对点”专车输出,9月1日以来,全市有组织输出4677名劳动力到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份务工。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线下开展铜仁市人才夜市暨就业援助“暖心行动”招聘会,首场招聘会于9月2日晚在中南门古城成功举办,计划开展10场;线上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网络直播专场招聘会2场。截止目前,全市线上线下开展专场招聘活动10场,提供岗位11557个,帮助各类援助对象达成就业意向1300余人。大力开展公益培训服务,9月初,组织培训机构在古城开展化妆技能公益培训活动,并加强了就业政策宣传。大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进社区服务,以易地搬迁安置点、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棚户区等为重点,对社区常住人口就失业情况进行了走访排查,积极开展失业登记,提供“1311”服务。“暖心活动”启动以来,累计走访社区、行政村、安置点1197个,开展就业创业服务35061人。

  落实一揽子政策。积极加强政策和创业典型宣传,印制“铜仁市劳动者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宣传册,并同步制定11条政策宣传动画短片,通过招聘会、进社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线下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劳动者政策知晓率;发布退役军人代表王明礼,妇女代表冷艳、付芬,高校毕业生代表代厚兵,返乡农民工张诚、田茂诚等创业典型宣传视频6期。积极落实劳动者就业创业补贴,截止目前,全市兑现劳动者一次性交通补贴1955人85.46万元,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789人430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补助金8971人次1542.09万元、失业补助金2397人143.12万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404人225.1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2亿元。积极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全市落实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社会保险补贴70.3万元、一次性补贴12.25万元;落实就业帮扶车间补贴20个20.5万元,支持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18623人次。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4

  月至10月全省集中开展以“援助暖民心,就业解民忧”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

  此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重点对失业1年以上、大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身有残疾的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身有残疾、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帮扶。

  在为期三个月的活动中,各市将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招聘活动。各级公共服务机构将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5

  今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活动开始以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筹推进,全市已举办专场招聘活动60余场,采集发布就业岗位近2万个,帮助1.4万人实现就业。

  北京市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以“援助暖民心 就业解民忧”为主题,以长期失业、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等困难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等活动,通过“五个一”举措,即:用好一支队伍,发挥全市8600名就业服务专员作用,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就业帮扶;健全一套台账,做到“三定”——定属地责任、定帮扶举措、定完成时限,“四清”——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就业意愿清、服务需求清;精选一批岗位,招募社区类、低门槛等爱心岗位,采取专场招聘、直播带岗、平台推送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就业;落实一揽子政策,推行“直补快办”模式,补贴直接到人、到企业,简便快捷办理服务事项;强化一系列保障,深化“局处长走流程”,实现人社服务“全城办、同标办”,保民生、兜底线。

  全市各区落实落细“暖心活动”工作要求,开展就业摸查,挖掘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各类送岗活动,打造特色就业服务。

  海淀区面向本区长期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残疾人、高校困难毕业生等3539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专人联系对接,健全援助工作台账。利用线上平台发布岗位征集通告,开通电话专线、直通人工座席,截至目前,已征集44家企业、172个工种、2901个就业岗位。定期梳理汇编就业岗位,形成图文并茂的“就业岗位电子书”,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开展岗位匹配及“点对点”定向服务,向每名援助对象推送不少于3个岗位,进一步促进尽早实现就业。

  通州区创新构建了“云端服务”特色服务体系,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公众号等渠道,设置特色专区,组成“线上+线下+直播”的就业服务新阵地。目前,发布各类岗位信息超10万个,累计浏览量超260多万人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1335人实现就业。

  大兴区聚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依托“大兴就业平台—毕业生服务专区”,对1168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逐一建立电子跟踪服务台账,开展“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并针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专门制定就业帮扶方案。先后组织20家用人单位开展座谈对接6次,征集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岗位200余个。截至目前,已实现帮扶就业803人,就业率为91.8%。

  西城区广外街道推行“五诊”工作法,即“接好门诊”,第一时间接受群众诉求;“看好急诊”,快速化解突发矛盾;“及时出诊”,深入社区了解服务需求;“定时巡诊”,建立走访常态化机制;“专家会诊”,提高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目前,广外街道收集了社情民意上万条,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活动30多场,帮助近16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下一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推进各项就业援助工作,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聚焦重点群体,继续组织全市各区开展各类相关活动,切实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6

  菏泽市人社局坚持保民生、兜底线、救急难,联合市残联、市民政局两部门,于20xx年8月-10月在全市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援助暖民心 就业解民忧”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一对一精准对接,集中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真正把就业帮扶落到实处。

  全面摸排,建立台账。各县区有关部门按照要求,组织人员开展摸排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重点援助对象,建立帮扶台账,开展下一步帮扶。现认定的援助对象人数783人,其中,长期失业人数449人,大龄人员数138人,残疾人员数38人,低保家庭成员人数118人。

  收集岗位,促进就业。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爱心岗位”。针对性调查,广泛告知。如曹县筛选了其中用工缺口较大较急的5家企业,举办第一期“暖心行动”线上招聘会,并通过电话通知在系统中登记的失业人员2000余个名,为其介绍工作岗位,提供就业信息;东明县举办直播带岗活动,共有9家企业提供100余个岗位。部分工作岗位门槛低,适合就业困难人员选择就业。如菏泽衡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的化验员岗位,同时面向相关专业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招聘信息通过巨野县网站、“巨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微信公众号、巨野融媒等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发布后以链接分享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链接分享通过各乡镇、管区直接分享至各村(社区)级群,直接推送到广大求职群众手中。截至目前,菏泽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场,提供就业援助岗位2594个,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237人。

  上门服务,精准帮扶。创新工作思路,针对特殊人群特殊照顾。如对需要援助的巨野县陶庙镇伊集行政村伊志强同学,联合镇村主动上门,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工作人员主动与其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与就业意向。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自信。得知其正在准备考试专升本,鼓励其放平心态,认真学习备考。开展职业指导。在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就业观念上的疏导,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截至目前,菏泽市为援助对象开展走访慰问人次数244人。

  接下来,市人社局会通过“优秀援助案例”展播的形式,打造援助亮点,实现帮扶更有效、就业更充分。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7

  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余市在8月份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开展以来,已经组织各类专场招聘会1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500余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体350余人,帮助了6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

  为确保本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更加精准有效,新余市人社局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把摸清困难人员就业底数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就业援助对象数据库,开展大龄失业人员、重点群体、低保家庭、持证残疾人数据比对,梳理年龄、失业时长等基本信息,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认定为援助对象,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共享,充分掌握就业援助工作底数。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认定就业援助对象829人。

  就业信息不对称,困难人员难就业。针对这一问题,新余市人社部门依托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服务平台,收集一批便民商业、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保洁保绿等适合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同时,新余市人社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定向推送岗位信息,帮助援助对象及时获得就业岗位信息。

  加快援助政策落实,让符合各类补贴条件的困难人员“应享尽享”是此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的'工作重点之一。活动开展以来,新余市人社部门通过江西省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精准推送援助政策。

  在强化专题帮扶同时,新余人社部门还坚持日常援助与集中援助相结合,建立发现认定、动态管理、分类帮扶、跟踪回访工作机制,为困难人员开展就业帮扶服务;优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流程,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推介、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就业援助组合式服务;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推动失业人员托底安置;力争全市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全部实现就业。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集中帮扶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1月14日,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开发办、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残联、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山东省2020年春风行动与就业援助月启动活动暨“春暖沂蒙”临沂市集中招聘活动在临沂人民广场成功举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夏xx;省扶贫开发办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张xx;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xx;省妇联二级巡视员赵红;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冯xx;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省派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临沂二队队长xx;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xx出席启动活动,省人社厅、省扶贫开发办、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残联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活动,部分企业代表、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与活动,现场人流比肩接踵,氛围非常热烈。

  与往年不同,今年我省首次将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两个专项活动联合开展,并在全省16市同步启幕,活动时间也由原来的1个月延长至3个月,使活动特色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到位、力量更加聚合。今年活动的主题为“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以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登记失业人员,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搭建对接交流平台。鲁南制药、华盛江泉、顺丰等800家知名企业携1.8万余岗位参加现场招聘,涵盖制造、电子、物流、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吸引各类求职者2.6万人到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500余人。

  总体来看,今年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帮扶先行,着力当好就业服务的“春天使者”。我省人社部门联合扶贫、工会、妇联、残联开展“敲门式”服务、“组团式”服务,送去“春风卡”,提前进行政策宣讲和活动宣传,使服务对象都能得到就业创业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服务对象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在全社会营造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政策引领,着力放大就业惠民的“春暖效应”。坚持“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多管齐下,制定了针对不同对象的就业援助、技能提升补贴、自主创业和招才引智等政策,促进一批农村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帮扶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鼓励一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服务一批企业满足用工需求,让就业困难群体看到就业希望,树立脱贫信心;让企业减轻发展负担,增强发展动力。

  三是丰富形式,着力营造就业稳定的“春意氛围”。充分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延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功能,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充分利用新媒体,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山东公共招聘网等开设“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专栏,求职者只需动动手指即可获得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充分发挥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作用,开展线下招聘服务合作,形成政府搭台、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多赢局面。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9

  xx月xx日,xx乡xx村委会开启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活动以“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为主题,面向全村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残疾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求职群体,涉及健康食品、智能电子、金属加工、绿色环保、生态养殖等多行业技能人才和操作员岗位。

  本次活动将开展至xx月份,此次共对接57家待遇相对较高的`企业,提供省内外各类岗位总数1.2万个,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一带,平均工资5000元以上。活动期间将持续开展专场招聘、下村宣传、小分队送岗入户、日常招聘集市等现场招聘,还将采取网络招聘方式推动就业,借助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发布招聘岗位信息,通过现场沟通了解,利于及时收集、掌握了稳岗者的思想及求职意向,为下一步对接岗位做足了准备。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10

  为全面贯彻落实稳就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根据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关于开展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的有关要求,xx区以”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为主题,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集中帮扶就业困难等劳动者就业创业,加强保障。

  xx月xx日,我区成功举办了“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主题日活动。活动由xx区人社局、区残联、xx街道办事处、xx街道办事处主办。当日以区就促中心为主会场,xx街道邻里汇为分会场举办了两场就业援助主题招聘活动,并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培训、职业见习、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政策咨询服务,各社区联动,共同做好援助工作。

  活动当天,两个会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共有三十余家企业参加了招聘会,提供物业管理、现代服务、商贸金融、研发制造、酒店餐饮五大类209个工作岗位,吸引了500多名求职者入场咨询、求职,多名求职者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更有5名求职者当场与企业签约。主要由党员负责接待的咨询区也受到了求职者和企业的.欢迎,促进就业政策是企业关心的热门话题,而职业指导则受到了求职青年的关注。

  ”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xx区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仍在继续,主办方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根据需求组织更多的专场招聘会,并对招聘录用情况及时进行跟踪了解,深入各招聘单位,对达成初步意向的求职者录用情况进行排摸;对部分意向签约的受聘人员,最后却未被录用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为就业招聘工作提供借鉴;对还未成功就业的求职者提供后续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稳定就业。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11

  春节刚过,我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了各类招聘活动,通过“点对点”的`方式首批为xx、xx等地输送外出务工人员近千余名。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服务窗口和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等各种媒介和途径,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开辟了公共就业服务专栏、xx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和xx人才网等线上平台;xx市、xx县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了“春风送岗”线上招聘会;xx、xx、xx、xx、xx等县市区精准组织小型招聘会等,切实把外出务工扶持政策、岗位信息、福利待遇、输出渠道、组织方式等内容送进千家万户,深入务工人员心中,为我市实现今年就业工作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12

  就业在古城,创业大西安。昨日,“百万大学生留西安就业创业校园行”活动在西安理工大学启动。西安市人社局提出“五年留百万”大学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目标,未来2-3年,将走遍西安所有高校,宣讲西安的发展形势、就业创业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在西安创业创新。

  今年以来,西安市出台就业创业新政、户籍新政、安居新政、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西安就业创业,提出了“五年留百万”大学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目标。为此,市人社局计划利用2-3年走遍西安地区高校,宣讲西安的发展形势、未来发展预期、就业创业政策,使更多大学生关注西安、了解西安、爱上西安,并最终留在西安、建设西安、扎根西安,与大西安共奋斗、共成长。

  启动仪式上,市人社局局长李宁君向参会的大学生们介绍了西安的`就业创业政策,吸引了大学生关注。张xx说,西安的发展前景很好,毕业后会留在西安工作。家在河南的大学生陈冠红准备考研究生,对西安发展很有信心,愿意留在西安工作生活。

  一家大型招聘网站的统计数字表明,20xx年西安高校招聘会简历投递情况,本地大学生求职者占四成,近六成求职者都是外地大学生,其中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高校毕业生最多,这表明西安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在逐年增加。

  又即将迎来一个毕业季,为进一步推进呼图壁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日,呼图壁县通过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强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多措并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创业率、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和促进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为目标,制定措施和办法,层层分解抓好落实。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制度,简化流程,建立和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台账、高校毕业生享受创业政策台账等工作台账。

  三是发挥牵头单位作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工作。建立协同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职能优势,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提供帮助。重点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 13

  春节前夕,根据xx区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的相关布署,我街道正式拉开了今年就业创业服务各项工作的序幕。xx街道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积极响应,在辖区内大力宣传,联系适合岗位要求的失业人员参加招聘会并投递简历。xx月xx日上午,指导站工作人员组织辖区四十余位失业人员参加了xx区人社局举办的“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20xx年xx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xx月xx日上午,我街道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联手居民区,举办了“xx街道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这也是今年xx学堂之职能升级训练营的新年首场活动。现场社区求职者积极参与,了解企业文化与招聘岗位信息;指导站的老师们还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岗位、送政策,倾听大家的求职诉求,从如何选择就业岗位、如何顺利通过面试到各类就业政策的解读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特别设立了“指导专座席”,邀请到区就业指导专家吴老师,对于求职者在择业面试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式及解决方法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方案,专业职业测评,教授面试技巧等。深受求职者欢迎,咨询者络绎不绝。

  指导站还与辖区内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积极接洽,邀请xx集团,xx文化传媒有限公司,xx美容管理连锁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设摊招聘,岗位涉及招商中心前台接待、门店储备干部、运营经理、社区服务见习等在内的.52个岗位,吸引40余名失业人员积极参与,其中12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活动后,社区失业群体反响热烈。大家表示援助活动暖人心,在寒冷的冬季为正在求职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下一步,xx街道就业创业指导站将继续深化就业创业服务“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进楼宇”相关工作,切实做到帮扶到人、岗位到手,确保辖区内的就业创业工作服务到位。

  • 相关推荐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简报】相关文章: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简报(精选8篇)11-04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的简报(精选13篇)12-11

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的简报(精选8篇)11-04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简报范文(精选8篇)11-04

就业援助暖心工作进展简报(精选9篇)11-04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信息简报(通用10篇)11-04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的简报范文(通用16篇)01-11

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信息的简报范文(精选11篇)01-07

就业援助工作简报(精选9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