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学校工作总结

2021-12-02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学校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1

  20xx年,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积极指导下,依靠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校教职工的团结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全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子10期,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为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一、调查农情,制定计划,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农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为更好地关注全乡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乡农校通过对农户的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合理实用培训计划。20xx年,结合誉达佳公司招聘人员多,工资待遇好的招聘特点,我们特别制定了培训内容为精品加工的培训班,培训效果十分理想,充分体现了桥自弯乡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特色。

  二、不违农时,不误农事,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在广大农村,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性强,新品种栽培技术含量高,为了不失时机,20xx年年初,我乡农校特举办了春季田间管理、牲猪养殖技术、兔群养催肥技术、有效混配农药制剂的方法、如何晾制蔬菜、烟叶烤制技术、香菇秋季管理关键技术等培训班,针对各类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技术培训。

  三、创新方法,加强教育,积极服务农民技术培训

  根据我乡村村有远程教育点的特点,乡农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进行技术推介,以增加直观性,真正让学员弄懂弄通,在培训课余,适当播放一些本地实用下载资料,扩展了学员视野,增加了学员的知识面。

  四、典型示范,加大推广,有效扩大农校的影响力

  近年来,通过农校的培训,不少的学员,成了专业致富的农户,把一些学员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向学员们进行推介。在农忙时节,乡农校联合农技站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农技指导,通过文化技术知识的推广,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乡农校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五、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常抓不懈

  为促进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今年以来,我们乡农校一是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二是在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两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46人。

  回顾20xx年乡农校的各项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现阶段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会更详细地了解农民需求,加倍努力,认真工作,力争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2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 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根据项目要求,20xx年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 的农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xx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 实际和产业分布,在 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农民田间学校。 高级农艺师 和 担任辅导员。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为田间学校学员。在 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 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高级农艺师 和 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 镇 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学员和大棚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田间学校的开展。

  (四)集思广益,创新培训

  在田间学校培训开展的过程中,各个技术指导员进行县外观摩、不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开展培训手段创新活动。一是农民根据生产中遇到问题以及种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培训内容。二是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科技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加深学员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讨论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三是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四是组织学员深入田间,以田间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使科技直接到田。五是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将一些趣味性游戏融入到培训中,以此激发学员参与兴趣,营造宽松的培训氛围,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五)利用传媒,创新服务

  在田间学校开展的过程中,技术指导员除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指导学员,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QQ”网络视频、专家语音系统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的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的田间。同时,利用县、乡、村“三级科技阵地”和“放心农资”配送网络,开展技术与物资相配套的服务,把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直供到户,加快了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

  (六)整合资源,促进开展

  以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平台,整合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资源,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积极取得各涉农部门、乡镇政府的配合与支持,使农民田间学校需求调研及开办进展顺利。

  三、培训效果

  (一)农民综合素质与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农民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互助意识,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互动式零距离培训,使广大菜农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更新了种植观念,提高了管理技能,病害发生率降低30%,防效率达90%,避免了无效用药情况发生,正确并减少用药量30%左右。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普遍获得了增产15%,增收20%的良好经济效益。

  (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

  农民田间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和工作环节,都需要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农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他们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与农民双向沟通和辅导实践中通过组织、协调、归纳总结等方面的锻炼,使农技推广员积累了综合的实践知识,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四)综合效益显著

  一是社会效应。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对接,达到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实现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二是产业效应。通过学员培训,农民增长了科技知识,扩大了棚室蔬菜生产规模,仅30名学员就扩大蔬菜棚室面积100多亩。同时,引进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模式,特别是试验示范展示田应用了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经过示范试验,每亩共节本增效3500多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在它的辐射带动下,相邻村庄的种菜大户纷纷效仿,邻近的设施蔬菜种植大村八里营乡刘苑村已筹备建立了60亩连片的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显著。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民田间学校属于一个新兴事物,缺乏办学经验,一切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有碍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程度不统一。

  3、由于农户田间种植作物多、面积大,忙于耕作,学习交流机会少。

  4、工作经费不足,建议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农民培训的.激励机制。

  二0一x年十一月三日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3

  20xx年,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积极指导下,依靠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校教职工的团结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全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人数达4500余人次。为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一、调查农情,制定计划,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农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为更好地关注全乡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乡农校通过对农户的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合理实用培训计划。20xx年,结合誉达佳公司招聘人员多,工资待遇好的招聘特点,我们特别制定了培训内容为精品加工的培训班,培训效果十分理想,充分体现了育乡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特色。

  二、不违农时,不误农事,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在广大农村,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性强,新品种栽培技术含量高,为了不失时机,20xx年年初,我乡农校特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双免双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培训班,针对各类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技术培训。

  三、创新方法,加强教育,积极服务农民技术培训根据我乡村村有远程教育点的特点,乡农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进行技术推介,以增加直观性,真正让学员弄懂弄通,在培训课余,适当播放一些本地实用下载资料,扩展了学员视野,增加了学员的知识面。

  四、典型示范,加大推广,有效扩大农校的影响力近年来,通过农校的培训,不少的学员,成了专业致富的农户,把一些学员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向学员们进行推介。在农忙时节,乡农校联合农技站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农技指导,通过文化技术知识的推广,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乡农校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五、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常抓不懈为促进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今年以来,我们乡农校一是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二是在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两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46人。

  回顾20xx年乡农校的各项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现阶段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会更详细地了解农民需求,加倍努力,认真工作,力争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4

  浙江泛海SOHO中心项目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学校自成立以来,认真落实农民工培训计划,顺利完成了无锡太湖新城项目务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100%,使每位农民工掌握了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将20xx年度农民工业余学校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领导小组

  成立了农民工业余学校领导小组,根据农民工培训实方案,具体负责农民工学的事务。

  校长:陈良宗

  教导主任:邸思宝

  副主任:王小明

  班主任:蔡刚

  二、积极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硬件、软件设施齐全

  泛海SOHO中心项目农民工业余学校,位于这件泛海SOHO中心项目办公区,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配备桌椅、电视机、投影仪等,培训教材,《建筑施工安全常识读本》、《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教材》等。具有相应的师资力量,教师负责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卫生防疫、职业技能等课程。

  三、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圆满完成农民工培训任务

  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农民工工种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相对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有的员工起初不愿参加培训,对他们耐心说服教育,使他们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要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由于工程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白天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利用晚上业余时间,通过培训,增强了农民工安全意识,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了,使每位员工真正从心里感觉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各工种的具体情况,及时发放《农民工务工培训读本》、《建筑业农民工务工常识》、《建筑职工职业道德与维权》及各工种培训专业教材,同时发放了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把培训学习安排在工地上,利用晚上或阴雨天不能施工的时间,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学习,把课堂搬进工地,把知识送到现场,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提高劳动安全技能,业余学校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施工节点和务工人员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培训的内容为:法律法规、综合治理、形势与任务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创建、卫生常识、质量管理等,并充分利用投影仪和网络基础设施,高效、快捷、通俗易懂的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农民工。由于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了,有力地推动了本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20xx年即将过去,所有的成绩属于过去,20xx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迎接的新的挑战,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5

  今年,我乡农民教育工作,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靠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校教职工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全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全员培训率为70%,其中乡农校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1000人次培训率为21%。6所村级农校举办培训班17期,培训20xx多人次,培训率为49%。我们今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1、充分调查农情,认真制订培训计划。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校每次都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再制订自己的培训计划,随着下西号洋葱种植户的增多,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洋葱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今年我们就开办了小麦、大麦种植与管理的培训班。

  2、培训做到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农作物种植时间性强,新品种栽培技术含量高,为了不失时机,年初,乡农校举办了一期优良品种推介及种植技术培训班,针对棉花、小麦、蔬菜、树苗等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村级农校也适时举办了培训班。

  3、建立校、站合一的培训模式,不断拓宽学员致富的知识面,乡农校率先垂范,在培训学员时,课余都还播放一些本地实用下载资料,扩展学员视野,增加学员的知识面,学员的反响较好。

  4、落实待遇,加强教工工作责任感。农校现有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5人,农校现有专职教师享受中学教师待遇,兼职教师实行了计时报酬,由农校直接支付,农校教师纳入乡镇教师的考核与管理。

  5、注重示范引领,不断提高全员培训比例。近年来,通过农校的培训,不少的学员,成了专业致富的农户,下西号村学员王为民,通过农校多年多次的培训后,承包30亩土地,种植了洋葱,每年的纯收入达5万以上。石河子村学员廖先桃近三年种的棉花,亩产籽棉在700斤以上,仅棉花一项的收入就在二万元以上,我们把这些学员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向学员们进行推介。在农忙时节,为了不违农时,我们还同乡农技站给一道深入农户进行农技指导,通过学技术,农民尝到了甜头,以致形成了一些共识,农民种田要致富,高产丰收靠技术。

  当然,由于农校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农校的各项工作也确实是举步艰难,但我们坚信,农民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渠道将会不断扩展。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6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二)慎重工作,确定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及地点

  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建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生产专业村。红旗管理区是粮菜兼营区,特别是红旗的7、8组多年来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业,近些年在科技示范户朱树林的带动下,在近郊经作区域站的指导下,种植西瓜的面积逐年增加,年种植西瓜1000亩左右。但是,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基于这一情况我们为了更好的推动当地主导产业——西瓜产业的发展,计划在此建立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学员为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种植户共25人。这些被选上的学员都是勤奋好学,有一定的思想,属于进步农民,同时他们在西瓜生产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疑难问题需要解决。

  (三)多方结合,确保农民田间学校顺利开展

  1、田间学校的开展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建设项目相结合。我区农技推广体系已全面实行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公益性职能,工作有了规章保障。农技推广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合示范县项目培训工作,我区在技术推广的方式上积极探索,全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这一方式方法,农技指导员培训工作正逐步向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方向转变。

  2、田间学校的学习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今年我们对全区的农技干部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区的具体实际,坚持方便工作开展的原则,重点选择了近郊瓜菜分布相对集中的东兴办事处,对主导产业西瓜户开展教育培训。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2.学校暑期工作总结

3.农民合作社大会纪要

4.农民老人去世追悼词

5.一个农民的悼词

6.村领导致农民追悼词

7.农民房租赁合同

8.实习学校工作总结

9.学校迎检工作总结

上一篇:班主任师徒工作总结 下一篇:医院设备维修个人工作总结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

2021-12-02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学校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1

  20xx年,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积极指导下,依靠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校教职工的团结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全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子10期,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为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一、调查农情,制定计划,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农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为更好地关注全乡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乡农校通过对农户的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合理实用培训计划。20xx年,结合誉达佳公司招聘人员多,工资待遇好的招聘特点,我们特别制定了培训内容为精品加工的培训班,培训效果十分理想,充分体现了桥自弯乡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特色。

  二、不违农时,不误农事,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在广大农村,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性强,新品种栽培技术含量高,为了不失时机,20xx年年初,我乡农校特举办了春季田间管理、牲猪养殖技术、兔群养催肥技术、有效混配农药制剂的方法、如何晾制蔬菜、烟叶烤制技术、香菇秋季管理关键技术等培训班,针对各类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技术培训。

  三、创新方法,加强教育,积极服务农民技术培训

  根据我乡村村有远程教育点的特点,乡农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进行技术推介,以增加直观性,真正让学员弄懂弄通,在培训课余,适当播放一些本地实用下载资料,扩展了学员视野,增加了学员的知识面。

  四、典型示范,加大推广,有效扩大农校的影响力

  近年来,通过农校的培训,不少的学员,成了专业致富的农户,把一些学员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向学员们进行推介。在农忙时节,乡农校联合农技站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农技指导,通过文化技术知识的推广,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乡农校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五、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常抓不懈

  为促进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今年以来,我们乡农校一是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二是在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两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46人。

  回顾20xx年乡农校的各项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现阶段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会更详细地了解农民需求,加倍努力,认真工作,力争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2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 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根据项目要求,20xx年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 的农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xx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 实际和产业分布,在 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农民田间学校。 高级农艺师 和 担任辅导员。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为田间学校学员。在 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 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高级农艺师 和 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 镇 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学员和大棚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蔬菜栽培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田间学校的开展。

  (四)集思广益,创新培训

  在田间学校培训开展的过程中,各个技术指导员进行县外观摩、不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开展培训手段创新活动。一是农民根据生产中遇到问题以及种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由学员直接确定培训内容。二是围绕学员共同确定的科技疑难问题,在学员与教师互相讨论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加深学员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在讨论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三是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先由农民通过自身实践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实现了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四是组织学员深入田间,以田间为课堂,在生产实践中使科技直接到田。五是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将一些趣味性游戏融入到培训中,以此激发学员参与兴趣,营造宽松的培训氛围,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五)利用传媒,创新服务

  在田间学校开展的过程中,技术指导员除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指导学员,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QQ”网络视频、专家语音系统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的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的田间。同时,利用县、乡、村“三级科技阵地”和“放心农资”配送网络,开展技术与物资相配套的服务,把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直供到户,加快了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

  (六)整合资源,促进开展

  以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平台,整合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资源,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积极取得各涉农部门、乡镇政府的配合与支持,使农民田间学校需求调研及开办进展顺利。

  三、培训效果

  (一)农民综合素质与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提高了农民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互助意识,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互动式零距离培训,使广大菜农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更新了种植观念,提高了管理技能,病害发生率降低30%,防效率达90%,避免了无效用药情况发生,正确并减少用药量30%左右。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普遍获得了增产15%,增收20%的良好经济效益。

  (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

  农民田间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和工作环节,都需要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农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他们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与农民双向沟通和辅导实践中通过组织、协调、归纳总结等方面的锻炼,使农技推广员积累了综合的实践知识,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四)综合效益显著

  一是社会效应。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对接,达到发现问题最准确,解决问题最及时,科技服务最紧密,技术推广最到位。实现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农民科技需求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趟出了新路子,探索出了新模式,打造了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二是产业效应。通过学员培训,农民增长了科技知识,扩大了棚室蔬菜生产规模,仅30名学员就扩大蔬菜棚室面积100多亩。同时,引进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模式,特别是试验示范展示田应用了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经过示范试验,每亩共节本增效3500多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在它的辐射带动下,相邻村庄的种菜大户纷纷效仿,邻近的设施蔬菜种植大村八里营乡刘苑村已筹备建立了60亩连片的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显著。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民田间学校属于一个新兴事物,缺乏办学经验,一切工作都在摸索中进行,有碍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程度不统一。

  3、由于农户田间种植作物多、面积大,忙于耕作,学习交流机会少。

  4、工作经费不足,建议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农民培训的.激励机制。

  二0一x年十一月三日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3

  20xx年,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积极指导下,依靠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校教职工的团结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全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人数达4500余人次。为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一、调查农情,制定计划,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农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为更好地关注全乡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乡农校通过对农户的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合理实用培训计划。20xx年,结合誉达佳公司招聘人员多,工资待遇好的招聘特点,我们特别制定了培训内容为精品加工的培训班,培训效果十分理想,充分体现了育乡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特色。

  二、不违农时,不误农事,结合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在广大农村,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性强,新品种栽培技术含量高,为了不失时机,20xx年年初,我乡农校特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双免双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培训班,针对各类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技术培训。

  三、创新方法,加强教育,积极服务农民技术培训根据我乡村村有远程教育点的特点,乡农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进行技术推介,以增加直观性,真正让学员弄懂弄通,在培训课余,适当播放一些本地实用下载资料,扩展了学员视野,增加了学员的知识面。

  四、典型示范,加大推广,有效扩大农校的影响力近年来,通过农校的培训,不少的学员,成了专业致富的农户,把一些学员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向学员们进行推介。在农忙时节,乡农校联合农技站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农技指导,通过文化技术知识的推广,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乡农校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五、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常抓不懈为促进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今年以来,我们乡农校一是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二是在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两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46人。

  回顾20xx年乡农校的各项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现阶段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会更详细地了解农民需求,加倍努力,认真工作,力争我乡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4

  浙江泛海SOHO中心项目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学校自成立以来,认真落实农民工培训计划,顺利完成了无锡太湖新城项目务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100%,使每位农民工掌握了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将20xx年度农民工业余学校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领导小组

  成立了农民工业余学校领导小组,根据农民工培训实方案,具体负责农民工学的事务。

  校长:陈良宗

  教导主任:邸思宝

  副主任:王小明

  班主任:蔡刚

  二、积极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硬件、软件设施齐全

  泛海SOHO中心项目农民工业余学校,位于这件泛海SOHO中心项目办公区,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配备桌椅、电视机、投影仪等,培训教材,《建筑施工安全常识读本》、《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教材》等。具有相应的师资力量,教师负责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卫生防疫、职业技能等课程。

  三、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圆满完成农民工培训任务

  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农民工工种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相对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有的员工起初不愿参加培训,对他们耐心说服教育,使他们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要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由于工程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白天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利用晚上业余时间,通过培训,增强了农民工安全意识,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了,使每位员工真正从心里感觉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各工种的具体情况,及时发放《农民工务工培训读本》、《建筑业农民工务工常识》、《建筑职工职业道德与维权》及各工种培训专业教材,同时发放了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把培训学习安排在工地上,利用晚上或阴雨天不能施工的时间,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学习,把课堂搬进工地,把知识送到现场,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提高劳动安全技能,业余学校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施工节点和务工人员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培训的内容为:法律法规、综合治理、形势与任务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创建、卫生常识、质量管理等,并充分利用投影仪和网络基础设施,高效、快捷、通俗易懂的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农民工。由于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了,有力地推动了本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20xx年即将过去,所有的成绩属于过去,20xx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迎接的新的挑战,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5

  今年,我乡农民教育工作,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靠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农校教职工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全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全员培训率为70%,其中乡农校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1000人次培训率为21%。6所村级农校举办培训班17期,培训20xx多人次,培训率为49%。我们今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大努力:

  1、充分调查农情,认真制订培训计划。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校每次都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再制订自己的培训计划,随着下西号洋葱种植户的增多,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洋葱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今年我们就开办了小麦、大麦种植与管理的培训班。

  2、培训做到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农作物种植时间性强,新品种栽培技术含量高,为了不失时机,年初,乡农校举办了一期优良品种推介及种植技术培训班,针对棉花、小麦、蔬菜、树苗等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村级农校也适时举办了培训班。

  3、建立校、站合一的培训模式,不断拓宽学员致富的知识面,乡农校率先垂范,在培训学员时,课余都还播放一些本地实用下载资料,扩展学员视野,增加学员的知识面,学员的反响较好。

  4、落实待遇,加强教工工作责任感。农校现有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5人,农校现有专职教师享受中学教师待遇,兼职教师实行了计时报酬,由农校直接支付,农校教师纳入乡镇教师的考核与管理。

  5、注重示范引领,不断提高全员培训比例。近年来,通过农校的培训,不少的学员,成了专业致富的农户,下西号村学员王为民,通过农校多年多次的培训后,承包30亩土地,种植了洋葱,每年的纯收入达5万以上。石河子村学员廖先桃近三年种的棉花,亩产籽棉在700斤以上,仅棉花一项的收入就在二万元以上,我们把这些学员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向学员们进行推介。在农忙时节,为了不违农时,我们还同乡农技站给一道深入农户进行农技指导,通过学技术,农民尝到了甜头,以致形成了一些共识,农民种田要致富,高产丰收靠技术。

  当然,由于农校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农校的各项工作也确实是举步艰难,但我们坚信,农民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渠道将会不断扩展。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6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二)慎重工作,确定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及地点

  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建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生产专业村。红旗管理区是粮菜兼营区,特别是红旗的7、8组多年来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业,近些年在科技示范户朱树林的带动下,在近郊经作区域站的指导下,种植西瓜的面积逐年增加,年种植西瓜1000亩左右。但是,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基于这一情况我们为了更好的推动当地主导产业——西瓜产业的发展,计划在此建立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学员为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种植户共25人。这些被选上的学员都是勤奋好学,有一定的思想,属于进步农民,同时他们在西瓜生产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疑难问题需要解决。

  (三)多方结合,确保农民田间学校顺利开展

  1、田间学校的开展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建设项目相结合。我区农技推广体系已全面实行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公益性职能,工作有了规章保障。农技推广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入户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合示范县项目培训工作,我区在技术推广的方式上积极探索,全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这一方式方法,农技指导员培训工作正逐步向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方向转变。

  2、田间学校的学习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今年我们对全区的农技干部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区的具体实际,坚持方便工作开展的原则,重点选择了近郊瓜菜分布相对集中的东兴办事处,对主导产业西瓜户开展教育培训。

【农民学校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2.学校暑期工作总结

3.农民合作社大会纪要

4.农民老人去世追悼词

5.一个农民的悼词

6.村领导致农民追悼词

7.农民房租赁合同

8.实习学校工作总结

9.学校迎检工作总结

上一篇:班主任师徒工作总结 下一篇:医院设备维修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