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2021-08-06 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3、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兄弟学校的资源等。

  二、抓住是根,两纲脉,应对高考

  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

  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三、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1、“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在概念复习中,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约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其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理综化学试题共11题(其中7个选择题、4个主观性试题),这么多知识点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对知识的考查只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样,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必须确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四、优化考试心理,消除失分隐患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

  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相信20xx年6月,定是我们大丰收的季节!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我担任了高一(1)、(2)、(7)、(8)班的化学科任其中(1)、(2)班是理科班,(7)、(8)班是文科班。一学期来,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如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一化学必修1模块的教学。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统,但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差,因此我在备课时,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同时课后及时对刚上完的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记录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届新高一,学苗质量不高,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甚至厌学情绪,上课听不懂,或者不听甚至上课讲话。面对如此学情,碧血上课强做好各方面准备,知识方面,心理方面。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增添了不少实验和有关图画,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播放一些实验影片。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还严格要求学生,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强学生的实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因为前几年一直在高三教学(教材、教法还是老模式),第一次教新课材,经验不足(不知道新教材怎么教),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

  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尤其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四、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都提前几天把手里资料看一遍,题做一遍,为了防止学生抄答案,并同时要求学生在习题上直接修改,把错的选项修改过来,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五、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教的二个班中,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很认真(因为我是班主任),学习劲头也较浓,只是个别班后进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也就差,有些学起来就没信心,更不想去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分析他们的作业、试卷了解原因,对于对化学不感兴趣的,我就用一些实际例子跟他们说说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没有努力去学的学生,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由于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一类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同时,后进生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在作业或练习或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想教好书,尤其是要上好新课标的课,得不断的充电和不断的学习,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优化处理教材的能力、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的能力以及进行良好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教学中,平时多阅读一些不错的化学杂志,如《中学化学教与学》、《化学教育》等。学习其他化学同行的先进经验和进行教学交流;同时认真进行教学总结,写好教学后

  记,并及时整理有关资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不足,在教材处理和难度控制上有时不当;有时时间较紧,上课语速过快,学生消化不及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改进不足之处,争取更大的进步!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1.教材方面

  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化学与生活》是本学期大部分高二年级文科方向学生的选修内容。虽然内容难度降低,但知识的应用性明显增强,设计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多而杂,不像以前的教材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例如:选修5的《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包括“合理选择饮食”与“正确使用药物”两部分内容,其中又细化了“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食物的酸碱性”、“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知识应用性的提高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兴趣有所增加,但知识理论系统性的降低却使得学生很难将知识联系起来理解与记忆,知识显得很“散”。

  2.学生方面

  选修5是建议高二文科方向的学生学习的化学课程,鉴于大部分文科生的化学基础不是很好,该选修因为难度不大,可以不增加文科学生的理科学习负担。但同时也出现问题:文科生因为该内容的简单而对化学学习的态度不够认真,以为化学学科的知识只是了解层次,无需太多的思考与理解,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低,这便造成知识的遗漏情况非常严重。

  3.教学困难

  知识的应用性增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固然帮助很大,同时也让老师对新课程化学教学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以前那种只学理论、不谈应用的教学习惯应该改变了。可是,知识的应用造成的知识点的“散”非常不便于知识的记忆,以致于复习的教学策略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可以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明确概念间的联系。本来复习课就比较枯燥,加上缺乏系统性,就更难复习了。这样,对于文科班的教学就造成一种情况:平时轻轻松松,复习时困难重重。

  二、简单教学设计

  在《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的复习课中,我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希望能在打破复习课沉闷气氛的同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记忆与理解。简单教学过程是:学生分小组分内容进行讨论共同出题,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进行回答,也就是“自问自答”式的复习方式。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1.根据座位划分为五个小组,并分配出题范围与出题数目:(时间10分钟)

  P31 《合理选择饮食》

  (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4题

  (2)食物的酸碱性。5题

  (3)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4题

  P38 《正确使用药物》

  (4)人工合成药物。5题

  (5)天然药物。3题

  题型:填空或简答。

  要求:紧扣重要知识点,写清组号和答案。

  该环节意图是让学生完成题目选择,因为分小组分内容,这样题目就不会重复,知识点也很难遗漏,并且小组讨论的同时就是小组成员对该范围知识进行复习与理解的过程。

  2.每组抽题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可以继续抽题,最多回答3道题。记录完成优秀的学生的名单,表现列入平时成绩。

  该环节意图是让学生自己完成题目的同时,对本章知识进行复习,包括自己的思考与回答,或是对别人回答问题的思考与补充,这些都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实录

  上该复习课时,我拿了一个纸盒走进班级,学生们都很好奇,我说:“今天我们就用这个纸盒来进行第二章知识的复习。”学生们纷纷议论,更加好奇。于是我按自己事先的计划,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本章内容的主要重要知识,并一边根据大家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

  (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食物的酸碱性

  (3)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4)人工合成药物

  (5)天然药物

  然后划分小组,分配内容,安排活动,提出要求,也规定了时间。

  学生开始讨论如何出题,气氛非常热烈,有分歧,有讨论,有争论,有附和。整整十分钟时间,学生们在认真翻书查看内容的同时不断在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认真地把题目和答案用小纸条写下来,然后折起,放到我带来的纸盒里。

  等到所有小组的题目都已经放入纸盒中,便让学生从其中抽取题目,我读题目,他进行回答。这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答题的固然紧张,希望回答正确,而出题的也很用心地在听,并且判断。在一道道题目解答的过程中,有错误、有遗憾,也有感叹和赞扬,全班同学拿出了非比寻常的热情投入其中,复习变得主动而积极。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适当的评论和分析,并且针对重难点再给予强调。很快下课的铃声便响起,学生都意犹未尽,于是相约晚自习继续复习。

  四、教学反思

  1.多余的担心

  这是我五年教学以来气氛最活跃的一节复习课,起初,我担心学生是因为“好玩”,所以才动了起来,那样就会记得快也忘得快,而并不是真正能进入课堂进行有效地复习,反而浪费了一节宝贵的复习课时间。但是,考试结果表明,学生并没有因为这一节活泼的复习课而耽误成绩,相反,成绩还取得了进步。这表明我们不应该因为惧怕失败而拒绝进行尝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惧怕尝试会失去很多机会。

  2.复习的策略

  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究竟应该怎样安排?上完这节课,我想了很久,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考前进行知识的系统整理是非常必要的,直到新教材让我无法从“系统”入手,这才逼得我不得不想别的办法。复习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了解重难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面对越来越零散的化学知识和学生越来越被动的学习心态,怎样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复习,成为越来越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经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对复习课的教学观点有了一些转变,那就是注重课堂效果。此节课采用的“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在最初我并不是很想在课堂应用,毕竟这种方法在我看来似乎更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不是应该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但是,如果针对课堂气氛和效率而言,这种方法是合适的。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复习有些相违背,但是事实证明学生在自由的活动和轻松的气氛中很好地完成了一章的复习。所以我想也许最要改变的是我们老师的观点,究竟有效的复习是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

  3.仍要继续的尝试

  本节课是我对复习课教学的一种尝试,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

  (1)怎样压缩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尽可能增大一节课里的知识容量?

  (2)怎样在“自问自答”的复习方式中渗透自主复习的学习方法?

  (3)怎样帮助学生在“散”的知识点中找关系,学会建构知识网络?

  (4)怎样培养文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真正兴趣,主动而积极地学习?

  我相信,只要是本着从学生角度出发,认真思考,仔细备课,无论今后的尝试是成是败,都会给我的化学教学留下宝贵的财富。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20xx至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可以总结和思考的地方很多,在这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

  一 理念的转变

  相较于我刚接手普高化学的时候,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从根源上讲是源于理念的变化。

  我以前的教学理念是"以重点中学、正规学校的高中化学要求为参照,要求学生达到这一水平"。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其必然性。首先是我自己受的教育,作为重庆市顶尖名校的毕业生,我所能想到的第一参照系就是我自己的母校,换句话说,我当初的教学要求是什么样,我就会要求学生也达到。其次是客观条件,在那时我还在承担职高数学的教学工作,势必不能两头兼顾,而现成的最容易找到的普高化学资料几乎全部是名校、重点学校的资料,这也就使得我的教学无法降低知识难度。另外,我想讲的是这一理念提出除了有其必然性以外,还有其合法性。尽管来到菁华中学的学生生源差、底子薄,但只要学程设计得当、教学保障有力,是有可能取得进步甚至接近或者达到重点中学的要求的,这一点在我做课外辅导与重点中学和名校的学生接触中感受尤深,他们的底子确实扎实,但他们并不是高不可攀,他们仍然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学习和训练才能取得优异成绩,而这些扎实的工作恰恰是菁华的教学所难以达成的。

  从这学期开始我辞去了职高数学的教学工作,专注于普高化学,这使得我终于有时间将一门学科研究得更加深刻和透彻。加之来自课外辅导工作的启发,我开始质疑之前所提出的理念的一些前提,那就是,这样的要求,即使是学生全部达到,这样的化学到底有多少意义。如果说重点学校或正规学校的学生将考学作为最大的意义,那么对于菁华的学生来说--他们中很多对此并没有执着的信念和想法--这种训练又有什么意义,这让我的思索回归到学习本身、知识本体。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不想升学,我们用"高考要考"这样的说辞已经没有任何恫吓学生的威力的情况下,学化学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知道"麻黄碱是一种兴,奋剂"到底对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的品质有多少的提升?有鉴于此,我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学能学会的化学,学有用的化学"。后来再加上一句:"学基本的化学素养"。

  最后一句的提出是来自于如下的一些思索。科学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我们身边的世界。物理从物体与力的角度,化学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等等。而这个世界的化学解释有它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和语言体系,例如,化学认为物质变化来源于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离子的重新组合。换句话说,化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微观粒子体系,和用这种体系来解释世界,是化学核心的部分,是化学的语言,掌握这样的体系是一个学生学没学化学标志。这便是我在理念中提到的"基本的化学素养"。这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对化学的界定那样:"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之下,我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编写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必修1、必修2、选修1三个分册。下面我就谈一谈这样的一份教辅资料是如何落实贯彻以上三方面理念的。

  二 解读《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

  文末附有《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第一版前言,在其中我已经对如何使用这一教辅资料和编写目的进行过较为到位的说明,在这里我从解答关于理念的三个问题的角度出发再次阐述如下:

  1.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如何体现"学能学会的化学"

  得益于课外辅导的开展,我有了在教学实践中详细梳理包括初中化学在内的整个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脉络的机会。并且通过对学生在学程中的观察与师生的交流,我更加清楚地感受和认识到他们关于化学知识的建构过程。理解教材编写者在这里如此编订的意图,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会化学的相关知识的,这两点是能够贯彻"学能学会的化学"的先决条件,也是"能学会的化学"的具体内容。

  在编写《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的过程中,我在阅读教材时始终在想教材编写者到底希望学生掌握什么,想让他们获得什么知识和形成什么能力。然后,我将这些东西以提问、留空的形式留给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来源于教材,但绝不超越教材。换句话说,只要学生去阅读教材和思索,是能够解答或者说从书本上找到绝大多数问题答案的。这就夺走了学生以"学不懂""基础差"为理由不学化学的合法性根据。如果说以前的化学确实要求很高,学生除非特别刻苦勤奋、废寝忘食地补上以前学习欠缺的漏洞才能够听得懂,那么现在的化学就不需要如此,仅仅需要学生用一些精力在读教材上,将教材上浅显的知识点记录、转述在学案上即可。

  这份《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同时也决定了这个学期考试试题的变化。为了与之配套,我自己编写了选修1四个单元的单元检测题和半期、期末考试题。在这些考试题中,重视基础,问题来源主要是《知识过关》。

  2.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如何体现"学有用的化学"

  化学应该是有用的。这一点来自于职业教育的启发。在过去的普通中学教育中强调学科体系,强调各种复杂的变形、计算,而恰恰忽略了对身边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关注。学生只有做题计算的能力而缺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缺少生活经验的积累。

  例如我辅导的一个鲁能巴蜀中学的高一学生,他能够很顺利地进行结合化学方程式的复杂计算,却无法回答"加工铝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样的常识问题。即是说明在他的日常学习中,教师并不注重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而学生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仅仅学会了应付考试难题,而并没有办法提升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这恰恰是化学"有用的"部分。

  所谓有用,并不是应考这样急功近利的角度定义的,而是从学生未来人生的适应能力的角度出发去界定。在他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更多地会接触到直观的、直接的现象,而不是命题人精心设计好的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他们如何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去解释这一现象,从而降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紧张感,提高适应性、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和品质,这便是"有用"在何处。

  也因此,我在编写过程中,将普通教学中往往一笔带过或忽略的例如用途、实践中的应用的知识也纳入了其中。

  3.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如何体现"学基本的化学素养"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对中学化学课为什么开课的追问。课程标准对其必要性是这样阐述的:"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如果说之前的"有用"是偏重于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希望学生能够做一个更高品位、更有涵养的人。那么"基本的化学素养"则是针对想要在化学或者别的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化学课应该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研究工具,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力。换句话说,我在理念中并没有抛弃掉学科,将中学化学课完全变成科普常识讲座的意思。恰相反,我认为学科基础非但不是要弱化,反而应该强化。这个基础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识记,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学科思维的构建,正如之前所谈到的那样,化学是用原子分子的变化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解释现象的能力。这其中包括,用原子分子的理论进行思维和推演和将这样的`思维推演过程形成文字或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后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看懂和能写化学方程式,能够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培养化学式的思维和使用化学语言的能力,我想这是我们过去一直被忽略而新课程所要求的。也因此,我在编写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简答题,需要学生阐述这个反应之后的道理,需要他们学会诸如"过量""适量"等等定量描述的语言。除此之外,一如我在前言中所说,对于教材中一些非化学重点掌握的点,我认为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也一并纳入。例如浓度,在选修1第75页资料卡片中,温室效应气体浓度数据采用的是每立方米多少毫升这样一个体积浓度的单位。在这里我想让学生将学过的几种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并置并加以比较各自的差别。

  另外这里所说的"基本"也有之前"学得会"的含义。在以往的应试教学中,对解题法、解题术、公式套用的讲解过多,而对基本方法的关注不够。其实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十字法等都是在基本方法之上提出的一套简便方法,将以前需要两三步做出的事情一步完成。这些方法当然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单,但如果忽略了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讲授和训练就直接传授这种"中间步骤""二手公式",是令教学陷入低效、反复讲授学生却仍然不懂的元凶之一。很多情况下,学生只知用这个方法,却不知如何去用、为何要用。这样的教学学生是越学越死,只要题目稍加变化,或者出现无法直接套用的情形,学生便会不知所措。究其根本,还是对基本的原理认识不清、对基本方法体会不深。在我编写的过程中,这种需要所谓"简便方法"的题目尽量不涉及,即便涉及,我也不会按照这种方法去进行教学。简便方法是来自于基本解法熟练掌握之后自动生发的,所谓熟能生巧,但如果直接跳过基本的方法,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导致盲目地、机械地套用。这也是学生普遍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化学难学、枯燥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狠抓基础,不求速度,而求质量。

  教学实践表明:打好基础是关键。即使时间很紧,也先放慢授课速度,将前面的知识边学习边复习,先让他们将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起来,以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是那么吃力,比如说化合价,化学式之类,掌握好了他们之后,再从化学方程式上抓起,对于学好化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酸碱盐部分及复分解反应,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好、掌握好。否则,问题全部集中在期末复习时再做处理,就已为时过晚。

  (二)抓重点难点,少讲多练,提高效率

  通过教研教改活动的积极实践,加大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与机会,还课堂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讲授新科的过程中认真备课,把每一节的重难点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共同讨论掌握,简单的只是主要采取学生记忆的方式解决,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做一些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该堂课的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益,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随堂检测,随时解决

  每堂课前检测几个基础知识点,从中不仅督促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解决问题时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四)要注意分层次教学

  由于同时教两个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所以在备课时也分层次备课,对于基础较差一点的学生更是抓他们的基础,只要把基础抓好了,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成功。虽然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学生们可能还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转移,他们肯定能体会到其中的益处,总之,要通过不同的手段使学生们在一年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中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要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从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6

  本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110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中考人平分达到85.7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做好课前准备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渴望上我的课,爱听我的课,想听我的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年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越来越多,在知识的熏陶和影响下,在不断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在教学交流方面,我虚心向马铁梅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其他兄弟学校的研讨课,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五、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课程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们推荐介绍给学生。

  20xx年7月3日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6篇】相关文章:

1.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九篇

2.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3.化学教学工作总结_化学教学总结

4.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七篇

5.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九篇

6.化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7.化学教学工作总结集合8篇

8.化学教学工作总结集合九篇

上一篇:期中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中班幼儿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6篇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2021-08-06 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1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3、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兄弟学校的资源等。

  二、抓住是根,两纲脉,应对高考

  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

  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三、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1、“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在概念复习中,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约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其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理综化学试题共11题(其中7个选择题、4个主观性试题),这么多知识点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对知识的考查只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样,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必须确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四、优化考试心理,消除失分隐患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

  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相信20xx年6月,定是我们大丰收的季节!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我担任了高一(1)、(2)、(7)、(8)班的化学科任其中(1)、(2)班是理科班,(7)、(8)班是文科班。一学期来,我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如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一化学必修1模块的教学。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统,但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差,因此我在备课时,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同时课后及时对刚上完的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记录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届新高一,学苗质量不高,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甚至厌学情绪,上课听不懂,或者不听甚至上课讲话。面对如此学情,碧血上课强做好各方面准备,知识方面,心理方面。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增添了不少实验和有关图画,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播放一些实验影片。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还严格要求学生,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强学生的实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因为前几年一直在高三教学(教材、教法还是老模式),第一次教新课材,经验不足(不知道新教材怎么教),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

  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尤其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四、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都提前几天把手里资料看一遍,题做一遍,为了防止学生抄答案,并同时要求学生在习题上直接修改,把错的选项修改过来,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五、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教的二个班中,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很认真(因为我是班主任),学习劲头也较浓,只是个别班后进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也就差,有些学起来就没信心,更不想去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分析他们的作业、试卷了解原因,对于对化学不感兴趣的,我就用一些实际例子跟他们说说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没有努力去学的学生,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由于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一类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同时,后进生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在作业或练习或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想教好书,尤其是要上好新课标的课,得不断的充电和不断的学习,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优化处理教材的能力、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的能力以及进行良好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教学中,平时多阅读一些不错的化学杂志,如《中学化学教与学》、《化学教育》等。学习其他化学同行的先进经验和进行教学交流;同时认真进行教学总结,写好教学后

  记,并及时整理有关资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不足,在教材处理和难度控制上有时不当;有时时间较紧,上课语速过快,学生消化不及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改进不足之处,争取更大的进步!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1.教材方面

  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化学与生活》是本学期大部分高二年级文科方向学生的选修内容。虽然内容难度降低,但知识的应用性明显增强,设计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多而杂,不像以前的教材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例如:选修5的《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包括“合理选择饮食”与“正确使用药物”两部分内容,其中又细化了“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食物的酸碱性”、“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知识应用性的提高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兴趣有所增加,但知识理论系统性的降低却使得学生很难将知识联系起来理解与记忆,知识显得很“散”。

  2.学生方面

  选修5是建议高二文科方向的学生学习的化学课程,鉴于大部分文科生的化学基础不是很好,该选修因为难度不大,可以不增加文科学生的理科学习负担。但同时也出现问题:文科生因为该内容的简单而对化学学习的态度不够认真,以为化学学科的知识只是了解层次,无需太多的思考与理解,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低,这便造成知识的遗漏情况非常严重。

  3.教学困难

  知识的应用性增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固然帮助很大,同时也让老师对新课程化学教学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以前那种只学理论、不谈应用的教学习惯应该改变了。可是,知识的应用造成的知识点的“散”非常不便于知识的记忆,以致于复习的教学策略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可以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明确概念间的联系。本来复习课就比较枯燥,加上缺乏系统性,就更难复习了。这样,对于文科班的教学就造成一种情况:平时轻轻松松,复习时困难重重。

  二、简单教学设计

  在《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的复习课中,我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希望能在打破复习课沉闷气氛的同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记忆与理解。简单教学过程是:学生分小组分内容进行讨论共同出题,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进行回答,也就是“自问自答”式的复习方式。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1.根据座位划分为五个小组,并分配出题范围与出题数目:(时间10分钟)

  P31 《合理选择饮食》

  (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4题

  (2)食物的酸碱性。5题

  (3)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4题

  P38 《正确使用药物》

  (4)人工合成药物。5题

  (5)天然药物。3题

  题型:填空或简答。

  要求:紧扣重要知识点,写清组号和答案。

  该环节意图是让学生完成题目选择,因为分小组分内容,这样题目就不会重复,知识点也很难遗漏,并且小组讨论的同时就是小组成员对该范围知识进行复习与理解的过程。

  2.每组抽题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可以继续抽题,最多回答3道题。记录完成优秀的学生的名单,表现列入平时成绩。

  该环节意图是让学生自己完成题目的同时,对本章知识进行复习,包括自己的思考与回答,或是对别人回答问题的思考与补充,这些都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实录

  上该复习课时,我拿了一个纸盒走进班级,学生们都很好奇,我说:“今天我们就用这个纸盒来进行第二章知识的复习。”学生们纷纷议论,更加好奇。于是我按自己事先的计划,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本章内容的主要重要知识,并一边根据大家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

  (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食物的酸碱性

  (3)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4)人工合成药物

  (5)天然药物

  然后划分小组,分配内容,安排活动,提出要求,也规定了时间。

  学生开始讨论如何出题,气氛非常热烈,有分歧,有讨论,有争论,有附和。整整十分钟时间,学生们在认真翻书查看内容的同时不断在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认真地把题目和答案用小纸条写下来,然后折起,放到我带来的纸盒里。

  等到所有小组的题目都已经放入纸盒中,便让学生从其中抽取题目,我读题目,他进行回答。这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答题的固然紧张,希望回答正确,而出题的也很用心地在听,并且判断。在一道道题目解答的过程中,有错误、有遗憾,也有感叹和赞扬,全班同学拿出了非比寻常的热情投入其中,复习变得主动而积极。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适当的评论和分析,并且针对重难点再给予强调。很快下课的铃声便响起,学生都意犹未尽,于是相约晚自习继续复习。

  四、教学反思

  1.多余的担心

  这是我五年教学以来气氛最活跃的一节复习课,起初,我担心学生是因为“好玩”,所以才动了起来,那样就会记得快也忘得快,而并不是真正能进入课堂进行有效地复习,反而浪费了一节宝贵的复习课时间。但是,考试结果表明,学生并没有因为这一节活泼的复习课而耽误成绩,相反,成绩还取得了进步。这表明我们不应该因为惧怕失败而拒绝进行尝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惧怕尝试会失去很多机会。

  2.复习的策略

  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究竟应该怎样安排?上完这节课,我想了很久,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考前进行知识的系统整理是非常必要的,直到新教材让我无法从“系统”入手,这才逼得我不得不想别的办法。复习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了解重难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面对越来越零散的化学知识和学生越来越被动的学习心态,怎样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复习,成为越来越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经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对复习课的教学观点有了一些转变,那就是注重课堂效果。此节课采用的“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在最初我并不是很想在课堂应用,毕竟这种方法在我看来似乎更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不是应该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但是,如果针对课堂气氛和效率而言,这种方法是合适的。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复习有些相违背,但是事实证明学生在自由的活动和轻松的气氛中很好地完成了一章的复习。所以我想也许最要改变的是我们老师的观点,究竟有效的复习是什么,应该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

  3.仍要继续的尝试

  本节课是我对复习课教学的一种尝试,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

  (1)怎样压缩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尽可能增大一节课里的知识容量?

  (2)怎样在“自问自答”的复习方式中渗透自主复习的学习方法?

  (3)怎样帮助学生在“散”的知识点中找关系,学会建构知识网络?

  (4)怎样培养文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真正兴趣,主动而积极地学习?

  我相信,只要是本着从学生角度出发,认真思考,仔细备课,无论今后的尝试是成是败,都会给我的化学教学留下宝贵的财富。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20xx至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可以总结和思考的地方很多,在这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

  一 理念的转变

  相较于我刚接手普高化学的时候,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从根源上讲是源于理念的变化。

  我以前的教学理念是"以重点中学、正规学校的高中化学要求为参照,要求学生达到这一水平"。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其必然性。首先是我自己受的教育,作为重庆市顶尖名校的毕业生,我所能想到的第一参照系就是我自己的母校,换句话说,我当初的教学要求是什么样,我就会要求学生也达到。其次是客观条件,在那时我还在承担职高数学的教学工作,势必不能两头兼顾,而现成的最容易找到的普高化学资料几乎全部是名校、重点学校的资料,这也就使得我的教学无法降低知识难度。另外,我想讲的是这一理念提出除了有其必然性以外,还有其合法性。尽管来到菁华中学的学生生源差、底子薄,但只要学程设计得当、教学保障有力,是有可能取得进步甚至接近或者达到重点中学的要求的,这一点在我做课外辅导与重点中学和名校的学生接触中感受尤深,他们的底子确实扎实,但他们并不是高不可攀,他们仍然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学习和训练才能取得优异成绩,而这些扎实的工作恰恰是菁华的教学所难以达成的。

  从这学期开始我辞去了职高数学的教学工作,专注于普高化学,这使得我终于有时间将一门学科研究得更加深刻和透彻。加之来自课外辅导工作的启发,我开始质疑之前所提出的理念的一些前提,那就是,这样的要求,即使是学生全部达到,这样的化学到底有多少意义。如果说重点学校或正规学校的学生将考学作为最大的意义,那么对于菁华的学生来说--他们中很多对此并没有执着的信念和想法--这种训练又有什么意义,这让我的思索回归到学习本身、知识本体。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不想升学,我们用"高考要考"这样的说辞已经没有任何恫吓学生的威力的情况下,学化学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知道"麻黄碱是一种兴,奋剂"到底对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的品质有多少的提升?有鉴于此,我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学能学会的化学,学有用的化学"。后来再加上一句:"学基本的化学素养"。

  最后一句的提出是来自于如下的一些思索。科学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我们身边的世界。物理从物体与力的角度,化学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等等。而这个世界的化学解释有它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和语言体系,例如,化学认为物质变化来源于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离子的重新组合。换句话说,化学中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微观粒子体系,和用这种体系来解释世界,是化学核心的部分,是化学的语言,掌握这样的体系是一个学生学没学化学标志。这便是我在理念中提到的"基本的化学素养"。这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对化学的界定那样:"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之下,我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编写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必修1、必修2、选修1三个分册。下面我就谈一谈这样的一份教辅资料是如何落实贯彻以上三方面理念的。

  二 解读《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

  文末附有《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第一版前言,在其中我已经对如何使用这一教辅资料和编写目的进行过较为到位的说明,在这里我从解答关于理念的三个问题的角度出发再次阐述如下:

  1.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如何体现"学能学会的化学"

  得益于课外辅导的开展,我有了在教学实践中详细梳理包括初中化学在内的整个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脉络的机会。并且通过对学生在学程中的观察与师生的交流,我更加清楚地感受和认识到他们关于化学知识的建构过程。理解教材编写者在这里如此编订的意图,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会化学的相关知识的,这两点是能够贯彻"学能学会的化学"的先决条件,也是"能学会的化学"的具体内容。

  在编写《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的过程中,我在阅读教材时始终在想教材编写者到底希望学生掌握什么,想让他们获得什么知识和形成什么能力。然后,我将这些东西以提问、留空的形式留给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来源于教材,但绝不超越教材。换句话说,只要学生去阅读教材和思索,是能够解答或者说从书本上找到绝大多数问题答案的。这就夺走了学生以"学不懂""基础差"为理由不学化学的合法性根据。如果说以前的化学确实要求很高,学生除非特别刻苦勤奋、废寝忘食地补上以前学习欠缺的漏洞才能够听得懂,那么现在的化学就不需要如此,仅仅需要学生用一些精力在读教材上,将教材上浅显的知识点记录、转述在学案上即可。

  这份《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同时也决定了这个学期考试试题的变化。为了与之配套,我自己编写了选修1四个单元的单元检测题和半期、期末考试题。在这些考试题中,重视基础,问题来源主要是《知识过关》。

  2.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如何体现"学有用的化学"

  化学应该是有用的。这一点来自于职业教育的启发。在过去的普通中学教育中强调学科体系,强调各种复杂的变形、计算,而恰恰忽略了对身边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关注。学生只有做题计算的能力而缺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缺少生活经验的积累。

  例如我辅导的一个鲁能巴蜀中学的高一学生,他能够很顺利地进行结合化学方程式的复杂计算,却无法回答"加工铝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样的常识问题。即是说明在他的日常学习中,教师并不注重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而学生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仅仅学会了应付考试难题,而并没有办法提升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这恰恰是化学"有用的"部分。

  所谓有用,并不是应考这样急功近利的角度定义的,而是从学生未来人生的适应能力的角度出发去界定。在他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更多地会接触到直观的、直接的现象,而不是命题人精心设计好的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他们如何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去解释这一现象,从而降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紧张感,提高适应性、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和品质,这便是"有用"在何处。

  也因此,我在编写过程中,将普通教学中往往一笔带过或忽略的例如用途、实践中的应用的知识也纳入了其中。

  3.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过关》如何体现"学基本的化学素养"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对中学化学课为什么开课的追问。课程标准对其必要性是这样阐述的:"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如果说之前的"有用"是偏重于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希望学生能够做一个更高品位、更有涵养的人。那么"基本的化学素养"则是针对想要在化学或者别的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化学课应该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研究工具,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力。换句话说,我在理念中并没有抛弃掉学科,将中学化学课完全变成科普常识讲座的意思。恰相反,我认为学科基础非但不是要弱化,反而应该强化。这个基础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识记,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学科思维的构建,正如之前所谈到的那样,化学是用原子分子的变化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解释现象的能力。这其中包括,用原子分子的理论进行思维和推演和将这样的`思维推演过程形成文字或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后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看懂和能写化学方程式,能够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培养化学式的思维和使用化学语言的能力,我想这是我们过去一直被忽略而新课程所要求的。也因此,我在编写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简答题,需要学生阐述这个反应之后的道理,需要他们学会诸如"过量""适量"等等定量描述的语言。除此之外,一如我在前言中所说,对于教材中一些非化学重点掌握的点,我认为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也一并纳入。例如浓度,在选修1第75页资料卡片中,温室效应气体浓度数据采用的是每立方米多少毫升这样一个体积浓度的单位。在这里我想让学生将学过的几种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并置并加以比较各自的差别。

  另外这里所说的"基本"也有之前"学得会"的含义。在以往的应试教学中,对解题法、解题术、公式套用的讲解过多,而对基本方法的关注不够。其实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十字法等都是在基本方法之上提出的一套简便方法,将以前需要两三步做出的事情一步完成。这些方法当然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单,但如果忽略了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讲授和训练就直接传授这种"中间步骤""二手公式",是令教学陷入低效、反复讲授学生却仍然不懂的元凶之一。很多情况下,学生只知用这个方法,却不知如何去用、为何要用。这样的教学学生是越学越死,只要题目稍加变化,或者出现无法直接套用的情形,学生便会不知所措。究其根本,还是对基本的原理认识不清、对基本方法体会不深。在我编写的过程中,这种需要所谓"简便方法"的题目尽量不涉及,即便涉及,我也不会按照这种方法去进行教学。简便方法是来自于基本解法熟练掌握之后自动生发的,所谓熟能生巧,但如果直接跳过基本的方法,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导致盲目地、机械地套用。这也是学生普遍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化学难学、枯燥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狠抓基础,不求速度,而求质量。

  教学实践表明:打好基础是关键。即使时间很紧,也先放慢授课速度,将前面的知识边学习边复习,先让他们将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起来,以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是那么吃力,比如说化合价,化学式之类,掌握好了他们之后,再从化学方程式上抓起,对于学好化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酸碱盐部分及复分解反应,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好、掌握好。否则,问题全部集中在期末复习时再做处理,就已为时过晚。

  (二)抓重点难点,少讲多练,提高效率

  通过教研教改活动的积极实践,加大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与机会,还课堂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讲授新科的过程中认真备课,把每一节的重难点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共同讨论掌握,简单的只是主要采取学生记忆的方式解决,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做一些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该堂课的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益,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随堂检测,随时解决

  每堂课前检测几个基础知识点,从中不仅督促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解决问题时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四)要注意分层次教学

  由于同时教两个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所以在备课时也分层次备课,对于基础较差一点的学生更是抓他们的基础,只要把基础抓好了,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成功。虽然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学生们可能还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转移,他们肯定能体会到其中的益处,总之,要通过不同的手段使学生们在一年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中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要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从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6

  本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110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中考人平分达到85.7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做好课前准备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渴望上我的课,爱听我的课,想听我的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年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越来越多,在知识的熏陶和影响下,在不断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在教学交流方面,我虚心向马铁梅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其他兄弟学校的研讨课,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五、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课程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们推荐介绍给学生。

  20xx年7月3日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6篇】相关文章:

1.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九篇

2.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3.化学教学工作总结_化学教学总结

4.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七篇

5.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集合九篇

6.化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7.化学教学工作总结集合8篇

8.化学教学工作总结集合九篇

上一篇:期中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中班幼儿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