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1-05-07 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进一步转变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新学年中我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课堂缺乏情感交流的被动局面。新课标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应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本学期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好。本学学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前课堂死板、陈旧、沉默的风格,建立了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自我”。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体合作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活动中,我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与补充,它与学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促进。通过本学期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发展了他们兴趣与爱好,培养出他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别开生面的多媒体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激情;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这种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既能充分反映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成果,又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这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模式之一。

  当然,在一个学期的《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对于我个人也有不少困难和疑惑。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和大胆探索,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我于1997年考入四川省宣汉师范学校,20xx年7月毕业,同时获得四川省师范大学汉语言专科文凭(自考),20xx年5月,分配到四川省宣汉县新华中学直到现在。回顾过去的3年,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校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校或镇同类学校的前茅。

  其次,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20xx年至今,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3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青优课”评比。20xx年参加我校“青优讲课”比赛,荣获二等奖;20xx年参加我校“青优说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2、撰写教学论文。20xx年,论文《古诗翻译的几条建议》被我校评为一等奖;20xx年,论文《苏轼词的赏析》在我校论文比赛中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20xx年,我参加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我校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5分);参加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即将取得毕业。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我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我校初中语文竞赛,成绩突出,20xx年,获校辅导教师二等奖,20xx年,辅导李小红参加校演讲赛二等奖,等等。

  成绩属于过去,何况教育教学这门艺术永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勇于创新,再创佳绩。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为了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学校采用了操作性强、见效快的分层教学法,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我对初中语文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研究。分层教学法就是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基础和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对相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研究,我总结出如下几点研究成果。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举措

  (一)全面了解学生,初次分层

  对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接手初二两个班级时,对班级的学生逐一摸底了解,其中包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平时学习语文所化的时间、父母亲关心、支持学习的情况,学生的性格、爱好等,采用侧面了解、家访、调查问卷等方式。

  其次在班级中向学生提出分层教学的设想,经过一次次摸底考试,并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从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个体间差异状况,把学生分成A、B、C三组,人数各占33%。A组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浓厚,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对语文学习有较强的自主、创造意识;B组学生应达到义务教育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这些学生智力因素好,但在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语文成绩中等;C组是那些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语文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或方法不当,作业效果不那么好的学生。

  (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1、备课分层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A、B、C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把教材中统一的教学目标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好相对的教学目的。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再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实施分解,设计学习难度,设计好层次的练习要求。例如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阅读训练时,提出分层要求。A类:重点在于阅读中体会能力的培养,根据文章的内容,读出感情;B类:重点训练阅读中的理解能力,能读懂课文内容,说出基本含义;C类:重点训练阅读中的感知能力,能朗读和默读,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这样,因为目标要求不同,难度有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

  2、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验是否达标。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学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在新授课中,巧妙利用时间差分层施教。一个新知识的引进,对A、B层学生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但对C层学生来说要多次重复。分层施教中巧妙利用这个时间差进行有效施教,对C层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往往效果较好。例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A、B层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能较快理解和掌握,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利用A、B层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开展讨论的时间,教师对C层学生给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作业分层

  布置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一种题型为C层学生设计,目的在于让该层次学习巩固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第二种题型为B层学生设计,目的在于培养该层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种题型则为A层学生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述能力。根据三种题型的题目,采取不同的要求及批改方式:C层: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B层: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教师全部批改;A层:综合点评型+课外拔尖题。这样的分层布置作业,意在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如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三种题型:a,在读懂(翻译)文章的同时,概述课文内容;b,发挥想象、联想,进行扩写或续写,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c,对课文的写作手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能满足不同的求知欲望,尤其是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发挥潜力的余地。

  (三)考核分层,变换梯队

  考核包括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教师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包括上面所述的三种题,采用同样的方法。C层: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B层: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A层:综合点评型+课外拨尖型。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扩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教师辅导,互助小组进行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通过阶段考核,对每个学生进行各次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对后退的,第一次可提醒、鼓励,以后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而对降一层的学生,不要冷嘲热讽,应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以确保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二、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一年年多的实践,从几次考试中,初步表明实验基本达到预想效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调整和改善。访问调查、抽样调查表明,通过“分层教学”实验后,全班有85%的学生喜欢语文课,有45%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有76%的学生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23%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水平;班级的学习语文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

  1.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辅导下愉快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符合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心理特点,解决了长期以来班级授课教学中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充分发展的要求。

  3.体现了“减负”的原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各取所需,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使每一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把“减负”落到了实处。

  三、分层教学的思考

  1.分层教学牵制老师很多的精力,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习惯极差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相对要困难。这些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如古诗文的背诵上,一定要靠教师去督促,才能去背默,只有在此基础上加以分层指导、教学,方能取得效果。

  2.有些知识点及知识新授环节分层较为困难,有无从下手之感,建议最好以备课组为单位,各教师根据各知识点统筹分层,然后进行讨论总结,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使各知识点的分层更趋合理科学。

  3.对效果的评判只能用分数、成绩来衡量,某些项目的内容,如学习品质,阅读能力,无法量化体现出来。

  4.有些学生的进步出现反复迂回的情况,而长时性效果还有待作长期追踪研究,一年的时间显得匆促。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本学期我继续担任20xx级5、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来到文昌中学后第二个学期。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我感受颇深。这一学期是我在学习中进步的一个学期,这一学期,是我在努力中前行的一学期。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我认为就是用文本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不仅感受文本那优美的语言、精妙的写法,更在于文本对学生情感的引领。本学期,我突出情感目标教学,让学生从文本情感入手,将自己内心情感融入到文本,在感情的引领下分析文本、赏析语言,既感染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学生情操,更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教版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各个单元的情感目标一致,在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我重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去感悟文本所体现出爱国情怀、人生真谛、科学探索、热爱自然等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至于因单纯地学习一些语言文学知识而枯燥,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教学相结合,真正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个人的品味与素养。

  二、学案导学,突出预习的重要地位

  课前预习是“三四五”课堂、三段中的重要一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

  在当前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下,课前预习显得愈加的重要。有效的课前预习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学案的有效使用就为预习提供了有效载体,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学案,按照步骤、有层次地对文本中的知识点逐一熟悉、理解、掌握,这就为上课听讲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些基础知识如字词及课文内容等学生是完全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有效解决的,所以在课上我们就可以把重点放在重难点问题的解答上,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但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来看,部分同学的预习存在着预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对一些教学参考书的依赖,往往参考书的答案代替了学生的大脑,学生不愿去看文本,更不愿意去动脑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学习习惯,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应该采取多样式教学,听说读写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进行一些优美片段的解读的时候,我往往先让学生读出感情,通过领读、齐读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情感;在进行一些优美课文的讲解之前,我会搜寻一些标准的朗读音,让学生通过倾听体会文本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的听读和朗读能力;在课堂上一些有关人生体验的开放性问题,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说话能力;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除了作文、周记要进行写作之外,我还注重在课堂上设计片段写作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语文教学上,我还引领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注重批注的重要作用。

  当然,由于对教材重点理解有所偏差,部分文本的解读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听说读写的结合,值得我去反思和深省。

  四、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当前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知识面过窄,阅读量太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表达和写作能力。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除了班级图书角的利用和周末的图书室阅读外,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进行阅读,摘抄一些精美语段,并进行点评,有时在课堂上交流阅读感受。通过阅读,学生的阅读面逐渐扩大,课堂上的口语交际也有了很大改善,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升。

  五、多媒体教学,让课堂更灵动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让课堂更生动、更形象、更灵动。每节课我基本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这种直观形象的效果有利于让学生吸收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图片、音频、视频效果的插入,也让课堂充满了灵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回答问题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六、学思结合,上下而求索

  在自己的努力下,这学期自己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读书太少,尤其是一些教学理论性方面的书籍读的太少;备教不一致,有时候备课的时候是一个思路,但在上课的时候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思路,影响了整堂课的连贯性;课堂上的教学艺术有所欠缺,个人素养和能力还有待于提升。

  但我想,只要努力,只要用心,只要多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只要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只要脚踏实地地进行备课探讨,我会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3、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末晋江统考语文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居年段前列。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

  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听、评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本学期教材,除记叙文阅读单元,文言文,还增加了诗歌、戏剧、演讲稿新闻单元,难点是演讲稿和文言文阅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戏剧单元,通过尝试分角色朗读,表演,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在语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增加了阅读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当然,学生的'阅读面还显得窄了一些,阅读的量还需加大。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中,阅读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考讨论中,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应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懂得了知识的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本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五、 积极参加学校及市里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今年四月份,我指导学生写的《泉州舜帝文化调查报告》获二等浆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一、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将“发展性”定为本次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基调同时,也为发展性学生评价提供了指导思想。重视和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显然,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也要经历一个过程。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通过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行为表现的观察能正确地判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发展状况。因此,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其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状况,还要关注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堂好语文课,学生当是热情地参与,积极地融入与教师、文本等构成的交流平台,获得主动的生成与发展;而不是被迫消极地接受。我们认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语文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而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便是主动性。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探究,积极与人合作,乐于参与讨论交流,对照“立足过程”的评价观,即使他未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其学习过程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精彩的,收获也是丰富的。在这一过程中,他起码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锻炼了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体验,掌握了学习方法,他的素养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当然,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贯彻主体性原则,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以评促学,让学生主动发展。

  二、语文特色得以呈现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综合化,但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色,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课的味道,语文课不是各学科的“大杂烩”。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其中最根本的是语文味。余老师说过,语文课最大的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什么是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的确,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花哨”,不少已然丧失了语文味。即便这些花枝招展的课堂为学生所喜欢,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无多大益处。语文教学需要拓宽渠道,鼓励综合化,但万不可本末倒置,成了披着“羊”皮的“狼”。守住了语文学科本身的一亩三分地,上出语文味——“语文”就是“语文”,上出特色——这就是“语文”,我们才能说这是一堂语文课,这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三、生活实践得以回归

  生活即是教育,课程源于生活。这里提出的生活实践的回归,是从语文课程资源的角度而言: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语文教学过程,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生活,语文能力的培养运用离不开语文实践,语文课堂教学必然要拓宽视野,将思维的触角延展到生活,把语文训练的双手延伸到课外。

  笔者认为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运用得好,学生确实能“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理应成为重要的一环。

  四、教师风采得以展现

  新课程理念下,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学生的身上,但也绝不能忽视教师的存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关注教师的行为,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我们听特级教师的课,师生互动极其融洽,甚至感觉学生一直在围着老师转,但总是那么和谐。老师没有专权独断,学生都得到了主动发展,教师的风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表现出极大的魅力。也许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

  教师的风采是多方面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想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组织的灵活、教学情境创设的匠心独运、教学意外的灵活处理、教学语言的幽默机智、个人特长的有效利用等等。

  五、多元因素得以整合

  衡量一堂语文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阐述;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观点。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说,笔者以为一堂语文课应是这样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素养得到主动的发展;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原味,上出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课堂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拓展;语文教师风采得以展现,出色地预设和处理课堂教学……如果这些都能在一堂语文课中得到完美整合,无疑这是一堂精彩的好语文课。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也无需苛求面面俱到。各种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来就有紧密的联系,它们的整合当然也不能是简单的拼凑。正如五官俱全的人不一定好看,还得看五官之间的完美组合。笔者以为,只要能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多元因素有机整合,就可以说这堂语文课是成功的。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具有相对的主观性、模糊性、动态性和伸缩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绝对化、静态化地看待标准。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者,只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交流,以辨证的眼光探讨、完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定能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动态发展,多元整合,有效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语文课堂教学朝良性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1.有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锦集九篇

2.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锦集5篇

3.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4.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5.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6.教学评估工作总结锦集九篇

7.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8.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上一篇:季度工作总结 下一篇:酒店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锦集六篇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1-05-07 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进一步转变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新学年中我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课堂缺乏情感交流的被动局面。新课标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应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本学期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好。本学学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前课堂死板、陈旧、沉默的风格,建立了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自我”。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体合作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活动中,我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与补充,它与学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促进。通过本学期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发展了他们兴趣与爱好,培养出他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别开生面的多媒体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激情;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这种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既能充分反映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成果,又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这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模式之一。

  当然,在一个学期的《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对于我个人也有不少困难和疑惑。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和大胆探索,就一定会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我于1997年考入四川省宣汉师范学校,20xx年7月毕业,同时获得四川省师范大学汉语言专科文凭(自考),20xx年5月,分配到四川省宣汉县新华中学直到现在。回顾过去的3年,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校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校或镇同类学校的前茅。

  其次,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20xx年至今,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3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青优课”评比。20xx年参加我校“青优讲课”比赛,荣获二等奖;20xx年参加我校“青优说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2、撰写教学论文。20xx年,论文《古诗翻译的几条建议》被我校评为一等奖;20xx年,论文《苏轼词的赏析》在我校论文比赛中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20xx年,我参加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我校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5分);参加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即将取得毕业。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我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我校初中语文竞赛,成绩突出,20xx年,获校辅导教师二等奖,20xx年,辅导李小红参加校演讲赛二等奖,等等。

  成绩属于过去,何况教育教学这门艺术永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勇于创新,再创佳绩。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为了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学校采用了操作性强、见效快的分层教学法,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我对初中语文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研究。分层教学法就是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基础和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对相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研究,我总结出如下几点研究成果。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举措

  (一)全面了解学生,初次分层

  对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接手初二两个班级时,对班级的学生逐一摸底了解,其中包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平时学习语文所化的时间、父母亲关心、支持学习的情况,学生的性格、爱好等,采用侧面了解、家访、调查问卷等方式。

  其次在班级中向学生提出分层教学的设想,经过一次次摸底考试,并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从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个体间差异状况,把学生分成A、B、C三组,人数各占33%。A组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浓厚,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对语文学习有较强的自主、创造意识;B组学生应达到义务教育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这些学生智力因素好,但在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语文成绩中等;C组是那些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语文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或方法不当,作业效果不那么好的学生。

  (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1、备课分层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A、B、C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把教材中统一的教学目标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好相对的教学目的。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再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实施分解,设计学习难度,设计好层次的练习要求。例如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阅读训练时,提出分层要求。A类:重点在于阅读中体会能力的培养,根据文章的内容,读出感情;B类:重点训练阅读中的理解能力,能读懂课文内容,说出基本含义;C类:重点训练阅读中的感知能力,能朗读和默读,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这样,因为目标要求不同,难度有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

  2、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验是否达标。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学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在新授课中,巧妙利用时间差分层施教。一个新知识的引进,对A、B层学生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但对C层学生来说要多次重复。分层施教中巧妙利用这个时间差进行有效施教,对C层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往往效果较好。例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A、B层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能较快理解和掌握,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利用A、B层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开展讨论的时间,教师对C层学生给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作业分层

  布置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一种题型为C层学生设计,目的在于让该层次学习巩固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第二种题型为B层学生设计,目的在于培养该层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种题型则为A层学生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述能力。根据三种题型的题目,采取不同的要求及批改方式:C层: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B层: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教师全部批改;A层:综合点评型+课外拔尖题。这样的分层布置作业,意在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如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三种题型:a,在读懂(翻译)文章的同时,概述课文内容;b,发挥想象、联想,进行扩写或续写,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c,对课文的写作手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能满足不同的求知欲望,尤其是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发挥潜力的余地。

  (三)考核分层,变换梯队

  考核包括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教师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包括上面所述的三种题,采用同样的方法。C层:复习检查型+辨析简答型,B层:辨析简答型+综合点评型,A层:综合点评型+课外拨尖型。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扩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教师辅导,互助小组进行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通过阶段考核,对每个学生进行各次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对后退的,第一次可提醒、鼓励,以后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而对降一层的学生,不要冷嘲热讽,应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以确保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二、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一年年多的实践,从几次考试中,初步表明实验基本达到预想效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调整和改善。访问调查、抽样调查表明,通过“分层教学”实验后,全班有85%的学生喜欢语文课,有45%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有76%的学生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23%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水平;班级的学习语文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

  1.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辅导下愉快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符合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心理特点,解决了长期以来班级授课教学中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充分发展的要求。

  3.体现了“减负”的原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各取所需,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使每一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把“减负”落到了实处。

  三、分层教学的思考

  1.分层教学牵制老师很多的精力,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习惯极差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相对要困难。这些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如古诗文的背诵上,一定要靠教师去督促,才能去背默,只有在此基础上加以分层指导、教学,方能取得效果。

  2.有些知识点及知识新授环节分层较为困难,有无从下手之感,建议最好以备课组为单位,各教师根据各知识点统筹分层,然后进行讨论总结,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使各知识点的分层更趋合理科学。

  3.对效果的评判只能用分数、成绩来衡量,某些项目的内容,如学习品质,阅读能力,无法量化体现出来。

  4.有些学生的进步出现反复迂回的情况,而长时性效果还有待作长期追踪研究,一年的时间显得匆促。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本学期我继续担任20xx级5、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来到文昌中学后第二个学期。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我感受颇深。这一学期是我在学习中进步的一个学期,这一学期,是我在努力中前行的一学期。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我认为就是用文本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不仅感受文本那优美的语言、精妙的写法,更在于文本对学生情感的引领。本学期,我突出情感目标教学,让学生从文本情感入手,将自己内心情感融入到文本,在感情的引领下分析文本、赏析语言,既感染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学生情操,更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教版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各个单元的情感目标一致,在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我重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去感悟文本所体现出爱国情怀、人生真谛、科学探索、热爱自然等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至于因单纯地学习一些语言文学知识而枯燥,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教学相结合,真正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个人的品味与素养。

  二、学案导学,突出预习的重要地位

  课前预习是“三四五”课堂、三段中的重要一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

  在当前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下,课前预习显得愈加的重要。有效的课前预习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学案的有效使用就为预习提供了有效载体,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学案,按照步骤、有层次地对文本中的知识点逐一熟悉、理解、掌握,这就为上课听讲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些基础知识如字词及课文内容等学生是完全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有效解决的,所以在课上我们就可以把重点放在重难点问题的解答上,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但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来看,部分同学的预习存在着预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对一些教学参考书的依赖,往往参考书的答案代替了学生的大脑,学生不愿去看文本,更不愿意去动脑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学习习惯,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应该采取多样式教学,听说读写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进行一些优美片段的解读的时候,我往往先让学生读出感情,通过领读、齐读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情感;在进行一些优美课文的讲解之前,我会搜寻一些标准的朗读音,让学生通过倾听体会文本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的听读和朗读能力;在课堂上一些有关人生体验的开放性问题,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说话能力;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除了作文、周记要进行写作之外,我还注重在课堂上设计片段写作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语文教学上,我还引领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注重批注的重要作用。

  当然,由于对教材重点理解有所偏差,部分文本的解读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听说读写的结合,值得我去反思和深省。

  四、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当前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知识面过窄,阅读量太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表达和写作能力。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除了班级图书角的利用和周末的图书室阅读外,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进行阅读,摘抄一些精美语段,并进行点评,有时在课堂上交流阅读感受。通过阅读,学生的阅读面逐渐扩大,课堂上的口语交际也有了很大改善,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升。

  五、多媒体教学,让课堂更灵动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让课堂更生动、更形象、更灵动。每节课我基本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这种直观形象的效果有利于让学生吸收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图片、音频、视频效果的插入,也让课堂充满了灵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回答问题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六、学思结合,上下而求索

  在自己的努力下,这学期自己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读书太少,尤其是一些教学理论性方面的书籍读的太少;备教不一致,有时候备课的时候是一个思路,但在上课的时候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思路,影响了整堂课的连贯性;课堂上的教学艺术有所欠缺,个人素养和能力还有待于提升。

  但我想,只要努力,只要用心,只要多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只要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只要脚踏实地地进行备课探讨,我会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3、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末晋江统考语文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居年段前列。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

  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听、评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本学期教材,除记叙文阅读单元,文言文,还增加了诗歌、戏剧、演讲稿新闻单元,难点是演讲稿和文言文阅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戏剧单元,通过尝试分角色朗读,表演,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在语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增加了阅读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当然,学生的'阅读面还显得窄了一些,阅读的量还需加大。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中,阅读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考讨论中,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应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懂得了知识的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本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五、 积极参加学校及市里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今年四月份,我指导学生写的《泉州舜帝文化调查报告》获二等浆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一、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将“发展性”定为本次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基调同时,也为发展性学生评价提供了指导思想。重视和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显然,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也要经历一个过程。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通过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行为表现的观察能正确地判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发展状况。因此,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其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状况,还要关注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堂好语文课,学生当是热情地参与,积极地融入与教师、文本等构成的交流平台,获得主动的生成与发展;而不是被迫消极地接受。我们认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语文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而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便是主动性。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探究,积极与人合作,乐于参与讨论交流,对照“立足过程”的评价观,即使他未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其学习过程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精彩的,收获也是丰富的。在这一过程中,他起码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锻炼了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体验,掌握了学习方法,他的素养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当然,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贯彻主体性原则,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以评促学,让学生主动发展。

  二、语文特色得以呈现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综合化,但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色,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课的味道,语文课不是各学科的“大杂烩”。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其中最根本的是语文味。余老师说过,语文课最大的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什么是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的确,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花哨”,不少已然丧失了语文味。即便这些花枝招展的课堂为学生所喜欢,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无多大益处。语文教学需要拓宽渠道,鼓励综合化,但万不可本末倒置,成了披着“羊”皮的“狼”。守住了语文学科本身的一亩三分地,上出语文味——“语文”就是“语文”,上出特色——这就是“语文”,我们才能说这是一堂语文课,这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三、生活实践得以回归

  生活即是教育,课程源于生活。这里提出的生活实践的回归,是从语文课程资源的角度而言: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语文教学过程,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生活,语文能力的培养运用离不开语文实践,语文课堂教学必然要拓宽视野,将思维的触角延展到生活,把语文训练的双手延伸到课外。

  笔者认为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运用得好,学生确实能“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理应成为重要的一环。

  四、教师风采得以展现

  新课程理念下,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学生的身上,但也绝不能忽视教师的存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关注教师的行为,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我们听特级教师的课,师生互动极其融洽,甚至感觉学生一直在围着老师转,但总是那么和谐。老师没有专权独断,学生都得到了主动发展,教师的风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表现出极大的魅力。也许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学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

  教师的风采是多方面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想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组织的灵活、教学情境创设的匠心独运、教学意外的灵活处理、教学语言的幽默机智、个人特长的有效利用等等。

  五、多元因素得以整合

  衡量一堂语文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阐述;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观点。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说,笔者以为一堂语文课应是这样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素养得到主动的发展;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原味,上出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课堂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拓展;语文教师风采得以展现,出色地预设和处理课堂教学……如果这些都能在一堂语文课中得到完美整合,无疑这是一堂精彩的好语文课。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也无需苛求面面俱到。各种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来就有紧密的联系,它们的整合当然也不能是简单的拼凑。正如五官俱全的人不一定好看,还得看五官之间的完美组合。笔者以为,只要能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多元因素有机整合,就可以说这堂语文课是成功的。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育创新意识,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具有相对的主观性、模糊性、动态性和伸缩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绝对化、静态化地看待标准。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者,只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交流,以辨证的眼光探讨、完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定能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动态发展,多元整合,有效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语文课堂教学朝良性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1.有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锦集九篇

2.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锦集5篇

3.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4.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5.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总结

6.教学评估工作总结锦集九篇

7.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8.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上一篇:季度工作总结 下一篇:酒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