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1-04-25 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转眼之间,20xx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特对本学期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人在这学期担任Xx二中高一90、98班、高三74班、初三88班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四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级不一样,但基础很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74班和初88班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其他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针对以上的班情、学情,本人采取了以下诸多措施:

  首先,加强自身的修养。

  从开学伊始,本人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和想法,以便于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中,以极大的爱心和平等的心态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旗帜的同时,让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的第一步。

  其次,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为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人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积累更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在备课环节当中,努力做到“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生”,二者同时进行。经过充分的备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注意自己的对历史课堂的驾驭和控制、引导能力,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和云安20xx年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努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推陈出新。

  第三,在上课环节中努力贯彻“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总原则。

  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的基础上,把历史教材上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看、去把握。引导学生创造与当堂课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和体验中,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要尽量避免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历史教学,而且适当的增加相关知识的练习量,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

  课后注意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仔细、及时的批改与讲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而教师自己则另外需要及时的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在反思中实现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并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目标。

  经过本人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当然,本学期还有一项最大的挑战--期末考试。为此,本人和全体学生将继续共同努力,加强复习引考工作,并有针对性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全力冲刺,争取再创辉煌。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是我近一学期来的最大感受。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

  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3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07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

  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

  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

  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

  “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

  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年级5至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并担任初二八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积极参加活动和培训为抓手,以不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为目标,积极做好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落实常规教学,关心热爱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德育教育为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帮助个指导,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的实行。在备课时,我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课堂上以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落实常规教学。

  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本学期继续坚持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注重学生参与的同时,更注重参与的有效性。在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和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校本培训,如《20xx年中考会》《微课培训》等。通过培训,不但拓宽了眼界,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也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本学期,我还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晒课堂”活动和市教育局组织的“送课活动”,在山海关二中做了初二历史专题复习课《新中国辉煌65周年——人物篇》。

  回首一个学期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教学工作又是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所以,我会一如既往的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历史教学中去,积极探索,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上一篇:会计工作总结 下一篇:税务会计的工作总结
【精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篇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1-04-25 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转眼之间,20xx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特对本学期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人在这学期担任Xx二中高一90、98班、高三74班、初三88班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四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级不一样,但基础很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74班和初88班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其他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针对以上的班情、学情,本人采取了以下诸多措施:

  首先,加强自身的修养。

  从开学伊始,本人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和想法,以便于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中,以极大的爱心和平等的心态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旗帜的同时,让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的第一步。

  其次,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为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人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积累更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在备课环节当中,努力做到“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生”,二者同时进行。经过充分的备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注意自己的对历史课堂的驾驭和控制、引导能力,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和云安20xx年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努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推陈出新。

  第三,在上课环节中努力贯彻“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总原则。

  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的基础上,把历史教材上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看、去把握。引导学生创造与当堂课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和体验中,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要尽量避免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历史教学,而且适当的增加相关知识的练习量,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

  课后注意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仔细、及时的批改与讲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而教师自己则另外需要及时的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在反思中实现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并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目标。

  经过本人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当然,本学期还有一项最大的挑战--期末考试。为此,本人和全体学生将继续共同努力,加强复习引考工作,并有针对性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全力冲刺,争取再创辉煌。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是我近一学期来的最大感受。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

  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3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07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

  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

  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

  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

  “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

  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年级5至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并担任初二八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积极参加活动和培训为抓手,以不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为目标,积极做好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落实常规教学,关心热爱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德育教育为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帮助个指导,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的实行。在备课时,我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课堂上以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落实常规教学。

  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本学期继续坚持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注重学生参与的同时,更注重参与的有效性。在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和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校本培训,如《20xx年中考会》《微课培训》等。通过培训,不但拓宽了眼界,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也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本学期,我还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晒课堂”活动和市教育局组织的“送课活动”,在山海关二中做了初二历史专题复习课《新中国辉煌65周年——人物篇》。

  回首一个学期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教学工作又是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所以,我会一如既往的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历史教学中去,积极探索,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上一篇:会计工作总结 下一篇:税务会计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