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2021-03-21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这学期,前半学期任教七年级(1)---(7)班生物课,思想汇报专题后半学期任教七年级(5)---(7)和(13)、

  (14))班生物课,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

  我一惯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人是新手教生物课,再加上今年又改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这就需要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在教学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进一步强化教研工作,抓实教研工作,组织好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绿叶作为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的原因、仪器的功能、试剂的配备等。例如:做“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层析液的配制;以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紫色洋葱表皮的选择等等。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再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生物学史上每一个科学的发现,理论的产生,无一例外的和生物学实验紧密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材中实验的权重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增加了自主性很强的观察性实验、需要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以及“动动手”、“实践活动”等活动,这为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方面提供了素材。

  虽然创新教学无定法,但是创新教学也有其规律。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紧扣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在自主体验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从教材设置出发遵循能力培养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仿式实验、分段式实验和独立式实验。

  1、1模仿式实验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同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这种方法是针对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的学生,教会他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模仿,使学生很快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

  1、2分段式实验是把实验分成几部分,完成一部分后,再进行下一部分。把实验分成几段,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同时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矫正。例如在观察“蚯蚓”一节的实验时,应把实验分为三部分:

  第一,学生对蚯蚓的外部观察。

  第二,观察蚯蚓的运动。

  第三,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1、3独立式实验阶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但在学生独立实验之前,一定要经过模仿式实验,再到分段式实验,最后过渡到独立实验,只有遵循这种层层递进的指导方式,才能更好的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萌发,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准备做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展示、播放一小段视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布置相关实验的预习作业。实验预习充分,可减少老师过于细致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熟悉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

  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可以改变实验与传授知识的顺序,将验证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先观察,后获得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识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花的结构”这一节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世界博览会”花卉展的片段,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带的花拿出来观察,推举个别同学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带的花的结构,同时让其他同学对照自己所带的花,比较结构是否相同?有不同的结构,就上台展示,然后由学生讨论花的基本结构应该有哪些……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学生动手解剖、观察,对花结构的验证性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实验。如果在课上,教师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有可能会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实验中去吗?所以,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把有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后,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创新意识。

  4、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开拓意识的创造性劳动。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完整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只要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也并非不可。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

  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一节实验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我只为每组各准备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纸板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板。有一个小组的设计是:选用一条蚯蚓分别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爬同样的距离,记录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的爬行的时间,为了更有说服力,学生们重复了实验三次。

  结果三次的数据,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的结论:一次是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另两次的结果是,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我首先肯定了这组同学设计实验的的严谨和科学性,但并没有发表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看法,而是再请每组同学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法,重复三次,同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每次实验中,硬纸板和玻璃板有无变化?实验很快有了结果,结论还是两种,但同时细心的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是由于前一次实验,使玻璃板上有了杂质,已经不光滑的玻璃板,为蚯蚓提供了固定刚毛的位置。

  5、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现象及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或别人的新的实验设计理念,活跃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实验教学时,有同学在课后结束时提出,可以把绿叶与黄叶、接受光照与不接受光照的四个对照实验放在一起做,这样的结果对比就很明显了。总之,实验结束后的分析交流、总结反思,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我超越,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可以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活动,让他们去尝试动手动脑。例如在学习了“营养繁殖”一节以后,布置了以下一个设计实验课题:如何繁殖蜜桃和柳树?怎样提高其成活率?繁殖的方法、时间、材料、用具、步骤等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几乎所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都是蜜桃采用嫁接、柳树采用扦插,在怎样提高成活率方面学生都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特别是在怎样促进柳树扦插生根方面拿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用什么样的生长素,用多大的剂量,都有详细的记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通过几年的尝试,我在生物实验中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

  考试

  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轻松,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4篇】相关文章:

1.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3篇

2.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八篇

3.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4.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汇编8篇

5.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6.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7篇

7.初中生物工作总结

8.【实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四篇

上一篇:幼儿园学期末安全工作总结 下一篇:学校支教工作总结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4篇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2021-03-21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这学期,前半学期任教七年级(1)---(7)班生物课,思想汇报专题后半学期任教七年级(5)---(7)和(13)、

  (14))班生物课,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

  我一惯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人是新手教生物课,再加上今年又改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这就需要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在教学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进一步强化教研工作,抓实教研工作,组织好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绿叶作为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的原因、仪器的功能、试剂的配备等。例如:做“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层析液的配制;以及“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紫色洋葱表皮的选择等等。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再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生物学史上每一个科学的发现,理论的产生,无一例外的和生物学实验紧密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材中实验的权重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增加了自主性很强的观察性实验、需要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以及“动动手”、“实践活动”等活动,这为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方面提供了素材。

  虽然创新教学无定法,但是创新教学也有其规律。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紧扣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在自主体验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从教材设置出发遵循能力培养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仿式实验、分段式实验和独立式实验。

  1、1模仿式实验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同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这种方法是针对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的学生,教会他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模仿,使学生很快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

  1、2分段式实验是把实验分成几部分,完成一部分后,再进行下一部分。把实验分成几段,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同时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矫正。例如在观察“蚯蚓”一节的实验时,应把实验分为三部分:

  第一,学生对蚯蚓的外部观察。

  第二,观察蚯蚓的运动。

  第三,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1、3独立式实验阶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但在学生独立实验之前,一定要经过模仿式实验,再到分段式实验,最后过渡到独立实验,只有遵循这种层层递进的指导方式,才能更好的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萌发,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准备做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展示、播放一小段视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布置相关实验的预习作业。实验预习充分,可减少老师过于细致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熟悉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

  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可以改变实验与传授知识的顺序,将验证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先观察,后获得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识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花的结构”这一节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世界博览会”花卉展的片段,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带的花拿出来观察,推举个别同学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带的花的结构,同时让其他同学对照自己所带的花,比较结构是否相同?有不同的结构,就上台展示,然后由学生讨论花的基本结构应该有哪些……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学生动手解剖、观察,对花结构的验证性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实验。如果在课上,教师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有可能会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实验中去吗?所以,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把有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后,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创新意识。

  4、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开拓意识的创造性劳动。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完整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只要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也并非不可。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

  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一节实验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我只为每组各准备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纸板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板。有一个小组的设计是:选用一条蚯蚓分别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爬同样的距离,记录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的爬行的时间,为了更有说服力,学生们重复了实验三次。

  结果三次的数据,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的结论:一次是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另两次的结果是,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我首先肯定了这组同学设计实验的的严谨和科学性,但并没有发表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看法,而是再请每组同学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法,重复三次,同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每次实验中,硬纸板和玻璃板有无变化?实验很快有了结果,结论还是两种,但同时细心的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是由于前一次实验,使玻璃板上有了杂质,已经不光滑的玻璃板,为蚯蚓提供了固定刚毛的位置。

  5、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现象及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或别人的新的实验设计理念,活跃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实验教学时,有同学在课后结束时提出,可以把绿叶与黄叶、接受光照与不接受光照的四个对照实验放在一起做,这样的结果对比就很明显了。总之,实验结束后的分析交流、总结反思,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我超越,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可以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活动,让他们去尝试动手动脑。例如在学习了“营养繁殖”一节以后,布置了以下一个设计实验课题:如何繁殖蜜桃和柳树?怎样提高其成活率?繁殖的方法、时间、材料、用具、步骤等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几乎所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都是蜜桃采用嫁接、柳树采用扦插,在怎样提高成活率方面学生都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特别是在怎样促进柳树扦插生根方面拿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用什么样的生长素,用多大的剂量,都有详细的记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通过几年的尝试,我在生物实验中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

  考试

  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轻松,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4篇】相关文章:

1.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3篇

2.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八篇

3.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4.关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汇编8篇

5.初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6.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7篇

7.初中生物工作总结

8.【实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四篇

上一篇:幼儿园学期末安全工作总结 下一篇:学校支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