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作总结

2020-12-29 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工作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者工作总结1

  到20xx年末,我在台里已经待了有两年的时间了,尤其是在去年我正式成为新闻部一名正式记者,让我深感到了工作的压力与艰苦,光荣与责任。近半年来,我从新闻部调到节目部,我更尝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同时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机会,充满挫折,同时又充满满足感的过程,通过它,我认识到:

  一、注重积累,博采众长,才能积淀自身的能量

  我深刻地认识到,新闻记者最可贵、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敏锐。新闻拼体力,拼智力,拼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基础有三个:一是扎实的基础,二是丰富的经验,三是正确科学的方法。作为从业时间不长的新记者,我着重从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个选题,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准切入点,对较熟悉的领域,我多学多问,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深思慎取;对比较陌生的范围,我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背景资料,迅速扫清障碍。

  二、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才能有所进步

  电视新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不仅要写稿,还要拍摄画面。这一年来,我通过完成台领导交与的几个系列报道,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努力拼搏,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不懈才能锻炼自己的水平、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坚韧就一定会有收获。在唱响鄱湖电视大赛三天内,我与吴记者在选手比赛之余,由汪老师联系,共采访了全省50余所高校负责人,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虽然后期编辑因为只有采访镜头,画面不是很丰富。但幸好不负台领导期望,顺利完成鄱湖高校行的任务。

  三、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才能够获得好的新闻角度

  在今年的日常工作中,我对本市各大媒体的新闻栏目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阅读大量专业性报纸,观察优秀记者独特的视角、新闻切入点,同时认真阅读新闻部同事的新闻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识到:好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因为新闻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标,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从中了解他们是怎么去构建新闻框架及拍摄手法。第二,我努力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身边人们谈论各类话题中有价值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记者工作总结2

  一是日常工作,主要是新闻报道方面。从数量上看,这段时间新闻部共计报道新闻与评论60余篇,其中有不少受到华工学生关注,如cctv的专题、奥运火炬传递专题、四川赈灾专题。我们还以新闻评论为突破口,发表了数量相当的评论文章。我们一直强调新闻的质量,以体现bbt记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强调营造健康文明的舆论氛围。

  突出的问题是在新闻类型的构成上,还是官方新闻占主导,新闻发现和学生生活类的新闻比较少。记者的摄影素质和新闻策划能力还有待提高,可惜的是,计划中的培训都未能实施。

  二是部门文化建设。这届新闻部成员经过近一年的相处,感情都很好,部门内部气氛友好和谐,而且尊重个人,讲究平等自由。我们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擅长的工作。我们还经常与前任部长交流与聚会,吸收他们的经验。其次,新闻部一直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还让新闻部成员多与其他部门成员接触交流,参与百步梯活动,增强部门的凝聚力,促进部门成员的感情的融洽和对组织的认同感。

  三是部门制度完善。我们非常重视部门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对未来的每一届新闻部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对新闻部的记者公约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例会考勤制度、新闻的发布和审批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在成员间强调这些制度的性。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上,我们也发现新闻部的制度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例如我们还没有形成记者素质的培训制度和新闻资料如图片的存档制度,在下学期招新前,我们将致力于这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订。

  对于下学期的招新,我们的计划如下:

  1、新闻图片展,把过去的新闻专题和图片展出,要求文字编辑和美工,开学前一周完成,招新的同时展出。

  2、新闻部的电子杂志,主要是想展示新闻部的文化和记者的风采吧,我们自己做就行,具体用来干什么还没想到,可以在网站上发布,不能的话用作自己留念吧。

  3、新闻部的一段视频(如果太麻烦的话音频也行,就像it浪潮宣传篇的那段),由我们自己策划,希望视频部能提供技术支持。

  4、在新干事的培训方面,除了过去传统的部长传授,我们会请一些专业人士如报社记者和新传老师讲课。

  记者工作总结3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今年过的更是特别快,回顾这一年一来的工作,我个人感受良多。虽有成长,更多的采写不足,虽有学到知识,实践和努力却不够,虽然一年过去了,却觉得收获终究抵不过流逝的光阴。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参加“寒冬记者体验行业之辛苦”策划的报道,写了两篇稿子《记者体验寒冬收废品:拖着残腿迎着寒风吆喝前进》和《记者体验寒冬菜农:冻僵双手双脚剥出雪白白菜》,这两篇稿子,不管是在采访、写作,还是在思想理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

  在采访的过程中,因为必须要来到现场,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能更注意关注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更能听得进去被采访者说的事情,最重要是很快进入他说的事情中,也能感受他所说的事情,这样比硬生生让被采访者说自己的故事,要更加感染人,也更加真实和可读。

  设想,如果这样类似的体验稿子,没有全身心的进入被采访的生活中,可能很多细节是看不到的;如果不能长时间和被采访者交谈,可能不能找到采写得心应手的故事内容。采访完这两篇稿子,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只要想起,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一天,就能在脑海清晰浮现:梅正德收拾着捡回来的垃圾,他驼着背,喘着粗气,寒冷的气流,冻白了他的胡须,只要今天能收获一些,他就很满足。黝黑干瘦的张春光淳朴和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种白菜的生活,寒冬里双手泡在白菜叶子里,但是只要每一年稍微挣些钱,他就很满足。

  体验稿子,给我的感觉就更能走进他们的故事里,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也试图把体验式的采访用在采访中。今年2月,在采写《水管被冻100余位居民已11天无水喝》这篇稿子时,我便用了体验式的采访方式。跟着居民去几百米外的地方,不体验不知道,一体验真的感觉不同,比坐在家里听老头老太说的更生动形象,原本一篇热线稿件,写成2000字的城市稿件,并获得领导的肯定,这边是一边积累一边学习,并运用在实践中便是的收获。

  也许,曾经采访过的新闻,并不一定每一篇都清楚记得,但是在一年的工作中,至少要有几篇,让记者自身难以忘怀的采访经历,我相信,那些让自己都无法忘记的采访,一定是收获最多的一次历练。

  6月份,我参加了“最难毕业季”策划,遇到的问题是采访量比较大,需要寻找典型突出的人物,如何从云云毕业生中找到自己需要采访的人物,当采访完企业单位时,显得有精无力,对于寻找人物显得有些偷工减料,最后让见报的稿件并不“好看”。类似的稿件,在11月“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中也同样遇到了。

  同样需要找到典型人物,要有不同却不脱离主题的故事,这次,我前后用了10天,发动所有认识的人,帮我找到了几位符合主题却又个性的人物。在采访中,我对每个被采访者都聊了很久,有的人甚至采访了两个小时,但是在这两个中,却总能有意外收获。

  在此之前,可能是因为偷懒,在采访前很少写采访提纲,总觉得该问的问题都能问到,殊不知写提纲和不写提纲用很大的不同。在“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采访前,都有写采访提纲。的益处是,采访时,条理很清晰,在清晰的思路中,不免会想到新的问题,不仅省时间,还能让采访更全面和扎实,在以后的采访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采访,只要用心去采,总能看到不同以往的闪光点。

  7月初,采写的《供水压力增大日缺5万方水》的稿子,很失败,但得到了很多建议。因为刚接手供水单位,就安排采写这篇稿件,觉得很吃力,一篇3000字的稿子,我用了一周去采访,自认为采访的很全面,也很清晰,但是见报时仍是差评初潮。起初心里有很多委屈和质问,想问时效性不高的稿件,如果采写不够、稿件不好,为何没人让我改写,为何看稿子时觉得没有问题,但是见报后,却说大方向都没有把握好,当然这样的疑惑只是一时的。

  我发现,通常这类稿件,如果老百姓觉得写得是对的,相关单位觉得是不对时,说明这篇稿子写成功了,相反则是失败的。见报后,供水公司确实称赞我写的好但老百姓却觉得这是帮供水公司说话,不用说,这样的现象就解释了为何这篇稿子如此遭“嫌弃”,当然,这只是我自以为是的想法。缺水的现象是什么?因为缺水发什么哪些故事?供水公司解答缺水原因,给出解决办法,这四个板块我都一一涉及,却仍是失败的稿件,最终我明白可能是我的主题错了,大方向也错了,这篇稿件也成了我20xx年最纠结的稿件。

  最纠结的策划算是供暖策划了。从我拿到供暖的口子开始,就一直在发愁供暖策划,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在这样的纠结下和杨主任的帮助,算是踉踉跄跄的顺利开始。因为常年和供暖公司关系僵硬,一度让采访处在艰难中,和上级领导不好打交道,就转战到了基层员工。但是很多基层员工可能常年和我们有误会,让见报稿件都很乏味,都是往年写的不想再写的稿件,想有所创新内容,很难。

  当然,不能把责任一股脑的扔给合作单位,毕竟他们是死的,而我是活得,如果把这此策划看做是一,那么五分之四的责任归咎于我。如何能让这样时间较长的策划做的有条有理,伸缩自如,动态紧跟,题材新颖等等都是我在今年遗留下的问题,在后面的工作中,要向老记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说道策划,今年最难忘的策划要数“社区爱心行”了,“社区爱心行”这个历经几个月的策划,让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和这么多记者一起合作,第一次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日,第一次采访完两个多小时写交稿。除了这些第一次,给我更多的是,策划带我们的凝聚力,还有实实在在固定的版面和稿分。

  今年从7月开始,我将天气稿子转让给了其他记者。之前在写天气稿件时,不知道是写的时间太长,还是思维狭窄,越写越不会写,因为迈不过去那个坎,最终只能转交给他们写,说句直白的话,就是将每个月白送给我的50分送给了别人,但是周海荣老师确实比我做的好很多。可能很多记者不会去注意天气稿件,但是我每天都会看周海荣老师写的天气稿,我不知道他写时需要用多少时间,会不会着急发火,会不会觉得写不出来,但我知道,见报的稿件,读起来都是那么生活,却又充满诗意,相对我之前写了一年的天气稿件,这些才是读者想看到的天气稿吧。这就是老记者身上的魅力,自然流露的才华,所以,的老师在我身边,我怎么会浪费时间,不去向身边的老师们多学习一下。

  一年即将过去了,问问自己哪篇稿子最满意,却有些说不出了。在采访和写作方面,虽略有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思维也比较狭窄,脑子比较死,没有“新鲜”的想法,有些稿件不能抓到重点,对于背后的深入思考较少,写作比较单一,在日后要不断努力进步,将其一一攻破。

  20xx年匆匆的要结束了,20xx年已经向我挥手挑衅,我要不断努力,努力工作,克服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踏踏实实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接受20xx年的挑衅,在新的路上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记者工作总结4

  来报社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从学生过渡到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是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让我更快地成长了。

  现在,可以说,我熟悉酉阳比熟悉黔江多。虽然在黔江生活了20年,但是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她知之甚少。但是,酉阳于我而言,并不是一个工作的地方那么简单。每天,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报道,需要关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一件事,关注得多了,自然,就有了感情。这个职业,让我能够更快地熟悉酉阳、了解酉阳,关注着她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刚来的时候,说的是“你们酉阳”,现在,已经习惯了说“我们酉阳”。

  一年时间以来,熟悉了这个城市,融入了她的生活。但是,因为努力不够,学习不够。一直对她了解得不深,不透。对工作,同样。以前,为了鞭策自己,所以告诉自己,“要将工作当作事业,将事业当作人生。”可是,惭愧的是,我没有做到。记者这个称呼,有的时候,感觉是辜负了的。

  到目前为止,工作上,谈不上什么成绩。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时政记者。如何将时政新闻做好,一直在寻找,但是,一直也没做好。缺乏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缺乏对大局的判断力,把握不住“势“的走向,决定了我发现不了好新闻。

  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开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会,回来之后,我只按照常规写了一篇会议报道,对会议中的许多新闻点却视而不见。最后,在熊老师的提点下,才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机制和聘请100名安全生产信息员另写了两篇新闻。从那以后,每次开会的时候,总要先问自己,这次会议有没有别的新闻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逐渐让自己能够跳出会议写会议。

  下半年,希望能够多深入基层,希望报社策划的“青年记者住农家进园区上工地”中有我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没怎么下过乡,即使去,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再加上从小的农村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于下乡总有一点心理难关没过。但是,通过上个月下大溪、下板溪,虽然大溪是和小欧一块去的,板溪也比较近,但是,采访都转换了一种方式,绕过当地政府,直接和老百姓接触,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东西。

  比如大溪,一直是和领导一起去看的,台地结构漂亮,现在老百姓的建房积极性表面看起来也很高,但是,和他们接触之后才发现,台地的问题很多,甚至会影响到移民的生命安全。这便是真正的基层。或者政府做事了,但是,老百姓始终是弱者。这一点,应该向欧道路学习。他以专业的态度报道了岩峰村的现状,又以悲悯的情怀为岩峰小学做了实事。

  这两次采访,让我对深入基层采访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不算真正地沉下去了,但是我相信,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不会走得那么畏首畏尾,会走的更远、更深层次一些。

  记者工作总结5

  这篇姗姗来迟的工作总结,写写停停,作为单细胞生物,我总是不愿意思考太多,于是拖了这么久,工作总结也应该写成自我反思了。

  与记者团相遇,是一场无意中的邂逅。我记得我是在跟同学一起去找提款机的时候看到了记者团招新的摊位,我曾经很多次想过要在大学时加入社团来锻炼自己,但这之前我对社团工作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加入记者团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也是一种挑战。我一向懒散,耐心也不够,能否坚持下来确是个未知数。

  对于写作我并不擅长,我不认为喜欢看几本书就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虽然有时候读他人作品总会吐槽一番,但我实是个看客,所谓写作也只是无聊时随性一笔,真正拿出来可登不得大雅之堂。进入文编部后我确实有点压力,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选错了,是不是做不到,因为比起其他人我实在交不了很多稿。焦虑之余就想努力一把,可惜努力的结果就是记事薄里码了好多个半成品却没法继续,由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世界之大,我只是一粒沙。

  转眼就是半年,这半年过得如此之快是我没有想象到的。比起任务的压力,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感情。在这半年里,我认识了很多人,但是真正熟悉的还是部里的小伙伴们。严肃的宙部,温柔的颖姐,沉稳的乔姐带领着我们一直向前,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不爱讲话,也不会活跃气氛,但是看着大家闹腾是件很开心的事。10月18号是我的生日,刚好也是我们团里的第一次大例会,那是我20年来第一次有除父母以外的人记得我的生日,这里文字匮乏形容不了的感动,我会一直铭记在心。

  最初听到部长们或者团长们讲到“人情味”这三个字就想,什么时候我能了解它,感受它,到现在,真真正正觉得我是这里的一员,我爱记者团这五个字,没有心是喊不响的。不管是已经在团里呆了一年多的部长还是依然青涩的我们,都是将自己青春里最美好的一段裁剪下来,认真的织入记者团这匹华丽的丝绸中,点点滴滴才能汇聚一路繁华。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也许下一个半年我依然不够好,但是我还在路上,我还会坚守。

【记者工作总结(通用5篇)】相关文章:

1.记者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2.记者工作总结

3.电台记者的实习工作总结(通用5篇)

4.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5.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

6.记者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7.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8.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上一篇:高一年级工作总结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教师的期末工作总结
记者工作总结(通用5篇)

记者工作总结

2020-12-29 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工作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者工作总结1

  到20xx年末,我在台里已经待了有两年的时间了,尤其是在去年我正式成为新闻部一名正式记者,让我深感到了工作的压力与艰苦,光荣与责任。近半年来,我从新闻部调到节目部,我更尝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同时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机会,充满挫折,同时又充满满足感的过程,通过它,我认识到:

  一、注重积累,博采众长,才能积淀自身的能量

  我深刻地认识到,新闻记者最可贵、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敏锐。新闻拼体力,拼智力,拼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基础有三个:一是扎实的基础,二是丰富的经验,三是正确科学的方法。作为从业时间不长的新记者,我着重从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个选题,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准切入点,对较熟悉的领域,我多学多问,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深思慎取;对比较陌生的范围,我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背景资料,迅速扫清障碍。

  二、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才能有所进步

  电视新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不仅要写稿,还要拍摄画面。这一年来,我通过完成台领导交与的几个系列报道,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努力拼搏,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不懈才能锻炼自己的水平、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坚韧就一定会有收获。在唱响鄱湖电视大赛三天内,我与吴记者在选手比赛之余,由汪老师联系,共采访了全省50余所高校负责人,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虽然后期编辑因为只有采访镜头,画面不是很丰富。但幸好不负台领导期望,顺利完成鄱湖高校行的任务。

  三、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才能够获得好的新闻角度

  在今年的日常工作中,我对本市各大媒体的新闻栏目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阅读大量专业性报纸,观察优秀记者独特的视角、新闻切入点,同时认真阅读新闻部同事的新闻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识到:好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因为新闻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标,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从中了解他们是怎么去构建新闻框架及拍摄手法。第二,我努力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身边人们谈论各类话题中有价值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记者工作总结2

  一是日常工作,主要是新闻报道方面。从数量上看,这段时间新闻部共计报道新闻与评论60余篇,其中有不少受到华工学生关注,如cctv的专题、奥运火炬传递专题、四川赈灾专题。我们还以新闻评论为突破口,发表了数量相当的评论文章。我们一直强调新闻的质量,以体现bbt记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强调营造健康文明的舆论氛围。

  突出的问题是在新闻类型的构成上,还是官方新闻占主导,新闻发现和学生生活类的新闻比较少。记者的摄影素质和新闻策划能力还有待提高,可惜的是,计划中的培训都未能实施。

  二是部门文化建设。这届新闻部成员经过近一年的相处,感情都很好,部门内部气氛友好和谐,而且尊重个人,讲究平等自由。我们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擅长的工作。我们还经常与前任部长交流与聚会,吸收他们的经验。其次,新闻部一直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还让新闻部成员多与其他部门成员接触交流,参与百步梯活动,增强部门的凝聚力,促进部门成员的感情的融洽和对组织的认同感。

  三是部门制度完善。我们非常重视部门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对未来的每一届新闻部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对新闻部的记者公约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例会考勤制度、新闻的发布和审批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在成员间强调这些制度的性。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上,我们也发现新闻部的制度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例如我们还没有形成记者素质的培训制度和新闻资料如图片的存档制度,在下学期招新前,我们将致力于这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订。

  对于下学期的招新,我们的计划如下:

  1、新闻图片展,把过去的新闻专题和图片展出,要求文字编辑和美工,开学前一周完成,招新的同时展出。

  2、新闻部的电子杂志,主要是想展示新闻部的文化和记者的风采吧,我们自己做就行,具体用来干什么还没想到,可以在网站上发布,不能的话用作自己留念吧。

  3、新闻部的一段视频(如果太麻烦的话音频也行,就像it浪潮宣传篇的那段),由我们自己策划,希望视频部能提供技术支持。

  4、在新干事的培训方面,除了过去传统的部长传授,我们会请一些专业人士如报社记者和新传老师讲课。

  记者工作总结3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今年过的更是特别快,回顾这一年一来的工作,我个人感受良多。虽有成长,更多的采写不足,虽有学到知识,实践和努力却不够,虽然一年过去了,却觉得收获终究抵不过流逝的光阴。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参加“寒冬记者体验行业之辛苦”策划的报道,写了两篇稿子《记者体验寒冬收废品:拖着残腿迎着寒风吆喝前进》和《记者体验寒冬菜农:冻僵双手双脚剥出雪白白菜》,这两篇稿子,不管是在采访、写作,还是在思想理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

  在采访的过程中,因为必须要来到现场,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能更注意关注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更能听得进去被采访者说的事情,最重要是很快进入他说的事情中,也能感受他所说的事情,这样比硬生生让被采访者说自己的故事,要更加感染人,也更加真实和可读。

  设想,如果这样类似的体验稿子,没有全身心的进入被采访的生活中,可能很多细节是看不到的;如果不能长时间和被采访者交谈,可能不能找到采写得心应手的故事内容。采访完这两篇稿子,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只要想起,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一天,就能在脑海清晰浮现:梅正德收拾着捡回来的垃圾,他驼着背,喘着粗气,寒冷的气流,冻白了他的胡须,只要今天能收获一些,他就很满足。黝黑干瘦的张春光淳朴和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种白菜的生活,寒冬里双手泡在白菜叶子里,但是只要每一年稍微挣些钱,他就很满足。

  体验稿子,给我的感觉就更能走进他们的故事里,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也试图把体验式的采访用在采访中。今年2月,在采写《水管被冻100余位居民已11天无水喝》这篇稿子时,我便用了体验式的采访方式。跟着居民去几百米外的地方,不体验不知道,一体验真的感觉不同,比坐在家里听老头老太说的更生动形象,原本一篇热线稿件,写成2000字的城市稿件,并获得领导的肯定,这边是一边积累一边学习,并运用在实践中便是的收获。

  也许,曾经采访过的新闻,并不一定每一篇都清楚记得,但是在一年的工作中,至少要有几篇,让记者自身难以忘怀的采访经历,我相信,那些让自己都无法忘记的采访,一定是收获最多的一次历练。

  6月份,我参加了“最难毕业季”策划,遇到的问题是采访量比较大,需要寻找典型突出的人物,如何从云云毕业生中找到自己需要采访的人物,当采访完企业单位时,显得有精无力,对于寻找人物显得有些偷工减料,最后让见报的稿件并不“好看”。类似的稿件,在11月“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中也同样遇到了。

  同样需要找到典型人物,要有不同却不脱离主题的故事,这次,我前后用了10天,发动所有认识的人,帮我找到了几位符合主题却又个性的人物。在采访中,我对每个被采访者都聊了很久,有的人甚至采访了两个小时,但是在这两个中,却总能有意外收获。

  在此之前,可能是因为偷懒,在采访前很少写采访提纲,总觉得该问的问题都能问到,殊不知写提纲和不写提纲用很大的不同。在“石河子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策划采访前,都有写采访提纲。的益处是,采访时,条理很清晰,在清晰的思路中,不免会想到新的问题,不仅省时间,还能让采访更全面和扎实,在以后的采访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采访,只要用心去采,总能看到不同以往的闪光点。

  7月初,采写的《供水压力增大日缺5万方水》的稿子,很失败,但得到了很多建议。因为刚接手供水单位,就安排采写这篇稿件,觉得很吃力,一篇3000字的稿子,我用了一周去采访,自认为采访的很全面,也很清晰,但是见报时仍是差评初潮。起初心里有很多委屈和质问,想问时效性不高的稿件,如果采写不够、稿件不好,为何没人让我改写,为何看稿子时觉得没有问题,但是见报后,却说大方向都没有把握好,当然这样的疑惑只是一时的。

  我发现,通常这类稿件,如果老百姓觉得写得是对的,相关单位觉得是不对时,说明这篇稿子写成功了,相反则是失败的。见报后,供水公司确实称赞我写的好但老百姓却觉得这是帮供水公司说话,不用说,这样的现象就解释了为何这篇稿子如此遭“嫌弃”,当然,这只是我自以为是的想法。缺水的现象是什么?因为缺水发什么哪些故事?供水公司解答缺水原因,给出解决办法,这四个板块我都一一涉及,却仍是失败的稿件,最终我明白可能是我的主题错了,大方向也错了,这篇稿件也成了我20xx年最纠结的稿件。

  最纠结的策划算是供暖策划了。从我拿到供暖的口子开始,就一直在发愁供暖策划,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在这样的纠结下和杨主任的帮助,算是踉踉跄跄的顺利开始。因为常年和供暖公司关系僵硬,一度让采访处在艰难中,和上级领导不好打交道,就转战到了基层员工。但是很多基层员工可能常年和我们有误会,让见报稿件都很乏味,都是往年写的不想再写的稿件,想有所创新内容,很难。

  当然,不能把责任一股脑的扔给合作单位,毕竟他们是死的,而我是活得,如果把这此策划看做是一,那么五分之四的责任归咎于我。如何能让这样时间较长的策划做的有条有理,伸缩自如,动态紧跟,题材新颖等等都是我在今年遗留下的问题,在后面的工作中,要向老记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说道策划,今年最难忘的策划要数“社区爱心行”了,“社区爱心行”这个历经几个月的策划,让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和这么多记者一起合作,第一次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日,第一次采访完两个多小时写交稿。除了这些第一次,给我更多的是,策划带我们的凝聚力,还有实实在在固定的版面和稿分。

  今年从7月开始,我将天气稿子转让给了其他记者。之前在写天气稿件时,不知道是写的时间太长,还是思维狭窄,越写越不会写,因为迈不过去那个坎,最终只能转交给他们写,说句直白的话,就是将每个月白送给我的50分送给了别人,但是周海荣老师确实比我做的好很多。可能很多记者不会去注意天气稿件,但是我每天都会看周海荣老师写的天气稿,我不知道他写时需要用多少时间,会不会着急发火,会不会觉得写不出来,但我知道,见报的稿件,读起来都是那么生活,却又充满诗意,相对我之前写了一年的天气稿件,这些才是读者想看到的天气稿吧。这就是老记者身上的魅力,自然流露的才华,所以,的老师在我身边,我怎么会浪费时间,不去向身边的老师们多学习一下。

  一年即将过去了,问问自己哪篇稿子最满意,却有些说不出了。在采访和写作方面,虽略有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思维也比较狭窄,脑子比较死,没有“新鲜”的想法,有些稿件不能抓到重点,对于背后的深入思考较少,写作比较单一,在日后要不断努力进步,将其一一攻破。

  20xx年匆匆的要结束了,20xx年已经向我挥手挑衅,我要不断努力,努力工作,克服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踏踏实实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接受20xx年的挑衅,在新的路上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

  记者工作总结4

  来报社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从学生过渡到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是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让我更快地成长了。

  现在,可以说,我熟悉酉阳比熟悉黔江多。虽然在黔江生活了20年,但是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她知之甚少。但是,酉阳于我而言,并不是一个工作的地方那么简单。每天,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报道,需要关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一件事,关注得多了,自然,就有了感情。这个职业,让我能够更快地熟悉酉阳、了解酉阳,关注着她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刚来的时候,说的是“你们酉阳”,现在,已经习惯了说“我们酉阳”。

  一年时间以来,熟悉了这个城市,融入了她的生活。但是,因为努力不够,学习不够。一直对她了解得不深,不透。对工作,同样。以前,为了鞭策自己,所以告诉自己,“要将工作当作事业,将事业当作人生。”可是,惭愧的是,我没有做到。记者这个称呼,有的时候,感觉是辜负了的。

  到目前为止,工作上,谈不上什么成绩。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时政记者。如何将时政新闻做好,一直在寻找,但是,一直也没做好。缺乏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缺乏对大局的判断力,把握不住“势“的走向,决定了我发现不了好新闻。

  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开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会,回来之后,我只按照常规写了一篇会议报道,对会议中的许多新闻点却视而不见。最后,在熊老师的提点下,才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机制和聘请100名安全生产信息员另写了两篇新闻。从那以后,每次开会的时候,总要先问自己,这次会议有没有别的新闻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逐渐让自己能够跳出会议写会议。

  下半年,希望能够多深入基层,希望报社策划的“青年记者住农家进园区上工地”中有我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没怎么下过乡,即使去,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再加上从小的农村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于下乡总有一点心理难关没过。但是,通过上个月下大溪、下板溪,虽然大溪是和小欧一块去的,板溪也比较近,但是,采访都转换了一种方式,绕过当地政府,直接和老百姓接触,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东西。

  比如大溪,一直是和领导一起去看的,台地结构漂亮,现在老百姓的建房积极性表面看起来也很高,但是,和他们接触之后才发现,台地的问题很多,甚至会影响到移民的生命安全。这便是真正的基层。或者政府做事了,但是,老百姓始终是弱者。这一点,应该向欧道路学习。他以专业的态度报道了岩峰村的现状,又以悲悯的情怀为岩峰小学做了实事。

  这两次采访,让我对深入基层采访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不算真正地沉下去了,但是我相信,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不会走得那么畏首畏尾,会走的更远、更深层次一些。

  记者工作总结5

  这篇姗姗来迟的工作总结,写写停停,作为单细胞生物,我总是不愿意思考太多,于是拖了这么久,工作总结也应该写成自我反思了。

  与记者团相遇,是一场无意中的邂逅。我记得我是在跟同学一起去找提款机的时候看到了记者团招新的摊位,我曾经很多次想过要在大学时加入社团来锻炼自己,但这之前我对社团工作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加入记者团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也是一种挑战。我一向懒散,耐心也不够,能否坚持下来确是个未知数。

  对于写作我并不擅长,我不认为喜欢看几本书就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虽然有时候读他人作品总会吐槽一番,但我实是个看客,所谓写作也只是无聊时随性一笔,真正拿出来可登不得大雅之堂。进入文编部后我确实有点压力,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选错了,是不是做不到,因为比起其他人我实在交不了很多稿。焦虑之余就想努力一把,可惜努力的结果就是记事薄里码了好多个半成品却没法继续,由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世界之大,我只是一粒沙。

  转眼就是半年,这半年过得如此之快是我没有想象到的。比起任务的压力,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感情。在这半年里,我认识了很多人,但是真正熟悉的还是部里的小伙伴们。严肃的宙部,温柔的颖姐,沉稳的乔姐带领着我们一直向前,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不爱讲话,也不会活跃气氛,但是看着大家闹腾是件很开心的事。10月18号是我的生日,刚好也是我们团里的第一次大例会,那是我20年来第一次有除父母以外的人记得我的生日,这里文字匮乏形容不了的感动,我会一直铭记在心。

  最初听到部长们或者团长们讲到“人情味”这三个字就想,什么时候我能了解它,感受它,到现在,真真正正觉得我是这里的一员,我爱记者团这五个字,没有心是喊不响的。不管是已经在团里呆了一年多的部长还是依然青涩的我们,都是将自己青春里最美好的一段裁剪下来,认真的织入记者团这匹华丽的丝绸中,点点滴滴才能汇聚一路繁华。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也许下一个半年我依然不够好,但是我还在路上,我还会坚守。

【记者工作总结(通用5篇)】相关文章:

1.记者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2.记者工作总结

3.电台记者的实习工作总结(通用5篇)

4.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5.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

6.记者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5篇)

7.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8.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上一篇:高一年级工作总结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教师的期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