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2024-08-21 工作总结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1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为了在以后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个总结:

  一、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第一、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第二、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

  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2

  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培养幼儿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和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当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集体生活时,每个幼儿在与同伴一起的学习、生活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怎样与别人合作,在活动中如何控制自己去遵守一些必要的规则、纪律等。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应尽量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且让他们体验自己做出决定的后果,然后让幼儿做出负责的选择。比如区角活动中经常会碰到许多小朋友“都喜欢玩同一内容的游戏”这种情况,但是由于场地、材料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参加。

  碰到这样的事,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点名叫几个小朋友出来让他们到别的小组去玩,结果被叫出来的几个小朋友总是不太情愿。我们不妨试着让幼儿自己决定碰到这样的事情该怎样做。这样,小朋友就会提出许多可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我们要相信小朋友,他们完全有这种能力。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

  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并以此教育小朋友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争做好孩子。

  四、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因此,对部分只注重学习知识的家长,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A、一天教会你的孩子写10个字。B、帮助孩子10天改掉一个坏毛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家长会笑着选择后者。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生活行为习惯的。而小班是幼儿跨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有研究指出:2-4岁是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来自家人、老师、社会的各种影响和教育。小班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行为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我就来谈谈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时自己的所做所想。

  一、将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抓住时机,在幼儿园一日的各项活动中,如:喝水、入厕、进餐、午睡、游戏等各个环节都贯穿着行为习惯的培养。喝水时,我教育幼儿注意安全,遵守秩序,人多时要排队,一个跟着一个接水喝。进餐前,培养幼儿饭前洗手的好习惯。我会亲自示范,和幼儿一起洗手,边洗手边念儿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淋淋湿,再用肥皂搓搓手。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冲冲洗洗,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这样,刚开始孩子是跟着我在做,慢慢的,他们就养成了洗手的.好习惯。午睡时,我会轻轻地摸一摸、拍一拍小朋友,让他感到老师喜欢自己,对睡得好的小朋友及时进行表扬,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赶快闭上眼睛,安静地入睡了。有的幼儿睡觉姿势不正确,喜欢趴着睡觉。我们就通过健康活动《正确的睡姿》让幼儿明白怎样午睡才是好宝宝,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其实,在区域活动时,每个游戏中都蕴含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培养。在美工区,我会注意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幼儿不乱涂乱画,碎纸放进纸篓里等;建筑区,孩子们养成了玩具轻拿轻放的习惯;游戏结束时,教育幼儿把玩具送回家,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总之,只要我们抓住有效的时机,机智、灵活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好习惯。

  进入小班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成了幼儿入园后的首要任务。幼儿要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等,每天还要独立完成很多事情。这和他们在家里,样样事情完全由大人包办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皮皮狗生活故事绘本》这类主题多元的绘本,刚好可以协助幼儿学习各种主题,体验书中主角的经验,产生对自己的认同与喜爱,鼓起勇气尝试新鲜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

  《歪歪兔行为习惯系列互动图画书》,精选了10个生活中最常见、最实用的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小故事,描绘了三个可爱的小主人公歪歪兔、乖乖羊和威威龙,在游戏、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插曲。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小主人公们的开心和烦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幼儿也向可爱的歪歪兔和她的好朋友们学会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

  此外,《熊笨笨的礼物》、《大卫,不可以》、《红袋鼠》,这些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绘本故事。随着孩子们阅读的故事越来越多,各种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在不经意间逐步养成了。当然,绘本教学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过多说教性质的绘本阅读,又会让孩子读书的气氛沉重压抑,丧失了阅读绘本的乐趣,这就违背了绘本作者的初衷。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绘本教学的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三、利用儿歌、游戏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我们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呆板的说教,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逐渐巩固各种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念儿歌、做游戏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在说说唱唱中强化了养成好习惯的意识,也在做做玩玩的同时巩固了好习惯的养成。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弱,于是,我教幼儿学念儿歌《穿衣服》、《穿裤子》、《穿鞋》等,简单、形象的儿歌内容幼儿非常喜欢也易于接受。幼儿在和同伴比赛穿衣服、叠衣服、整理学具筐的游戏中,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午餐前,孩子们会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吃饭歌》,“吃饭了、吃饭了,大家排队来吃饭。自己端饭又端汤,我的小手真能干。细细嚼慢慢咽,饭菜全部吃精光。桌面地面都干净,我的习惯真正好。”久而久之,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通过《玩具玩具我爱你》这首儿歌,孩子们养成了玩玩具时轻拿轻放,玩好玩具送回去的好习惯。

  在培养幼儿好习惯时,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只扬善不传恶。

  陈鹤琴先生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习惯的过程中要做到只扬善不传恶。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

  二、统一要求,家园合作。

  班级的两位老师在幼儿习惯培养上要统一要求。为什么有时候在一个班级,不同的老师带班,幼儿的行为表现会不一样呢?原因就是老师的要求不一样。经常会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不听话,吃饭要喂,衣服、鞋子要大人穿,跟在幼儿园简直就像两个人。一个小宝两个样,其实就是家园要求不一致的结果。因此,在培养幼儿好习惯时,不仅班级的教师要统一要求,而且家长也应配合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品行端正,以身作则。

  孩子们喜欢老师,时时刻刻都会关注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幼儿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班幼儿善于模仿,可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努力做幼儿的好榜样。

  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特别是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4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这样,有了良好的分享行为后,幼儿才会成为有四种基本能力的新一代,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孩子面对未来世界挑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能力。

  研究前,我们同与家长平时的交谈、家访及调查等途径了解到,许多家长对幼儿是否具有“和别人分享”这一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导致幼儿分享行为贫乏。究其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种:

  1、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往往忽视分享这种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

  2、部分家长对幼儿分享教育不知可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掌上明珠,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常对孩子进行反面教育,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4、有些家长自身缺乏良好的分享行为,不能言传身教。

  5、许多家长一味“奉献”,不知“索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症下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到分享教育的研究中,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和内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

  一、更新家长观念,引起家长对分享教育的重视。

  由于家长所受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不同,文化修养、职业不同,所以在教育观念上也存在着差异。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学习情况非常重视,常常向我们询问孩子能不能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孩子学会了几首儿歌、歌曲,但对其它方面的发展很少过问。由此可见,家长比较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了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

  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我们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促使家长不仅重视幼儿知识教育,而且重视幼儿良好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讨论,如何使孩子学会分享,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幼儿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向家长开放幼儿园半日活动,从中引进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经验和技能,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充分发挥孩子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并要求在家中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重要与老人分享。此外,我们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分享教育活动,让他们深入到孩子中间,亲身感受分享带给孩子的乐趣,体会分享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家长进一步领悟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家长的思想提高了,才能真正将先进的观念渗透在行为中,促进其行为的转变。

  二、引导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幼儿会去模仿,去学习。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幼儿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直接的启蒙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有的家长平时在家中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人有爱心,这就给了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如:在分点心,吃饭时家长有意识的将食物以分享的形式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孩子听“妈妈(奶奶、爷爷、爸爸)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让你和我一起开心。”当看到孩子正在玩玩具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能不能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好吗?”在这种氛围的潜移默化之下,幼儿也会尝试去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思想意识中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消极不利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平时在家中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就行。因而在和周围人交往时缺乏爱心,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常告诫孩子:好东西留着自己慢慢吃,不要分给别人;刚买的新玩具不要随便借给别人玩,不然会弄坏的。可以想象,幼儿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很难产生良好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因此,我们引导家长充分认识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认识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真正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平时不光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在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交往中,更要以诚相待,乐于助人。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老人,有好吃好喝的应该先满足老人;外出乘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家长有爱心,必然就有着积极的分享行为,势必也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家长对他人真切的关爱,幼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之下,这种无形的教育会在幼儿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促使幼儿也能够学着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此基础上发出分享行为。

  三、引导家长选择多种内容与方法,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有的孩子玩玩具时,自己不玩的玩具也不让别人玩;有的孩子吃东西时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抢到自己的手中,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之为“独占”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会发生一些事,这些事虽然平常,但往往正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良好教育契机。如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日常情景、同伴间的交往都是一个个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对这些给予足够的重视,时时做有心人,抓住契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分享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得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个形象好象就是幼儿身边的同伴或者就是幼儿自己,所以大家十分喜欢她。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此外,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

  (三)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幼儿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家长的面愿意与人互换玩具,而家长一走,他就抢回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说是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仍难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家长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与同伴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好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家长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四、启发家长不仅要让幼儿体会到被爱,还要教育幼儿学会爱他人

  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百般疼爱,可谓百依百顺。但是有的家长只是一味盲目地溺爱孩子,很少注意要求孩子关心体谅别人,对别人的爱表示感谢,予以回报。长期下去,幼儿极易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针对这一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尤其注重启发家长不仅要爱孩子,让孩子体会了解父母的爱,还要引导幼儿学会爱他人,以实践行动来报答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有时家长甚至可以主动向幼儿索取一点爱,如希望孩子能将好吃的和父母、祖辈分享,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幼儿一但发出分享行为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幼儿获得前进的动力。幼儿体验到分享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后,才能乐此不彼。天长日久,幼儿也就会由最初被动的分享转化为自然而然的主动分享了。

  在我们的引导下,积极投身到分享教育研究中的家长日益增多。研究前,只有45%的家长能主动配合我们的分享教育活动,而现在已增加到90%左右。这也就相应地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的增强、分享水平的提高。研究前能发出分享行为的幼儿只占10%,现在此类幼儿已达到总人数的80%。已一斑可窥全豹,足见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了。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5

  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正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们健康品质发展的基础,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幼儿园这一关键期开始,家庭给予的影响更多、更大。

  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一环节坚持教育和培养,才能使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根据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中各个环节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地把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工作,寓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这个过程中,除坚持一贯地要求外,还讲究一些教育方法的艺术,使幼儿对教师提的要求,不但不感到厌烦,反而有一种新奇感,产生一种愿意学习和实践的愿望。使幼儿为自己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而感到快乐。

  五步曲培养习惯之有效途径。

  1、故事的引导认识到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小班利用故事《漏嘴巴》和《不掉饭泣的丁丁》,引导幼儿吃饭时认真不讲话。主动萌发幼儿想要认真吃饭,尽量不掉饭粒的进餐习惯。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巩固习惯。

  在培养小朋友自己吃饭时,应尊重和培养让其自己吃饭的欲望,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老师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随时帮助纠正拿勺的姿势。我们老师还不时提醒幼儿:“调羹,拿拿好,饭碗,扶扶牢,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

  在培养幼儿洗手的习惯时,我们参与到幼儿的洗手过程中,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最后请幼儿找小毛巾擦干手。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

  3、利用游戏,增加趣味性,养成习惯

  陶行知说过“唤兴味起。”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班上有名幼儿做事总是我行我素,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玩具不会收,玩过之后还会满地乱扔,于是,我们就开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用塑料筐布置成玩具的家,让孩子根据筐上的'提示把玩具送回它自己的家,午睡时也能够做游戏,我将此称为“催眠游戏”。孩子们在午睡时,用极其柔和缓慢的声调进行催眠:“天黑了,花儿也睡了,小草也睡了,小动物们回家睡觉了,小免睡了、小猫睡了……小朋友们也闭上眼睛睡着了。”语言氛围的渲染,果然对孩子们的睡眠有一定帮助,孩子们在一点之前的入睡率有很大提高。

  4、墙饰的提醒,显而易见、潜移默化习惯。

  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对孩子们的习惯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盥洗室就是个极佳巩固习惯之处,洗手台前可以有洗手步骤的图示,到了中大班就张贴刷牙步骤图,为了培养孩子们喝水的习惯,在小便池资砖上张贴有小便颜色对比图,让孩子们了反省今天的水是不是喝少了?是不是该多喝几杯水呢?

  区域活动小班娃娃家墙饰上就有折衣裤步骤图,孩子们便能够再一次自行学习与巩固这一生活技能。

  幼儿园一些走廊是孩子们必经之处,因此在这些墙面上也用图文茂的方式展示一些良好生活习惯,如“打喷嚏”

  5、激励机制成为动力。

  班级内可以开展“我是清洁宝宝”、“今天我喝水了吗?”“今天我值日”等奖励和评选机制,让孩子们在被赞赏和被鼓励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强化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如在培养幼儿刷牙习惯时,就可以利用故事《老虎拔牙》让孩子们明白吃东西后不刷牙的后果,再结合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墙饰上布置刷牙的步骤分解图,时刻提醒着孩子们正确刷牙的方法。为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爱刷牙的习惯,利用音乐游戏“刷牙歌”为刷牙增添乐趣。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6

  针对“入城”幼儿家长工作繁重、教育观念落后、配合度低的具体情况,我们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活动、分层指导、用心沟通,使家长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当中来,同心协力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一)量身定做,有的放矢

  根据家长的年龄、角色、文化水平分层指导。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家庭结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对于改变祖辈家长的观念更加会难一些,老师们在面对这样的监护人时,我们可以用亲昵的语言拉进彼此的距离,从而逐步地让他们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入城”幼儿家长普通文化水平较低,班上也总存在几名文化水平较高的幼儿家长,他们教育观念相对先进,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领头羊”的作用,家长之间的沟通作用不可小视,往往有引领带头的作用。班内也总有一部分家长是积极配合型的,那么就要发挥这些家长的“后援团”作用。把自己的一些教育行为改变而产生的效果分享给其他家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爱”的叮咛,从心出发

  1、倡议书的发放

  向家长们发放“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倡议书”,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也让家长们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培养,同时有培养方法与策略的借鉴,书面的倡议书不仅能够让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方面在对其的重视度,同时也能够让家长们感受到幼儿园所作的努力,从而也进一步激励家长的配合度。

  2、便签的应用

  “入城”幼儿家长大都上下班来去匆匆,把孩子一放一接就赶紧走了,无瑕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便签”就可以很好地架起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便签温馨又含蓄地传达着老师的要求,家长们也乐意接受改变。每个班级都存在部分孩子长期不换外套,当面指出又恐伤了孩子与家长的自尊心,于是就换成“爱心便签”让孩子带回家。“亲爱的XXX家长:宝贝的外套脏了,该换换了哦!宝贝换上后,肯定会更神气,更有自信哦!老师明天很想看宝贝穿干净外套的样子。”家长隔天的确给孩子换了干净的衣服,这时候老师仍旧需要及时送达“爱心便签”以资鼓励,可以是书面的、短信的、网络私信的方式进行。“亲爱的XXX家长:谢谢您的配合与付出,今天宝贝的‘新’外套很漂亮,宝贝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还自豪地对同伴说自己的衣服香香的,是妈妈洗的。”以此来巩固家长与孩子的习惯。

  2、家园联系册

  作为每个月与家长沟通的“书信”,老师应充分利用其沟通的价值,把幼儿一个月来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引导之处,利用家长联系册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家长册每个月都罗列出在园在家需要培养的生活习惯内容,让家长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三月份大班生活习惯培养内容与要求:

  A、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且能够指出他人的'不良行为。

  B、了解一些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家长就可以对此进行相关内容的培养。

  3、巧设家园栏

  对于忙于生计的“入城”家长而言,教室门口的家园栏总存在无人问津的冷落境地。所以家园栏的作用也被淡化、甚至褪化。为了重拾家园栏的宣传作用,我们一改以往家园栏以文字形式出现,为增加其可“观”性和提高效率,即节省家长阅读时间。家园栏对于生活习惯培养的宣传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比如刷牙的正确方式,那么就以图片的方式来展示,让家长一看就明白。比如进餐的正确方法,会让班级的小朋友来做“演员”进行照片的拍摄。以此来吸引家长们的眼球,进而达到了宣传栏向家长宣传正确培养生活习惯方法这一目的。

  (三)直面交流、有效沟通

  “入城”幼儿家长上班都很忙很辛苦,而且许多家长只是单休,加班是经常的事情。因此老师们就得抓住一学期园内必须要进行的几次家长活动对家长进行指导与灌输,家长的习惯就是幼儿的习惯,家长的任何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老师们需要帮助家长们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习惯,才能够真正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1、家长会

  家长会的时间专门留出一块给“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每个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订本班一学期的生活习惯内容与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促进家长的配合度,从根本上改变“入城”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老师们都制作了精美的PPT,用中外名人的事迹和科学的研究数据来说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而且告诉家长幼儿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2、家长沙龙

  班级内总存在一些只停留于口头答应层面上的“顽固”家长,行动上并没有落实。究其背后的原因,“入城”幼儿家长工作繁忙外,还是在思想上认为生活习惯的培养并不重要,而是知识方面的学习更为重要。因此邀请这些家长和一些生活习惯良好的幼儿家长坐在一起,往往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比较出色。让“顽固”的家长认识到原来生活习惯培养得好,能够促进学习、专注力、交往能力各方面的发展。我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育儿经验”,例“制定有序的生活作息。”、“饮食卫生的培养”、“爱清洁习惯的培养”等都十分有效的育儿经验。通过相互交流,对这些未作改变的家长有一定的触动,感觉自己的孩子不能够输在此。

  3、家长开放日

  教师在孩子在园期间,通过对孩子的一阶段训练,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时,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让家长在家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达到家园一致。

  通过多种活动和老师“用心”交流沟通,家长们的观念改变了,他们一改以往“只听不改”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提出宝贵建议。通过家、园的共同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们更加爱干净了,而且公共卫生的责任感更强了。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7

  孩子吃饭不好,多数是因为饮食习惯没有培养好。吃得少或不好好地吃,都会造成饮食混乱。饮食混乱了会使孩子胃液分泌失调,特别是一天多吃,一天不吃,使孩子一天的营养超量而另一天则不足,这十分不利于消化和吸收,获得的营养也不全面,生长发育就要受到影响,从而也影响到幼儿的饮食习惯。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本学期我们将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使得有所提高,增强幼儿的体质。

  因此,仅供给富有营养的饮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免保证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使孩子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由此可见,父母和老师应重视孩子的'饮食习惯的培养,除了要专心愉快地吃饭外,还要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他们的早餐质量要好,一夜睡醒,孩子精神好,食欲旺盛,吃起来也香。午餐是食量最多的一餐,既要补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准备下午活动的能量需要。晚餐宜清淡一些,以利睡眠,因为睡眠时能量消耗少。两次点心要质好量少,定时进食。孩子的正餐已保证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不必在餐间或饭前,随时随地乱吃零食,否则会降低食欲,使营养获得量不足;吃零食还地弄乱肠胃消化活动的生理规律,影响消化功能,常吃零食的孩子自然长得不如别的小孩好。

  我们让家长在家让孩子多吃一些,其实,午餐或晚餐就会少吃一点,有的孩子早餐未吃饱,午餐或晚餐就会多吃一点,只要一天的营养达到需要量,就不必太担心。有的孩子每餐都吃得少,可找找原因,是否睡眠不好,因为睡眠会影响食欲;是否活动太少,没有活动,能量消耗少,就不想吃;是否孩子生病了,感冒、腹泻都会影响胃口;有的孩子总是被大人抱的怀里,没有活动的机会,自然吃得也就更少了。原因找出来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孩子的厌食现象应予以及时的纠正。幼儿的厌食再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好,这样会更加影响饮食质量。强制性地逼迫孩子进食,而应首先寻找导致食欲不佳发生的原因。不然会适得其反。

  在患病期间,一般来说应尽量做到饮食清淡且易消化、少吃荤菜和避免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在疾病的恢复期可适当给孩子服用助消化、增强食欲的药物。

  在纠正孩子的厌食情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平时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并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家长一起来努力,如:糖果、冷饮等杂食和不要饮过多的水,按时就餐。主食可包括米饭、面条、饺子等诸多种类,菜肴荤蔬兼顾。

  ②不要过分地注意和强调孩子的每一餐饮食,在孩子确实表现出不愿进食的态度时,不要强迫其进食。在孩子吃饭时不要经常性的批评、指责孩子,有什么问题最好留在饭后予以解决。否则可使孩子产生逆反心态而加重厌食程度。

  ③鼓励孩子在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积极进食,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实施下,幼儿们一定会有所进步。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8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如同一张白纸,我们的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在学期初,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明确了行为习惯培养的目标,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等。针对这些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将培养任务分解到日常教学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二、多种方法,全面培养

  榜样示范

  教师和家长始终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规则等。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故事引导

  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幼儿传递正确的行为观念。我们选择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和童话故事,如《小熊宝宝》系列、《大卫不可以》等,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游戏活动

  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会关心他人、合作分享等;通过竞赛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

  家园合作

  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三、及时反馈,强化巩固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反馈。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我们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被认可和赞赏的`。同时,对于不良行为,我们也会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让幼儿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幼儿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孩子们在生活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在社交方面,学会了关心他人、合作分享、礼貌待人等。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我们的力量。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9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常规

  从幼儿入园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建立良好的常规。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要求,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例如,在班级中设置了各种标志,如 “轻声说话”“排队洗手”“爱护玩具” 等,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让幼儿学会独立生活。

  二、注重环境创设

  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精心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在教室中,布置了各种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图片;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我们还注重班级的整洁和卫生,为幼儿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开展主题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 “我爱我的幼儿园”“我是文明小天使”“我会整理玩具” 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 “我是文明小天使” 活动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儿歌朗诵等形式,学习了文明用语和礼仪规范,提高了自己的文明素养。

  四、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家园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幼儿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更加遵守规则、懂得礼貌、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10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致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爱为基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我们始终以爱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帮助他们逐渐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养成积极主动的行为习惯;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我们注重引导他们学会遵守规则,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强化日常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从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引导幼儿学会礼貌问好、自主换鞋、摆放物品等。在进餐环节,培养幼儿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的习惯;在午睡环节,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入睡、整理床铺的习惯。通过反复强化和引导,幼儿的生活习惯逐渐养成,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教学活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主动探索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社交习惯

  幼儿的社交能力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各种社交活动,如小组游戏、合作绘画、分享活动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分享意识和交往能力。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成长。

  总之,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我们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深知,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关注和引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11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如同一张白纸,我们的教育将为他们涂上绚丽的色彩。以下是我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总结。

  一、明确培养目标

  在开展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之前,我们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包括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独立进餐、自己穿衣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爱护书籍等;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如礼貌待人、分享合作、遵守规则等。

  二、创设良好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精心布置了教室,设置了温馨的.阅读角、整洁的生活区、富有创意的美工区等,让幼儿在舒适、有序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同时,教师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榜样。

  三、开展丰富活动

  生活活动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进餐、午睡、洗手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进餐时,教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保持安静;午睡时,培养幼儿自己脱衣服、整理床铺的能力。

  教学活动

  将行为习惯培养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例如,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明白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主题活动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 “我是环保小卫士”“文明礼仪伴我行” 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 “我是环保小卫士” 活动中,幼儿们学会了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行为。

  四、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我们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家长在家庭中也能注重对幼儿的教育。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五、总结与反思

  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之处。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存在问题的幼儿,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改正。同时,我们也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

  总之,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通过我们的精心教育和培养,幼儿们在生活、学习和社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12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致力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规范制度

  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如班级常规、作息时间表等,让幼儿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同时,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些制度。

  二、注重细节培养

  幼儿的行为习惯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细节习惯,如排队洗手、轻拿轻放物品、说话轻声细语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三、强化正面激励

  幼儿都渴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强化正面激励。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小红花、小贴纸等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向榜样学习,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

  四、开展特色活动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 “文明小天使” 活动,让幼儿轮流担任文明小天使,提醒其他幼儿遵守规则;“自理能力大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引导者,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教师之间也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幼儿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 13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爱为基础

  爱是教育的灵魂,我们始终以爱为基础,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温暖。只有当幼儿感受到被爱,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自主意识

  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三、引导模仿学习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幼儿模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榜样。同时,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让幼儿学习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四、及时反馈评价

  对于幼儿的行为表现,我们及时给予反馈评价。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们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继续保持。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我们及时指出并纠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

  五、家园合作共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我们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家长在家庭中也能注重对幼儿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总之,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总结(精选10篇)05-31

幼儿识字兴趣培养工作总结(精选11篇)06-08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总结03-08

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总结05-25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案06-24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05-31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03-09

学生行为习惯倡议书12-07

教师培养工作总结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