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20-11-18 工作总结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一定收获了许多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总结了。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光阴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临近尾声,本学期为了上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我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联系生活,调动学生情趣。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节课,包括《品德与社会》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因此,要想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就必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联系。于是,我针对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基本处于形象的、具体的感性思维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运用生动有趣的生活方法,激发他们的认识情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三、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一学期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自始至终协助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教师搞好团结。

  四、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在导入新课时,我尽量引用一些学生熟悉并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经常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加深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之,回顾四个多月来,我按照规定的计划,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将在这教育事业上继续努力,继续前行。工作中常总结,常反思,是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2

  一、学期目标

  本期来,本人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扎扎实实抓教学。在工作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课前备课教学指明方向

  抓好教学,掌握理论是关键。我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理念,我深知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并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认真预设教学,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小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小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讲究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社会》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是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材内容和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为根本。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齐心真好》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三、关心学生,促进发展

  一个学期来,本人善于做好培优较差的思想工作。对于优秀的学生要求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内进行演讲展示;对于后进生,表现不好的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服教育;对于学习困难的,如朗读问答方面,就利用全体读、分组读、分行读、个别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学生迎头赶上;对于拼图、制作有困难的学生需及时热心指导帮助;并适时地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下课常问一些学生的学习、生活、玩乐的情况,贴近关心他们,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收获了很多,当然,对孩子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册书就可以完全解决的,但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潜期兴趣和发掘,却可以使孩子对本学科保持着一种喜欢的兴趣,相信这兴趣可以让孩子慢慢懂得,品社学科真的影响了自己的认知。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5

  一转眼,本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通过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诚信、帮助,树立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感受到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共有五个单元:“诚信是金”、“伸出我们的手”、“我的绿色日记”、“交通连着千万家”和“祖国真大”。每个单元下设有若干活动主题。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严格按照品社教学策略,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本中,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或图片组成,这些故事或图片为我们进行品生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或依据,但并不是说我们上课就要围绕着这些内容来上,就一定要上课本中出示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当作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在课本提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补充。

  2、“活动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各种活动创设,在活动中力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各种教学活动创设与体验中实现课程目标。教学活动的创设有很多,如欣赏活动、想像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通过活动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既动手动脑动口,又寓教于乐,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6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7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论指导下,不时实践与探索,发挥我的发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真学习课程规范,掌握教材实质,通过培训,用理论空虚自身的头脑。一学期来,依照课程特点我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一、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加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维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保护公物的好市民。通过对学校的了解,更关心自身的学校,给学校提建议,设计未来的学校等,培养学生把自身的学校建设得更好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自信的好品质

  在教学中让学生列出自身的优点,通过给自身设计名片等环节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正视自身的优点,对自身有信心。

  四、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他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实施措施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示的学生,和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协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身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和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发明性的考虑,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六、评价方法

  1、我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沛推荐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示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缺乏,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引导和协助学生对自身在学习中的表示与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规范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协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效果良好。

上一篇: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20-11-18 工作总结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一定收获了许多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总结了。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光阴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临近尾声,本学期为了上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我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联系生活,调动学生情趣。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节课,包括《品德与社会》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因此,要想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就必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联系。于是,我针对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基本处于形象的、具体的感性思维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运用生动有趣的生活方法,激发他们的认识情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三、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一学期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自始至终协助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教师搞好团结。

  四、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在导入新课时,我尽量引用一些学生熟悉并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经常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加深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之,回顾四个多月来,我按照规定的计划,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将在这教育事业上继续努力,继续前行。工作中常总结,常反思,是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2

  一、学期目标

  本期来,本人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扎扎实实抓教学。在工作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课前备课教学指明方向

  抓好教学,掌握理论是关键。我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理念,我深知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并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认真预设教学,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小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小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讲究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社会》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是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材内容和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为根本。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齐心真好》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三、关心学生,促进发展

  一个学期来,本人善于做好培优较差的思想工作。对于优秀的学生要求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内进行演讲展示;对于后进生,表现不好的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服教育;对于学习困难的,如朗读问答方面,就利用全体读、分组读、分行读、个别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学生迎头赶上;对于拼图、制作有困难的学生需及时热心指导帮助;并适时地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下课常问一些学生的学习、生活、玩乐的情况,贴近关心他们,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收获了很多,当然,对孩子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册书就可以完全解决的,但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潜期兴趣和发掘,却可以使孩子对本学科保持着一种喜欢的兴趣,相信这兴趣可以让孩子慢慢懂得,品社学科真的影响了自己的认知。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5

  一转眼,本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通过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诚信、帮助,树立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感受到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共有五个单元:“诚信是金”、“伸出我们的手”、“我的绿色日记”、“交通连着千万家”和“祖国真大”。每个单元下设有若干活动主题。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严格按照品社教学策略,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本中,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或图片组成,这些故事或图片为我们进行品生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或依据,但并不是说我们上课就要围绕着这些内容来上,就一定要上课本中出示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当作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在课本提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补充。

  2、“活动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各种活动创设,在活动中力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各种教学活动创设与体验中实现课程目标。教学活动的创设有很多,如欣赏活动、想像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通过活动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既动手动脑动口,又寓教于乐,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6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7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论指导下,不时实践与探索,发挥我的发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真学习课程规范,掌握教材实质,通过培训,用理论空虚自身的头脑。一学期来,依照课程特点我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一、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加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维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保护公物的好市民。通过对学校的了解,更关心自身的学校,给学校提建议,设计未来的学校等,培养学生把自身的学校建设得更好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自信的好品质

  在教学中让学生列出自身的优点,通过给自身设计名片等环节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正视自身的优点,对自身有信心。

  四、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他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实施措施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示的学生,和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协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身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和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发明性的考虑,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六、评价方法

  1、我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沛推荐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示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缺乏,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引导和协助学生对自身在学习中的表示与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规范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协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效果良好。

上一篇: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