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德育工作计划

2021-08-21 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德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

  语文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在学生语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些指示指明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各科教学都应遵循,语文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要求。

  二、语文人格教育。

  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活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德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内容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确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参与阅读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也是语文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指个人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即个人心理面貌,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主要有三个方面: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力因素,注意、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倾向和能动性的因素;性格、气质等心理特点的因素。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想象和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为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作努力。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2

  本学期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局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位教师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方向、教学方法等。所以,我先从自己的思想入手。做到“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1、加强自身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抄写政治笔记。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2、同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3、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一身垂范,严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三、家校联系,齐抓共管

  除了平时在校请家长面对面互相交流外,互相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素质的养成,帮助家长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环境。

  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和工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工作成果也不一样。工人如果不认真生产,那么他们生产出的可能只是一个两个劣质产品,而教师如果不小心的话,培养出的学生不只可能是成绩不好的差生,还有可能是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社会败类。所以,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以上便是我的师德计划,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做为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因此,教材中合理地把握这些文章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在各单元教学中,使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从散文诗中,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通过选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习古代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博大胸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利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思想品质。

  1、利用独特的作文教学,充分进行德育渗透。

  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大都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起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高低经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而在语文水平中,作文水平又是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德育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德育的要求。首先,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如何引导学生判定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其熟悉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锻造和锤炼。另外,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雅的文章,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留意周边发生的人和事,激发写作的欲望,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做同样能实现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的目的。最后,在作文批改中,不要眼睛只盯在语言形式方面,而要高度重视思想内容方面。要十分留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是否有积极意义,选材是否实事求是,熟悉是否正确,知识是否正确,然后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总之,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2、利用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轻易因材施教,因应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和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为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实际、实在、实效。作业批改,又如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个“座右铭”,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直接动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求知、成长的动力。老教育家徐特立说得非常确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摆正德育的地位,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关系,是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要害所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4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开始了,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震东先生曾经说

  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由此可见,教书育人首先是教给学生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在教学的最佳时机熏陶学生

  所谓教学的最佳时机,是指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相当活跃、感情深受课文内容影响的教学时刻。在教学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有关的德育问题如人生价值、为人之道等等,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二、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

  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故此,思想教育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触及他们关心而又感到不解的问题,对其进行引导、点拨。

  三、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初中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是非辨别力不强,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向往过多,容易产生信仰危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课文大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念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自豪感。

  四、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

  五、从学生关心的“热点”上引导学生

  初中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大事所表示的关心是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些“热点”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告慰学生牢牢把握自己理想的阶梯,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它好就好在克服了政治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因而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5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更应该根据其科学性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公要求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还要求学生从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地安排到语言文字训练中,从而提高德育常渗透强度。

  一、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

  无论哪能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行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也一样,但平常所说的目标一般都指学科知识教学目标,其中的思想品德大多象征性的点到为止,不作目标硬性要求,认为学科知识达标就算完成任务。其实则不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也就是说,德育也是语文教学的必要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课前也应该制定好德育教学目标,以便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恰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中围绕目标创设感染情景,激进情感震动。

  小学阶段是发展儿童随意注意的主要时期,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者必须在教学中创设独特的感染情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去组织自己的注意,激起情感震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中创设感染情景,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震动,启动学生的情感闸门,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定期约束自己,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听音乐,读完后再看主席和人民在一起的录像。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震动,从中升起对革命领袖的无比爱戴之情。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在各类型课文中的具体体现。

  小学阶段,语文包括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诗歌教学、作文教学等。其中除了拼音教学时间比较短外,其它四种类型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须贯穿其中,下面就分别谈一点看法:

  (一)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教师大多数都不愿意教低年级,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简单枯燥,而且周而复始的识字写字。其实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识字写字。识字教学要求"按照认识事物的特点,加强识字与认识客观事物的联系"。这就必须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低年级学生理解生字的主要方法是组词练习,然后根据词语表示的意思结合具体事物和动作来理解。就我多年教低年级的经验来看,组词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我曾听到过这样一节识字课,教者在教学"打"字。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个字的读音,分析了这个字的字形。然后问,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能组词吗?学生便积极地举手发言,组了"打架、打人、打骂"等词语。教师听了,先是肯定了几个学生的发言,然后问:"同学们,我们能打人、打架、打骂别人吗?"学生一齐回答:"不能。"老师说:"对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能随便打人、打架、打骂别人。那你们还能组其它有表示打这这个动作的词语吗?"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很快组成了"打球""打水""打鱼"等词语。听了这位教师的课,我深受启发,低年级学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像这位老师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怎么能说这识字教学简单而又枯燥呢。从此,我一边摸索一边照此法上课,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加强讲读课文的同类联系,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小学语言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内容也随着增多,思想内容也随着逐步加深。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短时间是不会见效的。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后,要加强巩固,否则学生的思想认识就永远处于朦胧状态,良好的道德观念就难以根深蒂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同类课文的联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例: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时。教者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是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通过回忆,让学生迅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的原因,也巩固了以往的所学知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诗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诗歌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中渗透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阶级教育,现代革命烈士诗还渗透了共产主义教育。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可凭借作者描写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示儿》可凭借诗人陆游的心声,教育学生树立实现祖国统一的远大理想;教学《锄禾》可凭借诗歌描写的场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在这些诗歌的教学中,如果只简单的分析字词句的意思,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则根本没完成诗歌教学的目的。如果既理解了字词句的意思,又认真分析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专门讲了"在作文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者可以教育学生从课文和诗歌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人品。同样,教者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出学生的思想状态。教者在修改作文时,不仅要改掉学生组词、造句、语法上的错误,还要修改学生语言文字中体现出来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恰当地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注重反馈信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进良好行为 。

  德育的渗透还应该注重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光有思想,没有实际行为,不能说品德教育的成功。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有了良好的道德行为,才能算德育真正落到了实处。这就要求教者注重课后的反馈信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作好弥补工作。如时时留心学生课余的活动表现,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鼓励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等。然后在有关内容的语文课上,不失时机的进 行提示,让学生讨论,或者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离开了思想品德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恰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文教学的圆满达标。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智的发展促成了德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赫尔巴特也曾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在学校工作中,要着重解决为谁而学,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而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则涉及到学习的动机、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等,属于德育范畴。学校的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至于此,语文科教学要让学生在学到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品德修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促进其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天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具体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结合学校的“文化阅读”活动,发动学生多些朗读,规范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口语交际。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引导学生学会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感动他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扼要转述。

  (五)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题目,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题目。

  三、具体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练习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预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伏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串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条件下进行学习。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7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开始了,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震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由此可见,教书育人首先是教给学生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在教学的最佳时机熏陶学生。

  所谓教学的最佳时机,是指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相当活跃、感情深受课文内容影响的教学时刻。在教学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有关的德育问题如人生价值、为人之道等等,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如《白杨礼赞》一文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懂得西北敌后的抗日军民之所以值得赞颂,是因为他们具有像白杨树一样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值得学习的。至此,学生必定会被那些默默无闻、英勇顽强、力求上进的抗日勇士的精神所感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和教育。

  二、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

  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故此,思想教育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触及他们关心而又感到不解的问题,对其进行引导、点拨。如初中课文中有《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说明文时,教师可针对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需求,通过对近年来出现的会说话的书、能活动的书、立体的书、缩微型的书等各种现代图书的介绍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书的预测,点燃学生爱科学、爱知识的星星之火,培养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

  三、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初中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是非辨别力不强,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向往过多,容易产生信仰危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课文大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念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自豪感。例如《最后一次演讲》时,教师可结合闻一多先生置生死于度外的动人事迹,高度赞扬闻一多为正义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闻一多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爱国责任感。教师还可由反动派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讲到中国的落后现状,激发学生纯真的耻辱感、紧迫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四、用别人高度的自觉意识鼓励学生。

  如这篇文章《我的“长生果”》一文时,教师可根据作者抓住一切机会看书、自学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作者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刻苦精神,告诫学生只有知难而进、刻苦求学,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还可告诫学生,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的现代人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勤奋钻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只有这样,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社会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有所作为。

  五、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

  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出的中心--文章着力记叙了夏季里最热的一天的天气变化和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挣扎着拉车的情形,表现了人力车夫在旧社会痛苦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然后,教师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现实,让学生讲讲自己家庭的受益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从而使学生由衷地产生热爱新社会,憎恶旧制度的强烈感情。

  六、从学生关心的“热点”上引导学生。

  初中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大事所表示的关心是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些“热点”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如在学习《理想的阶梯》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告慰学生牢牢把握自己理想的阶梯,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它好就好在克服了政治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因而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8

  一、明确指导思想

  现今的中学生存在于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价值取向间或失衡的环境中,时常面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选择,各种信息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他们的脑海,撞击他们幼稚的心灵,这是所有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而现在农村中学面临的更艰巨的问题是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家庭管理约束和亲情温暖的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影响,各种不良现象频繁发生,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德育工作。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产生明确的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是必然性的。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其德育功能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文人倡导“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语文课本隐含作者浓烈的思想倾向,或褒扬,或贬责,有着丰富的爱憎感情。尤其是语文新教材的编写,更注重其人文思想,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道德,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教材。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进精神,等等这些无不撼动我们的魂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情操。只要语文教师做到既“受业”又“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依靠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情操上做文章,让语文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 语文教学活动的德育渗透的方法措施。

  方法因人而定,因事而定,根据我们农村中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在这三年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了以下这些措施。

  1、了解、分析学生思想情况,制定语文思想教育计划,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初中学生的年龄大致13—16岁这个范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在身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而言,和小学生相比,他们表现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能分辨一般的是非美丑,能估量到自身行为的直接后果;但与高中生相比,他们自觉的人生设计、理性分析能力诸方面又明显差一层次,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重视这些特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摸清所任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作好情况分析,制定教育计划,将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2、深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

  语文教材饱含丰富的思想素材,富有质朴的美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初中新教材主要体现在:有爱心和责任心,有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有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有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有为人处事、宽容待人的思想教育,有理想信念的指导,等等,我们只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这些思想内涵就不难被发掘出来。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进行无痕教育。

  语文课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了解分析学生、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自觉的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思想观点、道德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中播撒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讲课要生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要善引入,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用壮美的祖国山河陶冶学生,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净化学生,用历史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在教学中渗透的方法很多,如,在导语中渗透,在朗读中,在字词教学中,在讲授课文中,在人物分析中,在主题归纳中,在作文教学中等各方面都可以进行。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收获。

  语文活动是思想升华的殿堂,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领悟活动的主题,体验思想的精华,从而得到情操、道德的升华。几年来,我们在实验班级开展了许多项目的活动,如,故事会,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编演课本剧,书法比赛,课外阅读比赛,办校报、手抄报,知识竞赛,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活动的确对学生的思想其到了教育作用。

  5、、做好学生个人成长档案,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过程,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并做好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三、语文的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不断增强语文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

  语文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是德育渗透的无形力量,其本身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不能正身,如正人何。”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应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开出绚烂的情感之花。

  2、德育渗透要讲究艺术性,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的本色和主体。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深入细致的尝试和探索,开创语文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9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语文课外活动

  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四)教师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二、实施小学语文德育的方法

  1、平等待人,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确、全面的看法,在评定学生品德上不能有认识定势,更不能把道德与语文学习成绩等同视之,而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优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公平的、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不存偏见的教师,是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多交流的教师,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是和

  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默默关心、暗中了解情况,对学生宽松,与学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样的教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情感上师生互相接近,消除学生的猜疑心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师要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语文教师还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活动入手,开辟渠道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开辟多条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细流流到学生心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围绕中心,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3、针对特征,有的放矢

  实施小学语文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不搞成人化、儿童化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0

  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精神,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加强细节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为手段,力求在德育实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提出“让德育走进孩子心灵,让学生文明、快乐的成长”的德育理念,努力构建充满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体现理解和尊重的、具有我校特点的德育,坚持贴近实际、体验为主、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学校办学规划为主线,继续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德育工作总目标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重点,让学生终生受益。

  二、工作措施

  为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督促学校教师按学校各年度各学期工作计划,完成各阶段的德育工作。提高我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我校特制订近阶段的德育措施并纳入年中考核。具体如下:

  1、各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无故缺席。否则于该学期中酌情扣分,并要补学有关内容。

  2、教师绝不能参与社会上的黄、赌、毒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违法活动。否则,按情节的轻重予以必要的处分。严重者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3、各班主任必须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班计划。

  4、各班要围绕《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

  5、学校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操行评定等,各班主任要按要求依时做好有关的工作。

  三、工作要点

  (一)落实常规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以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学校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教育活动

  1、少先队工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结合学校教育活动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①加强队干部的培训,实行干部轮换制,使其人人都有参与学校、班级管理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

  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活动,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中队会。

  ③ 抓好少先队小家务,办好班级黑板报等,抓好文艺队的训练。

  ④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大力表彰好人好事,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

  2、班主任工作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干部教师队伍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德”教育成果,继续在全校开展“学十佳、讲三德、做传播文明使者”系列教育活动,

  ①抓好阵地、健全制度。一是“三德”教育工作具体有专人负责。二是采取“三德”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把“三德”教育的全部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中。

  ②做到时间、人员、效果落实。一是坚持学习日制度,组织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文件,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为文明创建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三德”教育内容,便于大家学习,让文明知识深入人心。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对每次学习活动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进行登记,保证教育学习不漏人。

  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措施。一是要重视“三德”教育活动,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二是要适时组织“三德”活动推动学习并联系实际开展讨论,以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三是要求每人都建立学习笔记,学习情况将纳入年度工作考评。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①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切实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使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主要从心理理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两个方面着手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②建立后进生档案,深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关注他们学习、生活、成长与进步。并填写相关记录。

  4、抓好家长学校工作

  ①开好家长会,举行两次以上家长会

  ②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

  (三)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开展常规评比和竞赛。

  2、继续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巩固文明礼貌教育成果。

  3、强化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保护学校环境。

  4、做好班会记录,使班会时间专时专用并有实效。

  5、做好班级每周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并向学校公布评价结果,期末进行表彰。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养成教育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班队工作计划;

  2、开展班级环境布置(评比);

  3、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班队会评比);

  4、召开1~2年级家长会;

  5、迎三八感恩系列教育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了本学期德育教育理念:引领幸福,奠定快乐人生;坚持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活动目标:坚守规范,实现自我管理(级部、班级、个人)。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我校《小树、小虫、小朋友》——《创新小学德育模式,引领学生幸福成长》国家立项课题、《一完小阳光成长指南》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校园各项常规制度,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全面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而努力奋斗。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思路

  1、建设一支队伍: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艺术管理实效,做到人人抓德育,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作为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德育,人人有责”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在大家的帮助下,上学期德育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但是在纪律管理、校园卫生等常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希望本学期大家能够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的意识,看到违纪行为都能马上去制止,在卫生保持等方面能做到率先垂范,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学生纪律会有很大好转,教学楼内会变得安静、井然有序,我们工作环境、学校面貌都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2、贯穿一个主旋律:引领幸福与坚持规范有机结合,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成立我校德育课题组,全面实施我校的特色教育——树鹰教育。

  3、强化一项工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加强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4、重视一种教育: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儒雅、仁爱、正义、礼貌、聪慧、诚信的博大情怀。

  5、重点开展一些活动:即班队活动,校园科技、文体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演讲会操健美操比赛活动等。

  6、营造一个环境:继续加强班级、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7、树立一批典型:评选表彰阳光家长、阳光班级、阳光班主任、阳光少年。

  三、20xx年德育工作要点

  二月份:常规教育月(坚守纪律严格规范)

  1、举行“引领幸福坚持规范”开学典礼,进行纪律、礼仪、安全教育。

  2、召开“坚守纪律自我管理”主题班会,整顿校容校貌。

  3、召开期初级部长会议,制订德育、少先队、班级等工作计划。

  4、进行20xx年春季留守生和乘车学生摸底。

  5、召开安全卫生执勤人员会议。

  6、进行期初班容班貌、板报、小明星班级文化评比。

  7、班内实行自我管理评比细则,评选第一批五星文明管理小队。

  8、进行儒雅教育:雅标——路队整齐,路诵响亮,精神抖擞;动作协调,步调一致;班内没有违纪记录,卫生保持好,优胜者评选为儒雅文明中队。

  三月份:感恩教育月(举止文明风范儒雅)

  1、举行三八节感恩教育活动,参加县妇联汇演。

  2、大力开展“四静”、上课“四不准”活动,进行儒雅教育

  育:雅标——学习习惯:教室桌凳,排列整齐;桌面桌内,摆放有序;认真作业,书写规范;上课听讲,专注用心;积极举手,声音洪亮。

  3、组织学生上、下楼道及路队安全演练。

  4、做好学校安全及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鼓励家长参与“走近自然,相约春天”踏青活动。

  6。积极训练广播操,为举行全校会操比赛做好准备。

  四月份:传统教育、文化教育月

  1、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2、举行小故事、演讲比赛。

  3、聘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教育课。

  五月份

  1、召开庆“六一”艺术节筹备会。

  2、配合学校举行第二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评选活动。

  3、雅行教育:雅标——卫生习惯:公共卫生,主动打扫;地面纸屑,弯腰捡起;个人卫生,个个牢记;衣着整洁,勤梳勤洗。

  4、调研各级部课题实施情况,举行树鹰教育小知识竞赛。

  六月份:学习、评比活动月

  1、举行各年级会操、健美操比赛。

  2、进行阳光中队、家长、少年评选活动。

  七月份:社会实践安排月

  1、进行德育、队、班级工作总结。

  2、布置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促进其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尽快站稳讲台,为将来的语文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体而言: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发动学生多些朗读,规范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引导学生学会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五)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3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监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师可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4

  挖掘语文学科“内在”德育因素,掌握“渗透”原则,即要有“情”、要有“意”、要有“机”、要有“度”、要有“伸”。以及进行“榜样 ”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语文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以语文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贯穿德育因素呢?

  一、 挖掘语文学科“内在”德育因素。

  集体主义精神,即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要求“听、说、读、写” ,四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作为我国的外语,学习语言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必须靠同学学以致用提高创造情景,加强语言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交际功能,所以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可在学习与运用语言中培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为对方提供创设交际环境,才能使语文学习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二、 掌握“渗透”原则。

  要有“情”:也就是要有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渗透德育。首先是教师的热情,以老师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来感染学生,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来熏陶学生美好心灵。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情趣的情景教学,在对话时多用些“对不起”、“谢谢”等。这不仅使学生达到对课文的深层认识,也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师的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信”以及机对老师的“爱。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5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学校“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以质兴校,以法治校,建和谐校园”的教育思想,落实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计划,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特点,同仁努力,上下齐心,着力把高二年级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礼貌、团结、拼搏”的集体。

  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年级学生会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年级组将选拔一批责任心强,有为他人服务思想、有工作能力的同学组建年级学生会,建制同学校学生会。

  二、建立年级家长委员会每班2名家长,组建年级家长会,成员参与年级事务管理,听课、巡考、晚自习巡视、做学生思想工作、年级家长会发言等。(具体操作另附说明)

  三、建立健全家长会例会制度本学期加强年级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拟开两次全年级家长会,第一次计划9月20日左右(高二第一次月考结束),第二次计划期末考试前。

  学生会机构安排:

  郑田田老师总负责,突出纪律与卫生,加强学习管理。

  1、学生会主席正、副各一名,在郑田田老师的带领下,负责学生会全面工作。

  2、体育部长一名,成员两名,负责年级学生活动和集会以及体育运动会等事宜。

  3、学习部长一名,成员两名,负责年级同学学习反馈,向老师建议,年级教师民主评教。(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向老师反馈教学情况)

  4、宣传文艺部长正、副各一名,负责年级对外宣传、文艺活动的组织工作。

  5、卫生部长正、副各一名,成员为各班卫生检查成员,负责检查班级卫生,教师办公室卫生(3楼、4楼),公正地予以打分,协助各班班长和卫生委员检查各班同学卫生、整洁情况。

  6、纪律部长正、副各一名,成员10名,每天早上7:00,中午2:55(作息调整后为2:25),晚上6:30(6:10),晚自习后(9:10)巡查各班到班和纪律情况,每天上午两节大课间,下午第一节课间,晚自习第一节课间,由纪律组同学分楼层巡查,着重检查课间打闹、吹口哨等不良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做认真记录。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2.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范文

3.语文德育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6篇)

4.德育工作计划

5.德育工作计划

6.班级德育工作计划

7.德育处工作计划

8.班级德育教师工作计划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下一篇: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计划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

2021-08-21 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德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

  语文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独特功能。“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在学生语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些指示指明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各科教学都应遵循,语文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要求。

  二、语文人格教育。

  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活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德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内容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确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参与阅读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也是语文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指个人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即个人心理面貌,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主要有三个方面: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力因素,注意、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倾向和能动性的因素;性格、气质等心理特点的因素。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想象和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为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作努力。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2

  本学期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局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位教师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方向、教学方法等。所以,我先从自己的思想入手。做到“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1、加强自身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抄写政治笔记。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2、同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3、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一身垂范,严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三、家校联系,齐抓共管

  除了平时在校请家长面对面互相交流外,互相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素质的养成,帮助家长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环境。

  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和工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工作成果也不一样。工人如果不认真生产,那么他们生产出的可能只是一个两个劣质产品,而教师如果不小心的话,培养出的学生不只可能是成绩不好的差生,还有可能是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社会败类。所以,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以上便是我的师德计划,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做为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因此,教材中合理地把握这些文章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在各单元教学中,使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从散文诗中,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通过选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习古代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博大胸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利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思想品质。

  1、利用独特的作文教学,充分进行德育渗透。

  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大都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起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高低经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而在语文水平中,作文水平又是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德育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德育的要求。首先,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如何引导学生判定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其熟悉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锻造和锤炼。另外,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雅的文章,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留意周边发生的人和事,激发写作的欲望,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做同样能实现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的目的。最后,在作文批改中,不要眼睛只盯在语言形式方面,而要高度重视思想内容方面。要十分留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是否有积极意义,选材是否实事求是,熟悉是否正确,知识是否正确,然后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总之,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2、利用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轻易因材施教,因应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和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为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实际、实在、实效。作业批改,又如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个“座右铭”,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直接动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求知、成长的动力。老教育家徐特立说得非常确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摆正德育的地位,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关系,是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要害所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4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开始了,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震东先生曾经说

  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由此可见,教书育人首先是教给学生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在教学的最佳时机熏陶学生

  所谓教学的最佳时机,是指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相当活跃、感情深受课文内容影响的教学时刻。在教学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有关的德育问题如人生价值、为人之道等等,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二、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

  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故此,思想教育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触及他们关心而又感到不解的问题,对其进行引导、点拨。

  三、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初中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是非辨别力不强,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向往过多,容易产生信仰危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课文大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念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自豪感。

  四、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

  五、从学生关心的“热点”上引导学生

  初中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大事所表示的关心是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些“热点”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告慰学生牢牢把握自己理想的阶梯,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它好就好在克服了政治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因而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5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更应该根据其科学性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公要求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还要求学生从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地安排到语言文字训练中,从而提高德育常渗透强度。

  一、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

  无论哪能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行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也一样,但平常所说的目标一般都指学科知识教学目标,其中的思想品德大多象征性的点到为止,不作目标硬性要求,认为学科知识达标就算完成任务。其实则不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也就是说,德育也是语文教学的必要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课前也应该制定好德育教学目标,以便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恰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中围绕目标创设感染情景,激进情感震动。

  小学阶段是发展儿童随意注意的主要时期,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者必须在教学中创设独特的感染情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去组织自己的注意,激起情感震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中创设感染情景,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震动,启动学生的情感闸门,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定期约束自己,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听音乐,读完后再看主席和人民在一起的录像。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震动,从中升起对革命领袖的无比爱戴之情。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在各类型课文中的具体体现。

  小学阶段,语文包括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诗歌教学、作文教学等。其中除了拼音教学时间比较短外,其它四种类型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须贯穿其中,下面就分别谈一点看法:

  (一)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教师大多数都不愿意教低年级,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简单枯燥,而且周而复始的识字写字。其实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识字写字。识字教学要求"按照认识事物的特点,加强识字与认识客观事物的联系"。这就必须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低年级学生理解生字的主要方法是组词练习,然后根据词语表示的意思结合具体事物和动作来理解。就我多年教低年级的经验来看,组词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我曾听到过这样一节识字课,教者在教学"打"字。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个字的读音,分析了这个字的字形。然后问,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能组词吗?学生便积极地举手发言,组了"打架、打人、打骂"等词语。教师听了,先是肯定了几个学生的发言,然后问:"同学们,我们能打人、打架、打骂别人吗?"学生一齐回答:"不能。"老师说:"对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能随便打人、打架、打骂别人。那你们还能组其它有表示打这这个动作的词语吗?"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很快组成了"打球""打水""打鱼"等词语。听了这位教师的课,我深受启发,低年级学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像这位老师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怎么能说这识字教学简单而又枯燥呢。从此,我一边摸索一边照此法上课,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加强讲读课文的同类联系,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小学语言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内容也随着增多,思想内容也随着逐步加深。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短时间是不会见效的。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后,要加强巩固,否则学生的思想认识就永远处于朦胧状态,良好的道德观念就难以根深蒂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同类课文的联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例: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时。教者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是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通过回忆,让学生迅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的原因,也巩固了以往的所学知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诗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诗歌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中渗透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阶级教育,现代革命烈士诗还渗透了共产主义教育。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可凭借作者描写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示儿》可凭借诗人陆游的心声,教育学生树立实现祖国统一的远大理想;教学《锄禾》可凭借诗歌描写的场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在这些诗歌的教学中,如果只简单的分析字词句的意思,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则根本没完成诗歌教学的目的。如果既理解了字词句的意思,又认真分析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专门讲了"在作文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者可以教育学生从课文和诗歌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人品。同样,教者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出学生的思想状态。教者在修改作文时,不仅要改掉学生组词、造句、语法上的错误,还要修改学生语言文字中体现出来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恰当地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注重反馈信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进良好行为 。

  德育的渗透还应该注重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光有思想,没有实际行为,不能说品德教育的成功。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有了良好的道德行为,才能算德育真正落到了实处。这就要求教者注重课后的反馈信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作好弥补工作。如时时留心学生课余的活动表现,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鼓励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等。然后在有关内容的语文课上,不失时机的进 行提示,让学生讨论,或者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离开了思想品德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恰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文教学的圆满达标。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智的发展促成了德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赫尔巴特也曾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在学校工作中,要着重解决为谁而学,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而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则涉及到学习的动机、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等,属于德育范畴。学校的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至于此,语文科教学要让学生在学到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品德修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促进其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天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具体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结合学校的“文化阅读”活动,发动学生多些朗读,规范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口语交际。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引导学生学会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感动他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扼要转述。

  (五)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题目,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题目。

  三、具体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练习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预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伏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串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条件下进行学习。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7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开始了,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震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由此可见,教书育人首先是教给学生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在教学的最佳时机熏陶学生。

  所谓教学的最佳时机,是指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相当活跃、感情深受课文内容影响的教学时刻。在教学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有关的德育问题如人生价值、为人之道等等,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如《白杨礼赞》一文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懂得西北敌后的抗日军民之所以值得赞颂,是因为他们具有像白杨树一样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值得学习的。至此,学生必定会被那些默默无闻、英勇顽强、力求上进的抗日勇士的精神所感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和教育。

  二、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

  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故此,思想教育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触及他们关心而又感到不解的问题,对其进行引导、点拨。如初中课文中有《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说明文时,教师可针对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需求,通过对近年来出现的会说话的书、能活动的书、立体的书、缩微型的书等各种现代图书的介绍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书的预测,点燃学生爱科学、爱知识的星星之火,培养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

  三、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信仰激发学生。

  初中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是非辨别力不强,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向往过多,容易产生信仰危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课文大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念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自豪感。例如《最后一次演讲》时,教师可结合闻一多先生置生死于度外的动人事迹,高度赞扬闻一多为正义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闻一多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爱国责任感。教师还可由反动派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讲到中国的落后现状,激发学生纯真的耻辱感、紧迫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四、用别人高度的自觉意识鼓励学生。

  如这篇文章《我的“长生果”》一文时,教师可根据作者抓住一切机会看书、自学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作者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刻苦精神,告诫学生只有知难而进、刻苦求学,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还可告诫学生,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的现代人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勤奋钻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只有这样,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社会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有所作为。

  五、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

  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出的中心--文章着力记叙了夏季里最热的一天的天气变化和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挣扎着拉车的情形,表现了人力车夫在旧社会痛苦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然后,教师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现实,让学生讲讲自己家庭的受益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从而使学生由衷地产生热爱新社会,憎恶旧制度的强烈感情。

  六、从学生关心的“热点”上引导学生。

  初中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大事所表示的关心是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些“热点”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如在学习《理想的阶梯》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告慰学生牢牢把握自己理想的阶梯,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它好就好在克服了政治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因而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8

  一、明确指导思想

  现今的中学生存在于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价值取向间或失衡的环境中,时常面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选择,各种信息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他们的脑海,撞击他们幼稚的心灵,这是所有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而现在农村中学面临的更艰巨的问题是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家庭管理约束和亲情温暖的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影响,各种不良现象频繁发生,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德育工作。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产生明确的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是必然性的。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其德育功能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文人倡导“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语文课本隐含作者浓烈的思想倾向,或褒扬,或贬责,有着丰富的爱憎感情。尤其是语文新教材的编写,更注重其人文思想,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道德,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教材。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进精神,等等这些无不撼动我们的魂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情操。只要语文教师做到既“受业”又“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依靠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情操上做文章,让语文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 语文教学活动的德育渗透的方法措施。

  方法因人而定,因事而定,根据我们农村中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在这三年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了以下这些措施。

  1、了解、分析学生思想情况,制定语文思想教育计划,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初中学生的年龄大致13—16岁这个范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在身心两方面都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而言,和小学生相比,他们表现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能分辨一般的是非美丑,能估量到自身行为的直接后果;但与高中生相比,他们自觉的人生设计、理性分析能力诸方面又明显差一层次,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重视这些特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摸清所任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作好情况分析,制定教育计划,将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2、深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

  语文教材饱含丰富的思想素材,富有质朴的美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初中新教材主要体现在:有爱心和责任心,有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有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有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有为人处事、宽容待人的思想教育,有理想信念的指导,等等,我们只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这些思想内涵就不难被发掘出来。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进行无痕教育。

  语文课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了解分析学生、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自觉的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思想观点、道德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中播撒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讲课要生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要善引入,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用壮美的祖国山河陶冶学生,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净化学生,用历史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在教学中渗透的方法很多,如,在导语中渗透,在朗读中,在字词教学中,在讲授课文中,在人物分析中,在主题归纳中,在作文教学中等各方面都可以进行。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收获。

  语文活动是思想升华的殿堂,在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领悟活动的主题,体验思想的精华,从而得到情操、道德的升华。几年来,我们在实验班级开展了许多项目的活动,如,故事会,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编演课本剧,书法比赛,课外阅读比赛,办校报、手抄报,知识竞赛,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活动的确对学生的思想其到了教育作用。

  5、、做好学生个人成长档案,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过程,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并做好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三、语文的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不断增强语文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

  语文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是德育渗透的无形力量,其本身应该是德育的具象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不能正身,如正人何。”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应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开出绚烂的情感之花。

  2、德育渗透要讲究艺术性,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的本色和主体。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深入细致的尝试和探索,开创语文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9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语文课外活动

  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四)教师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二、实施小学语文德育的方法

  1、平等待人,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确、全面的看法,在评定学生品德上不能有认识定势,更不能把道德与语文学习成绩等同视之,而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优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公平的、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不存偏见的教师,是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多交流的教师,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是和

  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默默关心、暗中了解情况,对学生宽松,与学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样的教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情感上师生互相接近,消除学生的猜疑心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师要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语文教师还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活动入手,开辟渠道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开辟多条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细流流到学生心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围绕中心,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3、针对特征,有的放矢

  实施小学语文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不搞成人化、儿童化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0

  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精神,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加强细节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为手段,力求在德育实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提出“让德育走进孩子心灵,让学生文明、快乐的成长”的德育理念,努力构建充满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体现理解和尊重的、具有我校特点的德育,坚持贴近实际、体验为主、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学校办学规划为主线,继续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德育工作总目标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重点,让学生终生受益。

  二、工作措施

  为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督促学校教师按学校各年度各学期工作计划,完成各阶段的德育工作。提高我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我校特制订近阶段的德育措施并纳入年中考核。具体如下:

  1、各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无故缺席。否则于该学期中酌情扣分,并要补学有关内容。

  2、教师绝不能参与社会上的黄、赌、毒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违法活动。否则,按情节的轻重予以必要的处分。严重者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3、各班主任必须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班计划。

  4、各班要围绕《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

  5、学校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操行评定等,各班主任要按要求依时做好有关的工作。

  三、工作要点

  (一)落实常规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以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学校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教育活动

  1、少先队工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结合学校教育活动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①加强队干部的培训,实行干部轮换制,使其人人都有参与学校、班级管理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

  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活动,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中队会。

  ③ 抓好少先队小家务,办好班级黑板报等,抓好文艺队的训练。

  ④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大力表彰好人好事,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

  2、班主任工作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干部教师队伍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德”教育成果,继续在全校开展“学十佳、讲三德、做传播文明使者”系列教育活动,

  ①抓好阵地、健全制度。一是“三德”教育工作具体有专人负责。二是采取“三德”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把“三德”教育的全部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中。

  ②做到时间、人员、效果落实。一是坚持学习日制度,组织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文件,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为文明创建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三德”教育内容,便于大家学习,让文明知识深入人心。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对每次学习活动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进行登记,保证教育学习不漏人。

  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措施。一是要重视“三德”教育活动,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二是要适时组织“三德”活动推动学习并联系实际开展讨论,以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三是要求每人都建立学习笔记,学习情况将纳入年度工作考评。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①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切实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使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主要从心理理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两个方面着手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②建立后进生档案,深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关注他们学习、生活、成长与进步。并填写相关记录。

  4、抓好家长学校工作

  ①开好家长会,举行两次以上家长会

  ②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

  (三)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开展常规评比和竞赛。

  2、继续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巩固文明礼貌教育成果。

  3、强化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保护学校环境。

  4、做好班会记录,使班会时间专时专用并有实效。

  5、做好班级每周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并向学校公布评价结果,期末进行表彰。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养成教育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班队工作计划;

  2、开展班级环境布置(评比);

  3、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班队会评比);

  4、召开1~2年级家长会;

  5、迎三八感恩系列教育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了本学期德育教育理念:引领幸福,奠定快乐人生;坚持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活动目标:坚守规范,实现自我管理(级部、班级、个人)。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我校《小树、小虫、小朋友》——《创新小学德育模式,引领学生幸福成长》国家立项课题、《一完小阳光成长指南》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校园各项常规制度,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全面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而努力奋斗。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思路

  1、建设一支队伍: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艺术管理实效,做到人人抓德育,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作为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德育,人人有责”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在大家的帮助下,上学期德育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但是在纪律管理、校园卫生等常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希望本学期大家能够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的意识,看到违纪行为都能马上去制止,在卫生保持等方面能做到率先垂范,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学生纪律会有很大好转,教学楼内会变得安静、井然有序,我们工作环境、学校面貌都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2、贯穿一个主旋律:引领幸福与坚持规范有机结合,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成立我校德育课题组,全面实施我校的特色教育——树鹰教育。

  3、强化一项工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加强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4、重视一种教育: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儒雅、仁爱、正义、礼貌、聪慧、诚信的博大情怀。

  5、重点开展一些活动:即班队活动,校园科技、文体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演讲会操健美操比赛活动等。

  6、营造一个环境:继续加强班级、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7、树立一批典型:评选表彰阳光家长、阳光班级、阳光班主任、阳光少年。

  三、20xx年德育工作要点

  二月份:常规教育月(坚守纪律严格规范)

  1、举行“引领幸福坚持规范”开学典礼,进行纪律、礼仪、安全教育。

  2、召开“坚守纪律自我管理”主题班会,整顿校容校貌。

  3、召开期初级部长会议,制订德育、少先队、班级等工作计划。

  4、进行20xx年春季留守生和乘车学生摸底。

  5、召开安全卫生执勤人员会议。

  6、进行期初班容班貌、板报、小明星班级文化评比。

  7、班内实行自我管理评比细则,评选第一批五星文明管理小队。

  8、进行儒雅教育:雅标——路队整齐,路诵响亮,精神抖擞;动作协调,步调一致;班内没有违纪记录,卫生保持好,优胜者评选为儒雅文明中队。

  三月份:感恩教育月(举止文明风范儒雅)

  1、举行三八节感恩教育活动,参加县妇联汇演。

  2、大力开展“四静”、上课“四不准”活动,进行儒雅教育

  育:雅标——学习习惯:教室桌凳,排列整齐;桌面桌内,摆放有序;认真作业,书写规范;上课听讲,专注用心;积极举手,声音洪亮。

  3、组织学生上、下楼道及路队安全演练。

  4、做好学校安全及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鼓励家长参与“走近自然,相约春天”踏青活动。

  6。积极训练广播操,为举行全校会操比赛做好准备。

  四月份:传统教育、文化教育月

  1、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2、举行小故事、演讲比赛。

  3、聘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教育课。

  五月份

  1、召开庆“六一”艺术节筹备会。

  2、配合学校举行第二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评选活动。

  3、雅行教育:雅标——卫生习惯:公共卫生,主动打扫;地面纸屑,弯腰捡起;个人卫生,个个牢记;衣着整洁,勤梳勤洗。

  4、调研各级部课题实施情况,举行树鹰教育小知识竞赛。

  六月份:学习、评比活动月

  1、举行各年级会操、健美操比赛。

  2、进行阳光中队、家长、少年评选活动。

  七月份:社会实践安排月

  1、进行德育、队、班级工作总结。

  2、布置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促进其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尽快站稳讲台,为将来的语文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体而言: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发动学生多些朗读,规范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引导学生学会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五)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3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监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师可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4

  挖掘语文学科“内在”德育因素,掌握“渗透”原则,即要有“情”、要有“意”、要有“机”、要有“度”、要有“伸”。以及进行“榜样 ”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语文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以语文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贯穿德育因素呢?

  一、 挖掘语文学科“内在”德育因素。

  集体主义精神,即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要求“听、说、读、写” ,四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作为我国的外语,学习语言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必须靠同学学以致用提高创造情景,加强语言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交际功能,所以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可在学习与运用语言中培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为对方提供创设交际环境,才能使语文学习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二、 掌握“渗透”原则。

  要有“情”:也就是要有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渗透德育。首先是教师的热情,以老师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来感染学生,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来熏陶学生美好心灵。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情趣的情景教学,在对话时多用些“对不起”、“谢谢”等。这不仅使学生达到对课文的深层认识,也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师的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信”以及机对老师的“爱。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15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学校“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以质兴校,以法治校,建和谐校园”的教育思想,落实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计划,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特点,同仁努力,上下齐心,着力把高二年级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礼貌、团结、拼搏”的集体。

  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年级学生会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年级组将选拔一批责任心强,有为他人服务思想、有工作能力的同学组建年级学生会,建制同学校学生会。

  二、建立年级家长委员会每班2名家长,组建年级家长会,成员参与年级事务管理,听课、巡考、晚自习巡视、做学生思想工作、年级家长会发言等。(具体操作另附说明)

  三、建立健全家长会例会制度本学期加强年级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拟开两次全年级家长会,第一次计划9月20日左右(高二第一次月考结束),第二次计划期末考试前。

  学生会机构安排:

  郑田田老师总负责,突出纪律与卫生,加强学习管理。

  1、学生会主席正、副各一名,在郑田田老师的带领下,负责学生会全面工作。

  2、体育部长一名,成员两名,负责年级学生活动和集会以及体育运动会等事宜。

  3、学习部长一名,成员两名,负责年级同学学习反馈,向老师建议,年级教师民主评教。(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向老师反馈教学情况)

  4、宣传文艺部长正、副各一名,负责年级对外宣传、文艺活动的组织工作。

  5、卫生部长正、副各一名,成员为各班卫生检查成员,负责检查班级卫生,教师办公室卫生(3楼、4楼),公正地予以打分,协助各班班长和卫生委员检查各班同学卫生、整洁情况。

  6、纪律部长正、副各一名,成员10名,每天早上7:00,中午2:55(作息调整后为2:25),晚上6:30(6:10),晚自习后(9:10)巡查各班到班和纪律情况,每天上午两节大课间,下午第一节课间,晚自习第一节课间,由纪律组同学分楼层巡查,着重检查课间打闹、吹口哨等不良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做认真记录。

【语文德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2.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范文

3.语文德育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6篇)

4.德育工作计划

5.德育工作计划

6.班级德育工作计划

7.德育处工作计划

8.班级德育教师工作计划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下一篇: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