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施工工作计划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施工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建国六十周年庆祝活动、创建省绿色学校、创建市健康促进学校等多项实践活动,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脚踏实地、加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力求以校本化、生本化的内容开发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二、工作思路与目标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原期,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一时难以出现明显的效果。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坚持推广四种课型等已有研究成果,加强微型活动的探索,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益。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不断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的任务:
1、积极探索常态化的微型活动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结合建国六十周年活动,各年级可以自行开发相关的调查、访问等实践性活动,认真开展研究型学习的活动,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研究精神。
3、结合绿色学校、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各年级课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微型活动,做到一课一研究,一课一收获,努力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加强活动过程资料的积累,积极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校本化开发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积累的关系,提高活动效果。
三、工作措施
1、突出研究性学习,着力开发研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意识的培养,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有机生成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活动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过去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曾经探索过短平快式的微型活动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方面先走了一步。本学期,我们仍然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的地位,各年级要着力开发研究主题。对于过去成功的课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成为新的研究主题。在实践中我们要明确,活动的实施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注重活动的效果,做到活动过程不千篇一律。在开发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坚持着眼生活、立足兴趣、依托学校资源、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
2、重视劳动实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过去我们有的老师开发的剪纸等活动等也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培养了他们的制作能力。本学期我们可以继续依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材,利用现成的制作材料开展活动,进行专项的劳动技能训练。
3、加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继续认真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具体包括:
(1)每月活动掠影:每个月我们都要求把本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照片、记录等以照片的方式上传到学校网站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一方面宣传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另一方面也方便大家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有利于反思总结。
(2)1学期1个案例:每个学期,老师们要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计划(学校计划、年级计划)
2、综合实践活动听课活动
十月份:
1、9月份资料上传。
十一月份:
1、10月资料上传;
2、任课教师完成1篇案例或者论文,准备四优工程作品评比。
十二月份:
1、11月资料上传。
一月份:
1、12月资料上传
2、各年级过程性资料上交
施工工作计划 篇2
一、工程地质调查
1.1一般性要求
(1)查明结构影响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分析和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3)
(4)
(5)查明影响范围内地面建筑和地下构筑物的地基条件、基础类型、结构形式、使用状态,地下管线的埋深、位置、走向与用途等,分析其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并提出防护措施。
1.2重点查明以下地层的分布
(1)开挖面内的粘性土夹层或透镜体的分布,灵敏度高的软土层,透水性强及含承压水的松散砂层,高塑性粘土层,含卵石或漂石存在的地层。
(2)粘性土层需
(3)对砂及碎石土层,需
(4)
(5)查明在隧道开挖范围是否存在工程废弃物。
二、建筑物管线调查
(1)调查范围如何界定?
调查范围是否合理?是否线路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和管线均列入了调查区?注意一些有怀疑的地方必须摸查清楚。
(2)调查计划如何安排?
应尽可能早地完成调查,以便尽早实施建筑物保护或迁移。
(3)调查人员和设备如何安排?
人员能否满足调查进度需求,相关仪器设备是否到位。
(4)调查报告格式是否满足要求?
几种基本调查表格。如建筑物基础调查表、建筑物管线现状调查表、建筑物调查汇总表、裂缝调查表、相关图片、房屋
调查建筑物的编号及总平面布置图类型。
(5)建筑物管线调查费用的支付
三、重要分包商的选定
3.1设计分包商的选定
设计分包商选定时,非常重要的设计图纸提交计划一定要提前明确。特别是管片结构图和配筋,包含特殊管片图纸,为管片模具制造
3.2管片分包商的选定
选定原则(1)信誉和经验;
(2)生产计划
(3)
(4)厂房既有生产状况及场地状况。特别是模具供应、堆场、养护池、养护场地能否满足需求;
(5)管片分包的造价及合同签订。
3.3钢管片分包商的选定
考虑其生产周期,及早确定。
3.4重要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选定
四、施工
4.1符合性审查:
(1)符合当前国家基本建设方针与政策,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还要符合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有关要求;
(2)造价、工期、质量、安全控制目标应符合施工合同和设计的要求;
(3)审批签字齐全,应有承包商编制人
(4)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和施工机械要符合投标和合同规定要求;
(5)申报手续齐全,必须附规定的审批表。
4.2全面性审查
(1)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2)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要点。
(3)施工准备工作。
(4)质量保证措施。
(5)进度计划。
(6)材料、设备投入计划。
(7)施工组织构架。组织构架包括管理组织
(8)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4.3针对性审查
(1)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措施;
(2)施工工艺和措施应该详细、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要有针对工程重难点的分析和认识,并有针对性措施;
(3)施工平面的布置与现场地貌环境、建筑平面协调一致,并符合紧凑合理、文明、安全、节约方便的原则;
(4)优先选用目前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而新技术的使用应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与造价有利;
(5)审核
(6)施工机械的选用、配备应经济合理,满足工期与质量等要求;
五、工程总体筹划的审核
5.1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1)场地布置是否顺畅,互相干扰最小。
(2)一些主要设施布置是否合理和齐全。
碴坑、管片堆场、门吊系统、砂浆拌合站、排水系统、冷却塔、通风机、充电间、机修车间、钢构件加工厂、小型机具堆放场、洗车槽、防洪措施、沉淀池等
(3)最好能包含井下场地布置。如轨线布置、循环水池布置、井下沉淀池布置、油脂、泡沫堆场等等。
5.2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
(1)关键节点的确定。盾构机进场、盾构始发、盾构到达、盾构过站、附属结构施工、工程验收。
(2)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掘进完成和竣工验收之间需要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
联络通道施工时间与盾构掘进施工时间的冲突。
洞门施工时间与隧道掘进时间的冲突。
端头加固时间的确定。
掘进过程:始发、到达段与正常段掘进速度不同;长距离后掘进速度不同;不同地层掘进速度不同;换刀等异常时间的考虑。
管片生产的开始时间是否满足盾构掘进速度要求。
盾构机制造、管模制造、门吊制造安装、联络通道管片制造安装等是否预留了足够时间。
5.3总施组编制的针对性
(1)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措施;
(2)施工工艺和措施应该详细、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要有针对工程重难点的分析和认识,并有针对性措施;
(3)施工平面的布置与现场地貌环境、建筑平面协调一致,并符合紧凑合理、文明、安全、节约方便的原则;
(4)优先选用目前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而新技术的使用应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与造价有利;
(5)
(6)施工机械的选用、配备应经济合理,满足工期与质量等要求;
六、其它专项
6.1管片生产施组
(1)管片排版
(2)管片生产计划
(3)管片厂场地布置
(4)管片生产工艺流程
(5)管片生产质量保证措施
(6)管片生产组织结构
(7)管片运输及进出场检查验收程序
6.2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
(1)加固方法选择是否合理
(2)加固工艺流程是否合理
(3)加固设备选择是否合理
(4)检测手段是否合理
(5)质量保证措施
6.3盾构机运输、吊装、吊出
(1)运输线路
(2)吊装设备及人员
(3)吊装顺序与方法
(4)吊装场地布置与现场的适应性
(5)拆机顺序与方法
(6)计划安排
6.4盾构机始发(到达)
(1)始发架和接收架、反力架设置
(2)始发姿态控制:防滚动措施是否到位、曲线始发方向、始发测量
(3)负环管片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4)始发掘进参数的控制
(5)密封环板选择
(6)管片防松弛措施
(7)洞门凿除:凿除计划、凿除方法、顺序、凿除人员安排、安全措施
6.5盾构掘进和管片拼装施工组织
(1)进度计划
(2)平面布置及设备投入
(3)盾构掘进施工方法
(4)管片拼装施工方法
(5)难、重点施工方法
(6)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
6.6施工测量
(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2)施工导线放样方法及程序、频率
(3)盾构机导向系统
(4)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隧道变形测量方法
(6)施工测量组织与管理
(7)仪器投入与保养
(8)测量管理制度
6.7盾构掘进施工监测
(1)监测范围是否合理
(2)监测项目是否满足要求
(3)监测方式(是否第三方)
(4)监测数据的提交时间
(5)监测资料的
七、接口协调工作
7.1始发场地的协调
1)端头加固的场地及水电协调
(1)移交的时间: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加固的原则确定加固时间,宜早不宜迟。部分场地困难的,可以分批分期进行。
(2)移交内容:移交范围的施工场地、道路、场地内的地下管线、场地内的监测点、临时设施、水电接入点等。
(3)移交的要求:满足进行端头加固的场地和施工条件,拆除移交范围的临时设施,清运因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的责任义务,遵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移交场地必须达到整洁有序。
(4)端头加固进场施工的原则是:
A、加固期间,做好场地内的安全文明施工,尤其是泥浆的处理,场内必须服从车站承包商的统一管理。
B、盾构承包商的加固所需的水、电可由车站承包商
2)地面施工场地的移交
(1)移交内容:移交范围的场地、场地内的地下管线、场地内的监测点、水电接入点、场地内的临时建筑、临时道路、场地范围的地面主体结构及地表其他构造物等。
(2)移交的一般要求:拆除场地范围的临时设施,清运因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的责任义务,遵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移交场地必须达到整洁有序,场地内的垃圾和材料全部清理完毕。
(3)注意事项:对于周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在盾构掘进期间可能受影响的,如果没有第三方监测,必须对监测数据移交,并与对方明确发生损失后的赔偿原则。
3)地下施工场地移交
(1)移交内容:场地范围内的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及支撑、场地范围内的预埋件(接地引出线、防杂散电流端子、测量导线点、水准点、站台板预埋插筋、风道预埋插筋等)、预留孔洞、预埋注浆管及其他预埋件。
(2)尽量减少在主体结构上打钻,若必要时,需在主体结构上打孔,须征得车站承包商和工点设计的同意。
(3)车站集水井若未封闭,集水井的临时抽水工作,应由谁负责,费用如何分担,需要明确。
7.2盾构到达、过站、调头场地协调
1)盾构到达、过站对车站的要求
2)盾构承包商运输
三、盾构承包商需利用车站中板堆放材料和设备时,需有荷载检算资料,符合车站荷载的要求,并征得车站工点设计的同意。
7.3盾构预埋件安装协调
1)盾构预埋件主要包括:洞门环板,吊装所需的钢板或吊环、后配套设备底座、测量监测点、盾构始发、过站及到达所需的预埋件等。
2)预埋件的施工的原则:“盾构工点负责制作运输,车站工点负责安装埋设,安装过程盾构承包商指导施工,双方共同验收,双方要多沟通,早沟通”。
施工工作计划 篇3
工程名称:玉柴再制造工业项目工程
工程地点: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胜浦路以西,强胜路以北。
工程内容:
包括一层轻钢结构生产车间约14187 m2、一层砼框架结构动力车间用房约1151m2,二层砼框架结构办公用房约4222m2,一层砼结构门卫、危险品仓库约216 m2,另有围墙、总体道路、总体下水道,以及配套水电气等公用安装工程等。
工程安全管理目标:零伤亡事故。
工程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项目安全管理机构
二、人员安全
1、项目部应给予工人安全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培训充分有效且制成文件存档。
2、工人的培训应满足项目培训要求且能被工人所接受内容后经综合测试方可上岗。
3、所有员工必须到指定的医疗单位接受心理、疾病健康体检。项目部提供现场所有员工的防劳用品。
4、公司提供统一工作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护眼镜、反光背心、防护鞋、安全帽、安全带,手套)特殊作业配安全面罩、耳塞。所有防护劳品必须有国家规定生产许可证,合格产品。
5、生产班组每天上班前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及时做好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交底要有针对性的内容。
6、施工员、安全员每天对作业面上须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对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落实执行人员和整改期限。
7、项目工程部每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并由安全员及时做好台帐。
8、检查要有重点,要讲究实效,并建立项目整改书面通知单,及整改反馈档案制度。
9、项目要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的管理及有关记录,对较大隐患在短期内不能及时整改的,应采取紧急措施并向上级请示。
10、对操作班组或个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制度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以相应的奖罚措施制约。
三、施工现场、设备及用电安全
1、所有设备手续齐全(包括生产厂商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在使用安装前须进行验收。
2、大型机械使用前必须报建筑机械检测中心检测合格。
3、大型机械操作工,信号工必须有证上岗
4、小型机械安装前必须有专业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前必须调试合格,确保临电规范到位,接地良好。
5、做好定人定机,合理设置求生通道。在确认为危险的区域必须搭设金属防护栏悬桂警示牌以指明是何危险,负责区域的主管及其他相关警告。
6、警示牌必须设置在明显的部位,以确保任何可能的进入点都能看到。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压为380/220V我项目部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供电方式对现场送电。从变压器室总配电开关出线采用BV铜芯塑料线,线路采用埋地敷设埋入地下0.8米。
8、施工配电按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总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两级漏电开关保护设置。
9、总配电箱、分配电箱设在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
10、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如设置在同一箱内,动力和照明应分路设置。
11、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12、开关箱和配电箱均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蒸气、液体等有害介质中,且不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否则,应做特殊防护处理。
13、根据用电原则,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做以下布置:
13.1分配电箱设置在施工现场用电负荷较为集中的地段,在主体施工阶段为钢筋加工、模板加工、塔吊、等处安装分配电箱,主体完毕后转为安装、精装修临时供配电。
13.2开关箱的设置:各开关箱均设在用电设备附近(3M以内),以便于控制、操作各用电设备。
13.3总配电箱、分箱、开关箱统一购买合格品或安检站推荐产品。其进出线孔均设在箱底,并加护套,箱体方正、牢固、防尘、防晒、严密,并上锁,由专职电工负责保管,做好可靠的重复接地和保护接零。
13.4总配电箱需装设总电源隔离开关,总漏电空气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分漏电空气开关。其漏电动作电流、动作时间与分配电箱、开关箱中漏电开关相适应。且符合规范要求。
13.5二级分配电箱内装设总隔离开关、总断路器和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断路器。
13.6开关箱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严禁线路两端用插头连接电源与用电设备或电源与下一级供电线路;
13.7开关箱内的开关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在设备负荷侧,其型号、额定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应与总配电箱处漏电开关的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做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且不大于30mA/0.1S。在潮湿场所漏电空气开关为防溅型15 mA/0.1S
13.8电焊机漏电保护器采用国家认证专用电焊机漏电保护开关。
13.9照明配电箱内漏电空气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动作时间与开关箱相同,为30mA/0.1S。
13.10配电箱与开关箱的安装无论是选用新电气产品还是旧电气产品,本工程都保证这些产品全部完整无损、动作可靠、绝缘良好,绝对不使用破损电气产品。
13.11所有配电箱与开关箱均将在其箱门处标注其编号、名称、用途和分路情况。
13.12为防止停、送电时,电源手动开关带负荷操作,以及便于对用电设备在停、送电时进行监护,配电箱、开关箱之间应当遵循一个合理的操作程序,即停电时其操作程序应当是: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送电时其操作程序应当是: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13.13线路走向按以下原则: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
14、漏电保护器装于总隔离开关负荷侧。N线在进线端做重复接地,并另引保护零线PE。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时,总隔离开关可以不设熔断器。
15、配电金属箱体作保护接零。
16、重复接地不少于三处(变压器配电范围内),重复接地点选在总配电箱处、电路中段、电路末端(可选在塔吊、施工电梯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17、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系统.即在TN-S系统中,保护零线应专用,不得作工作零线使用,所有的电器设备的外壳和保护零线均应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专用保护零线颜色为黄绿相间双色线。
18、如做人工接地体,应垂直设置,接地体采用φ50钢管,单根长度2.5M,间距5M。接地体连线采用40×4扁钢。扁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80MM。接地连接线埋深距地面0.8M。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19、吊、提升架、超高物均应利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作为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欧姆,否则应另做防雷接地。
20、保护零线与保护接地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它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
四、脚手架
1、搭设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应严格安装《建筑施工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搭设前严格进行钢管筛选凡严重锈蛀薄壁,严重弯曲裂变的不得使用。
3、严重锈蛀、变形、裂缝、螺拴、螺纹毛损坏的机件不准采用。
4、脚手架的基础按规定设置外,必须做好排水处理。
5、脚手架立杆低部应设置低座私垫板,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6、所有的件紧固力钜应达到45-55Nm。
7、同一立面的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应杆上下对直。
8、斜杆接长,不应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搭接方式,搭接不应少于两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9、脚手架的连墙件、不宜采用钢丝攀拉,必须采用埋件形式的刚性材料,并从第一步起隔步隔纵设置。
10、落地脚手架应同步搭设上下通行的斜道,并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人形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采用1:3,运料斜坡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采用1:6。脚手架专业层,必须设置不小于涉业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挡脚板必须用醒目的安全色加以警示。必须严格按搭设方案搭设。
11、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符合高处作业人员一侓禁止高处作业,并严禁酒后作业。严格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尊守高处作业规定,工具必须入袋,严禁高处抛掷。强风,雪天、雨天环境不准进行作业,夜间作业要做好良好的照明设备。
12、拆除区域须设置警戒范围,设立明显警标记非操作人员或地面施工员,均不得通过施工。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清理按类堆放整齐。
13、脚手架用前,必须有专业指定人员,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出其设计荷载,不允许改变,拆除脚手架的任何不件(包括跳板)私自改装者将受到纪律处分。如果脚手架需要改装,则有合格人员经主管授权后进行。
五、文明施工及防火
1、现场必须做到原材料和设备有序地排列。
2、每天用安全的方法清理施工区。以排除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
3、人行道、走廊、楼梯以及出入口保持在干净畅通的状态。
4、现场垃圾及时清理,对易燃易爆,有毒分类盛放,及时清除。
5、暴露在外的裂片,钉子,等做到远离或被保护,排除造成伤害的可能。
6、液体(油漆、溶剂、稀释剂油类,油脂)。以及其他原料必须项目危险垃圾进行处理。
7、施工区域允许食物消费,食物消费只允许在指定位置,所有的食物残余物应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内,午餐式饮食区必须保持干净并且无食物残留,包装纸,杯子等。
8、禁止原料从高处扔下或坠落,所有废弃原料做到随工作进程移出工作区域。所有原材料做到按指定位置堆放,区域保持整洁(不影响事故发生时逃生的需要)。
9、可燃液体,固体材料做到远离火源。
10、适当的消防设备一定要被放置在临近易燃物资存储和转移的所有位置。
11、氧气、易燃气体系统必须准备经核准的逆流预防阀,瞬间制动器及减压装置。
12、当燃料气体或氧气设备无人看管时,如午餐时间或工作完成后,要保证设备切断与来源的连接,燃料气体或氧气设备不能留在无人看守的被限空间内。
19、焊接导线和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维修和检查。暴露在外的导线必须单独使用和维修。
20、当电焊机在移动过程中或当工人必须离开时电焊机必须关闭。
22、准备适当的、经核准的灭火器直接用于任何正在执行焊接的场所。
23、焊工需要佩戴经核准合格的眼部和头部的保护设备,焊工助手必须佩戴保护镜。焊工在焊接操作中需要带安全头盔。
24、接地电缆放置在离接焊尽可能近的地方。
25、项目设特定区域允许吸烟,在可能构成火灾危险的操作附近禁止吸烟。
六、安全措施与监督
1、安全员每日例会,班长对班组上岗前安全交底。
2、对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电工对现场线路、配电、接地测试应做好记录,建立台账。
4、现场基坑,临边按规范标准加以防护,并用安全色警示。
5、现场机械操作规范图及警示牌合理张贴。
6、严格遵守项目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负起责任。
7、安全人员要监督制止,跟踪整改安全隐患。
8、做到检查要有重点,讲究实效,并建立项目整改书面通知单及整改反馈挡案。
我们从施工现场的管理的实际出发,遵守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xx)《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来实施现场的安全。
项目部所有员工一定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让安全健康环境朝良好方向有效的开展。
七、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文明检查计划
定期:定于每周四上午由安全员带领对全场安全文明(包括设备、用电、场地、材料堆放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登记记录,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进行相应的罚款。
不定期:由安全员协助业主或建立单位进行不定期安全文明检查,检查内容与定期检查内容相同。
施工工作计划 篇4
评价制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要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评价制度的改革保证课程改 革的顺利推进。
建构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其目的:一是配合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二是根据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事业发展的数量要求 的同时,抓好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是有利于总 结我市多年来开展教学评价和考试改革的经验,推动评价制度改革的深化。
建构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下面四个关系:一是取消义务教 育阶段统考与建立学生学业质量定期抽样监测制度的关系;二是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与注 重结果的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的关系;三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展评价与反映区域学习 质量的目标参照评价的关系;四是学校内部考试与社会性公开考试(中考、高考、竞赛等)的 关系,对于学校评价制度改革中的这四种关系,要辩证地认识,防止片面性和极端化。
一、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 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监测,要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遵循科学的方法稳妥有序地进行 。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 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与方 法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成 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监测,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业质量形成过程的监测,这种过程性 评价主要通过发展性评价来进行。
其次,要做好对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果进行监测, 这种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水平性评价和某些选拔性评价来进行。
此外,还应重视对影响学生 学业质量的保障条件进行监测,这种监测主要通过对影响学业质量的各种因素,如生源、师 资、设备、管理等进行条件评价来进行。
建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并不是对现行评价和考试制度的一概否定。
对中小学生学 业质量进行监测,要建构一个科学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该体系按评价的功能为其准进 行分类,由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拔评价构成。这三种评价各有其主要功能和适用范 围,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取代其他的评价,应该将三种不同功能评价科学地有机整合,构成完整的、有效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其次,要建 构一个可操作的学生学业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质量抽检制度,建立质量监控常模,实行 市、区、校三级质量管理。
二、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积极推进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改革课程评价考试制度,加强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标准试验实施的重要内容。学校内部日常大量的教育评价都是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学生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 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的同 时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评价学生,它可以采 用纸笔测验的方法,但主要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一些质性评价的方法,例如实验考查、上机 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倡 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评价结果一般可以采用质性与量化结合的方式呈现,发展 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通过 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0xx学年全市已经全面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试验,在本学年度由区或学校组织的期中和 期末考试,均要积极开展考试方式改革,除纸笔测验方式外,还可进行选择性考查、开放式 考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考试方法,激励学生进步。要通过课程评价改革,减轻目 前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分化严重的现象,缩小学习中下面,促进学生发展。
各学科可以从实际出发,选择若干个重点,有侧重地开展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性评价研究,例如:
——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学习学科,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实践运用,要通过侧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广州是方言区,语文学习尤其要加强"积累"和" 表达";英语是非母语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运用和积累。所以这两个学 科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例如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投入程度;学生课 外阅读(报刊、拓展阅读、上网等)的内容和数量;学生的课外听说活动(录音、录象、演讲 会、英语角、辩论赛等)的内容和数量;课外书面表达(中英文日记、书信等)的内容和数量等。
——数学是最容易引起学习成绩分化的学科之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教师应建议每个学 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记录,包括测验试卷分析(有教师评语、错漏记载和自我反思)、数学 日记(记录学生听课和解题的感想、疑问)、数学期末评语(对学生数学学习表现的评价和改 进学习的意见)等,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数学学习。针对数学学习中不及格学生比例大的现 状,要加强分层要求和分类指导(辅导),例如让学生针对缺陷进行训练,提高课堂训练的有 效性;加强数学日常测验的分析、改错,允许部分学生进行补测,让学生及时体验成功,加 强自我激励,改进学习方法。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学 生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通过关注和帮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学习的学科,要加强科学探究思想和实验操作能 力的过程性考查,要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将书本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科内的各种研究性学习专题成果,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小发明、小标本、小制作以及学生在 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如物理科的"无线电竞赛"、"物理活动设计赛"、"物理创意 实验设计"、化学科的"我与化学"、"家庭实验100秒",生物科的调查报告、实验设计 及改进、户外生命科学考察等)的参与程度和获得成果,都是这些学科的学生学业成就发展 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从20xx年开始,在初中毕(结)业试中增加实验操作考查,待条件成熟, 纳入升中考试。
——政治、历史、地理和小学思想品德等学科可以把学生参与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和 质量纳入评价范围。历史、地理科在初中结业考试中继续试行开闭卷结合的考试方式。初中历史试行的开放式考试(历史小制作、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历史剧等)要占成绩总评的一 定比例。初中地理要继续进行任务型作业、角色扮演、实验操作、乡土地理实践、创作作品 等表现性的评价研究。初中政治除了继续试行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外,还提倡用撰 写政治小论文、主题演讲、时事政策学习评价、法律知识竞赛、学习辩论、社会调查记录、 情景模拟、提议案、角色扮演、社区义工服务等形式对学生政治(工思想品德)学习进行评价 。在高中,各科都要将教学大纲中研究性课题的参与、完成情况和获得成果的情况纳入发展 性评价进行。
——信息技术课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 状况进行记录;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形成性练习、诊断性测验、专项技能测试、制作计算 机作品(或完成主题"任务")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在某一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的学习过 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诊断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潜能; 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电子档案,记录学习过程各项成绩、专项测试结果、学习自评和互 评的评价表、本人代表性作品、问卷调查情况、学期考核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意见等, 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定发展等级的依据。
(二)完善学期考试、毕业考试等水平性评价
学期或学年考试是目标参照的水平性评价,目的是通过检测,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所以,编制试题时,试题内容 要尽可能全面检测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试题难度的把握要体现目标参照考试的性质。对预测,考试后有难度、信度、区分度等数据统计、质量分析和改进教学意见的制度。
小学和初中毕业考试是重要的阶段性的水平评价,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根据课程目标, 通过质量监控,加强管理。学校是毕业考试的具体实施单位,各区教育局教研室要做好命题 指导,健全试题自评和质量分析上报制度,从命题、考务、评卷、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 做好小学和初中毕业考试质量把关工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的毕业考试中要逐步增加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初中的毕业考试成绩可由纸笔考试成绩和一定比例的发展性评价或非 纸笔考试成绩共同构成。20xx学年的初中毕业考试,英语口试占该科毕业考试成绩15%。物 理和化学的实验考查,各占该科毕业考试成绩总分的20%。
普通高中毕业考试是检验高中学生文化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学要求的水平性评 价,是确定学生是否取得毕业资格的重要条件。在我市高中继续扩招,高考继续实行"3+X "模式的背景下,需要适度强化我市的高中毕业考试,这对稳定我市高中办学水平、提高我 市高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从20xx年夏季开始的高 中毕业考试,每年将抽样指定部分科目,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全体学生参加(含省一 级学校),以区为单位统一评卷。其他科目仍由市命题,区阅卷,其中省、市一级学校可以 申请单独命题和考试,但要坚持试题送审及数据统计上报制度。
另外,部分科目学生的毕业 成绩,将试行"纸笔考试成绩+非纸笔考试成绩"的成绩计算方式,其中非纸笔考试具体的 内容和比例,将在20xx年各科高中毕业考试《考试说明》中公布。
(三)继续深化选拔性考试的改革,健全学科竞赛制度
在规范和完善各学段毕业考试同时,要继续研究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评价的改革。要加快研究 和完善我市小学升初中升学制度,继续抓好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重点的中考考试改革, 在体现考试的选拔性功能的同时,政治等学科可以率先进行将与学科学习相关的表现性评价 、 成长记录袋评价逐步纳入升学成绩的试验。
组织学科竞赛(包括综合类青少年科技发明创作竞赛)是适应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促进优 秀学生成长的重要措施。根据国家有关学科竞赛的规定,除组织好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以外, 要继续办好具有广州市传统特色的学科竞赛,但应严格申办手续,数量上适度控制,健全相 应的管理制度。
三、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管理
(一)实行三级管理 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实行市、区(县级市)、校的三级管理。
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实施,区和市负责指导和抽查。以检测目标达成度为目的的水平性评价,由学校、区和市三级共同负责实施,其中单元测验 和期中、期末等考试主要由学校实施;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区或 学校实施和管理;高中阶段毕业考试,主要由市和区实施和管理。
以选拔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升学考试和学科竞赛,一般由市负责实施,区和学校协助管理。
(二)建立质量抽样检测制度
建立全市性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抽测制度,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管理措施。学业质量抽测目的是 通过对我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采样检测,及时反映教学中存在问题,以便对教学进行有 效的调控。
区域性的学生学业质量抽样检测,由市和区教学主管部门负责,学校的学生学业 质量抽测,由学校负责。
抽测的时机可以是学科在某个阶段学习的前期、中期或后期。要充分发挥前期的诊断性评价 、中期的形成性评价和后期的终结性评价在质量监控方面的各自功能,正确评估学生学科的 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导向和调控学生学科的成就发展的过 程和结果。其中前期抽测主要是对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的检测,一般由校内进行;中期抽测目 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状况的了解,一般在校、区进行;后期抽测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业结 果的监控,一般由校、区、市进行。全市性的质量抽测主要是中期和后期的抽测。
1.质量抽测的内容
质量抽样检测不是简单的"统考",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对学习结果的抽测,也包括对学 习过程的监控;目前,全市性的学生学业质量抽检包括水平性评价的抽测和发展性评价的抽 检两种:
抽测A:一般采用纸笔考试,全面考查学科学习目标的到达度,属于目标参照的水平性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全市性的抽测由市统一命题,测试后要进行全面 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统计结果不进行排队。
抽检B:专项抽检,一般采用非纸笔考试方式(或纸笔与非纸笔结合),属于过程性的发展性 评价,例如日常口语交际、实验操作、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档案抽检等。
2.抽测方式
全市性的质量抽测,一般一个学科在不同学段只选择一个年级抽测,不同学科适当错开年级 。
抽测的方式暂定有如下三种:
抽测方式① 抽测全市所有学校某一年级的某一学科。由市组织命题,区县为单位组织评卷 和统计,抽测结果上报市分析。
抽测方式② 抽测部分学校某一年级的某一学科。抽测的部分学校可以是市在不同类型学校 中抽样确定的若干所学校,可以是指定的某一类型的学校。抽测的年级和科目在学期初公布 ,抽测的学校在测试前一个月前公布。纸笔考试由市命题,根据需要,可以全市统一评卷, 也可以由学校或区县为单位组织评卷,成绩上报市进行分析。
抽测方式③ 抽测某一区(县市)的某一年级某一学科。由区命题,区或镇(片)为单位组织评 卷并统计,区将抽测的试卷、成绩和质量分析上报市。
(三)建立质量监控常模
在积累质量抽测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争取用3~5年时间,逐步地分别建立起我市义务教育阶 段和高中阶段各年级(或年段)不同类型学校主要学科的质量监控数据常模。其中,小学和初 中主要年级(或年段)不同类型学校主要学科的质量监控数据常模的建立,由区和市教研部门 完成;高中阶段各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主要学科的质量监控数据常模,由市负责建立。
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是一项关系课 程评价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研科研机构、各类学校要积极配合 ,各行其责,大胆探索,努力实施,争取我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尽早完善, 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高我市教育质量服务。
【施工工作计划四篇】相关文章:
1.项目施工工作计划
2.施工工作计划三篇
8.施工通告